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退休老人的悲劇,真慘!(網路文章,共兩篇)
2019/08/19 01:02:50瀏覽647|回應0|推薦6
Retiredbum notes:
 
Someone sent me the article thru LINE the other day, and I had read it over several times before I relayed it to you. 

I believe the story is a real one.  Please read the long but intriguing storyline first prior to my postscripts and another article at the end:
 

痛心!中國退休老人慘死國外,養老最怕的就是這一點! 
2019-07-06 失眠太痛苦投訴
今天分享的故事是一個真實的悲劇:
天津退休教師朱力,嘔心瀝血將獨生子送往美國留學。兒子畢業後不想歸國,他和老伴兒賣房赴美,支持兒子創業,但家中的戰火不斷,無法融入。最終,心理崩潰的朱力向兒媳婦舉起屠刀,而自己也在獄中尋短見…
1、赴美國:「親情抱團」式養老
朱力、劉曉莉夫婦是天津實驗中學退休老師,朱顯明是他們的獨生兒子。朱顯明很爭氣,1997年被美國聖迭戈大學錄取。
朱顯明告訴父母,他想創業。柳婷婷說:「天津霧霾很重,醫療條件比美國差,二老在這邊我們也不放心……不如跟我們去美國養老吧。」
老兩口終於動了賣掉房子幫兒子創業的念頭——去美國養老,不但一家團圓,還能幫他們帶孩子、賣房錢幫他們解決創業資金,一舉多得……但朱力和劉曉莉還是慎重,又電話諮詢在美國的弟弟,弟弟認為:「在美國養老當然不錯,離我也近。不過你們先把財產分清楚,省得發生糾紛……」
2013年夏天,朱力、劉曉莉賣掉房子,把300多萬房款換成美元,然後飛往美國。
2、中國式犧牲遇上西方式自由
白天朱顯明跑業務,柳婷婷在家畫圖。朱力夫婦像國內退休老人一樣做飯、接送孫子上學,其樂融融。但新奇勁兒過了,開始感到諸多不便。語言不通,慢慢地對出門產生了恐懼。
柳婷婷一次不耐煩地叫:「你們不會英語就不知道學嗎?你們早晚得學買菜。」朱力壓抑多日的火氣躥了上來。他問老伴:「咱們來給他們當保姆的?又出錢又出力還討不到好臉色?」
劉曉莉雖然心中不快,但為了避免矛盾加深,只得安慰老伴:「想跟孩子住一塊兒,這一點咱們就得有心理準備。」更讓他們無法接受的是,孫子也不太領他們的情。慢慢地,朱力和劉曉莉感到在這個家裡,其實比在國內更加孤獨。
一天,朱力邀請住在洛杉磯的弟弟一家過來做客。弟弟帶來幾張學英語的碟片,劉曉莉讓他把碟片放自己臥室櫃子上,免得被貪玩的小孫子弄壞。結果朱力的弟弟推錯房門,孫子在房內大聲讓他出去。
媳婦柳婷婷也在房內和孩子遊戲,但她既不阻止和安撫孩子,就連向叔叔抱歉的表示也沒有。
朱力氣壞了,找柳婷婷興師問罪:「你是怎麼教育的孩子?」柳婷婷卻反問道:「是誰沒有禮貌在先?」朱力說:「朱顯明是我生的,這房子是我們掏了大半錢支援你們買的,你們創業的錢也是我們出的,我弟弟開錯一個門就是沒有禮貌了?」
不料柳婷婷一點也不饒人:「這就是我們不願回國的原因,你們始終不尊重孩子,他們是全新的個體,不屬於任何人。」
事後,劉曉莉曾向朱力的弟弟抱怨:「柳婷婷既想享受中國式的長輩為她犧牲,又想享受美國式的自由和不負責。」弟弟一家深表理解,說:「如果你們覺得生活不便,可以把賣房子的錢要回來,重新歸國養老,誰也別指望。」朱力和劉曉莉在失落之餘,心中有些動搖。
此後不久,雙方再次爆發大戰爭。那天,朱力推著兩歲的小孫子去買東西,沒注意小孫子拆了一袋餅乾。店員在監控裡看到,大聲制止他。朱力深感抱歉,就像小時候訓誡兒子一樣,呵斥小孫子把小手伸出來,在他的手上拍了兩下。
