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光之俳句‧徵稿駐站觀察及作品】
2015/11/12 17:10:06瀏覽1288|回應0|推薦13

【光之俳句駐站觀察】文字的集光計畫

◎小熊老師(林德俊)

 

小詩是隱藏最多秘密的文本。三言兩語,說得少,藏得多。精短字句,蘊藏非凡意境。

小詩之「藏」,不僅就篇幅而論,還包括言語的姿態,有些作品「一副寫詩樣兒」,辭藻華麗些、腔調琢磨些;有些則否,接近口語,用力於無形,功夫藏得深,讓你以為它很簡單。

何謂小詩?有百字說(百字內)、十行說(十行內)等諸多規範說,大抵取其篇幅微小定義之。從文學推廣的角度,小詩可以降低創作及閱讀雙重門檻,適應現代社會的快節奏,讓詩親近人群,卸下對純文學的心防。從藝術形式的角度,小詩易寫難工,不容小覷,入門容易完熟難,有時更仰賴靈光,交由神來一筆的意念賦予作品靈魂;小詩彈性極高,融入繪畫、影像、音樂成為成為視覺藝術或聲音藝術,跨界潛力無窮。

小詩作為一種文學體式,「留白」是核心,以退為進,在篇幅上退守,遂在想像空間進境,如此恰恰回應了極簡主義「少即是多」的概念。小詩,是天空裡的那隻鳥,透過牠的飛行,擁有了天空。小詩運動的重要推手、前輩詩人張默曾寫道:「一首小詩,是一個玲瓏剔透的宇宙。」也是十分精美的說法。張默新近出版的《水墨無為畫本》,摘取名家詩句與各幅彩墨並置,交相輝映,有趣的是,摘出的句子多為三行,何故?是「三行詩」的結構容易創造出獨特宜人之韻律吧。

三行詩,讓人聯想到源自日本的俳句。嚴謹的俳句,三行分別為五、七、五音,共十七音,其中得包含一個表達季節時令的季語(或稱季題),通常取材自然界物象加以寓意,頗有文字寫生之趣。俳句在日本曾歷經去格律、無季語的革新,也傳入中國、歐美,產生多樣化的變體。

俳句在中文世界演化出「漢俳」(中文俳句),因漢語(中文)一字一音與日語一字多音不同,遂有人改以三行各五、七、五字,「再製」日本俳句的規則。現代人以新詩體來寫漢俳,大可摒除五、七、五字的限制,甚至不必將季語當成必要條件。俳句到了中文世界,其最自由的變體就是三行詩,不硬性追求三行中每行要寫幾個字。現代漢俳,即是以漢語的自由詩體來書寫的三行小詩,取其形制的簡約,每行不宜太長,崇尚短句,意象避免繁複,三行托出一個畫面或情境即可;題材可儘量納入自然風物,從生活出發,優美或幽默,隨君喜好。

俳句作為一種深具庶民性格的書寫,有即興、即景與極短三大特點。即興,隨興致而作,重在當下情緒的抒發。即景,吟詠眼前的景物,以文字為誌,留待日後回味。極短,乃長篇大論之相反,便於當場吟誦、交流。

相較於「一行詩」容易孤立無援,「兩行詩」允許略大的意象調度空間,但仍顯得侷促。無論一行詩或兩行詩,若非高手,難以駕馭。而三行能以比較自在的節奏托出一個畫面或情境,是小詩類型的王道。三行詩,起、承、轉而不必合,合,是收束,對於讀者享有高度詮釋權的詩傳統而言,這並非必須。三行寫不盡的,是留白,也是餘韻。

有機會為聯副文學遊藝場設計徵稿活動,我立刻想到了行家、素人兩相宜的俳句,除了制訂「不多或少於三行」的篇幅規範,由於徵文推出時已邁入天氣轉涼的秋,遂以「為人生點燈」為主題方向,名為「光之俳句」,如此三行小詩,也是勵志、療癒之詩。「同題而作」,針對同一「限題」各書己詩,本是俳句文化的一部分,集體創作帶動了「眾樂」的遊戲氛圍。此回徵文雖不走三行各五、七、五字的格律,仍設下總字數上限20字,希冀來稿作品能在「短句」的特點上發揮。

