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草嶺古道遇故知
2018/12/12 16:33:31瀏覽1214|回應1|推薦39

斷斷續續的下了好多天的雨,看看天氣放晴,氣象報告說明後天會是個好天氣。想重遊草嶺古道走走的心總算有些著落。心想星期五找幾位老友同遊吧!簡訊寫了,在按送出之前有些猶豫,總覺得臨時找人有些不禮貌,簡訊因此沒有送出。

既不找朋友,就和內人兩人同行吧!星期五起了個大早,搭上捷運從南港展覽館轉到南港,買了早點,轉搭0805南港站5142次往福隆的間車,一路順利。九點半左右準時到了福隆。下了車,出了站,立在車站大門前正想著買那一家的便當當午餐。忽然聽到身後一聲呼喚:「馬哥!」

回頭一瞧,可不正是想要邀約同行的幾位山友嗎?看來,昨天的念力還真是不弱呢!

 

 

買了便當,整裝出發。打車站左側走過一段小小的公園,轉過穿越鐵路的地下道,一路往遠望坑草嶺古道入口處進發。

從車站到遠望坑這一段路,基本上是順著產業道路前進,彎彎曲曲的,偶爾走過小坡道,偶爾轉過鄉間人家,只有到了最後一段才進入樹林間的自然步道。大約一個小時,到了遠望坑。在這裡遇到基隆高中幾位老師帶著一群高二同學走草嶺古道。據帶隊老師說,他們每年都會帶學生來此健行,也算是課程之一。小朋友,一身輕裝,不像我們背著包、帶著水和午餐。原來小朋友們的午餐已送到步道那一頭的天公廟了。

看著小朋友輕快的腳步,想著,年青,真好。

 

 

 

 

 

 

 

 

 

 

 

 

草嶺古道,是清代淡蘭古道北路的一部分,目前僅存的路段是由新北市貢寮區遠望坑到宜蘭縣大里天公廟之間的步道。這條全長約8.5公里的古道跨越雪山尾稜兩側山嶺,道旁芒草茂盛,故名「草嶺」。每年到了秋季芒花盛開時節,都吸引了許多山客來此賞芒。

說到草嶺古道,不能不提一提清代台灣鎮總兵劉明燈,當然還有位在大里的天公廟。

劉明燈,清咸豐年間中武舉,是左宗棠麾下僅次於劉典的將領。清穆宗同治五年(1866年)奉旨擔任台灣總兵,率所部新左營弁勇赴台,為湘軍入台之始。當時,宜蘭舉人林步瀛等對劉明燈評價相當高,曾撰文稱譽劉明燈:

揆文奮武,兼詞章篆隸以名家;
移孝作忠,歷皖翻閩江而奏績。

有:

輕裘緩帶,羊叔子之高風;
羽扇綸巾,武鄉侯之雅度。

左宗棠更在「揀員調補台灣鎮總兵摺」中稱許劉明燈為:

謀勇兼資,廉幹而善拊循,
樸質而通方略,可望成一名將。

劉明燈駐台時期建樹頗多,有各地的碑記可資佐證。今天「草嶺古道」上的「雄鎮蠻煙」和「虎」字碑更被訂為國家三級古蹟

相傳劉明燈北巡噶瑪蘭,到了草嶺古道山腰,大瀰漫、難辨方向,並聽說當地常起蠻煙瘴霧,危害過往商旅,乃就地題字勒碑,以鎮壓山魔和狂風。有詩描述「雄鎮蠻煙」碑:

雄危聳旁其卯星,鎮迫龍更抱心胸
蠻氣霏霏龍吸雨,煙兌亨亨虎吞風

另外,劉明燈勒石的虎字碑就有兩處,一在坪林跑馬古道,一在草嶺古道,二者略有不同。有人說草嶺的虎字左上角較圓順,當地居民稱此虎字為「一字筆」,豎看似「立虎」,橫看若「奔虎」。坪林的則有粗獷豪邁的氣魄。

 

至於大里天公廟「向天公借膽」的傳說則甚為有趣。早年,交通不發達,噶瑪蘭先民帶著雄心壯志,走草嶺古道到淡水打拼,為求平安,於是撿顆圓石頭,在古道入口神威浩蕩的天公廟向天公祈求護佑,把過了香爐的石頭帶在身上作為信物,是為「向天公借膽」;另外,蘭陽的父母也會在虎字碑旁撿個圓形的石頭,在天公爐上過爐,然後寄給在外的遊子,保佑早日衣錦還鄉;或在嬰兒出生的三天,將過了天公爐的石膽放在嬰兒床邊,祈求天公神威護佑平安。這就是向天公借膽的由來。後來演變為有借「文膽」和「武膽」的傳統。

