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觀察自心 與了解別人的心
2018/10/16 10:36:11瀏覽898|回應0|推薦11

 

透過止觀   了解自己與別人的心  ~  性空法師

如果你們習慣靜坐觀息(呼吸)   在觀息時就能習慣於看心

依照佛法的理論   息(呼吸)是(內)心生的色法(外相)  

心與息是一起出現的

所以   修行靜坐觀息的好處   就是習慣專注於息  

就能了解心的狀況   以及息與心之間密切的關係

 

譬如有煩惱時的息   與沒有煩惱的息   是不一樣的

昏沉時   我們的息變得很慢   靜坐禪修時的息也很慢  

可是昏沉時的心   對於一切都不敏銳   甚麼都不知道

但禪定的心卻是微細而敏銳的   對於甚麼都了解

所以   兩者的息是截然不同的

 

 

修行者如果已經長期習慣靜坐觀息  

不管自己或別人的心   他都能了解

無須藉由神通來了解別人的心

如果我們能了解自己的息   就能了解自己的心

如果能了解別人的息   就能了解別人的心

 

 

實際修行的步驟

 

1 在安靜的地方坐好,不論有沒有盤腿,身體要端正,要放鬆,

   調身是禪修的第一步。

   接著將注意力放在鼻孔周圍,氣息與皮膚接觸的地方,範圍適中

   ,範圍太大心會散亂,範圍太小容易緊張,在氣息接觸地方,

   覺知氣息的出入,心只需守在觸點而覺知氣息的出入即可,

   不要在乎感受~冷熱等,或是隨著氣息的感受而遊走。

2 心若一時無法專注於出入息,可以配合數息的方法,協助心安住

   在出入息上,一次出入息中數一個數,數到10為止,再重1數起,

   數字只是讓心安住的助緣而非所緣,只要能清楚覺知出入息,

   就可以放下數字而直接專注在出入息上。

  

3 若能清楚地覺察出入息約半小時,便可以練習長短息,當然不是

   每個人都要換,禪修者也可以只注意出入息而達到禪定。

   保持自然的呼吸,不要刻意將息變長變短,單純的保持覺知

   知道息的進出時所經過時間的長短。

  

4 如此平靜的專注約一小時,心平靜安穩,此時便開始覺知"全息"

   ,覺察呼吸從頭至尾的整個過程,心持續不斷地覺知每一次呼吸

   的"初"  " 中"  "後"。 如此修行時,可能眼前會出現光環

   光的顏色   形狀會改變,不要理會它,應繼續覺知氣息。

 

 

 

5 此實習會漸漸變得平靜微細,心要敏銳地持續保持正念

   才能覺察呼吸。只知道呼吸存在即可,不要刻意在乎呼吸的感受

   若心不能清楚地覺知氣息,不應慌亂或加重呼吸,應該保持覺知

   在觸點上等待清晰的出入息,若正念夠強,會再次覺知出入息。

 

6 若光很穩定明亮,並與息在呼吸的觸點結合,此時的光就是"禪相"

   心自動專注禪相,禪相越來越亮,心越來越平靜

   息越來越微細,定力越來越深。

  

修行的殊勝功德

修習安般念可以斷諸覺想  得大果大福利  是聖住  天住  梵住

乃至無學現法樂住   ~   雜阿含經

修習安般念而成就者能知最後命終時的出入息

能夠預知時至   身心自在

 

出入息是培養定力很適合的所緣   從生命開始都一直跟隨我們

我們應該好好利用這個寶物   開展生命的深度與廣度

揭開身心的奧秘   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發菩提心   行菩薩道

 

 

參考 : 現象的虛妄 ~ 根律儀



 

 

來源 :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ya/luminaryPublish阿毘達磨的理論與實踐.pdf

書籍免費結緣 : 阿毘達摩的理論與實踐    性空法師

連絡電話       :  05 ~ 2541267

 

 【坐車走路多念佛持咒,福由善緣來】~ 海濤法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x3T2xHfzf0


 

 

 

 

天人能看到六道實況,為何會沉溺享受而不修行?~淨空法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zEGbWcdrY8

 

 

(進階)究竟了義的佛經~圓覺經3~三種修行- 遠離災害- udn部落格

 

 

(重要)八關齋戒的13種功德不可思議
  

 

 

參考 :   女兒在車禍時叫了一聲觀世音菩薩

 

呂文展,唐朝人,開元年間,任官閬中縣丞,

他持誦金剛經已有三萬多遍,時常出現靈驗奇蹟。

當他年老時,掉落了三顆牙齒,文展念經祈求,

三顆牙齒竟然又再重生,和原來的一樣。

某年,當地發生大旱,刺史劉浚派他築台求雨,

文展僅只誦念一遍,馬上降下滂沱大雨,解除了旱象。

又有一次,久雨不晴,積水嚴重,

當地的官府派人前來請他祈晴。他誦完之後,天空馬上放晴。

 

http://book.bfnn.org/books2/1455.htm#a12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avefalse&aid=11769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