名家示範作裡,有幾首特別有趣。渡也完成三行詩的方式非常精省:

 

〈光〉

 

黑暗很需要

光明更需要

 

第一、二行擁有相同句構,僅在主詞格作「黑暗」和「光明」之切換,標題亦與內文結尾句同為一個字「光」,單調的黑白對比中,卻因「光明也需要光」的特殊意念,將詩作提升到人生思辨的層次——照亮別人者,其實更需要被照亮。

 

蘇紹連則是瑰麗作風:

 

有晨〉

 

花穗裡,黎明

走葉脈來到城市

指尖懸露珠

 

精實飽滿的意象語言,每一行都有畫面,將黎明擬人,微縮視點至葉脈裡頭,是「一沙一世界」之變奏,那露珠,暗喻人生之希望。

 

渡也和蘇紹連之作,分屬俳句的意念派與意象派,此回入選之十首優勝作品,大抵不偏離這兩種路線。

 

蔡興祥的〈交流〉把「交流」這個抽象概念具體化為隧道開通時爭相擁抱的光,一語中的。一首俳句往往就是一個妙喻,徐大〈傘上的痕跡〉在第一行便完成思念和傘上破洞的類比,貴在能繼續延展細節,以「洞」的兩面性,點出思念的美麗與哀愁。

江祥智〈瞬間〉和周忍星〈嗜好〉皆完熟演繹俳句令人眼睛一亮、耳朵舒張的「瞬間」。〈嗜好〉將「打開」二字安排在詩行最末,讀者如臨不存在的現場。

路人甲〈煙火〉把廣漫黑夜凝聚為一朵花,經營極大和極小之間的矛盾張力,最精采的是出人意表的動詞「點醒」。

周忍星〈重量〉與路人甲〈煙火〉異曲同工,擅長戲劇化對比(露珠與湖面),還增添音響效果,寫出由視(葉尖)到聽(晨音)的感覺轉換。

淤積的〈牽手〉在十首優勝作品中最接近口語,以樸拙詩風包裹靈巧意念。

yamayama〈蘭嶼二三事〉、小覓〈夏日開獎〉、李昆妙〈回聲〉都有迷人動態,詩境鮮活。〈蘭嶼二三事〉開闊。〈夏日開獎〉可愛。〈回聲〉的「遠遠」確為神來一筆,給人回聲不止之感。

這批晶瑩小詩(包括那些未能入選的遺珠),有直接抓住光的意象發揮者,亦有迂迴尋光或隱隱透光者,詩人們一同定格光的百態,埋藏積極的人生意味,令人讀來湧起絲絲暖意。文字的集光計畫,成果豐碩,餘韻無窮。


優勝作品 

〈煙火〉路人甲

點醒我

讓貧瘠的黑夜盛開成

一朵花的姿態    

〈傘上的痕跡〉徐大

對你的思念像傘上的破洞

一點光亮

小小遺憾   

〈交流〉蔡興祥

隧道開通的剎那

兩頭的光

爭相擁抱  


〈蘭嶼二三事〉曾元耀

在海中

收容雲的孩子,把他們

養成一尾尾飛魚    

〈牽手〉淤積

牽起手

我們就有足夠長的臂

抱住每一個人了 

      

〈夏日開獎〉小覓

風捲入浪裡

轉轉轉

搖出幾名衝浪手 

〈重量〉周忍星

露珠一躍

葉尖兜攏晨音

湖面承接最重的喜悅 

〈嗜好〉周忍星

我喜歡收集

每一個人的笑聲

在我喪禮上,打開 

〈瞬間〉江祥智

即使沒有人在看它

那棵樹

仍然開滿了花  

〈回聲〉李昆妙

朝山谷大喊

眾聲一一退散

童年走來,遠遠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anfuplay&aid=3546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