我們從遠望坑踏上草嶺古道,一邊看著周邊的物換景移,一邊看著小朋友們從身邊快速走過。不一會兒工夫,來到一座兩公尺寬的水泥橋。喚作「跌死馬橋」。

看看橋身、望望下方,怎麼看也不像會「跌死馬」的樣子。原來不能以今想古。據說當年跌死馬橋原為木製,山路又窄,下過雨後木橋板濕滑,曾有馬經過時跌落橋下,因而得名。

過了跌死馬橋不遠,古道向左轉上坡,一株大榕樹立於道旁,想來有些年歲了。

經過大榕樹,沿著步道石階緩步上行,大約半個鐘頭光景,小朋友們都在道旁等候,再一瞧,一位老師架著相機為一班班的同學拍照,背景正是劉明燈題的「雄鎮蠻煙」碑。看來同學們拍完還有得等,於是趁著同學們拍照換班的空檔,情商老師讓我們插個隊,算是完成了到此一遊。

 

 

 

 

繼續上行,大約不到二十分鐘來到一座涼亭,看看時間,正好中午十二點。有涼亭歇腳,取出福隆便當,正是午餐的絕佳地點。

 

吃著、吃著的,基隆中學的小朋友們也陸續上來。幾位女同學拿著塑膠袋和夾子,沿路撿拾著垃圾。誰知道,不少坐在涼亭中用餐的山客瞧著同學們撿拾垃圾,竟把他們手邊的垃圾、空便當盒、水果皮交給同學們收拾。將心比心,同學們是在幫忙淨山,並不是幫山友收拾廢棄物啊,山友們廢棄物不是該自己帶下山嗎?又,如果這些小朋友們是山友的女兒、兒子,山友們會這樣做嗎?

為了免得脾氣發作,不想再看,收拾行囊,眼不見為淨,上路去也。

 

 

 

 

 

 

大約十分鐘,虎字碑到了。又見許多人在拍照,只好等了個空檔,央請一位攝影者代為拍了個小合照。

 

 

 

離開虎字碑,該就進入了芒花盛開的區域。但是放眼望去,今年的芒花又是不如人願,稀稀落落的。算算,草嶺古道也走了若干次了,只有早些年看到的芒花可觀,近來幾次的芒花都像今年一樣稀疏。

順著步道,望著山口上的亭子前進,埡口就在眼前。

 

 

 

 

 

 

 

 

埡口,是草嶺古道的最高點,再往前就是一路下坡。從埡口往右上坡是通往桃源谷的叉路,直行則是往大里的正路,今天沒有規劃去走桃源谷,所以在涼亭小歇,遠望蒼茫中的龜山島,蜿蜒的濱海公路和宜蘭線鐵路在山腳海畔走過。

 

 

 

其實在埡口也有一個不要錯過的景觀那就是「魷魚公廟」。

說起這「魷魚公廟」也是有趣,相傳清代有人在草嶺古道、獵人設置的的陷阱上掛了魷魚乾。獵人回來看到,發現捕兔的陷阱竟捕到魷魚,還曬成了魷魚乾,認為是神明顯靈。於是集資在古道邊興建了叫「魷魚公廟」的土地公廟。後來在民國103年,土地婆神像被偷。於是,前大里里長尤添丁到大陸訂做了一尊新的土地婆神像供奉。誰知到了105年,東北角風管處清潔工在廟旁半山腰撿垃圾,意外在草叢中發現失蹤兩年的舊土地婆神像。經過擲筊請示,從此這裡就有了一夫二妻的土地公廟。

 

從埡口出發,一路下坡,大約在下午兩點十五分左右到了天公廟,基隆高中的同學們早就在廟中集合了。小朋友腳力真是快啊!

大里天公廟早在清嘉慶二年(1797年),就有漳州人吳德明帶了天公神像進入宜蘭草嶺,建草廬祭拜。道光十六年(1836年)年建廟,原名天公廟。1904年改建時取蘇軾詩「一朵紅雲捧玉皇」,以及陸機《漢高祖功臣頌》的「慶雲應輝」句,於是改名「慶雲宮」。

天公廟裡,除了虎字碑複刻碑外,還有廟後那座有名的〈遊草嶺〉詩碣隸書石刻的複刻版。隸書詩碣文曰:

為有雲山約,重來草嶺遊,摩崖碑泐虎,蹙蹐杖扶鳩
景好留泥爪,城荒話石頭,何當凌絕頂,極目海天秋

 

 

 

 

 

 

 

 

到了天公廟,草嶺古道行程算是結束,接下來就得往火車站走,打算趕上下午二點五十八分回台北的區間車,因為阿嬌還得趕去看她的弟弟。真是位好姊姊啊!

 

行程:

0805,南港火車站,台鐵5142次列車

0936:福隆

0943:福隆出發

1155:遠望坑古道起點

1104:跌死馬橋

1114:大榕樹

1142:雄震蠻煙碑

1201:涼亭,午餐、休息

1303:虎字碑

1310:啞口、稜線上涼亭

1327:啞口出發下坡

1348:護管所

1415:天公廟

1440:大里火車站

1506:搭火車返北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無★言】時代悲劇 (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12/13 08:19
「雄鎮蠻煙」的蠻字,怎麼看怎麼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