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Selected poems:吳岱穎的《冬之光》
2017/03/28 00:01:36瀏覽1138|回應0|推薦12
Selected poems:吳岱穎的《冬之光》

或許是,或許不是。只有在幽獨之中才能發現,像是冬日陰暗的天色裡,舉首望見的微小光亮,抗拒著世界完全的黑暗。像是詩,持續著揭發表象背後,屬於真實的存在。所以我們又獲得了信念,相信即使暴亂無常在下一秒鐘,乘著海嘯沖進家門,但在這個當下,這個不斷分裂崩解的當下,我就是這麼活著,這麼在著。
——
吳岱穎,〈《冬之光》——代序〉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10234
冬之光
作者:吳岱穎
出版社:馥林文化
出版日期:2011/07/04
語言:繁體中文

  
 這本詩集創作的時間橫跨十年,其中有些心境上的轉變。
  第一部分是情詩,我試著讓語言柔軟可感且具有音樂性,對意象也就不那麼堅持。
  第二部分是對於此身存在狀態的揭示,有些時候想得深了,語言難免就比較晦澀。
  第三部分朗誦詩,是我為了紅樓詩社參加台北市詩歌朗誦比賽所寫,多半是貼著學生的生活,試著表述他們隱而不顯的心情,其中隱藏著為了上台演出的種種設計,包括聲音和肢體,讀起來也頗有樂趣。
  三個部分,呈現創作的三個面向,也就是我這十年來創作的心情記錄了。

作者簡介
吳岱穎
  臺灣省花蓮縣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
  現任臺北市立建國高中國文教師,指導學生參與多次臺北市詩歌朗誦比賽獲高中個人組團體組特優成績。


有河

像一枚郵票貼在我的窗上
寄來島嶼仲夏的日光,那條河
穿過你的午夢
遞給我漫長而昏沉的白晝
以及另一個顛倒發熱的世界

整座城市彷彿偷偷死了
只有氣味還活著
活成一條白光粼粼的長河
與同樣漫長而昏沉
一首怎麼也讀不到盡頭的長詩

我在你的字句裡翻飛如一隻
快要過期的紋白蝶忽右
忽左,忽然想起你
曾經造訪我長期戒嚴的青春
用翅膀搧動整座烏嶼的
颱風、地震、一千個白色的
白日午夢;在動盪的世界裡
製造最小的世界末日

在島嶼邊緣讀你,你的詩句
載滿了整個青春期的暴烈
浪潮,向我的夏天湧來
讓我在動盪的水紋中看見自己
看見泛白的青春之光
以及藏身在鬢角之後
那一根偷偷長出的秋天的白髮


C'est La Vie
——
在島上

如果我們之間失去聯絡,在一個下著雨的夜晚
如果你記得生活的一切密碼,而我記得你的名字
在那座看不見泥土的山丘,你會把傘打開嗎?
你會把傘打開,並且為我遮擋帶罪的淚水嗎?

如果我曾被放逐,又回到你的身旁
在開始革命之前埋下我的彈藥,讓手槍生鏽
你能接受我背上的鳥群,為牠們預備屋舍嗎?
你能寵愛牠們如同愛惜自己的影子,並且餵養牠們嗎?

牠們飛過野火纏身的垃圾場,流浪在
大教堂的鐘塔和孤兒院的屋簷之下
牠們練習模仿手風琴的呼吸和旋轉木馬的升降
也學會頂著魔術師的帽子跳佛朗明哥舞,啊!生活!

你看見牠們肩上美麗的槍傷了嗎?別擔心
那些動盪都會化作給我們的寓言,給我們的歌
每一個音符都會因此擁有重量,擊穿我們的信仰
即使我已經乾涸,流不出一滴眼淚,一滴鮮血

我們即將分開,搭乘不同的列車,我們分開
穿過每一個兩兩相異,又無比相似的平原
讓折翼的鴿子帶走橄欖樹的春夢,越過洪荒
教你在遠方揉碎月桂樹葉,有懺悔洗劫你的眼角

別擔心,我們即將分開,像你的神曾經告訴你的那樣
因為夢境無決永遠睡在同一張床上,我們即將分開
我會在夜裡投下燒夷彈,照亮每一座虛構的坑谷
如同你曾經流淚關上的那些畫面;最後的激情,和死亡

如果此刻你從夢中醒來,別擔心,我們已經分開
各自生活在戰爭不願造訪的城市,為了微笑奉獻
如果你看見窗上的倒影你要想起這一切:分開
直到世界崩毀倒退,還原成我們曾經居住在其中的模型


島嶼生活

在島上,大洋之濱,我的存在像是一部默片時代的老電影,藏身在有線電視數以百計的頻道末尾,為了收視率和廣告之間的關聯發愁。千萬支遙控器不斷改變收視頻道,畫面閃爍跳躍;干萬雙眼睛有各自的故事,眼神專注復空無。但他們共同的特徵是,絕不在此停留。啊!生活!生活是在無人觀看的狀態下,重複上演自己的故事。

我不知道何者比較虛幻,是這樣生活著的我,還是這樣觀看自己生活著的我。每天醒來,穿衣吃飯工作,一堆鳥事真長了翅膀撲撲飛落在我身上,無懼於槍砲刀械的恐嚇,彷彿它們真的住在這裡。啊!生活!生活是不斷抗爭和妥協的過程。

所幸還有書寫,還有詩,還有默默傾聽的人,他們分一早了我的無奈與煩憂。一滴眼淚若是落在大海裡,就再也不會是悲傷的象徵了。啊!生活!生活是在平凡與索然之中,提煉出一滴精純的解藥,遏抑致死的衝動。

那解藥。我們名之為詩。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99026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