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東方淨土九十二:放生,慈悲為成佛之因
2012/11/22 11:08:29瀏覽200|回應0|推薦4

1933年弘一大師應邀到泉州大開元寺演講,他問信眾:

欲延壽否、欲癒病否、欲免難否、欲得子否、欲生西否?

如果您在場,會怎麼回答呢﹖

前四,都是一般人的欲求,後一,則是正信學佛人的心願。

接著,弘一大師又說:

「倘願者。今有一最簡便易行之法奉告。即是放生也。…因佛心者,大慈悲是,今能放生,即具慈悲之心,能植成佛之因也。」

「植成佛之因」是正信佛弟子放生的目的。大乘佛法邁向成佛之道,此「道」的唯一動機就是要使一切眾生脫離輪迴之苦,成就究竟佛果。

眾生在生死輪迴的過程,就是不斷經歷生、老、病、死的種種痛苦,為什麼說『大』乘,因為發心很大,包含“異類眾生”都是度脫的對象。放生在佛教的慈悲教育上來說,本來就是值得鼓勵的事。

故《藥師經》說:「我今勸諸有情,然燈造旛,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眾難。」

放生,是慈悲心的延伸,慈悲是不忍心眾生受苦,放生可增長慈悲心。可是凡夫自我中心的觀念太強,往往顧此失彼。看到這個眾生在受苦,卻不見可能牽連另一個眾生受苦。若因放生而忽視社會、環保、生態,以及人類居家安全的問題,這是慈悲心的負面示範。

再者,雖行善人間,卻希望自己能從中得到什麼成就,則已落入功利巢臼,亦失去慈悲心了。

故《梵網經》云:「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

放生的動機很單純,就慈悲心而已。不為己求,只為眾生;基於“不忍聖教衰”的願心,千萬不要因自己放生行善而使人誤解佛教和謾罵佛教徒,不忘慈悲─包括那些還在佛門外的人,這才是真學「慈悲行」。

(梵於2012.11.18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o606&aid=7065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