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巴哈鋼琴女王 黑白鍵上跳芭蕾
2018/09/16 03:27:45瀏覽1234|回應1|推薦44

Angela  Hewitt  安吉拉 休伊特,1958.7.26日生,

她與巴哈最權威的鋼琴藝術家葛倫顧爾德一樣,都是加拿大人,

所以樂迷相信,加拿大無疑是現代巴哈鋼琴家的誕生地.......

她已經60歲了,但依舊活躍樂壇,

依舊美麗高雅,風采迷人.......


她是繼顧爾德,和有巴哈女祭司的羅莎琳杜蕾克之後,

被公認最具感染力的、最有風格的現代巴哈鋼琴演奏藝術家~

甚至有人稱她是:“巴哈鋼琴女王”!

如果撇開音樂評論家的說法,有沒有可以直接證明她實力的辦法?

有啊,當然有!在商業社會,最好的證明就是銷售市場;

                                        她演奏巴哈作品的 CD,在世界各地長期暢銷。

 

她多才多藝,從小學鋼琴之外,還學芭蕾、小提琴、豎笛和聲樂;

最後決定,選擇她最鍾愛的鋼琴,為終生事業。

拉著小提琴的鋼琴家,笑得好開心.........

她雖然選擇了鋼琴,但是並未放棄其他的愛好,

諸如古典芭蕾,她一直持續了近20年,

這個興趣的長期訓練,讓她有更好的耐力,也對音樂韻律有特別敏銳的表達;

而她演奏肢體動作,因有舞蹈基礎,尤其優雅生動;

甚至有人說,她是用指尖在黑白琴鍵上跳芭蕾的藝術家。

有句老話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中國古老名言,多數是非常智慧的生活經驗結晶,

但是上面這句話,可千萬不要信以為真,

大概這只是一句,用來安慰生了資質平庸孩子的父母的話?

最近,因為讀了不少音樂家的故事,

發現大師們幾乎都是三、五歲就展現非凡的天賦;

如果父母沒注意,未及時栽培,那豈不扼殺了孩子的藝術生命嗎?

回到正題,繼續說“巴哈鋼琴女王”的故事;

她生在一個音樂世家,父親是渥太華大教堂的管風琴演奏家,

她三歲開始學鋼琴,四歲公開演出,五歲得到第一份獎學金;

九歲在多倫多皇家音樂學院音樂廳首次開獨奏會,之後進入該校就讀。

除了天賦過人,她在成長過程裡,也非常勤學努力,

沒過多少年,她就躋身世界頂級演奏家的行列了。

她為Hyperiont公司錄製的唱片佳評如潮,獲獎連連,

之後,2005年,她花了11年的時間錄製

發行了“巴哈主要鋼琴作品全集”,奠定了她在樂壇的地位。

“星期日泰晤士報”,評論那個全集是“當代光輝唱片的範例”,

“衛報”則稱讚她,是“當代卓越的巴哈作品鋼琴家”;

“立體聲愛好者”更以“能決定巴哈鋼琴未來演奏風格的鋼琴家”肯定她。


在音樂上的成就,她獲得無數獎項,

其中幾個特別的:

她1974~1977年在渥太華大學就讀,18歲獲音樂學士學位,

之後隨她在事業上的功成名就,

1995年,母校渥太華大學頒贈她榮譽博士學位;

1997年獲贈渥太華市讑。

2000年,她在加拿大、美國、英國、德國巡迴演出

~巴哈全本十二平均律的48首前奏與賦格;

2007~2008年,全套巴哈平均律世界巡演.......佳評如潮。

她還分別獲得加拿大和英國女王的授勳榮譽。

她最喜歡的鋼琴品牌FAZIOLI,百分之百義大利工藝製造,

她說只有用FAZIOLI的鋼琴,彈奏巴哈的音樂時,

不用多費力氣,而將精神用於精妙控制觸鍵,輕盈的彈奏她要的音色.......

法齊奧里的音板,都採用150年樹齡的珍稀紅杉木製作,

特別富有天然的共鳴感,琴音的清晰度和共鳴都是一流的;

而且還是雙音階設計,是義大利傳統工藝的極致。

她謙虛地說,自己近10年,在演奏生涯中有巨大的變化和進步,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得益於採用了FAZIOLI鋼琴的緣故。

作為一個女性演奏家,她是一個很注重自己美麗優雅形象的人,

她認為在舞台上,“好看”和舒適、適合演奏的服裝,同樣重要;

“而且要尊重音樂,不能與音樂脫節”........

她長期居留歐洲,住過巴黎、倫敦,近年則在義大利,都是時尚之都,

她熱愛時尚,不過時尚與暴露、奇裝異服無關,

跟多數女性愛鞋子一樣,她除了挑漂亮的晚禮服之外,

還會為了配合裙子的顏色,刻意將鞋子染上新的色彩搭配........

但是,她很少配戴首飾,因為多餘的配件會影響演奏。

安吉拉提到,巴哈的兒子C.P.E.巴哈,曾在“鍵盤演奏的藝術”中說:

“演奏家要將音樂的情感傳達給聽眾,首先自己必須投入十倍或更多的情感”!