不料店員立馬打電話報警。朱力好說歹說,店員答應先打電話讓孩子的監護人過來。
柳婷婷和劉曉莉匆匆趕來,一見面就和朱力吵起來。朱力解釋:「我這麼做一是訓誡孩子,二也是做給店員看的。」柳婷婷大叫:「餅乾你買單就是了,做給店員看什麼?」店員見雙方越吵越凶,再一次電話報警。老兩口再次忍氣吞聲。
兒子晚上回來對父母說:「要不你們去叔叔家住段時間,我手頭緩一緩幫你們湊點錢再回國買一套房子吧。」見40出頭的兒子已經早生華發,劉曉莉心裡也不是滋味,她和老伴接受了他的建議。
3、回國無望七旬教師怒戕兒媳
第二天,朱力夫婦暫時搬到弟弟家。朱力和劉曉莉決定,只要兒子把賣房的錢還給他們,他們立刻回天津,以後養老也不需他負責。「與其死在美國養老院,還不如死在中國養老院。」一輩子沒這麼憋屈的朱力恨恨地說。
2014年1月,老兩口回到朱顯明家,和他商量回國的事。但朱顯明告訴他們,他確實拿不出錢來。1月6日晚,朱力又和兒子、媳婦談,沒有談好。
第二天朱顯明出門上班了,大孫子上幼兒園。朱力和劉曉莉決定說服最大的障礙——媳婦。
沒想到當朱力一張嘴,柳婷婷就用漢語夾著英語講起來:「當初到美國難道是我們逼你們來的嗎?賣房子的時候我們用槍指著你們了嗎?」她的刻薄和「裝佯」瞬間將朱力的怒火點燃,雙方大吵起來。
柳婷婷在吵的時候說,在美國人們無需對父母生老病死負責,一切交給政府。她又用英語說了幾句:「當初我有機會嫁給某某某的,如果不是你兒子死纏爛打我過得比現在好多了。」朱力和劉曉莉聽懂了大概。
朱力氣得臉色發白。突然,他衝進廚房操起一把菜刀,當著劉曉莉和2歲孫子的面一頓亂砍!柳婷婷的「機關槍」一剎那變成慘叫,立即就被砍倒在地,渾身往外冒血!
當嚇蒙的劉曉莉反應過來,戰戰兢兢地撥打911報警。此時柳婷婷還在抽搐,朱力忽然又衝她踢了幾腳,嘴裡叫道:「你是活該!」
案發後,劉曉莉說:「我也能理解老頭子當時的憤怒和絕望。我們不適應美國生活,和兒子媳婦不能共同生活,沒法在那邊養老。唯一辦法就是兒子把錢還給我們,我們回國。但這條路也被媳婦堵死了,我們怎麼過呢?老頭子比我更急,心理壓力更大,但我萬萬沒想到他會做出這種事來。」
她告訴記者,老伴一輩子為人師表,口碑很好,性格爽朗,實在是把感情和精神全部寄託在兒子身上,最後過度失望,加上故鄉的一切都被連根拔起,想回也回不了,無比絕望導致這樣的悲劇。
朱力滿身是血一邊往路上奔跑一邊給弟弟打電話。看到一位華裔鄰居,他放下電話說:「我捅死人了,我要死了。」這位鄰居未反應過來,幾名民警已經端槍衝上來,把朱力按倒在地銬上手銬。與此同時救援人員在家中宣告柳婷婷已當場死亡。
朱力被扣押在洛杉磯雙塔監獄內,警方要求支付100萬美元方能保釋。9日晚上9點左右,獄警發現朱力已經死亡。他將床單撕成布條,自縊身亡。
兩個月後,劉曉莉處理完後事,心力交瘁地與兒子重新生活。朱顯明感到已經無法在美國生活,決意帶孩子一起回到天津。飛機上,四人一路慟哭。朱力和劉曉莉望斷的歸國路,傾盡心血的養老夢,在眾人羨慕中以最慘烈的結局落下帷幕……
柳婷婷的父母也是千辛萬苦將女兒培養出國,她同樣是家中的驕傲、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活生生的女兒去了美國,回來卻只是一捧骨灰,兩位老人同樣地悲痛欲絕,多次病倒。
4、現實難題令人唏噓?
2015年底,柳婷婷的父母委託天津君薦律師事務所主任郭文禮擔任代理律師,準備向劉曉莉和朱顯明要求民事賠償。此時劉曉莉和朱顯明的日子非常狼狽。朱顯明在美國投資和生意均失敗,房子已抵押,又加上房裡發生血案無法拍賣,資不抵債,已落得身無分文。
兩個兒子要撫養、要讀書,劉曉莉回國元氣大傷,經常因高血壓住院,和兒子、孫子同住一套簡陋的出租屋,生活慘不忍睹。
據代理律師郭文禮介紹,這起民事訴訟案件的起訴程式很複雜,必須取得美國警方的相關資料和許多證明材料。目前律師已經向天津市南開區人民法院遞交訴狀和取證申請,獲得受理,但尚未確定開庭審理時間。
