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靈療癒》你該如何「準備」面對失業、減薪、無薪假呢?
2012/09/16 00:08:56瀏覽1187|回應2|推薦28

近幾年金融風暴席捲全球,諮商室湧現許多中年失業的來談者。

 

面對中年失業的來談者,一般諮商師會採取環境決定論的角度,我們必須關注的層面很多,其中便包括來談者的成長背景、社經地位等等,以瞭解他在過去成長的環境中所塑造出來的人格類型。

 

藉由來談者──個體的人格類型──來與職業的類型進行對應,這裡可以運用如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Holland教授發展出來的RIASEC量表,來確認來談者他所適合的工作類型可能有哪些。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反過來看,到底一份工作的內容,以及從事這份工作所要付出的努力。並且,有些工作光有付出還不夠,還得先具備這項工作的專業能力,以及實踐的責任感等等。

 

所以我們發現,「職業建構」的歷程不能單單只是從來談者的個體角度出發,還得從工作的角度出發,來尋找兩者之間的交集。用學術語言來說,就是所謂的「符合說」。

 

符合說談的是對於真理的檢證,可以從思想法則的第一原因原理推得,即「同一律」(A=A),「一物是他自身,且只能是他自身。」如果有反例,則矛盾;並且沒有處於是A,又不是A的中間模糊地帶,具有排中性。

 

因此,所謂真就是一物自身之存在與本質,與我們對該物之存在與本質的認識相符合,即「名實相符」。

 

推至生涯諮商的「職業建構」理論,則一個工作者(P)與工作(E)之間要能符合,這才是一個適當的職業選擇。如果工作者對於工作有所誤解,或是選擇了一個不適合自己能力、價值觀與期望的工作,那麼可能會導致工作的不適應;相反地,若一個工作訂立出來的標準很高、內容很嚴苛,也有可能會很難找到適合的工作者來從事這項工作。

 

儘管一個工作者對於一份工作能夠靠著內在想法而有不同的適應,但是否自我認知(self-concept)與對於工作的認知能夠相符?而不是在短期做出自己可以接受這份工作的判斷,但實際操作卻發現不是如此。在筆者以為這對諮商師是件困難,卻又得面對的工作。

 

所以諮商師必須對來談者有充分的瞭解,而這個瞭解必須跳脫於那些量化的測驗與冰冷的表格之外。

 

生命是一條長河,不同階段要考量不同的因素,然後又要跟一個人的特質相匹配。不同生命階段會遭遇不同的問題,但從小養成的各種能力,以及個性會反應在人生不同階段的不同問題上。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論語‧為政》

 

諮商師要進一步瞭解來談者所關注的生涯不只是職業生涯,而是從人生的歷程發展,進而與現在所進行的生涯諮商進行接軌,來釐清來談者真正適合的工作。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得有幾個前提 ──

 

第一就是來談者必須能夠誠實以對

 

第二就是諮商師必須對於社會學、心理學等相關知識都有研究,才能應用。

 

像是有學者提出了四個C給諮商師作為參考以幫助瞭解,以及改善或增進來談者的職涯選擇與發展。讀者們亦可以拿來施行在自己身上,用來檢視自身的困境:

1. 從一個工作者的觀點來思量一份工作;

2. 增加個人對於工作選擇的權力與責任;

3. 多方涉獵關於工作的實際情況與未來發展好滿足好奇心;

4. 加強對於達成志向的信心。

 

從心靈諮商的角度來看,都是從一個整全人的角度出發,將職涯視為生涯的一部分,且此部份對於生涯的其他部份具有不可分割的整體性。

 

諮商師並非提供建議,而是幫助來談者具備自我瞭解、思考與選擇的能力與心理準備,好做出一個符合自我期望,且符合自我能力的工作。而這個工作反應他生活的內容與人生觀,並且整體的發展,藉由職涯持續的朝向善的方向前進。

 

回到我個人的生活經驗,其中CsikszentmihalyiBeattie等學者提到,生命主題(life theme的建構來自於問題,以期解決問題,從解決問題中自我成長。我對於這個解釋蠻有感觸的,因為過往遇到的師長、前輩,他們總是習慣用自己的價值觀表達表達他們的意見、看法,甚至是直接用態度來告訴你他們的想法。

 

可當我們看蘇格拉底對話法,哲學家(諮商師)的對話大多都是疑問句,於諮商初期用以引導來談者自我陳述,好讓諮商師對來談者有更充分的瞭解。於諮商過程,則是繼續透過有方向的問句來幫助來談者自我認知,並適時提供參考資料,最終使來談者能夠在自我充分與理解的情況下解決問題。

 

加拿大心靈諮商學者Peter Raabe曾表示,他認為,「諮商如果做到極致,便是讓諮商師都失業。」

 

因為透過諮商,可以幫助人們認識自己,並且懂得自我思考反省,並讓思維實踐於行動中。這當然是非常理想的一種說法,但也確實反應了一個現實,畢竟來談者自己必須擁有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然諮商師怎麼做效果都不可能太大。

 

§不跳進海裡,你又怎麼知道你會游泳。不開始游泳,你又怎麼知道你是一條魚。

 

你該怎麼「準備」面對失業、減薪、無薪假呢? 認識自己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engreen&aid=6859650

 回應文章

墨蝶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E
2012/09/17 22:41

心理諮商宛如雙面刃

稍有偏頗可能導致兩極化思考

您認為所有人皆適合嗎? 

P.S. 懼於面對自我者,及自我催眠者甚多於大社會中,您建議他們當魚試水溫,

E 倒擔心自殺潮攀升啊!汗

高浩容(linengreen) 於 2012-09-17 22:53 回覆:
凡是與人有關的事情,都有一定的變動性,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好比全台的骨科醫師,不是每一位醫術都同樣精湛,個性都一般好,醫德也一般高尚。諮商師也是一樣,所以您有「稍有偏頗可能導致兩極化思考」的疑慮從某個角度來說是正確的,但慎選諮商師,如同慎選醫師,應當能夠避免碰到過度情況。畢竟一般來說,諮商師只是提供建議,絕不會幫助來談者下決定,而且建議都是以溫和為主,不會要來談者短時間做大幅度改變。

故真理雖好,但如何陳述真理,那就要看人了。 

鄧潔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時代創造英雄 英雄創造時代
2012/09/16 07:38

自古有云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  空乏其身

孔子有言  吾少也卑微  凡事都要看個人的心態 天下的工作多的是

有清潔工 有保全人員 有端盤子的 有很多工作可做 人總是要活在現實裡面的

不可能光說不練 不為五斗米折腰是不可能的 一份工作豈有高下之分

所謂職業不分貴賤 正如聞名全球的葉樹菊女士 他是可賣菜的攤販 確捐了三千萬元

這又如何說 有些事情很難用理論去衡量 但有些是不用理論去評斷又缺乏公平

對不起 又是粗淺看法 懇請見諒 得罪處請原諒   只是拜讀有感而發 思敏祝福

 

高浩容(linengreen) 於 2012-09-16 13:57 回覆:
哲學是一條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探索之路,和諮商結合,能夠補足現代心理諮商的一些盲點。同樣地,現代心理諮商也提供哲學諮商一條更加科學的道路。實踐是看似簡單,實際上不容易的一件事。因為真正的實踐不只是「去做」,還要「做完」,更求「做好」。這需要時間、耐心,對於實踐者,我們都該尊重,因為當我們用眼睛看著他們,他們正在用雙手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