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藝術之城奧格斯堡
2018/12/17 13:24:21瀏覽1641|回應0|推薦45

為了節省時間,一大早就先去羅騰堡城牆上走了一圈才回到旅館用早餐。吃過早餐就該離開羅騰堡繼續行程。

離開羅騰堡往南,車行頗為順利,大約一個多小時來到100多公里外、巴伐利亞第三大城、也是巴伐利亞第一古城,和繼Trier之後的德國第二古老城市--奧格斯堡。據說奥格斯堡(Augsburg)地名源自西元前15年羅馬皇帝奥古斯都屋大維(Imperator Caesar Divi filius Augustus)在這裡建立的兵營(Augusta Vindelicorum)。看來,如今己是超過2000年的古老城市了。

奥格斯堡是莫札特家族(音樂家莫札特的父親Leopold Mozart)的祖居地(音樂家莫札特Wolfgang Amadé Mozart則是在1756年1月27日出生在奧地利薩爾斯堡)、德國最偉大的詩人和作家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柴油引擎發明人Rudolf Diesel,還有史上最早的社會住宅社區Fuggerhäuser創建人Jacob Fugger the Rich等,都是奥格斯堡的名人。

一進入奥格斯堡就看到路邊一尊紅色的鋼板雕像,上面貼著城市導覽地圖,和「WEGE ZU BRECHT」字樣,原來這就是布萊希特的居住地,現在則是介紹他的博物館(Brechthaus)。不過,當時還真不知道Bertolt Brecht是何方神聖,只是對那尊紅色雕像有點兒好奇而已。

奥格斯堡除了是有2000年歷史的古城,在德國宗教發展上也有歷史定位。

1517年10月31日,基督教神學家和修士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在德意志維滕貝格(Lutherstadt Wittenberg)的諸聖堂(Schlosskirche)大門上張貼有關反對贖罪券,正式名稱為《關於贖罪券的意義及效果的見解(拉丁語:Disputatio pro declaratione virtutis indulgentiarum)》的辯論提綱,也就是所謂的《九十五條論綱》。以拉丁文寫成的九十五條論綱,本意是徵求學術辯論。但有人將它翻譯成德文,因而傳遍德意志和整個歐洲。揭開了宗教改革運動的序幕,也促成了新教的誕生。

當時德意志境內諸侯有的支持傳統天主教,有的支持新教,在信仰上出現了嚴重歧見。支持新教諸侯在1531年組成了施馬爾卡爾登聯盟(Schmalkaldischer Bund),反對皇帝和天主教諸侯。1547年,這個聯盟被查理五世(Karl V)瓦解。1550年,查理五世頒布《血腥詔令》嚴禁任何人刊印、抄寫等傳遞「異端」的行為。這一詔令引起教皇和天主教諸侯的不安,於是天主教諸侯組成了反皇帝同盟。當然,路德宗諸侯也反對皇帝干涉宗教信仰。結果兵戎相見,查理五世戰敗。1555年,被迫簽訂《奧格斯堡和約(Augsburger Reichs- und Religionsfrieden)》。該和約提出「教隨國立」原則,確立了路德派新教的合法地位,暫時停止了內戰。卻進一步擴大了諸侯的權勢,也加重了德國的分裂。

奥格斯堡街道就像一般歐洲古城一樣狹窄、彎曲,車道、電車道和行人道共用不算寬的路面。但方磚舖就的街道總讓人帶著些許古意。

奥格斯堡知名的景點有創始於16世紀、世界最古老的社會福利住宅區The Fuggerhäuser(Fugger houses)、文藝復興時代的市政廳、貫穿老城區的Maximilianstraße大街、噴泉和Schaezler宮,還有城堡及運河周邊可愛的老城區。只可惜我們只夠時間到市政廳和廣場逛逛。其實筆者對最早的社會住宅社區The Fuggerhäuser頗感興趣,只是,其他的,就‧‧‧囉!

