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投稿,你可以這麼做/小熊老師(林德俊)
2012/12/04 02:18:50瀏覽17564|回應0|推薦24

 

 

 

【遊戲把詩搞大了】

投稿,你可以這麼做……

◎小熊老師(林德俊)

 

上回在〈投稿練習曲〉中討論了投稿的理論性問題,處理:為什麼要投稿、投稿與創作有什麼關係等投稿的「基本面」。

這回,進入實戰階段的細部操作型問題。

 

●該怎麼開始投稿?

投稿首先要認明規則,規則有「內在規則」與「外在規則」。

外在規則白紙黑字寫明,當你選定投稿報刊後,上天下海搜出該報刊明訂的投稿主題、字數、投遞方式……這些統稱為「稿約」,在google年代,千萬別浪費網路上俯拾即是的投稿資訊。

內在規則即潛規則,也就是對外公布的稿約沒有明說的,如果要投稿某文學副刊,平時就要閱讀,掌握其版性(版面調性),甚至可更積極地取一整個月的副刊,歸納整理出其偏好的主題、文筆晦澀度、刊登的文類、字數的限制……總之,只要做點功課,不難挖出那「沒說出的秘密」。

一開始投稿,可從門檻較低的校刊、系刊、社刊、全國性學生刊物或不提供稿費的刊物開始,比較容易建立成就感。充分研究各家報刊之後,你會比較清楚自己完成的作品適合挑戰哪一家,這準備過程中,你不知不覺遍覽一群佳作,即便投稿失敗,至少你已吞了一顆大補丸,保證讓你在未來寫作之路受用無窮。

 

●完成作品後到投出稿子前,可以做什麼?

完成作品之後,你當然是自己的第一個讀者,同時也是第一個審稿者,自我欣賞之後,可好好地自我檢查一番。

朗聲讀一遍,看看文句是否順暢,也看看遣詞用字有無更精準的空間。

檢查是否有錯字、名詞(人名、地名等)及成語的誤用,有一丁點疑慮便要查字典。涉及資訊或知識的部分,請到百科全書或專業書籍去確認,交互參照(網路不一定可信)。

最後,審視一下標題、分段是否清楚:標題是文章給人的第一印象,下得好不好?段落可切得大塊也可切得細碎,這會影響閱讀節奏,哪一種節奏較適合這篇文章?

投稿之前,有太多事可做,有人一篇稿子寫完擺了三個月、半年才出手,這樣的作者有著高度自我品管,被「退貨」的機率自然降低不少。

 

●如何寫投稿信?

編輯可說是投稿者「最熟悉你的陌生人」,編輯與作者以文章握手,由於編輯必須讀過你的作品才能決定錄不錄用,因此你投去一篇文章他便要花一段時間與你的一篇文章相處。即便只有一稿之緣,既然相會,就該點頭示意,基本的信件禮儀,不該因為到了電紙時代便被丟棄。不少人卻忽略這一點,投稿電郵的信件主旨只寫上「投稿」,有的連信件主旨都「大方」略去,信中不但「致編者」或「編者你好」闕如,連作者署名都沒有,僅附加一個沒頭沒腦的word檔,甚至留下一個網址要審稿者去跋涉「領取」……除非你遇上一個EQ極高的編輯,或那天編輯心情特好,這種降低審稿者對投稿者「好感度」的作為,簡直是自設路障。

那麼,究竟如何寫一封得體的投稿信呢?這倒沒有一個標準版本,不過有個通則可以把握:投稿信畢竟是「稿外之物」,不必洋洋灑灑,只要在幾句話之間,說明來信意圖(即投稿,編輯信箱有時兼作其他公事用途,標明投稿會有助他辨識信件)、問候編輯並署名即可,如欲自我介紹,或記寫作緣起,建議簡單扼要,畢竟文章才是主角,大陣丈羅列豐功偉業反而模糊了焦點。最後要留下通訊方式,方便編輯留用稿件時可以聯繫。

記得我剛出社會時在某單位當一個小編輯,向一位在大媒體擔任主編的作家邀稿,他交來稿件時附上了三言兩語,落落大方:「奉上稿件,請查收,順祝編安——某某某敬上」大作家交稿時原來是這番翩翩姿態呀。此後我投稿給該位媒體主編時,便如法炮製,但略更動幾字:「奉上稿件,請撥冗審閱,順祝編安——某某某敬上」也許無法為文章加分,但至少不會因此扣分才是。

 

●投稿新詩與投稿其他文類,有何不同?

