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90605(己亥記事—靡草死)我們與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2019/06/05 00:44:58瀏覽444|回應0|推薦12

20190605

兩堂連上的實驗課,
第二堂上課鐘響後,
第五組有個男生舉手說:
「可不可以現在去廁所?
 因為剛才被主任派公差沒時間去。」
我說「可以」,
這男生走出去後我繼續問
「還有誰沒進來?」
第四組告訴我還有一個女生還沒進來,
他們說這女生上課前才鬧肚子痛,
請他們上課後告訴我她去廁所了。
這時其他學生陸續從不同公差回到教室,
要求去廁所的第五組男生也回來好一會兒之後,
才看到鬧肚子痛的女生匆忙回到教室,
我就此以為今天的課可以平安順利完成。

沒想到課程結束後,
學校輔導來找我,
問我剛才那堂課,
除了那個肚子痛的女生之外,還有誰去了廁所?

怎………怎麼了嗎?
原來那個女生去告訴輔導老師,
她剛上完廁所才站在門前要開門,
就有人從門的下方朝裡面潑水,
讓她的鞋全濕了!!
於是輔導老師來查案。

偵察方向當然先調查
1.上課才要求去上廁所的那個第五組男生
2.第四組所有知道這女生去廁所這件事的組員
3.所有因公差而慢進教室的同學

很快在這些人裡鎖定兩位可能涉嫌的對象,
而鎖定的理由,
除了他們拿不出確切的不在場證明,
再來就是他們對於老師的問話有所遲疑,
而最關鍵的一點是這兩個的名聲一向不太好。

在現場看著輔導辦案的我,
也很想快點找出真相,
如果那女生的鞋真是被惡意潑濕,
那惡作劇的傢伙是該受到教訓!!

但是!!
我比較在意的是
1.那女生並沒有看到潑水的人,
 她說只聽見潑水的聲音,
 可她一口咬定是兩個關係人中的其中一個。
2.儘管提不出不在場證明的人
 當時的確都進過或經過廁所,
 但目前並無證據可證實潑水的人就是其中之一。
3.在沒有證據證明狀況下,指著某個人說:
 「就是你吧?不要說謊,
  不要以為我不知道就是你!」
   以為就能找到真相,
 我只能說
 先入為主的觀念與偏見會蒙蔽一個人的理智與心眼。
4.如果名聲不好是將相關人等認定涉嫌可能的因素之一,
 那我們如何能將主訴者排除於事件因素之外?
 論名聲,
 那女生並不比兩個嫌疑人好多少,
 況且誰也不能確定
 鞋子到底是不是那女生自己弄濕又不敢認,
 只好說是別人弄濕的?
5.那個廁所並不是這個班的專用廁所,
 雖然當時的確是正在上實驗課的我們離廁所最近,
 但也無法把其他的人完全排除。

總之,
輔導問到最後並沒有問出任何結果,
即使輔導說要調監視錄影抓到嚴懲,
兩個關係人也毫不加思索說:
「請調監視錄影就知道沒有我。」
案情至此,
輔導的怒火與兩關係人的急於辯白
讓場面進入膠著狀態。

於是我把兩個關係人叫出辦公室外,
各問一句:「我可以相信你嗎?」
兩人都點了點頭,
然後我這麼跟他倆說:
「今天這件事很嚴重,
 如果真的是有人惡作劇暗地裡潑了水,
 那有沒有可能會讓人滑倒或受傷?
 如果是你們無緣無故被潑水,
 你們做何感想?
 更何況,
 今天這個人潑完水幹完壞事之後竟然可以逍遙法外,
 還害你們兩個被懷疑,
 我覺得這樣的人很不可取!!」
看到兩人都一起點了點頭,我繼續說:
「所以我希望你們可以幫我做這件事,
 以我對你們班的人的了解,
 如果真的是你們班的人做的,
 那他們一定會得意地告訴別人他們做了這樣的事,
 你要是有聽到任何風聲,
 請你馬上來告訴我,
 我們必須讓他知道
 不管只是想要惡作劇還是真的不小心潑到別人,
 自己要為自己做過的事負責,
 你們覺得我說的有沒有道理?」
兩人點頭說:
「好,我一定會跟你說!」

我回頭看了看還在被輔導及班導安慰的濕鞋女生,
我想,那邊應該不用我出手了。
再看看轉身走開的這兩個關係人,
我終於理解我們與惡的關係始終沒有很遠,
寧可錯殺100不可放過一人的觀念,
在民主法治社會裡肯定是一種退步。
除了現行犯之外,
要定一個人的罪最起碼都得罪證確鑿才能服人服眾。
如果只是因為
關係人看起來就像是會做這種事的人而認定犯罪,
那我們要警察檢察官法官與律師何用?

最後請摸著良心問自己,
如果那兩個關係人是自己的小孩,
你會怎麼做?

20190610

濕鞋疑雲破案,
那女生親口告訴我,
是她自已不小心踩進蹲式馬桶弄濕鞋,
於是她拿去洗,
但又不好意思承認這樣的糗事,
所以才說是有人從門下潑水。

20190611

我問了兩個關係人之中的一個,
那件事後來怎麼樣?

他說
當天學校調了監視錄影器,
就確認了兩位關係人都無涉案嫌疑,
也有讓濕鞋女生對兩位關係人道歉。

「所以,那位查案的老師有對你們說什麼嗎?」

「啊她就叫濕鞋女跟我們道歉了啊。」

「那…你們都覺得OK了嗎?」

「只要不再懷疑我們就好了。」

==============================

《寫在事件之後》

旁觀者心得:

對關係人而言,在乎的是自己會不會沉冤得雪,轉型正義都是在事件後的穿鑿附會。

但如果你有機會站在仲裁者的位置,你會用什麼態度面對所有的關係人呢??

後來想想,
濕鞋女為什麼不是來告訴擔任科任的我,
卻是去跟輔導說,
該是因為發現她鞋子濕了而發出問題的人不是我,
而是正好在下課回教室時遇見的輔導。
被問了,
但又不想承認自己的糗事,
怎麼辦?
就隨口扯個理由吧,
反正我都說我沒看到了,
應該也不會查得到啦。

然而濕鞋女沒想到的是輔導把這事看重了,
真的開始查案,
真的揪出兩個關係人,
真的調了監視錄影,
然後真的查到整起事件就只和她自己有關。

我不知道對濕鞋女來說,
這件事之後她究竟有沒有學到說了一個謊之後的效應有多大,
但至少她昨天是坦然地告訴我,
事件的始作俑者就是她自己。

或許站在旁觀者的立場,
罰是罰輕了,
該面對的也不該只有濕鞋女,
但如果我是濕鞋女家長,
應該會感激這讓孩子有機會面對卻又不致太過苛責的處理過程吧。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monmigrant&aid=127106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