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針拔障術
2008/01/23 01:13:57瀏覽2110|回應0|推薦5
唐代醫學巨著【千金方】和【外台祕要】
人工免疫法的先驅--人痘接種術
鑑真大師與中日醫藥交流
新修本草
肘後備急方<

金針拔障術

「金針拔障術」是我國古代醫學家對白內障眼病施行的一項手術。白內患者接受這項手術後,一般能重見天日。我國醫學界在一千多年前已能施行這項手術,這在世界眼科史上不能不說是先進的。

白居易的眼病

「案上漫鋪龍樹論,合中虛貯決明丸;
人間方藥應無益,爭得金篦試刮看。」

這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所寫的一首七律。據考,白居易四十多歲後即患眼疾。上面這首七律反映了白居易當時正在閱讀眼科專書【龍樹論】,藥盒中存放著準備服用的「決明丸」,他考慮一旦服藥無效,就得求助手術治療,用金篦來刮除眼中的障翳。唐代的另一些詩人,在他們的詩句中也有提到金針拔障術的。如杜甫詩句「金篦空刮眼,鏡像未離銓。」唐文學家兼哲學家劉禹錫【贈婆門僧人】詩:

「看朱漸成碧,羞日不禁風;師有金篦術,如何為發蒙。」

以上證明金針拔障術在唐代已相當流傳了。

金針拔障術的源流

「金針拔障術」最早見於唐代文獻大師王燾的【外台秘要】﹝西元七五二年﹞一書中。【外台祕要】對白內障各期症狀都有簡單扼要的描述:白內障眼病初起時,患者「忽覺眼前時見飛蠅黑子,逐眼上下來去。」患者病情發展一般緩慢,「漸漸不明,久歷年歲,逐致失明。」關於此病的鑑別症狀,白內障患者除視力變化外,眼與頭部的感覺「不痛不癢」。眼部檢查,發現「唯正當眼中央小珠子裏,乃有其障,作青白色」。書中對白內障與眼底病也進行了鑑別,指出眼底病「外形不異,只不見物而已」,或「眼中一無所見」,即眼中沒有青白色的內障。白內障患者雖不辨物,猷知明暗三光,知晝知夜」,知道白內障後期,患者雖不能辨別人物,但仍有光感。治療方法,白內障後期,「此宜用金篦決,一針之後,豁然開去而見白日。針訖,宜服大黃丸,不宜大泄」。

王燾【外台祕要】所載的眼科疾病,係吸取晉唐以來各家內容,其中包括謝道人所撰的【天竺經】。據【外台祕要】【天竺經論眼序】注文:「隴上道人撰,俗姓謝,住齊州,於西國胡僧處授。」據考證,「胡僧」是印度僧人,故認為「金針拔障術」是印度傳來的一種眼科手術。白居易所閱的【龍樹論】,可能是隨佛教傳來的印度醫藥文獻。但從現存【醫方類聚】引輯的【龍樹菩薩眼論】以及宋代【太平聖惠方】的內容來看,郤看不到印度醫學的內容,主要屬於我國傳統的醫理,由此推測,印度傳來的眼科已被我國醫學所融化,並通過我國醫學家的臨床,改良再創新。

隋唐以後的醫學書籍,有關金針拔障術的記載越來越細緻,表明我國醫家在臨床中獲得了更為具體的經驗。

宋代又出現了一本題名為【龍木論】﹝或稱【龍目論】﹞的眼科專著。此書可能就是白居易參閱的【龍樹論】,因避英宗諱﹝英宗名曙,樹與曙同音﹞,改名【龍木論】。此書經轉輾傳抄增補,至宋代改編,成為目前的傳本。宋代太醫局將【龍木論】列為醫師必讀之書,可見此書的重要地位。書中對於各型白內障「老年性、先天性、外傷性、併發性」的病因、症狀作了詳細的描述,同時對白內障眼病的檢查、診斷、手術適應症、禁忌症以及手術前後的準備、手術方法、術後護理等,也均作了確切的論述,至今仍有理論價值。

明代,我國醫學文獻中又出現了一本名叫【銀海精微】的眼科專著。書中對金針拔障術也作了較為詳細的描述。此外,明‧王肯堂的【證論準繩】﹝一六零二年﹞、明末清初傅仁宇的【審視瑤函】﹝一六四四年﹞、清‧張璐的【張氏醫通】﹝一六九五年﹞以及吳謙等集體編撰的【醫宗金鑑】﹝一七四二年﹞等書,均對金針拔障術有介紹。