下了車,沿著BarfuBerstraBe和Am Perlachberg街拐彎抹角的來到市政廣場(Augsburger Rathausplatz)。這座位在市中心,幾條主要街道(Maximilianstraße、Philippine-Welser-Straße、Eisenberg、Fischmarkt、Steingasse和Unter dem Bogen)就從廣場呈放射狀向外延伸。廣場上四周被奧格斯堡市政廳、佩拉赫塔(Perlachturm),奧古斯都噴泉(Augustusbrunnen),以及佩拉赫教堂(St. Peter am Perlach)圍繞。

這些建築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奧格斯堡市政廳了。旁邊那座建於10世紀、高70公尺的佩拉赫塔(Perlachturm),原來是一座瞭望塔,現在則跟市政廳大樓一起成為奥格斯堡的地標。

1615–1624年間,由建築師Elias Holl設計的奧格斯堡市政廳(Augsburger Rathaus)是阿爾卑斯山以北最重要的文藝復興風格建築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座超過六層的建築物,受到海牙公約的保護。

1944年2月25至26日的轟炸,市政廳受到嚴重破壞。戰爭尚未結束,當地政府就對未毀損部分進行保護性修復。1947年5月16日,舉行了第二次落成,慶祝市政廳能在戰爭中倖存。

來到市政廳廣場,中央是奥格斯堡三大噴泉之一的奧古斯都噴泉(Augustusbrunnen)。這座噴泉是1588年至1594年由荷蘭雕塑家休伯特·格哈德用大理石雕塑而成。高約2.5公尺的奧古斯都銅像,身穿戎裝,頭戴桂冠,代表榮耀,尊貴,寧靜與和平的標誌。

廣場地面以方磚舖就,幾條白底黑色曲線的帶狀線條向廣前方延伸。露天咖啡座、行人、情侶、騎自行車的遊人、電車都是廣場上的點綴,一位修女快步走過,則和廣場上的人群有些不搭,卻也點綴了廣場的多元。

市政廳大樓座落在廣場東側,它的右側是羅馬式的St. Peter am Perlach(Perlach-Church)天主教教堂。教堂的塔樓就是和市政廳共同成為奥格斯堡地標、高70公尺的佩拉赫塔(Perlachturm)。

文藝復興式的市政廳大樓正面最上方中央嵌著一個黃底黑色的神聖羅馬帝國帝國鷹(Reichsadler);大門上則嵌著一個雙獅圍繞的奧格斯堡的象徵銅松果(Zirbelnuss)。

進入大廳,順著樓梯上到四樓,這裡就是赫赫名的市政會議廳,也叫做金色大廳(Goldener Saal)。

這座長32.5公尺、寬17.5公尺、高14公尺的大廳,兩扇大門和邊門開在長邊的中間。地面是來自奥地利Hallein和Adnet大理石;牆壁、穹頂和門廊都是木造、外貼金箔。據說全館使用的黃金達2.6公斤。大廳長邊牆壁上各有八位皇帝肖像。南面的八位是基督教皇帝,北面的八位則是非基督教皇帝。另外還有皇帝們留下的名言,如:尤利烏斯凱撒的「VENI,VIDI,VICI(意思是:我來了,我看到了,我征服了)」;查理五世的「VENI,VIDI,DEUS,VICIT(意思是:我來了,我看到了,上帝勝利了)」。充份顯示基督教對非基督教的優勢。

側面牆上開有天窗,窗下是紅藍色調的橢圓形繪畫,畫的是非基督教和舊約聖經中的女性人物畫。

穹頂是整個大廳的重心,核心部分是一幅橢圓形名為「智慧(SAPIENTIA)」的畫,聖賢、學者牽引著一輛凱旋戰車,智慧化作一位頭頂皇冠、手握權扙、盛裝的女神。條幅寫著「PER ME REGES REGNANT(意為:帝王藉我而治)」。其實,展現「智慧」才是統治者的美德。

大廳裡排放了許多座椅,想必真會在這裡名開會議吧!左大哥站上講台,單手高舉打著招呼,一副高官蒞臨指導的模樣。

大廳後側一個小小展廳,裡面陳列的是大陸和日本贈送的展品。

離開市政大廳,再度來到市政廣場,廣場一角一群紅衣、黑長褲的自行車騎士。仔細一瞧,竟是咱們同胞。一群人從台灣出發,來到德國,以自行車作為他們旅行的工具,真不能不令人佩服。

互道珍重,告別了這群台灣來的自行車騎士們。想必他們更能深入這個國家,更能看到、聽到許多想要進一步探索的地方和故事吧!是羨慕,更是欽佩。

接著要去那裡呢?當然去祭五臟廟囉。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