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華沙克拉科夫郊區大街
2021/10/04 23:55:54瀏覽2420|回應0|推薦27

克拉科夫郊區街(Krakowskie Przedmiescie),是位於華沙市中心一條著名的大街,並不在郊區,源於從這條街一直往南,可通往波蘭原來的舊都克拉科夫(Krakow)而命名。克拉科夫郊區街開闢於15世紀,為華沙最古老的大街之一,原是一條貿易線路,屬華沙皇家之路的最北端,連接華沙老城和皇家城堡;17世紀,多座宮殿和莊園開始沿著波蘭新首都的這條主要街道建設;19世紀,克拉科夫郊區街已建有許多巴洛克式和古典主義風格的教堂、宮殿和屋宅;現今華沙多處著名的機構皆在此,被譽為華沙最美的街道。

從瓦津基公園駕車返回在華沙的住處馬林斯塔特街(ul. Mariensztat),已下午時分,把車子停好就步行前往華沙老城中心區。

從馬林斯塔特街(ul. Mariensztat)街口拾級而上,就通往華沙城堡廣場,這裡住宅區宛若城下町。

穿過綠帶沿著這道紅磚牆步行而上,回首一拍。

斜坡出口就在聖安妮教堂(St. Annes Church)鐘樓的旁邊。

聖安妮教堂位於城堡廣場南邊,教堂前方即為克拉科夫郊區街,這裡也是皇家大道的起點。

本次克拉科夫郊區街與畢蘇斯基廣場 (Piłsudski Square)散策路線。

聖安妮教堂(St. Annes Church),教堂的確切名稱是:聖母無原罪聖母瑪利亞教堂。始建於1454年,由馬桑威亞(Mazovian)王公以妻子和母親安娜命名。當瑞典軍隊掃蕩波蘭之時被破壞,重建後的教堂採用了巴洛克式風格。1786-1788年,在斯坦尼斯瓦夫國王統治期間,它的外立面裝飾成為現在所見到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式樣,建築師為赫里斯蒂安·彼得·艾格納(Chrystian Piotr Aigner,1756~1841年),運用三角門楣、科林斯柱式圓、圓形拱和壁龕中的聖徒雕像等元素,構築了教堂莊嚴神聖的型式。這座教堂是波蘭最著名的新古典主義外觀教堂之一,也是華沙歷史最古老的建築之一。雖然聖亞納教堂在歷史上經歷過多次重建,不過自1788年以來,教堂的外觀基本未變。

經過一段綠地,當中立有亞當·密茨凱維奇紀念碑(Adam Mickiewicz Monument)

亞當·密茨凱維奇(Adam Mickiewicz,1798~1855年),波蘭19世紀最偉大的詩人,革命家。他的作品中始終充溢著為爭取祖國解放而奮鬥的熱情,為波蘭積極浪漫主義文學奠定了基礎,為波蘭浪漫主義的代表詩人。波茲南還有以他命名的「亞當密茨凱維奇大學(Adam Mickiewicz University)」。

亞當·密茨凱維奇紀念碑不遠處就是加爾默羅會教堂(Carmelite Church),這是一座羅馬天主教的教堂。教堂修建於1761年至1783年期間,始建於1661-1682年,採用的是早期巴洛克風格;1761-1762年西向立面修建為新古典主義外觀;外立面為雙柱,還有巨大的石燈、綠色的屋頂,讓這座建築成了華沙新古典主義外觀特徵最強的教堂。這座教堂是少數幾座在二戰中,沒有被破壞的建築,保存了18世紀的原貌。相傳拿破崙曾想將這座教堂搬到巴黎去。

總統府(Pałac Prezydencki),原是建於1643年的「拉濟維烏宮 (Pałac Radziwiłłów)」,當年是立陶宛大公國貴族拉濟烏家族的豪宅之一;經過多次損毀和重建,1856年採用的是新文藝復興風格樣式,建築師同樣是為赫里斯蒂安·彼得·艾格納(Chrystian Piotr Aigner)。1818年2月24日當時年僅8歲的蕭邦生平第一場鋼琴演奏會便是在此,這是年幼的蕭邦人生首度在公眾前進行演出,演出激起了極大的迴響,並引起了記者的積極關注,從此蕭邦接連被邀請進行更多的演出。

