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朗明哥西班牙
2016/05/09 21:03:38瀏覽1042|回應0|推薦23

「日不落帝國」這個名稱在一般人的印象裡應該指的是大英帝國吧。但是這個名稱的卻是出自16世紀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Carlos I,即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之口。當時西班牙國力強大,殖民地遍及歐洲、美洲,甚至到了亞洲。國王卡洛斯一世就曾不可一世的這麼說:「在我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el imperio en el que nunca se pone el sol)。」
    西班牙之所以能夠成為歷史上的海上強權,還得從伊比利半島說起。
    伊比利半島在史前時代就有人類聚居,後來陸續有凱爾特人腓尼基人希臘人迦太基人羅馬人西哥德人的入侵。7世紀開始,伊斯蘭勢力不斷增強,影響了西亞北非等地。8世紀初,信奉伊斯蘭教的摩爾人越過直布羅陀海峽,征服了整個伊比利半島。711年,西哥德國王羅德里克戰死。714年,伊比利大部分土地落入阿拉伯帝國的手中,成了穆斯林國家718年,前哥德貴族佩拉約(Pelayo)率領阿斯圖里亞斯(Asturies)的基督教徒建立阿斯圖里亞斯王國(Principau d' Asturies)。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了所謂的「收復失土運動(La Reconquista)」。
      9世紀初,法蘭克王國入侵,佔領了巴塞隆納,伊比利半島北部得以獨立。此後,又經過一、兩百年的征戰、紛擾。11世紀,卡斯蒂亞王國(Reino de Castilla)和亞拉岡王國(Reino de Aragón)建立。其間又經過多年的紛紛擾擾,直到1469年卡斯蒂亞女王伊莎貝拉一世(Isabel I la Católica)與亞拉岡國王斐迪南二世(Ferrando II)成婚,將兩個王國合而為一,稱之為天主教君主(los Reyes Católicos)。卡斯蒂亞王國與亞拉岡王國終於成為共主邦聯,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班牙於焉誕生。

西班牙這時候還只是伊比利半島上的一個國家,稱不上「海上強權」。要達到「海上強權」的目標,還得靠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哥倫布(Cristoforo Colombo)加持才行。

哥倫布何許人也?哥倫布出生在義大利熱那亞(Genova),自幼熱愛航海。當時地圓說甚囂塵上,哥倫布深信只要向西航行就能找出另一條前往印度、中國和亞洲的航路。為了實現西行至中國印度的計畫,他向葡萄牙英國法國等國的國王尋求協助,但一再碰壁。直到1492年,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一世答應給予資助,並於1492417日在格拉那達的Santa Fe簽訂了聖塔菲協議(Capitulations of Santa Fe)。協議中國王斐迪南二世和女王伊莎貝拉一世承諾如果哥倫布成功了,他將被授予「世界洋海軍上將(the titles of Admiral of the Ocean Sea, the Viceroy, the Governor-General)」的頭銜,並指派為所有他發現並宣布為西班牙領地的總督和統治者。其實當時斐迪南二世和伊莎貝拉一世之所以願意授與哥倫布如此優惠的條件,因為他們壓根兒不相信他的計畫會成功。
    從1492年到1503年間,哥倫布完成了4次從西班牙到美洲的來回航行,雖然沒能到達他心中嚮望的印度和中國,但卻發現了美洲新大陸,並為西班牙在美洲建立據點,讓西班牙從此成為海上強權,也讓16世紀的國王卡洛斯一世發出了「日不落帝國」的豪語。


