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實例解析憂鬱譜系疾患(自覺不滿引發的憂鬱表現)
2016/09/07 11:13:59瀏覽505|回應0|推薦0

精神醫療服務對象,依其性質可區分為四個範疇,即不滿(dissatisfication)失能(dysfunction)、疾患(disorder)、及疾病(disease) 。詳見:http://kfj0036.blogspot.tw/2016/08/d.html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99年初宣布21世紀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憂鬱症高居第二(第一位是癌症、愛滋病排第三)。之後憂鬱症即在台灣漸漸流行起來,許多種本質不同的狀況都被歸於憂鬱症,使患者大量增加。也因此使憂鬱症這診斷越來越不純淨,其診斷信度效度也越來越差。在此試舉幾個原被籠統歸於憂鬱症名下的臨床實例,從精神醫療服務範疇四個D的角度,解析這些憂鬱譜系疾患(depression spectrum disorders)
案例一:
    陳先生自覺從不曾快樂過。他國高中的課業一直排在中下,仍隨波逐流讀了個大學。他的大學生活乏善可陳。他因為自己不及160的身高與自認平凡的面貌而自卑,一直不敢主動追求異性,也不曾得到任何異性青睞。他默默的畢業,不惹麻煩地服了兵役,打工了一陣子,終於找到一個工作,薪水不算多但還穩定。他一直獨來獨往,雖渴求朋友,但似乎總是孤單。他幾乎記不得自己何時曾開懷大笑過。電話中老家的父母詢問他近況時,他總是淡淡回應『很好』。那天他上班時失了神,被小主管當眾斥責,他竟勃然大怒,與小主管對罵。此舉出人意料,也嚇了自己一跳。當晚他又悔又氣,擔心工作不保,不自主漫步上了租處公寓樓頂,望著街上人車往來,不由悲從中來,淚流滿面。『跳下去嗎?』他被這掠過的自殺念頭嚇到了!『我該怎麼辦?』他來到身心科求診。
    上天從不曾許諾讓每個人都能生活於玫瑰園。人生在世,不如意事本十之八九。若不能誠實面對自己,則自覺不如人處更是比比皆是。但生活的挫折要造成不快樂,仍需經由主觀感知層次。若能參透人生智慧,體會到知足始能長樂,始終保持安寧不心動,自能善度人生。但這等境界,幾人能夠?云云大眾大多浮沈紅塵,心隨境變,喜樂由人,自然不能擺脫「人生常苦」的長期感受。就世俗觀點,陳先生的人生不能算如意,但他長期不快樂的原因仍以心理社會因素為主,腦器質因素並不顯著。身高面貌不如意,必須調整自己的不切實際心態,若沈溺於自怨自艾之中,未必能換來他人的同情或憐憫,陪伴自己的將只有揮之不去的悲情。
    若要給陳先生下個DSM5的診斷,最合宜的是「持續憂鬱疾患(persistent depressive disorder)」,即之前的「低落心情疾患(dysthymia)」。更早曾有憂鬱性人格(depres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的非正統診斷,其實更貼切。
案例二:
    伍小姐風姿綽約,一直是眾人矚目焦點。但她的感情生活一直不順。眾多追求者她其實都看不上眼,但她喜歡那種被奉若仙女的感受,因此對周邊蜂蝶仍不吝偶而應付一下。而她最心儀也交往多年的對象卻似乎比她還技高一疇,讓她憤怒又心痛。憤怒的是自己只是對方後宮收集的眾佳麗之一,心痛的是自己一直拋捨不下,分分合合。瘋狂的愛與強烈恨意交互折磨著她。曾經美好的交往時光總是如此短暫,但當伍小姐要求唯一未如意之後,則會大吵大鬧,甚至憤而割腕,可惜幾次之後已無效果,後來男友甚至連急診都懶得去了。伍小姐也曾幾度起誓要完全分手,卻總在分手後難忍那強烈的空虛感受,又低聲下氣要求男友復合。這一次,她在大橋上割腕,滴著血在橋上徘徊良久,引來路人報警,她被送急診,並接受精神科會診。
    心想事成,所有願望都能得到滿足,這只存在於童話的結尾。不愛愛我的人,我愛的人不愛我。多少青春傳奇故事因此而生。但放下與否只在一念之間,有的能從這執著之中走出來,有的則被困其中。伍小姐幾段情史,幾乎都是重複類似模式,她左腕累累的割痕正印證了此點。
    伍小姐的DSM5的診斷,最合宜的是「邊緣性人格疾患,當然她在每次生活危機之時,則可符合「伴隨憂鬱心情的適應疾患」。當然,她的生活中大多數時間應都處於不能滿足造成不能快樂的狀況,若診斷合併「持續憂鬱疾患(persistent depressive disorder)」,即之前的「低落心情疾患(dysthymia)」,也不算過度診斷。
    診斷只是貼標籤,更重要的是如何協助這類以不滿足(dissatisfication)為核心病理的個案。當然,現行健保制度下,心理治療被極度壓抑,這類患者的社經資源又常不能負擔自費的深度心理治療。他們即使求診於精神科,往往只能得到危機處理的短期協助,最終換來憂鬱症診斷及長期抗鬱劑治療。若能給予這類個案認知心理教育,教導誠實坦然面對自己,建立自我認同,努力生活,而非一味自憐悲哀或無望得向外索求;教導社交技巧,鼓勵擴展人際關係;都將很有幫助。其實有同理心的親友或一般諮商治療者,只要能與這類個案建立良好關係,都可以扮演協助者。這類心理治療,本質上其實是一種再教育,在只重智識教育的現行學校教育制度下,補足最重要但相對缺乏的人生教育。抗憂鬱劑對陳先生這類個案未必屬必要,應限於類似重鬱發作的危機期短期給予。若長期使用,因其多種副作用反而是弊多於利。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fj0036&aid=7340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