從19世紀開始,這裡成為部長會議的議院,二戰後被稱為「國家宮」,直到1994年,正式開始成為波蘭共和國的總統府。在一戰和二戰期間,這座建築曾遭受到輕微的破壞,但在其後的華沙起義中卻倖存下來。

1955年華沙條約在此簽訂後,東西方分道揚鑣,冷戰的鐵幕就此形成。1970波蘭在此與德國簽訂關係正常化條約。1989在此有著名的圓桌爭議,統一工人黨最終讓位於團結工會,蘇東劇變由此開始。1994年開始成為波蘭的總統府,第一任總統,原團結工會領導華勒沙即居於此,但現任總統並沒有住在裡面。總統府仍不對外開放參觀,只能隔著鐵柵欄遠遠地觀望。

總統府前方廣場中央立有約瑟夫·安東尼·波尼亞托夫斯基(Józef Antoni Poniatowski,1763年~1813年)騎馬揮刀銅像,是為了紀念華沙軍事指揮官王子波尼亞托夫斯基,也被稱為約瑟夫王子(Prince Joseph)。他1789年起服務軍職,戰功彪炳,曾在拿破崙軍隊中擔任要職,為保衛波蘭獨立主權而鬥爭,並成為由拿破崙扶植的華沙大公國的總司令;1813年在在德國萊比錫戰役中陣亡,在波蘭人心目中是民族英雄!現今這座雕像原作已在二戰中被損毀,現為重製品。

沙克拉科夫郊區街的Hotel Bristol旁小公園內立有博萊斯瓦夫·普魯斯紀念像(Boleslaw Prus Monument)。博萊斯瓦夫·普魯斯(Bolesław Prus,1847~1912年)本名亞歷山大·格沃瓦茨基(AleksanderGłowacki ),波蘭小說家,其長篇小說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和比較完美的藝術形式,使普魯斯成為波蘭進步文學的卓越代表,也是當時歐洲最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之一。

維吉特古教堂(Kościół Wizytek)與紅衣主教斯德望·維辛斯基紀念碑(Monument to Cardinal Stefan Wyszynski)。

維吉特古教堂(Kościół Wizytek)或稱聖母訪親女修會教堂,是一座羅馬天主教教堂。此教堂是華沙具代表性的洛可可式建築風格教堂,教堂開工於1664年,竣工於1761年。凹凸不平的設計和曲面的靈活運用賦予了西立面極強的動感,這座教堂同樣於戰火中倖存,完美屹立至今。

蕭邦生前曾在這個教堂,每周日彌撒時擔任裡頭的風琴手;年輕的蕭邦也因此遇見在彌撒期間詠唱的初戀情人康士坦茨雅·格瓦科夫斯卡(Konstancja Gładkowska);1829年,蕭邦滿懷激情譜寫了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獻給心上人,可惜這份感情並沒有開花結果。

紅衣主教斯德望·維辛斯基紀念碑(Monument to Cardinal Stefan Wyszynski)於1987年揭幕。

斯德望·維辛斯基(Stefan Wyszyński;1901~1981年)為波蘭羅馬天主教樞機,1948年至1981年為華沙及格涅茲諾總主教。在1953年由教宗庇護十二世擢升為越台伯河的聖母大殿之樞機。其後成為格涅茲諾總教區總主教及波蘭首席主教,並被稱為千禧年主教。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參與反抗納粹德國的鬥爭,幫助數位猶太人逃脫納粹黨追殺。作為波蘭天主教領導人,維辛斯基在波蘭人中有巨大的影響力,被稱為波蘭的無冕王。1953年9月被關入監服,後遭軟禁,1956年波蘭十月事件後得到釋放。1980年團結工會運動爆發後,維辛斯基曾為波蘭共產黨領導人卡尼亞和團結工會領導人華勒沙間進行調停(資料參見維基百科)。

