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淨土之四:本生思想與六度的關係
2009/11/30 13:02:07瀏覽443|回應0|推薦1

如前述,本生譚》是小乘佛教演化來的,而大乘佛教又從小乘部派佛教發展出來。然而,佛弟子懷念釋尊的動力,效法釋尊「本生」的「菩薩」心行,是直接孕育大乘佛法的主因之一。

《本生譚》中的菩薩只指釋尊一人,本生故事啟發成佛的信念,本生思想之說,最初是敬仰佛陀於過去久遠時間實踐難行苦行的修行,然後出現人間,乞食自活,以八十歲高齡入滅。但是佛弟子認為“入滅”只是一時的方便示現,釋尊理應別有不滅的真身;若依據《本生譚》修菩薩行,相信凡夫亦能證得真身而成佛。

從釋尊菩薩的「本生」事蹟分類出來,隨類編集,稱為「六度集經」。本經舉二十六個事例,其中布施度佔的比例較多,近三分之一,可見菩薩不重禪定,而重視利濟眾生的悲行。

而最足以表現菩薩悲濟眾生的大行,就是「六度集經」的六度。其內容是: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進度、禪定度、般若度。六度是修習菩薩道的總綱。

另外,《道行般若經》也說:「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分布諸經教人,不及菩薩大士行般若波羅蜜」。

大乘佛教認為,六度是以「般若」為根本,應以般若指導前五度,這是揀別阿毘達摩學風的法執,除了發菩提心,廣修六度,菩薩行者必須具備般若的性空慧才能成佛。

迴異於小乘聲聞與緣覺的悟境,菩薩的修行稱為「波羅蜜」,波羅蜜是梵語,漢譯「到彼岸」,是從此岸的輪迴到達覺悟的彼岸,究竟圓滿佛道的意思。

如《大智度論》卷十八所說:「般若言慧,波羅蜜言到彼岸,以其能到智慧大海彼岸。到諸一切智慧邊,窮盡其極致,名到彼岸。」

小乘聖者雖然已解脫煩惱,證得涅槃,也證「般若」了。但依大乘菩薩道就「世俗諦」的立場來看,必須不為己,廣度一切眾生,才可稱為波羅蜜。

由此,從本生思想延伸菩的修行科目六度,度過苦海,超越生死,成就無漏(無我)而完美的修行才是六波羅蜜。

(梵於2009/11/22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ao606&aid=3544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