她說,這些話經過兩百多年的時空變化,依舊是不變的真理;

她本人就是這樣做的,她是從內心深處、有感而發的演奏巴哈。


她聽過很多人說,巴哈音樂太悶太學術化,

事實上,也的確聽過很多人,把巴哈彈得很無趣.......

一個研究巴哈音樂的學者,如果沒有投入感情,就無法演奏出動人的巴哈,

巴哈的曲子,是需要靈感煥發的演奏家,才能激活音樂。

不過,她也不贊成將巴哈演奏得太浪漫,

“太浪漫的巴哈,不是好的巴哈風格”。

因為父母的關係,還在襁褓時就是聽著巴哈長大的,

到了3~4歲,父母為她啟蒙,開始引領她怎樣出色的彈奏巴哈,

從此之後,她與巴哈就結下難以割捨之緣。

她說,如果要學習鋼琴,從中了解音樂豐富的真諦,

那麼,巴哈的作品,絕對是最好的選擇!

因巴哈的音樂,有美妙的歌唱性,恰到好處的演奏法與樂句層次,

在練習中不但能了解音樂的結構,還能鍛鍊10個手指的獨立性與力量。

為什麼她可以將巴哈演繹得充滿活力呢?

她說,巴哈的音樂,不論有沒有賦予一個舞曲的標題,

其實“都是舞曲音樂”,因為有這樣的看法,她在演奏時會強化這點。

談到顧爾德,她說小時候看他的演奏印象深刻,

只見“他的雙手在鼻子前飛快移動,完全聽不懂他嘴裡在哼唱什麼?”

“可是,他就是棒!”

她很早就有顧爾德的二聲部、三聲部創意曲的LP,

她和哥哥常常聽他的唱片,“他彈奏的速度有時快到無法想像,”

“有時又慢得有點滑稽.......”

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顧爾德鋼琴音色的清晰度,

特別喜歡他早期錄製的“郭德堡變奏曲”,呈現了一種大無畏的精神!

不過,她與顧爾德的演奏風格與喜好是完全不同的,

她的前輩討厭紅色,她很喜歡;他討厭白晝、討厭義大利歌劇,她也正好相反......

她的風格,不走“顧爾德強烈個人化的過度詮釋”路線,

也不像另一位前輩羅莎琳杜蕾克那樣,“堅守學院本色的拘謹風格”;

                       她說杜蕾克的演奏,“結構非常完美、理性十足,但少了一點活潑”......

那麼她的巴哈,又是怎樣演繹的呢?

她的演奏與過去許多鍵盤演奏家最大的不同,是:

她不會刻意去凸顯巴哈鍵盤語法的對位性,數字化線條,以及戲劇性的對抗.......

她的巴哈,被認為“全然的模擬化、線條化、像人在唱歌........”

“又像行雲流水般流暢、清澈;像晨霧般輕盈、像小鳥般跳躍.......”

在樂評家的眼中,她是讓巴哈音樂脫下廟堂嚴肅的形象,走進大自然的人;

是引領未來巴哈音樂風格走向的“鋼琴女王”,

是在黑白琴鍵上,用指尖跳芭蕾的藝術家!


巴哈作品中,她認為最有美感的是“法國組曲”,

她說,若從曲譜表面上看來,好像很簡單,但實際上要彈好它,是不容易的;

她建議學琴的孩子,好好練習“法國組曲”,一定獲益匪淺。

“正確的詮釋法國組曲,必須是十分優雅、清晰、具有詩意的”。

她也很喜歡拉威爾,其中“庫普蘭之墓”裡面有許多舞曲的篇章,

像佛蘭舞曲、利戈頓舞曲、小步舞曲等等.......

還有一些巴洛克的標題“前奏曲、賦格、托卡塔”,

拉威爾將舞曲元素運用得趣味橫生.......


固然兩位作曲家,風格截然不同,但對演奏者來說,

正確地呼吸、和觸鍵都是重要的關鍵。

如果想進一步認識這位美麗的“巴哈女王”,

可以去聽聽她是怎樣演繹曲風嚴謹的“法國組曲”,

還有色彩豐富繽紛的拉威爾的“庫普蘭之墓”........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llianyi&aid=115738729

 回應文章

夏爾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9/16 10:23
因為妳的文章,我拿出久沒聽的她演奏的法國組曲,不知不覺入迷了,多有節奏感,還兼具歌唱性,周日早上最佳選擇。
lillian(lillianyi) 於 2018-09-16 11:34 回覆:

早,有你分享真開心!

我正在聽顧爾德“展現大無畏精神”的郭德堡變奏曲呢.....

比起她的兩個前輩,安吉拉好像更喜歡 Jorg Demus 的巴哈,

說他的巴哈“相對人性許多”.......你聽過他的演出嗎?

我沒聽過,一定要找機會欣賞一下此君的表演。

祝   一天愉快  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