蒂什基維奇宮(Pałac Tyszkiewiczów),原是立陶宛大公國的元帥Ludwik Tyszkiewicza命令建造的。設計師是揚·克里斯蒂安·卡姆塞策 (Jana Chrystiana Kamsetzera,1753~1795),還動員了許多雕刻家、畫家,被譽為華沙最美麗的新古典主義建築之一。宮殿始於1785年動工,1792年落成,後於二戰期間被燒毀。二戰之後重建,現為華沙大學所使用(圖引自維基百科)。

蒂什基維奇宮建築臨街而建,門前有四個勇士扛著陽台的雕塑,是皇家雕塑家安德魯·勒布倫(Andrzeja Le Bruna oraz)和他的助手賈科莫·孔蒂列戈(Giacomo Contieriego)於1787年雕刻的四座阿特拉斯(Atlas)雕像。

阿特拉斯或譯亞特拉斯(Atlas)是希臘神話裡的擎天神,屬於泰坦神族,被宙斯降罪來用雙肩支撐蒼天。古典主義建築風格流行以男性雕像來裝飾建築中的立柱、橋台和支柱,這種支撐性的結構被稱作阿特拉斯。

華沙大學(Uniwersytet Warszawski),大門左側這棟原為切特沃廷斯基-烏魯斯基宮(Czetwertyński-Uruski Palace),原建於1740年代的巴洛克式宮殿建築,現在的建築修建於1844年至1847年。華沙起義期間,烏魯斯基宮被燒毀。1947年後,這座宮殿成為華沙大學的財產,1948-1951年進行重建。華沙大學成立於 1816 年,其實有20多個校區分布於華沙市區,克拉科夫郊區街此處是主校區,包括幾個歷史悠久的宮殿,其中大部分已在19世紀被國有化。

華沙大學華麗的新巴洛克式大門由席勒爾(Stefan Szyller)設計,右側柱子上有一個小小的黑色木牌,上面寫著「弗里德里克·蕭邦,曾經於1817年至1827年在華沙大學的校園中學習和生活」。

華沙大學校門上的鑄鐵裝飾是校徽圖案,為一隻古老頭戴皇冠的波蘭鷹,校徽上的五顆星星分別代表創校當時的五大學科系:神學、法學、醫學、哲學及自由藝術。

查普斯基宮(Pałac Czapskich),就在華沙大學的正對面,如今是華沙美術學院(AcademyofFineArtsinWarsaw)所在地。

聖十字教堂(Holy Cross Church),無疑是克拉科夫郊區街上最受矚目的建築,除了是它的兩座鐘樓,在華沙即便是走了很遠也能清楚地看到;更因為教堂裡安葬著樂聖蕭邦的心臟而名聞遐邇。

聖十字教堂建於1679~1696年,由將教義引進波蘭的路易絲瑪麗(Marie Louise)皇后命意大利著名建築師貝洛蒂(Józef Szymon Bellotti)設計建成,結合了新巴洛克風格和文藝復興風格;中央高聳的雙塔則完成於十八世紀中期,正面由內崁式的愛奧尼亞式柱廊支撐,壁龕分別有聖彼得及聖保羅雕像,雕像出自揚·耶日·普勒斯(Jan Jerzy Plersz)之手;而教堂左右兩側的方塔上巴洛克風的圓形頂飾,則是 18 世紀時,建築師尤瑟夫‧丰塔納 (Józef Fontana) 加上的。在華沙起義期間教堂毀損嚴重,今日世人所見的建築外觀,幾乎都是戰後所重建:1945開始復建,1980年9月21日落成。

教堂正面,可以說是經典標誌,是一個背著十字架的基督雕像(Statue of Christ Bearing His Cross)。基座上刻著「SURSUM CORDA」  」的拉丁語,其含義是「升起你的心」鼓起勇氣來之意,傳達波蘭人在俄羅斯分區統治下,要振作精神、展現忍耐力

