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6/12/10 17:11:59瀏覽1106|回應5|推薦48 | |
這次北歐行的第二站是瑞典的歌德堡和斯德哥爾摩,記得數年前IKEA在芝加哥開幕時,大擺長龍,尤其大家對二樓的瑞典肉丸更是趨之若鶩。IKEA似乎成了瑞典的代言人。美國生意很好的H&M也來自瑞典。 斯德哥爾摩(Stockholm)是瑞典首都和第一大城市,也是北歐第二大城,位於瑞典的東海岸, 瀕臨波羅的海和梅拉倫湖的入海處。由14座大小島嶼組成,分成三大區,屬於政治商業區的北島有市政廳,國立美術館,皇家公園等重要景點,往南是舊城區,有皇宮和大教堂,再往南就是步調悠緩並深具人文氣息的南島區。整個城市由老城為中心發展開來,主要景點均可步行到達,我們在這兒逗留一整天,參觀了瓦薩沉船博物館,皇宮的衛兵換班,市政廳以及在舊城區自由活動逛街。 瓦薩沉船博物館(Vasamuseet)是來瑞典不可不去的景點。瓦薩是一艘古戰船的名字,它是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於1625年開始建造的。這艘戰船本來是單層炮艦,可是國王得知當時瑞典的海上強敵丹麥已擁有雙層炮艦,爲了向為向普魯士國王示威,古斯塔夫二世不顧當時自己國内的技術條件,下令把炮艦改造為雙層,并且雕欄玉砌,美輪美奐,可惜在製造完精美絕倫的雙層炮艦后,卻在1628年一下水首航幾分鐘便因爲颶風而隨即翻覆沉沒,造成衆多船員死亡。 直到1961,在消失三百三十三年后才被打撈上來,科學家推測當年船隻沉沒應是因爲安置了太多火砲,以及高達50公尺的船桅,導致船心不穩所致。 瑞典政府根據當時的文獻,將打撈上來的古跡根據當年的記錄拼拼凑凑,重新拼成今天放在博物館裏的戰船。 船體經過數十年的精心修復并盡量還原當年船上精美的雕塑作品,非常壯觀,讓人驚嘆當時的造船技術和藝術造詣。 從瓦薩沉船博物館出來,導游趕著大家去皇宮看皇家衛兵的交接儀式。他們交接的典禮有樂隊,閲兵,費時超過半小時,非常隆重盛大。斯德哥爾摩王宮就是瑞典皇宮,在中世紀是個軍事堡壘,17世紀末期經過逐步改造和擴建變成了今日的皇宮。雖然現時王室已經搬出到郊外的皇后島宮,但斯德哥爾摩王宮仍是瑞典國王的官方居所。除了用作王室居所的樓層外,王宮其餘部份還有其他用途,如古斯塔夫三世文物館(Gustav III:s antikmuseum)、寶藏展覽廳(Skattkammaren )、軍械展覽廳(Livrustkammaren )和位於地底的三王宮博物館(Museum Tre Kronor)。騎馬和步行的衛兵從老城朝皇宮方向前進,同行的還有幾十個訓練有素的樂隊手,還好天氣不算太冷,群衆都能心無旁騖得欣賞完全程交接儀式。 午餐后,我們來到斯德哥爾摩市政廳,這是位於國王島(Kungsholmen) 的斯德哥爾摩議會所在地,市政廳於1911到1923年間興建,是棟紅磚建築,大樓被有兩個大型廣場,一個外庭院和一個室內大堂,聽説是由8百萬塊紅磚築成。 市政廳裏面有個藍色大廳,導游說大廳的設計師Ragnar Östberg原本打算設計成藍色,故把它稱為 “藍色大堂“,但後來他看見美麗的紅磚時,便改變主意,決定改用紅磚,但仍采用原來的名字 “藍色大廳”。 我覺得他作了個聰明的決定,芝加哥家裏附近有一家教堂,裏面全部用藍色,感覺上非常寒冷且有點陰森的感覺,不如紅色來的溫暖開朗。樓上的”金色大堂“由超過1千8百萬塊玻璃和黃金碎片砌成,可供700人享用宴會。市政廳的外觀頂端是著名的三王冠,是瑞典的國家象徵。 這藍色大堂最著名的活動,就是每年諾貝爾獎頒典禮後的晚宴。市政廳的中國導游特別用中文非常詳細的介紹諾貝爾頒獎典禮晚宴的程序,餐具,飲酒等,讓我們如身歷其境。 諾貝爾博物館于2004年落成,是斯德哥爾摩舊城區的一座中世紀建築。由於時間關係,我們衹在外拍照留念。 這座小島之所以會成為斯德哥爾摩最熱門的觀光景點,可是其來有自。除了宮殿與國會大廈外,老城還有許多一流的餐廳、引人入勝的博物館及愜意迷人的咖啡館。寧靜蜿蜒的街道。階梯小巷和沿途的木造房舍,與老廣場上多彩的樓房融合成獨特的城市景觀。 哥德堡是瑞典的第二城,我們在這裏衹待一個早上,參觀了藝術博物館,魚教堂市場,和大教堂,當天碰巧魚教堂市場放假,衹在外面參觀了雕塑和海邊的風景。藝術館Museum of Fine Art (Goteborgs Konstmuseum) 門口的噴泉是哥德堡的注冊商標。教堂很漂亮,但相對于羅馬,巴黎或歐洲其他國家,算是非常樸素。 女兒男友的媽媽是瑞典人,讓我對瑞典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君自故鄉來,當知故鄉事,趕明兒,可得email幾張照片讓她看看她的故鄉!!!!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