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盧比安納城區漫遊記
2013/05/18 23:21:10瀏覽5140|回應0|推薦34

【火龍展翅護城邦】

斯洛維尼亞在1991年前為前南斯拉夫的一個加盟共和國,1991625獲得獨立,以盧比安納(Ljubljana)為首都,也是歐盟國內最小的首都,人口不到30萬人是斯洛維尼亞中央政府及其各部、國會和總統的駐地。盧比安納地處阿爾卑斯山山麓的河谷盆地,城市的建築氛圍明顯受到了來自奧地利和義大利的強烈影響;20世紀時,則由當地出身的著名建築師Jože Plečnik將此城市大改造,很多地方都出自於這位大師之手。

我們從Miklosiceva Street前往市中心區,粉紅色建築是城區地標之一:聖方濟會報喜教堂

Miklosiceva Street上一棟描繪有維也納新藝術風格的幾何紋飾之建築。

Miklosiceva Street通往市中心廣場入口處的路障,這路障是電動感應,只有當特定的車輛通過時才會下縮與路面平齊,當車子通過再升起,推測是車上裝置有相關的感應器所致。

派沙倫廣場( Prešeren Trg / Preseren Square),又稱「中央廣場」。這個廣場是為了紀念斯洛維尼亞的愛國詩人France Prešeren所命名,因為位居城中心,盧比安納許多慶典活動都會在此舉行。

派沙倫廣場(Prešeren Trg) 最醒目的建築是一座粉紅色教堂「聖方濟會報喜教堂 (Franciscan Church of the Annunciation / Frančiškanski samostan) 。教堂建於1646~1660年間,大地震後又再重建,另外1993也有進行一次整修。

聖方濟會報喜教堂與詩人France Prešeren雕像

France Prešeren雕像,他是斯洛凡尼亞最偉大的文學家、詩人,斯洛維尼亞的國歌為其詩作。詩人後方的女性是掌管文學藝術的希臘女神穆倫,手拿月桂枝代表對詩人的加持。此尊雕像由建築家Maks Fabiani及雕刻家Ivan Zajc所設計。

派沙倫廣場中心點,青石板路有放射性圖案標記,左後方那棟造型特殊的梯形頂建築是赫普特曼之屋(Hauptman house)」,建於1873年,是少數在經歷1895年大地震後少數保存良好的建築。後來被一個畫商Adolf Hauptmann買走,在1904年重建並使用當時盛行的維也納新藝術風格。可在其外觀看到用綠色、藍色及紅色陶瓷磚砌成的幾何圖形。

派沙倫廣場前是三重橋(Triple Bridge)」,顧名思義就是有三座橋並列一起。

三重橋原本在中間那座橋原於1842年就有,後來經過將此城大改造的建築師 Jože Plečnik1929~1932年間增加了旁邊兩座橋,形成了現在三座橋平排的獨特樣貌。

三重橋橫跨於盧比安納河(River Ljubljanica)上,沿著河岸是城市精華地區。

過了三重橋往市政廣場(Town Square)前進

繽紛色調的街道家具替古典的舊城區增添亮點。

舊市政廳(Town Hall)位於Mestni Trg.(Town square)上,建築古色古香,有廊柱等,現作為藝術品展覽館。

市政廣場上的「三河噴泉 (Fountain of Three Carniolian River)。這件巴洛克式的噴泉是雕刻家Francesco Robba1743 ~1751年間的作品。他雖出生於威尼斯,但卻在盧比安納度過他的一生,也被譽為當時盧比安納最偉大的巴洛克式雕刻大師。噴泉上面三個水神分別代表三條河流:SavaLjubljanica以及Krka

Ciril-Metodov Trg街上都是店家與小酒館。

Ciril-Metodov Trg上的店家扛棒,粉有藝思。

聖尼古拉斯教堂「Stolnica Sv. Nikolaja (Cathedral of St Nicholas)1262年時這裡原本就有一個羅馬式的教堂,後來在1461年,盧比安納主教區成立,這個教堂又經過許多的改建及擴增。甚至到1469年還慘遭祝融,直到18世紀改建才是現在看到的建築。

聖尼古拉教堂的壁飾。

教堂牆上的聖龕內聖母悼子塑像。

聖尼古拉教堂最著名的是在1996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來訪時所打造的兩銅門:這是側門,是雕刻家Mirsad Begić的作品,描繪20世紀盧比安納教區的6位主教,可以看到其藝術形式與風格相當奇特;另一扇是正門,現在稱為斯洛維尼亞之門,雕刻家Tone Demšar's 之作品(不知為何沒拍到?!)

這是象徵主教的手嗎?有摸有保庇,被摸得金閃閃!

Vodnikov Trg 廣場,面積較中央廣場大,這裡有Market Hall & Market SquareMarket Hall 是左方有拱窗、多立克式柱廊的建築,為販賣肉品的室內賣場,這棟建築物也是出自 Jože Plečnik之手。

 Market Square平時是一個售賣蔬果、糧油和日用品的市場。

水果攤上水果色彩繽紛,令人垂涎欲滴,香蕉掛成這樣很有趣味。

Market Hall 外的磅秤,特別打造如此以茲表示標準度量衡,公正無欺之意嗎?

Market Hall既然是販賣肉品之處,一旁接連的橋就稱為「屠夫橋(Butchers' Bridge)」,橋上有斯洛維尼亞知名的雕刻家Jakov Brdar的作品。

 這座雕像是表達亞當與夏娃在吃了智慧之果後悔恨的樣子。

原本Jože Plečnik就想要建造屠夫橋,但是這座橋卻直到2010年才興建完成。

雖然這是斯洛維尼亞的著名雕刻家Jakov Brdar的作品,但半人獸肌理粗糙流淌,風格還頗為「驚悚」,若不知情的人到屠夫橋夜遊,可能熊熊會被剉到吧!

屠夫橋欄杆上的銅雕。

屠夫橋欄杆上各式面容圖樣的銅雕。

屠夫橋欄杆上還有猙獰的怪獸銜著鑰匙的雕刻。

屠夫橋就可看到三重橋。這個橋名聽起來甚是直白,但其實這座橋又稱為「愛情鎖鏈橋」,在橋樑兩側的鋼索上繫有許多鎖頭,是戀人見證彼此堅定愛情的象徵行為。

其實愛情鎖鏈橋已經成為很多城市橋樑普遍的景觀,說明了愛情果然是俗氣又傻氣!

這幾個紫色的鎖比較特出,有用心打造「浪漫」。

屠夫橋眺望盧比安納河(River Ljubljanica),遠方就是著名的「龍橋(Zmajski Most)」。

龍橋(Zmajski Most / Dragon Bridge)橫跨在盧比安納河上,由四條青銅飛龍鎮守橋的兩端,為這裡知名的地標,建於19世紀。火龍源自神話中希臘英雄Jason從國王Aites那裡偷取金羊毛的故事,火龍就是寶物金羊毛的守護怪獸,如今城了鎮守這座城市的象徵,盧比安納的市旗旗徽也有火龍的圖樣。

4隻火龍還有個傳說:若女性經過火龍前,牠會搖起尾巴的話,就代表她是處女,就好像婆婆檢查即將入門的媳婦是否為處女,因此,外表看起來很兇惡的噴火龍,被當地人暱稱為「婆婆龍」。

用無恥濾鏡換個場景模式來彰顯火龍威猛氣勢

從龍橋眺望盧比安納河岸風光。

換個模式展現盧比安納河岸景致。

集合時間到了,再度經過三重橋回派沙倫廣場。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ocj&aid=7625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