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楊識宏的《藝思錄》
2021/08/07 06:14:20瀏覽346|回應0|推薦6
Excerpt楊識宏藝思錄

收在這本書裡的文字,是我在20174月至20209月這段時間,在臉書上的貼文,幾乎每日一則,有時只是一個句子,有時是短短數句。它們之間沒有連續性關係,但都是有關藝術與生活的思考或經驗之談。可以說是一個藝術創作者,一輩子從事創作的心得與思維面向的紀錄。
——
楊識宏,〈自序:在雨遮與防火梯之間的沉思錄〉

藝思錄,有藝思 (意思)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9242
藝思錄
作者:楊識宏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21/04/19
語言:繁體中文

作者簡介
楊識宏
生於台灣中壢,建國中學畢業後,進入國立藝專西畫組深造,在校期間受教於廖繼春、楊三郎、洪瑞麟等大師指導。1979年移居美國,躬逢「繪畫復興」時潮,以富於東方人文色彩的作品,贏得紐約藝壇肯定,深受藝評界的讚揚,是非常活躍的華裔藝術家之一。
其創作以抒情抽象畫為主,創作靈感來源是自然,富涵濃厚東方情懷,90年後作品多以漂浮漫生的植物為主題,充滿人文氣息。
作品曾在歐亞美三洲舉行過70餘次個展,400次聯展,並為私人、企業、美術館所藏。


Excerpt
〈藝術

藝術是人類存在狀態的最深層溝通。

藝術創作,已經變成我的一種信仰。

藝術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自古以來眾說紛紜不知凡幾,在我說來就是想要同時抓住真實與幻覺而已。

痛苦在現實中它就是痛苦,在藝術中它會變成美感。

我是很幸運的人,在青少年時期 (13~14) 就遇到了精神上的良師兼益友,影響了我的一生!他就是梵谷 (Vincent Van Gogh)

愛德華孟克在時鐘與床之間徬徨:我在屋簷雨遮與逃生梯之間反思。

所謂深刻的藝術作品,總是提出問題而不是答案。


〈素描〉

素描,是形象思維的心電圖。

素描,是沒有文字的詩篇。

線條是素描的靈魂,它可以引人入勝。

素描作品,是我創作經驗中很重要的心路歷程。

露易絲布爾喬亞 (Louise Bougeois,1911-2010):素描打開了我們的眼睛,而眼睛會帶引我們進入心靈。

沒想到席勒 (Egon Schiele,1890-1915) 的畫作有這麼多人喜愛,由此可見,傑出的作品,不須要解釋太多,畫本身會說話。席勒的畫以人像、人體,和風景為主,媒材則多半是紙與畫布,人像與人體的題材是他的強項,風景次之。我最傾迷的是他紙上的作品,他把所謂的素描提升為一個獨立的創作畫種,這在近、現代美術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攝影

在攝影或繪畫上,空白不是沒意義的。

我有些攝影作品,繪畫性很強,看起來很像繪畫,其實對我來說,它就是繪畫,只不過它是用攝影的材料、技術當作媒介而已。材料本身無藝術可言,經過藝術家的轉化才成其為藝術作品,媒材的類別不是那麼重要。

攝影的美,不單單是寫實或抽象的形式問題,而是在於這兩者之間出乎意料的互涉、互補的辯證關係上。

我總覺得具象與抽象、攝影與繪畫,是一體之兩面,它的差別在於觀看的方式。

攝影是最寫實的創作媒體,可是我總是在拍照時,最先看到被攝對象的抽象性美感。


攝影可以在幾分之一秒的瞬間,抓住扣人心弦的影像,這是別的創作媒材無法取代的。

眼睛看不見的東西是攝影沒法拍的,抽象怎麼拍呢?透過藝術創作者的眼光與觀看,卻能在具體的實物中釋放出來抽象的美感,現實與抽象僅一線之隔,甚至是一體的兩面,這是一種二律背反的概念。

經常以攝影來拓展與淬煉我的形象思維與觀看方式,它不僅是觀念的也是視覺的,它也是獨立的作品。


〈電影

甲:我熟讀地理。
乙:你讀的地理已經是歷史了!
甲:我的歷史也不錯。
乙:你讀的歷史已寫成小說了!
甲:我太懂小說了。
乙:你懂的小說都拍成電影了!
甲:我熱愛電影。
乙:電影不就像是人每天的生活嗎?
甲:那我就活在當下!
乙:當下是不存在的,你還沒說完已經變成過去了!
甲:那我怎麼辦呢?
乙:你什麼也不是,就像一陣風來去無蹤!

人生,活在世就像一部電影,不外乎生老病死,喜怒哀樂的情節。劇本已寫好,老天是導演,最起碼的要求就是演什麼就要像什麼!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66202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