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萬里長城萬里長(3之2)
2010/08/14 10:58:37瀏覽1130|回應0|推薦15

隨著車行,山嶺間蜿蜒的城牆越來越清晰。居庸關在望,司機師傅告訴我們說:

「居庸關長城比八達嶺長城更富挑戰性,而且更有看頭。」

或許下回再說,今天還是從俗的到八達嶺吧。

歷史上八達嶺長城是護衛居庸關的門戶,從八達嶺長城至今天的南口,是一條40里長的峽谷,這條峽谷叫做「關溝」,峽谷中所建關城就是「居庸關」,而真正扼住關口的是八達嶺長城。八達嶺高踞關溝北端最高處,兩峰夾峙,一道中開,居高臨下,形勢極為險要。

八達嶺原為隘口,後建關城。明隆慶三年(1569)至萬曆十年(1582)在各口修建障塞,並在各口兩側的山上建起邊城、梢牆、擋馬牆等,後來逐漸增建為長城,並修築敵樓、墩臺。起自川草花頂,經石佛寺口、青龍橋東口、青龍橋西口、王瓜峪口、八達嶺口、化木梁口、于家衝口、黑豆谷口至石峽峪,全長約12公里。八達嶺長城、關城、城牆、要塞及關溝中部的居庸關構成明代北京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八達嶺之名來也自明代『長安夜話』中說的:

路從此分,四通八達,故名八達嶺,是關山最高者。

八達嶺長城為居庸關的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由此可知八達嶺在軍事戰略上的重要性。八達嶺長城的關城為東窄西寬的梯形,建於明弘治十八年(1505)。嘉靖、萬曆年間曾修葺。關城有東西二門,東門「居庸外鎮」額題刻於嘉靖十八年(1539);西門「北門鎖鑰」額題刻於萬曆十年(1582)。兩門均為磚石結構,上為平臺,南北各有通道連接關城城牆。

八達嶺這個明長城的隘口,自古以來就是通往山西、內蒙、張家口的交通要道,史稱天下九塞之一,在明長城中,具代表性。該段長城地勢險峻,居高臨下,是明代重要的軍事關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詹天佑先生主持修建的中國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就經過此地,並在此設站。

明長城的八達嶺段是長城建築最精華段,集巍峨險峻、秀麗蒼翠於一體。「玉關天塹」為明代居庸關八景之一。1953年開始經多次整修,修復關城和部分城牆,闢為遊覽區。可供遊覽地段達3,741公尺,其中南段1,176公尺、北段2,565公尺,共有敵臺16座。19613月「萬里長城--八達嶺」被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被評為全國十大風景名勝之首;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進入八達嶺城門之前,右手邊一座大門,上書熊樂園,許多人在這裡進進出出,打聽之下,原來這裡也是登長城的滑車車站,從這裡搭滑車上山可以省一大半的體力和路程。所謂滑車是一種以鋼纜牽引、在軌道上滑行,有點像是雲宵飛車的車座。但我們既然是為了「不到長城非好漢」來的,當然用兩條腿會更有身歷其境的感覺囉。在八達嶺「北門鎖鑰」城門下了車,買了票,開始登八達嶺之路。

長城是建在燕山山脈稜線上的城牆,城牆隨著山勢上下,未登長城之前,看著沿山而築的城牆,並不覺得它的陡峭。待上了八達嶺關城,開始在城牆上漫步而行,才感覺出這根本不是一般城牆所可比擬的。

從「北門鎖鑰」城關進入,長城就沿著山勢上下,時而向上,時而向下。向上時,陡峭如登山,有的地方以階梯式舖就,大部分的則是平滑的磚道。磚、石造的城牆走道,總有四、五公尺寬吧,古代時可以在城牆上行軍、走馬。

到了城牆高點向下看,更發現長城所在的山勢,雖不是懸崖峭壁,但因山勢甚為陡峭。想像,古人為了保家衛國,護衛家園,硬是在這連綿的燕山山脈高聳的稜線上修築了這麼一條雄偉的城牆。一塊塊方磚、石塊在那裡燒製?如何運來,又是如何把一塊塊的磚石磊成這麼一座堅強的長城的呢?看看城兩邊的山勢,幾乎是一樣的險峻,防衛者和進攻者更幾乎都是在一樣險峻的條件進行著任務。寒冬時節,凛洌刺骨的冰雪,一定是像刀一樣,想方設法的轉進守衛者的戰袍裡,澀縮著、從城牆垜口望著遠方,前方烽火台傳來的戰報,更為征人帶來無法想像的殘酷未知。征人心裡或許只是想著,如此犧牲可以換來家園的平安,才是最大的慰藉吧。



萬里長城萬里長(3之3)-->>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