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簡論道家與道教
2015/02/27 00:01:09瀏覽3125|回應24|推薦89

.

簡論道家與道教

生死觀之異同

道家與道教對生死觀的看法有同有異,相同者是對生的看法,他們都認為在生前應生活得快樂、喜悅而真實。但對死的看法則大異其趣,一是面對死亡之事視為正常自然,無所畏懼;一是畏懼死亡,以為死亡是一件非常恐佈之事。現分述于後:

 

一、生是一件非常美妙、愉悅的事

 

  由莊周夢蝴的故事,可知莊子是如何熱愛生命,美化生命,無論是真實的生活或夢幻世界;無論是莊周本人或蝴蝶化身,都充滿了情趣。莊周擁有莊周的生命和世界,享受生命的美好和愉悅;但是蝴蝶也有蝴蝶的生命和世界,翩翩起舞,享受它的生命喜悅,這正顯了天地一體,物兩相融的境地。

  同時莊子將人生的層次無限的提昇和擴大,以鵬鳥自喻「水擊三千里,搏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遙於無何有之鄉,廣漠之野,四海之外,六合之內。將生命擴展至無限,帶給人類無盡的遐思。

  而道教的人生亦是多彩多姿,與道家相比毫不遜色,如葛洪「抱朴子」書中描述達官貴人之生活「杯中美酒輕輕地蕩漾;到蘭林園中去採摘鮮花;到蓮池中去賞玩紅蓮。登高遠眺,可以忘卻人間的憂傷;俯臨深池,可以觀賞景色而忘記煩腦。」而一般百姓生活則是「高吟長嘯於山崖之間,把世間萬物看得雲淡風輕;或在茂盛的大樹下開顏歡笑;或手握著農具躬耕田畝,吃著菽豆,喝著泉水。逍遙於無為的境界,心情泰然,充滿了歡樂;處身於不爭之地,視貴賤如一,自然欣喜而適意。」而葛洪自身呢?他是「躬耕以食之,穿井以飲之,短褐以蔽以,哷吸以延之。逍遙竹素,寄情玄毫,守常待終,斯以足矣。」

  由此可知道家與道教在生前都希望過著寫意而舒適,逍遙而自在的生活,揮別悲傷,遠離痛苦,無論達官或平民,都希求著一個充實而飄逸的人生。

 

二、道家與道教對死亡的看法兩極

 

  道家面對死亡乃視為自然之事,大家所熟知的莊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最能代表道家的生死觀,莊子以為人的生命是來自於自然,由無形、無氣、無生,逐漸變為有形、有氣、進而成為生命。最後人的生命又逐漸變成老死,而消失其形歸於自然,正如春夏秋冬四季運行一樣,是一件非常自然之事,何哭之有?在大宗師篇中也強調「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莊子認為人之生死現象,就如同宇宙中有晝夜之變化一樣,皆是不能改易的天然常則。大宗師篇又云「古之真人,不知悅生,不知惡死,其死不訢,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悟道之人,面對死亡是何等的自然而瀟灑,來去自如,不留痕跡。在養生篇對老子死時評論曰:「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點出人生百年,隨大化而俱往,來去均自然之事,哀樂何能入其間?因此有論莊子對生死的看法是:「莊生之旨,生時安生,死時安死,生死之情既齊,則無為當生而憂死矣。」

  道教對死亡的看法與道家迥然不同,他們認為死亡是恐怖而可怕的,在抱朴子求勤篇曰:「且夫深入九泉之下,長夜罔極,始為螻蟻之糧,終與塵壤合體。令人怛然心熱,不覺咄嗟。」人死之後埋身於九泉之下,真是長夜漫漫,一則為螞蟻之食物,最後與泥土合而為一,想起怎不令人心生恐懼,為之嘆息!葛洪進一步描述怕死的心態,他認為人生宛如疾風飛馳,一會兒還是青年,忽然便衰老了。生命消逝的迅速,使人心驚,他說:「人在世間,日失一日,如牽牛羊以詣屠所,每進一步,去死轉近。」葛洪並批評莊子人生如大夢以及生死同一的觀點是「巧言詭辯,故作曠達,而成違心之論。」又曰:莊子「主張生死一體,說活著就像服勞役,死去就像休息一樣。這種法距離神仙之道,有千億里之遠。還值得我們反覆研讀其著作嗎?」

 

結    語

 

  道家是生死一觀,故有「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所以善吾死也。」之論,他們以為在生前能妥為安排,生活愉悅,就是善待死後了。同時他們又有『薪盡火傳』之說,以為人的生命就像薪柴,薪燃畢火不絕也,換言之,就是將個體的生命(小我),融入整個宇宙大我的生命之中,代代相傳,永續長生。