一起悲劇,浮出兩道現實的難題:當兒女亟須父母「傾家蕩產」支援創業,父母怎麼辦?
當父母把生活連根拔起,他們傳統的養老期望和兒女中國人現在千萬不要有這個養兒防老的思想。
出現這個問題,是很多做父母的思想沒有改變根本。
一味想著養兒防老的老思想。每個人看了要深思。為人父母養大小孩做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這就是你做人成功
不要一味想自己的小孩一定要養自已,現在社會不斷進化,每個做父母的一定學會獨立。
老了有老的生活,養兒防老是當今中國人一廂情願式的悲哀。看到這個案例的人們,一定要深思、要醒悟。
醒悟了,你的晚年才會有快樂,不糾結,不痛苦,不上演悲劇……
※送給退休人最實在的忠告:
★老了一定要給自己留一手!
有句話說得很在理:現如今,養兒是責任,靠兒是錯誤,中國父母要早點想明白這一點。養兒防老在多子女的時代完全是可行可靠的。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靠不住了。我們老年人應該適應這些變化,一是盡量不給孩子增加壓力,另外一個是要有自己的生活,老了以後千萬要給自己留下老窩,老本,千萬不能把自己的老本「連根拔起」!
  ★健康上留一手
人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長壽,因為只有擁有健康,才能擁有一切,才能享受生活,感受到幸福。
人生的所有財富和名譽是無數個「0」,只有身體健康才是「1」;如果沒有這個「1」,人生也只是一個「0」。所以健康應成為大家安身立命之本,最大的成功就是健康地活著。
健康是自己的,只有靠自己去努力。退休後多學學養生專家的養生之道,多行動、多鍛鍊,這樣才能真正健康長壽。
  ★時間上留一手
退休後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多了,但很多朋友都把這些時間花在了家庭上,或者直接一點,說就是花在了子女身上。每天圍著子女轉,做家庭保姆,這樣不僅子女煩,對自己也很不好。
大家要在時間上留一手,把時間留給自己,用來做更多不一樣的事情。比如學一樣東西,比如去做社區志願者,這些都能讓你獲得與人生前幾十年不一樣的樂趣和成功。
  ★老窩上留一手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老窩,人老了一定要有一個安身之處,能避寒擋雨,自己做主。
老人將房子早早過戶給子女,結果差點「無家可歸」的新聞太多了。所以不要過早地把房產過戶給兒女,或者是因為和兒女長住就把房子賣掉。
要記住:父母的家永遠是子女的家,而子女的家卻永遠不是父母的家。
  ★人格上留一手
近年來,永遠長不大的「啃老」一族常常利用父母的權勢、關係為自己謀私利。一些做父母的,因為太寵愛自己的兒女,為他們走後門、拉關係,有的甚至被「啃」進了監獄。
辛勤勞動了大半輩子,在人生的最後一站更應重視晚節。在人格上「留一手」,使落霞燦爛,晚景更美。
  ★經濟上留一手
中老年人不能為兒女把「老本」全部花光。常言道:「兒有女有不如自己有。」一旦自己手中沒有了維持基本生活的錢財,回過頭來再伸手向兒女要,就沒那麼簡單了。
此外,自己留下來的錢也要捨得花。給自己該花一塊的,決不去花八毛,你後半生的消費是有限的,沒有必要對自己吝嗇,也省不到那去,省了也不會有人給你立牌坊,省了苦的只有自己。
時代在變化,我們也必須好好改變一下自己的生活信條了,不能再走上一代的老路。進入老年,不妨給自己留幾手,天塌不下來,地也陷不下去,反而生活更輕鬆美好。
勸天下父母要明白,父母的家永遠是兒女的家,但兒女的家從來就不是父母家。人到老年要留好老窩,照顧好老伴,存點老本,再找幾個老友,這樣晚年才踏實,切記啊!
把這篇文章拿給身邊的朋友們看看吧,相信他們會深受啓發的,祝大家都能擁有幸福生活!
 