我還在念書時做副刊研究,訪問到當年台灣時報副刊主編王家祥,他有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每天收到最多的投稿文類是新詩,因為大家都以為詩最短,最好寫。」許多文學編輯每天被大量新詩來稿轟炸,有人每天投一首,有人一次投十首、二十首,甚至把一整部「作品集」投來。除非神乎其技,同一人連續來稿很難篇篇佳作,由於此類不諳門道的來稿多數不能用,在經驗法則下,這樣的來稿方式常給編輯一個刻板印象:作者不具備分辨自己作品好壞的能力。

我曾在某文學雜誌的稿約上讀到:「好作品,一篇就夠。」這應該是所有文學編輯的共同心聲。不過對新詩而言,這「一篇」其實不乏「多篇」的彈性。有些詩,形式極短,例如僅三行的俳句,或行數個位數的小詩,讀起來單薄了些,不妨尋找幾首小詩的共通點,包裹成一首組詩,下個醒目的標題,突出主題特色,讓作品在茫茫稿海中發出閃動的亮光。

詩貴在朦朧之美,力摒說明性的語言。當新詩內容以時事為背景、回應社會動態,若不以副題、前言、後記,或加註的方式,標明詩寫對象,常會讓讀者因「經驗值」不足而「無感」。尤其寫給某人、向某人致敬、觀賞表演或繪畫有感的篇章,讀者不識其人、未觀其畫,不太容易抓到詩中妙處,往往一首好詩便因脈絡不清而閱讀效果大打折扣了。不過也要小心尾大不掉的毛病,過猶不及,讓延伸文字過分搶鏡,造成正文、附記比例不均。延伸文字嚴格來說仍屬全詩有機組成的一部分,應儘量言簡意賅,清楚但精鍊。

 

●投稿有無什麼忌諱?

與編輯同業交流,發現有些人不喜歡投稿者以下表現:作品尚未被留用便急問稿費多少、要求作品早日登出,追問編輯作品被退稿的原因,攀親帶故與編輯裝熟……但並非每個編輯都這麼想,關於投稿忌諱,訪問十個編輯可能就有十個不同的答案。所以,別管那麼多了!被退稿的理由千百款,有太多不可預期的因素,有時退稿的實際理由真如制式退稿說詞所言「近期稿擠」,可投稿者怎會知道你何時稿擠何時不稿擠呢?還是,別管那麼多了!只要作品夠好,便能戰勝一切的忌諱。只要你確信自己拿出了足以說服自己的好作品,被他者退稿又何妨?重點是,你有無信心錄用自己?

 

最後,我們要回到一開始,談談投稿的定義。投稿,是把一篇完成的作品,交給一個他者的審核機制評價,判斷是否值得刊出,給更多人讀到,並藉此表彰其優異。作者在這過程中,榮耀加身或灰頭土臉,無論是成是敗,都有機會揣摩眾多他者的眼光,給予自己作品更豐富的注視,從而磨礪出一套,不同於初入門的井底之蛙,亦不完全順服他者的,選擇過、掙扎過的,屬於自己的美學。

終極的投稿,是要讓自己扮演那個他者,你要投稿給自己,因為只有自己能判斷自己的成敗。

 

【遊戲時間】當自己的他者

你寫詩多久了,你的詩觀、對於詩好詩壞的認定標準,是否因詩齡漸長而有所不同?如果你寫詩超過一年,把一年前的作品找出來審閱一下,隔著時光的距離,你變成一個相對客觀的他者。看到仍覺得滿意的句子就把它圈起來,想想它好在哪裡;或把好句子抄錄下來,以此為基礎,試試發展出另一首詩的可能……青少年或成年的你,對自己兒時的作品,也可比照辦理,時光距離拉得更遠,那種既熟悉又無比陌生的迷魅感當更為奇妙。這是一趟跟從前的自己對話的旅程。

 

●本文原發表於《明道文藝》201210月號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arning00&aid=709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