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達信大帝鄭王廟
2020/05/22 21:26:58瀏覽1338|回應0|推薦72

相傳清雍正年間,廣東潮州地區有一浪蕩子喚作鄭達,浪蕩不羈,同鄉人稱他為「歹子達」。因貧困不為鄉人所容,乃往暹羅大城王朝經商,漸漸致富,改名鄭鏞(另有一說名為鄭海豐),後任暹羅徵稅官,娶暹羅女子諾央為妻,生子鄭昭。

鄭昭幼時,蒙暹羅帕耶節基王收為義子,取名「信」。21歲,入越構薩瓦佛寺剃度為僧三年。之後,入宮任御前侍衛。1758年,暹羅國王更迭,受命協助帕耶達政務。1764年,強鄰緬甸入侵,勢如破竹,大城王朝都城阿育塔亞岌岌可危。1765年,緬甸軍隊再度入侵,鄭信率軍救援,雖擊潰敵軍,但京城守城軍並未出城協助,且朝臣進讒。鄭信只得率部突圍而出。1767年,緬軍圍困大城阿育塔亞一年二個月之後,終於攻陷大城。大城王朝至此告終。

大城陷落後,全國陷入四分五裂,各自獨立為王的局面。鄭信集結兵力,攻下吞武里。率軍北伐,只用了三個月時間就趨走了緬甸軍隊。1768年12月28日,被擁立為暹羅國王,是為帕昭達信王。成為國王後,國內局勢並不穩定,全國被割據為五國,於是開始了長達三年的統一戰爭。1770年,建立了吞武里(Thonburi)王國,全國再度統一。鄭信在吞武里的吞武里宮(Phra Racha Wang Derm)即位為暹羅國王,是為博龍拉乍四世(Boromraja IV)。鄭信之所以選擇吞武里,是因為吞武里距離大海僅僅20公里,適宜發展對外貿易,且有大河,易守難攻。但終其在位,一直鎮壓內亂、抵禦外敵和擴張領土,沒有時間將吞武里建設為大城市。

1782年,帕昭達信王駕崩。在位15年,因為趨逐了侵略者緬甸,統一了國家,因此倍受後人景仰。

今天我們要去拜訪的黎明寺始建於泰國的大城王朝時期,原名為Wat Makok,意思是「橄欖樹佛寺」。緬甸入侵,大城王朝的首都阿育塔亞被緬甸侵占,變成了緬甸雍笈牙王朝的新首都。鄭信在吞武里建都,成立了吞武里王朝,並在維猜延堡壘舊址上建起了他的新王宮。鄭信在他的新王宮落成後,即將橄欖樹佛寺(Wat Makok)改名黎明寺(Wat Arun 或 Wat Chaeng)。因此,黎明寺又被稱為曉廟、鄭王寺或鄭王廟。

鄭信衰落後,拉瑪一世繼任泰國國王,取回玉佛,將這尊泰國最神聖的玉佛像安置在黎明寺,黎明寺又變成了玉佛的臨時駐地。直到拉瑪一世在湄南河對岸修建一所新的佛寺,並於1784年將玉佛搬進新建的玉佛寺為止。

拉瑪二世時修復黎明寺,滿足了「天使之都」的美名,將原先僅16公尺高的主塔增高。拉瑪二世駕崩後骨灰就安置在這裡。拉瑪三世時完成整建。直到拉瑪四世正式將這所廟宇命名為Wat Arunratchawararam,簡稱為Wat Arun「黎明寺」,也就是華人習稱的鄭王廟。

鄭王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從河對岸都能看到的那幾座高高的須彌塔。

須彌塔主塔位在正中央,象徵佛國的神山--須彌山,代表「崇高的佛塔」的「帕邦/帕普蘭(Phra Prang)」。塔的四面有四條陡峭的台階,可直上連接著塔體的第四層。主塔的周長為234公尺,塔高則有不同的說法,一說是66或67公尺,另一說則是80至86公尺。莫衷一是。

主塔最底層的四角各有一座小型陪塔,用來貢奉風神(Phra Phai)。壁龕中的雕像就是騎在白馬、面向四方的風神。每層台階兩側都立著中國武將石像。塔的整體布滿了許許多多的中國彩瓷(據說是當年來自中國船隻的壓艙物)與貝殻,組成約有百萬件之多花物圖案。

從基層走陡陡的台階上到第二層,往上的台階都被攔了起來,不讓人通行。沿著佛塔環繞的走道繞行一周。走道甚窄,僅容一人通行。在佛塔走道外側每一個角落都立著幾座上尖下闊的咖啡色方圓形小塔。不知作用為何。第二層與底層之間陳設著許多小壁龕,小壁龕里裝有金納羅和金納里(Kinnara、Kinnari,雄雌配對,半人半鳥,孔雀尾,住在須彌山斜坡的Himaphan森林中)的小雕塑。在塔尖上有佛塔建築中常見的法螺。法螺是因陀羅的兵器。但鄭壬廟的法螺上異呼尋常的戴著一頂金冠。據說這金冠原本是為了一尊佛像而製的,不過後來拉瑪三世在黎明寺擴建工程竣工時,命令將金冠改置於主塔塔尖上。

從主塔向外展望,在主塔的四角各有一座陪塔。這四座陪塔象徵的是四大部洲。幾座塔的前方是廟宇,裡面除了供奉佛像之外,還有不少介紹鄭王豐功的圖畫與雕塑。長廊一側有一張長長的神桌,據說從神桌下爬過可以得到祝福。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