聖十字教堂正門。十幾年前跟團首度到此處,記得前方有男性團員一進門就被站在門邊的神職人員嚴厲斥喝,聲量之大語氣之惡,連我們走在後方的一行人都被嚇粉大,因他是用波蘭語兇人,當時大夥兒都一頭霧水,一旁有其他西方人指指團員頭上的帽子,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忘了脫帽──當時這風波著實難忘!以致於後來CJ參觀教堂時都會特別留意要事先脫帽,但也發現不是所有教堂都這麼嚴格要求。這回再度前來,門邊則沒站任何神職人員。

聖十字教堂正殿,教堂裡寬大的正偏三殿間以八棱列柱,列柱上飛起大跨度的雙沿尖頂連拱。穹頂完全留白,以巴洛克式的天主教堂而言算是非常「樸素」;祭壇兩邊、左右翼各連著一個禮拜堂,最特別的是沿行道旁每支白色柱子或壁面置有大量名人墓碑或紀念碑,圖中左方有人觀看的柱子即是蕭邦心歸之處。

主祭壇與前方木製唱詩座。

金碧輝煌的主祭壇是1960年至1972年重建。

教堂內二側有多座巴洛克風格的拜龕供人禮拜,每座龕上金燦的雕刻及聖像,照得整個教堂光輝燦爛(僅po出4座代表)。

華沙的聖十字教堂除了突出的鐘樓外,規模並不宏大,內部也不算豪華;其聲名遠播還是因波蘭偉大音樂家蕭邦的心臟,長存在這座教堂立柱之中所致,也讓聖十字教堂在觀光指數上,超過老城主教座堂。

弗雷德里克·蕭邦(Frederic Chopin,1810-1849),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也是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蕭邦是個音樂天才,從小就展現出他驚人的音樂天賦,7歲時便能公開演奏,他的第一首作品G小調和降B大調波蘭舞曲創作於1817年,體現出蕭邦不同尋常的即興創作能力;曾經在華沙國家高等音樂學校學習音樂七年;1830年11月波蘭發起革命,1931年9月俄羅斯軍隊鎮壓的消息傳來,當時人在維也納的蕭邦放棄回國而選擇定居在巴黎,成了流亡音樂家。只是他不曾想到當年的離開,竟然成為了永別,從此之後再未有機會踏足波蘭的土地(資料引自維基百科)。

蕭邦心之柱,兩側浮雕著可愛的小天使,上方飾有他神情憂鬱的頭像。

蕭邦於39歲英年早逝,1849年他在臨終時表達:「請在我的墳墓上撒下祖國的一把土,並將我的心臟永遠葬於祖國。」他的大姐露德薇卡(Ludwika)躲過俄國衛兵駐守的波蘭邊境(當時受俄國統治),偷偷把將蕭邦的心臟帶回祖國,並存放在華沙的聖十字教堂內。1882年裝有蕭邦的心的臟密封罐被封入這根柱子裡。而他的遺體其餘部分則葬在巴黎的拉雪茲神父公墓 (Père Lachaise Cemetery) 中。

柱子上面刻著《聖經.馬太福音》6章21節:「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哪裡。」

在華沙起義期間,德軍想將蕭邦之心搶走並毀掉,一位名為舒爾茨的德國神父深夜來訪,請求他的波蘭同行們讓他把心臟帶出戰區妥善保管起來。舒爾茨之後又將心臟轉交給了納粹黨衛軍高級軍官海因策·雷恩法茨。策·雷恩法茨本人是蕭邦音樂的崇拜者,他認為摧毀蕭邦之心是不人道的,因此將它在納粹總部妥善保管起來。華沙起義結束之後,指揮鎮壓華沙起義的納粹黨衛軍指揮官埃里希·馮·登·巴赫-熱勒維斯基,將蕭邦之心送還給了波蘭作為戰爭彌補(資料參考自網路)。

「HERE RESTS THE HEART OF FREDERICK CHOPIN」──弗雷德里克·蕭邦的心臟在這裡安息。

在二戰結束後的1945年10月17日,蕭邦的心臟得以正式回歸聖十字大教堂。在重新安置的當天,華沙街頭盛況空前,人們揮舞著波蘭國旗,沿途向承載著蕭邦心臟的汽車拋擲鮮花以示迎接(資料參考自網路)。