張璐之子張飛疇為十七世紀眼科家,在【張氏醫通】內,他根據自己的經驗提出了寶貴意見,附有七個病案報告。書中還介紹了一種「過梁針」手法,即醫生給患者左眼施行手術時,可用右手操作;右眼手術時,則用左手操作。如左手操作不習慣,可用右手由患者內側角膜緣外進針,但手和拔障針要橫越鼻梁,故稱「過梁針」。書中提到有的患者由於鼻梁高聳,影響手指進針,因此認為做這一手術的醫生最好能學會兩手均能操作。尤為可貴的是書中提出:「凡初習針時,不得以人目輕試,宜針羊眼,久久成熟,方可治人。」可見他在進行這項手術時,不僅認真負責,而且具有嚴肅的求真態度。

金針拔障術「八法」

十八世紀,我國的金針拔障術已取得相當成熟的經驗。眼科學家黃庭鏡集前人的成就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著成【目經大成】一書,這是我國古代眼科學的一本總結性著作。書中將金針拔障術的操作方法歸納為八個步驟,稱為金針拔障術「八法」。「八法」的步驟如下:

﹝一﹞「審機」:指病人手術時採取的體位,先用冷水清洗,醫生如何拿針及固定手術眼等方法。

﹝二﹞「點睛」:指選定進針的部位,在「風輪與外眦相半正中插入」,進針的方向、手法等。

﹝三﹞「射腹」:指進針後將針柄向顳側傾斜,使針頭進入虹膜之後,晶狀體之前的部位。

﹝四﹞「探驪」:指針頭繼續前進,使針經過虹膜之後、晶狀體之前,繼續進針指向瞳孔。

﹝五﹞「擾海」:指拔障針到達瞳孔將整個白內障拔下。

﹝六﹞「卷簾」:指白內障落後,如又浮起,則需要再度拔落,使白內障拔落到下方,不再浮起為止。

﹝七﹞「圓鏡」:指白內障拔落後,停針在瞳孔中央,檢查瞳孔是否正圓、明亮,被拔下的白內障位置是否合適,問患者是否能看見人與物。

﹝八﹞「完壁」:指手術告畢,緩緩將針抽出一半,稍待片刻,「切莫緩在半日,急於一刻」,以觀察內障是否復位,然後再全部出針。

「八法」所歸納的操作步驟,是合乎科學原理的。關於進針的部位,規定在「風輪與外﹝目此﹞半中插入」,即是在角膜與外﹝目此﹞之中點,相當於角膜外緣四-五毫米處。我國醫務工作者通過動物實驗與臨床實踐,證明這個進針部位是安全區。因為這個部位血管極少,加上這裏有較多的睫狀肌,手術切開後切口兩端的肌肉攣縮,可以壓迫血管,使之止血。另一方面,手術後兩斷肌肉分開後各自愈合,如病人因各種原因需要作第二次手術時,可以在任何那一天,從原切口處進針,不易出血,且手術後反應亦輕。由於針拔術操作時間短,術後愈合快,不需嚴格臥床,因此深受患者歡迎。

我國的眼科手術並不是八、九世紀才有的。據【晉書】記載,華陀曾用割治法治療景王的目疾。【晉書】又記載司馬師割除目瘤的事蹟。唐代趙璘的【因話錄】中,記載揚州一位名叫談簡的醫師,曾經為相國崔慎割除左眼的贅疣。按今天的標準來看,割除眼部腫瘤已非一般手術。可見我國醫學家早就向眼睛這一禁區開刀了。唐代孫思邈的【千金方】,曾介紹翼狀胬肉的割治法,指出這項手術應從胬肉的頸部「指胬肉體部與頭部之間,位於角膜與鞏膜交界處」入手,用鈎針鈎起後切除。【龍木論】又提出:「割了以火燙,令斷其勢,即不再生」,這無疑是很合理的手術方法。歷代眼科書中所載的鈎、割、針、鎌法,都是眼科手術的方法。可見我國古代醫學家,對於眼病的手術療法,已經積累有豐富的經驗了。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unk200&aid=1554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