    只是好景總難長久。
    1587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處死了信奉天主教的蘇格蘭女王瑪麗,羅馬教皇號召對英國進行聖戰。西班牙對英宣戰,15887月,組成了「最幸運的無敵艦隊(Grande y Felicísima Armada)」向英國進發。
       不幸,就從這一刻開始。
       無敵艦隊遇上大西洋颶風,又受到英國艦隊的長程火炮和火攻,受創嚴重,迫於颶風,無法返航,只得順著風勢,沿著不列顛群島向北航行。如此這般的折騰,158810月回到西班牙時只剩下43艘破船,幾乎全軍覆沒。從此海權旁落。
       這只是西班牙從極盛到衰落的第一階段。到了19世紀末,古巴因為反抗西班牙的統治受到鎮壓,因而波及美國僑民1898年,美國為了奪取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控制加勒比海而發動了一場美西戰爭(Spanish-American War)。這場戰爭同時在古巴、波多黎各呂宋進行,結果可想而知。1210日,兩國在法國巴黎簽訂「巴黎和約」。西班牙完全放棄古巴、割讓波多黎各和關島殖民地給美國,並以2,000美元的代價,把呂宋(菲律賓)賣給了美國。
       一代海上強權,從此走入歷史。
       雖然海上強權已成歷史,但西班牙似乎仍存嚮往,這由國旗和國徽可見端倪。西班牙國旗的旗面由三個平行的長方形組成,中間的黃色,佔旗面的一半,上下兩邊有兩個面積相等的紅色長方形,黃色部分左側是國徽。國旗上的紅、黃兩色是西班牙的傳統顏色,傳說是來自鬥牛場,紅色是鬥牛士的鮮血,而黃色則是鬥牛場泥土的顏色。國徽中央部分由皇冠和六個紋章組合而成,兩側是海格力斯之柱(Columnas de Hércules)。相傳海格力斯柱位在直布羅陀海峽(Estrecho de Gibraltar)。最上面是阿斯圖里亞斯(Asturias)皇冠,六個紋章中紅底金城堡代表卡斯蒂亞王國(Reino de Castilla);灰底紅獅子代表萊昂王國(Reino de León);紅黃條代表亞拉岡王國(Reino de Aragón);金鎖鏈代表納瓦拉王國(Reino de Navarra)綠葉紅石榴代表格拉納達(Granada);中央的百合花代表波旁王朝(Maison de Bourbon)。兩側海格力斯之柱飾帶上的拉丁文「PLVS VLTRA」,意思是「走得更遠(Mas Alla)」,表示過了直布羅陀的「大海之外,還有領土」。強權對昔日的輝煌顯然仍有幻想。

西班牙,這個國家也和世界上許多國家一樣,有繁榮、有蕭條;有本土、有外來;有強人、有民主。雖然西班牙是一個典型的天主教國家,但是伊比利半島這塊土地曾經被摩爾人佔據數百年,伊斯蘭和天主教文化相互衝擊,造就融和了羅馬、穆斯林式建築,獨特的穆德哈式(Mudejar Architecture of Aragon)建築。曾經是不可一世的強權,20世紀末卻淪為歐豬(PIGS)之一。
       說起去西班牙旅行原是心嚮往之的事,只是在這個時間去卻是個意外。那天到旅行社去了解下一次旅行計畫的相關事宜。結果巧遇二十多年前去瑞士自助旅行時,在策馬特遇到一位帶團領隊林鴻兒先生。既是舊識,相談自是甚歡。談著、談著的,鴻兒兄一時口快的說了一句:「你如果在下個月之前找到二十個人,我就為你們增加一團去西班牙。」當時他必定想著「那有可能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找足二十個人?這不過就是張空頭支票,不用兌現的。」不只他如是想,就連筆者也只當是閒話一句。誰知道,只不過回來登高一呼,一個多星期就有十七、八位朋友響應。信心一下子就起來了。但事情總難盡如心願,有些朋友因事變了卦,有新加入的。如此這般的,前前後後,進進出出的,名單上的人選合計達到30人左右。鴻兒兄只得被迫在今年三月空檔為我們加了一團行程。行程定了,臨行前幾天,一位團員家裡有事,被迫退出。臨時已難再找人替補,最後,一個二十一人的團體準備就序,要打道出發了。

西班牙,除了扣人心弦的佛朗明哥(Flamenco)舞蹈、鬥牛、足球之外,還有強人元帥佛朗哥(Francisco Franco)將軍;更有高第、達利和畢卡索。想必這一切都能為這不在計畫中的西班牙之行帶來驚奇吧!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