PS
I am a retired old man myself (even older than the protagonist of the story, I reckon), and I am a "part-time" US resident who also have two kids in America, but we are not living under the same roof.  This is the very first key point: do remember "parents house is always the home of children, but not necessarily vice versa".  You know, I gave some financial assistance to either of my kids as a larger part of the down payment when they purchased their house; however, except a simple "thanks" I did not expect anything, I mean anything, from them in return.
 
People of my age who are new immigrants to a foreign country will be inevitably facing a new, different cultural environment.  Even I had been assigned to worked in America twice (my wife once) before we retired from the companies we were with, (That was why my kids studied and grew up in America.) still we yet to accommodate ourselves to American lives and ideas, especially those out of individualism, let alone the poor couple of the story.
 
The retired persons who went abroad should definitely retain their own room for maneuver: a reliable domestic mainstay, e.g. pension, a place to return to in hometown, just in case of being unable to live in the new environment.  
 
Language is a big problem for people like us.  I can read, I can write English without many difficulties; yet, still I have a serious barrier in oral communication with locals, partly due to my hearing problem and much slower reaction which refrain me from instantly understanding what people are saying.  So how can we expect the old man of the story to learn English from very start at this age?  
 
Finally, the good family education is most important.  Do teach your children well in every aspect.  Please refer to another online story: 
*孩子越出息,父母越孤獨.*
轉發: *《一封母親的信》*

         我是一位單親母親,38歲那年就獨自帶著8歲的女兒生活,不說含辛茹苦,也歷經了很多女人沒有經歷過的酸楚。 為了讓女兒不受父親出走的影響,我以全部的母愛來呵護她成長。
         女兒從佛山九小到佛山一中,成績都非常優秀,是標準的學霸。 高考以佛山前5名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核物理專業,畢業後又考入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畢業後在美國從事研究工作。
         我女婿也是上海學霸,年紀不大,就已經是芝加哥大學的教授了。 他們有一個四歲的兒子,上海的爺爺奶奶在美國照顧了兩年,今年6月回上海去了。 一個主要原因是我女兒和他們處得不好,經常吵架。 曾經擔任上海廳級幹部的爺爺一怒之下帶奶奶回去了,還說再也不來美國受罪了。
         無奈之下,女兒、女婿多次給我電話求援,讓我去芝加哥幫他們帶孩子。 我退休後單位返聘,有一份不錯的收入,心情也很好。 考慮到女兒的處境,我最後下定決心到了美國。 但在這裡的每一天都很難過,人生地不熟倒是其次,主要是女兒、女婿幾乎很少和我交流。
        他們早出晚歸,回家只想睡覺,週末不是在家睡覺,就是電腦或手機,只有我一個人忙孩子忙家務,好像我就是他們雇來的保姆,做什麼都是應該的。 在家裡他們享無論吃水果還是喝飲品也不會問問我是否也需要。 因為他們自己的緣故造成了偶爾的剩飯剩菜,那絕對是我一人全包。 在家裡他們的行為全是對的​​,我即使再看不慣也不可以做任何點評,因為在她們眼裡我就是一個沒得見識和水準的老婦人。 到了假期,他們帶上孩子出去度假,讓我一個人留在家裡。 我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 到底是美國改變了他們? 還是獨生子女都是這個德性?
         我女兒、女婿的收入不錯,還經常給非洲窮人捐錢。 我幾次提醒他們說:舅舅、姨媽家在湖南農村,生活艱苦,你們給非洲黑人捐錢,是否也可慮資助這些親人一點? 女兒女婿的回答讓我震驚:非洲窮人更需要幫助。 幫自己的親戚不是慈善,沒有意義……
          我真不明白女兒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無情無義,冷漠得不可理喻! 是我的家庭教育失敗了嗎? 如果說是我文化不高,不會教育子女,那麼女兒的公公、婆婆,一個是政府官員、一個是同濟大學教授,怎麼他們的兒子也是如此? 國慶那天,我親家在電話中說:你辛苦了,我們都被獨生子女害了。 我們讓他們自己請保姆,你回來過你自己的日子,別理他們了……
         親家的話有道理,但我於心不忍。
         回憶那年高考,我在佛山一中校園外面悄悄守候三天,一心祈禱女兒考試順利;收到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個晚上,女兒摟著我淚流滿面地說:媽媽,這些年您太 辛苦了。 我以後有出息、有能力一定要好好報答您的……那時我是多麼的開心,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非常值得。 女兒的話,讓我覺得這個世界沒有黑夜……可是,當女兒已經有了出息的今天,我的內心卻歷經從未有過的傷痛。 她是否還記得她說過的話? 是否記得媽媽為她所做出的一切?
          我如此深愛我的女兒,她愛我嗎?
        *後記:*
 *這位母親的信,不僅僅是一位母親的追問,而是一代中國人的糾結,更是做人上不可泯滅的問題。  *
 *而這樣追問和糾結,都需要兩代中國人來回答。  *
 *為給子女警示,*
 *請將這段文字發到你認為重要的群裡去,值得每一個人深思……*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kuo0810&aid=12858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