  而道教多注重個體的生命,恐懼死亡,因此有成仙之念,葛洪曰:「茍我身之不全,雖高官重權,金玉成山,妍豔萬計,非我所有。是以上士先營長生之事。長生定,可以任意。」又言:「論其貴賤,即使有帝王之位,也不能與長生之法相比;論其輕重,即使富有天下,也不足以換取不死之術。所以有雖為帝王而死,不如為鼠類而生的比喻。」於是煉丹、行氣、寶精等長生之術,在道教宣揚下風氣大盛,成為魏晉時的主流意識。

  笑笑的氣功老師在其書中,談到對生死的看法,正確而精闢,他說:「了解生與死,人生觀就會達到一個徹底的轉化。。。正確對待生與死,你既不考慮生,也不怕死,無所謂生,無所謂死。」又說:「按照氣功,佛家、道家的人生觀,就是無我、忘我。你不考慮生死問題,無生無滅,那麼就可以一步一步地提高人生的境地。」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ghung000&aid=21130862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映月(休格)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3/01 23:27

真巧!愚剛貼一文以<唯識>觀點談莊子的[無用之用].

邀請笑笑君鑑賞,還請不吝賜教!

映月  稽首 合十


旭日初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3/01 10:10
笑笑兄此大作,可以導正大家認識道家與道教的差別,不再混為一談。

金大俠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3/01 09:38
這題目較"硬",先報個到,再細看!

柿事如意(世界日報家園版)

好女婿
開啟斜槓人生
柿柿如意 金塊高掛

瑩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3/01 09:26

笑爹~!!!元宵節快樂~!!!!

您是我的首站, 我開始敲鑼打鼓啦~!!您這裡香火鼎沸, 所以先來貼宣傳文~!!

3/13/5, 吃元宵提燈籠也請記得隨時隨地光臨:

      第一屆UDN格友元宵猜謎大賽--開始猜謎囉!


雁~《龍年成語選輯》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3/01 01:30

拜讀笑笑兄大作,咸信對道家與道教之區別極有助益。 讚

道家與道教的唯一共同點,是尊崇老子和《道德經》思想。但道家以老子為學術宗師,道教卻神化了老子和《道德經》。

兩者最大差異正是笑笑兄文中點出的「生死觀」~前者順乎自然,後者反乎自然。

引述大陸學者牟鐘鑒教授於相關演講講詞:「道家的生死關是自然氣化說,以順命的態度處之;道教則反乎自然,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

此外道家〈莊子〉主張「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自然無為而非刻意求之〉,與道教的嚴謹組織、宮觀制度和複雜戒律儀式等頗異其趣。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2/28 19:55

我一直以為道家與道教是一體的

原來他們是分歧的,真是愚蠢的我

現在終於明白了,而現代世人是否大部份都偏向佛學

對於生死觀念,應該與莊子同理念吧?雖然一是佛教,一是道家

 

笑笑爸  晚上好

笑笑-綠洲 明湖 故鄉情!(kinghung000) 於 2015-03-01 07:54 回覆:

溟漠是位非常謙虛的女孩!

實事是每人所學各有其長,因為笑笑是研究哲學的當然對子學較為了解,

但對新詩便不敢置一詞!

談到佛學,笑笑近來也開始學習,佛學與道學也有相通之處!


蒂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莊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
2015/02/28 14:28


影片最後的部分有類似的橋段。


笑笑-綠洲 明湖 故鄉情!(kinghung000) 於 2015-02-28 21:24 回覆:

謝謝蒂兒的用心找來莊周夢蝶的短片。

笑笑觀賞了幾遍,鼓盆而歌對子的生死觀表達得最為具體!


David
^^
2015/02/28 12:11

Good article!!!!!!:)))^^

笑笑-綠洲 明湖 故鄉情!(kinghung000) 於 2015-02-28 21:13 回覆:
謝謝您對拙作的讚美!

好學著
2015/02/28 08:34

面對死亡其實是所有人的課題,與其恐懼不如順其自然,唯有順其自然

也才能讓自己的身心適得其所,放下生死的執迷,活著即把握當下,活

在當下,時間乃不再制約生命的有限。謝謝笑笑道人的開悟!

笑笑-綠洲 明湖 故鄉情!(kinghung000) 於 2015-02-28 21:10 回覆:

閣下對生死的認識非常透澈,

凡事都應順其自然,死生更是,不可強求!

謝謝您的來訪!


無名氏
幡然而悟
2015/02/28 08:17

看了笑笑先生精辟的論述和分析,真是幡然而悟。

總覺得還是東方的老莊哲理比較適合我對生死的

看法。

多謝笑笑大哥并祝羊年新年新氣象,吉祥如意。

笑笑-綠洲 明湖 故鄉情!(kinghung000) 於 2015-02-28 21:08 回覆:

一句幡然而悟,表示您對生死的認識很有瞭解!

東方的生命學遠超過洋人的哲學!

 

 

 

頁/共 3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