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四月望雨-台語歌曲之父鄧雨賢
2010/10/08 14:43:16瀏覽1917|回應11|推薦51

記得去年年底, 在構思歲末晚會的節目時, 很想寫一個台語歌舞劇, 上網查資料中無意間很驚喜的看到鄧仁輔伯伯談論他父親- 台語歌曲之父鄧雨賢的紀錄片. 當時就想那一天要把這個珍貴的專訪放在我的部落保存. 也算是紀念爸爸的朋友.

近日翻看爸爸的照相簿, 又看到好多爸與鄧伯伯的合照. 再度勾起我的回憶.

爸爸是日據時代台北師範畢業的.據說當時,台北師範是給日本人上的,台灣人要進去很難,都是數一數二, 最優秀的學生才進得了,不但如此, 他們的教育也是德智體群兼備.大家住在宿舍, 除了學業, 還有各種球隊, 以培養團隊精神.爸爸當時是排球隊的健將.

也因為朝夕相處, 同學之間凝聚了深厚的感情.記憶中, 爸那群台北師範的同學似乎一天到晚都在聚會. ,每年不是台灣同學去日本,就是日本同學來台灣開同學會,小時候,最喜歡他們來, 因為都會送巧克力. 還記得他們也最愛送海苔和日本香菇. 每次知道他們又要來了,我都跟爸吩咐, 要他們別帶別的, 只要巧克力. 爸爸就回答說: 傻瓜, 巧克力是便宜的東西, 人家不好意思送.

這十幾年來,每次我電話裡問他:還在開同學會嗎? 他便回答: "還開啊, 只是,人越來越少了". 言下不勝唏吁. 大家因為健康的關係, 這些年來,去日本的次數少了, 但是台灣這群朋友卻聯絡得更緊密. 也許怕相見機會越來越少,在台這幾個同學每個月輪流作東出去吃飯.聚會. 直到三年前他身體不行了,才停止.

記得我四年前回台那次, 還和哥哥特別去參加他們的聚餐, 想說萬一爸怎樣,才知道如何通知他這些老同學. 好幾個人都是外傭攙扶著來的.那次還特別替他們錄影.

在錄影時, 看著他們相濡以沫的氣氛, 我內心有說不出的感動. 這群老人們, 彼此相識將近 六七十年, 一起走過少年, 青年,中年,老年. 在邁向天堂的路, 有彼此相伴, 但願不會寂寞.至少彼此知道,大家會在另個世界相會.

記得爸每次講到鄧伯伯時就說:他父親非常優秀, 是名音樂家, 雨夜花就是他作的.

鄧伯伯的父親就是台語歌謠的奇葩, 有台灣民謠之父之稱的鄧雨賢.

鄧雨賢是台灣桃園龍潭人。生於西元一九○六,於西元一九四四年去世,享年三十九歲。畢生創作有50餘曲,其中又以雨夜花,望春風,月夜愁,四季紅最為聞名,這四首被人合稱為 " 四月望雨 ".

鄧雨賢1925年自台北師範學校畢業,師範學校的全能教育培養出鄧雨賢對音樂的喜好,於台北日新公學校擔任教師期間,每月領到發餉後,第一件事就是去買有關音樂、樂理書籍研讀。1926年在奉父母之命,煤灼之言與鍾有妹結婚.

1929年秉持著對音樂的執著,毅然決然辭卸教職,負笈日本東京音樂學院深造,研習作曲理論.日治時代末期,隨著1937年新任台灣總督小林躋造上任,因實行皇民化運動所有漢文歌曲全遭禁唱。《望春風》、《雨夜花》等歌皆被改成日本軍歌,因此鄧雨賢受到嚴重打擊,鬱鬱不得志。

1940年,32歲時,辭去工作,回到老家新竹芎林,在芎林國小任教。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前一年,肺病與心臟病的併發而消逝在新竹六月風中,一生發表近五十首歌曲,不斷啟發後人創作台灣歌謠的靈感。

鄧雨賢育有子四人,孫五人。長子鄧仁輔(1927年生)、次子鄧仁侃(1931年生)、三子鄧宰輔(1941年生,居於美國)、四子鄧健作(1944年生)。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oana93&aid=4481584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天妒英才﹗
2010/10/09 02:40
鄧先生實在是早夭的音樂才子!  祝福令尊福壽康泰﹗
悅己(joana93) 於 2010-10-12 13:07 回覆:
謝謝, 家父已于去年底去世, 享年八十三, 他一生有這些老友相伴, 也算很有福氣了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