佈道壇與管風琴。

20世紀早期的管風琴,據說是華沙最大的管風琴。

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Sanctus Ioannes Paulus PP. II/Saint John Paul II)禮拜堂。這位第一位波蘭裔及斯拉夫裔教宗,在擔任主教職務時向共產政權應戰與抗爭的大無畏,在波蘭人的心中有著無比尊崇的地位。

弔念卡廷大屠殺(Zbrodnia Katyńska)的禮拜堂。龕內置有哀傷的聖母懷抱聖子雕像,牆上的石碑、鐵鍊上寫滿了人名,但上面卻是同一個年份「1940」,當年蘇聯秘密警察機關內務人民委員部在蘇聯共產黨中央政治局的批准下,於1940年4月至5月間對被俘的波蘭戰俘、知識分子、警察及其他公務員進行的有組織的大屠殺。

聖十字教堂壁面、柱子上都有波蘭對國家有的名人銘誌,包括曾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波蘭作家瓦迪斯瓦夫·雷蒙特 (Władysław Reymonta,1868~1925) 和波蘭文學哲學領銜地位的作家博萊斯瓦夫·普魯斯(Bolesław Prus,1847~1912)

教堂內有一些重量級名人的紀念碑和陵墓,例如:但丁、米開朗基羅、伽利略、馬基維利、羅西尼等,這些傑出的人士在此共享榮耀。碑繁不及備拍,很難一一找全,就隨機po四座代表。

聖十字教堂旁邊有一個哥白尼紀念碑廣場(Copernicus Monument Palac ),廣場上有哥白尼紀念碑(Copernicus Monument),其後為波蘭科學院 (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 總部。

哥白尼雕像廣場的地面,有用石磚以哥白尼為中心舖設出一個天體運行論的太陽系模型軌道圖。

哥白尼紀念碑高2.8公尺,哥白尼身穿長袍,一手拿著繪製指南針,另一手拿著以太陽作天體中心的渾天儀,為丹麥雕塑家巴特爾·托瓦爾森(Bertel Thorvaldsen)之作品。

雕像的大理石基座的西面則有波蘭文刻字:「Mikolajowi Kopernikowi Rodacy(同胞送給 Mikolaj Kopernik)」,而 Mikolaj Kopernik 其實是哥白尼的波蘭文名。

波蘭科學院 (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 總部,前身是史塔胥茨宮 (Staszic Palace),建於 19 世紀,建築新古典主義外牆氣勢不凡,由意大利建築師安東尼奧‧科拉齊 (Antonio Corazzi) 所設計,1944年華沙起義幾乎被夷為平地,1946至1950年,重建並保持其原有的新古典主義的形式,現為波蘭國家科學院,成立於1951年,是波蘭頂級的學術機構。

波蘭科學院總部旁是與克拉科夫郊區街銜接的新世界街(ulica Nowy Świat),坐落於此的是扎莫斯基宮(Zamoyski Palace),初建於1667年,是一棟歷史悠久的建築。1839年,宮殿成為安德烈·阿圖爾·扎莫伊斯基的財產,委託建築師建築師恩里科·馬可尼( Enrico Marconi)領導重建工程,賦予了該建築現今的規模與外觀;華沙起義期間這座宮殿遭到破壞,在 1948 年至 1950 年間重建,目前宮殿為華沙大學所使用。

返回聖十字教堂前細看路面工程進行。

原來在重鋪地面石磚。

畢蘇茨基廣場(Pilsudski Square)前立有約瑟夫·畢蘇斯基 (Jozef Piłsudski)雕像,他是波蘭最偉大的愛國者與政治家,一生中不同時刻擔任過波蘭國家元首、波蘭元帥和波蘭總理。這尊雕像由雕塑家塔德烏什‧沃賈內 (Tadeusz Łodziany) 所設計,刻畫著畢蘇斯基雙手交扣握住他的劍,人物身材高大,微微頷首,目光堅毅,低頭沉思;雕像於 1995 年落成揭幕。

畢蘇茨基廣場(Pilsudski Square),在納粹佔領期間名為阿道夫·希特勒廣場 (Adolf Hitler Platz),在之後的共產黨統治期間又更名為勝利廣場 (Victory Square),而現在的名稱,則是用以紀念於 1918 年帶領波蘭走向獨立的約瑟夫·畢蘇斯基 (Jozef Piłsudski),是波蘭首都最大的廣場。

眺望畢蘇斯基廣場南側:現代建築風格的5星級飯店Sofitel Warsaw Victoria,其後為古典建築元素的扎切塔國家美術館(Zachęta National Gallery of Art)和聖三一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Trinity)的巨大穹頂,更遠處是科學文化宮(Palace of Culture and Science)高聳的尖塔。

大十字架紀念碑(Cross-monument),大理石製十字架,高達9公尺。這是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1978年晉升為羅馬教皇後,1979年對波蘭祖國的首次訪問,在廣場上舉行露天的慶祝神聖彌撒聖彌撒,為了紀念這件事,廣場上豎立起巨大的十字架,並勒石銘記。

一條金色的中軸線穿越畢蘇斯基廣場,連結約瑟夫·畢蘇斯基雕像與華沙無名烈士墓。

華沙無名烈士墓(Tomb of the Unknown Soldier),原為薩克遜宮 (Saxon Palace)一部份,宮殿大部分在二次大戰中損毀,僅留下前柱廊於1925年改建為無名烈士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到毀壞,現在的無名烈士墓是在廢墟上經過整飾而成。無名烈士墓的大理石上鐫刻著波蘭軍隊曾經戰鬥過的地點與日期,墓中存放著從波蘭烈士們犧牲的戰場上收集的泥土。無名烈士墓是波蘭舉行各種節慶、紀念儀式的重要場所。按照波蘭外交禮儀規定,外國重要代表團來訪和駐波蘭使節到任均需向無名烈士墓獻花。

華沙無名烈士墓正前方與正後方。

華沙無名烈士墓內長年燃著不滅的聖火,代表了人們對永久和平的渴望。

無名烈士墓的左右兩側有兩個身穿禮儀服裝的士兵守衛著,每一小時衛兵們會換一次崗,這種已成固定模式的換崗儀式,也是華沙觀光的重要噱頭之一。交接儀式非常簡單:先由墓內守衛士兵走出來。

再由外側士兵踢正步走進去。

就定位完成交接儀式。

華沙無名烈士墓後是佔地15公頃的撒克遜花園(Saxon Gardens),是華沙最老的公共公園,在1727年開放,也是當時世界最早可以自由進出的公共公園空間;撒克遜花園原以法式庭園設計,19世紀改為英式庭園,在二次大戰遭到毀壞後重建。從無名烈士墓進入撒克遜公園正門,正對一座噴泉水池,花壇綠地兩旁是波蘭著名歷史人物的大理石雕像和高大繁茂的樹叢。

撒克遜花園噴泉眺望華沙無名烈士墓與畢蘇斯基廣場。

撒克遜花園旁邊是扎切塔國家美術館(Zachęta National Gallery of Art)和聖三一教堂(Holy Trinity Church)。

扎切塔國家美術館(Zachęta National Gallery of Art),美術館創建於1860年,主要目的是支持波蘭當代藝術及藝術家。也經常舉辦波蘭國外知名藝術家的特展,因此在國際上確立了自己的地位。

三一教堂(Holy Trinity Church),建於1777年至1782年期間的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教堂,外觀取材自羅馬萬神殿的巨大穹頂,建築師是西蒙·博古米爾·楚格(Szymon Bogumił Zug ,1733~1807)。二戰期間教堂被德軍炸毀,戰後由特奧多爾·布爾什(Teodor Bursche,1893~ 1965)重建。

畢蘇斯基廣場上喜見滿月圓。

沿著克拉科夫郊區街往老城廣場走,左方黃色建築是蕭邦離開華沙之前最後造訪過的Telimena咖啡館。

再返回聖安妮教堂。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ocj&aid=168905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