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禮佛、拜佛與拜經?
2017/06/25 06:17:22瀏覽2756|回應2|推薦69

 

禮佛、拜佛與拜經?

經典沒說拜佛能消業障,佛陀說自作自受

 

科學格物致知,佛法化解煩惱、修養心性,兩者相輔相成。

以科學家理性的頭腦,必然可以從佛法中獲得真實的饒益。

 

 

客問:一般認為拜佛可以消業障,有人不以為然,請開示。

 

師答:

 

經典沒說拜佛能消業障,佛陀說自作自受,並不是往佛前一拜,就可以把罪過交給佛陀。(按:經典提到必須「思惟」佛的智慧、恩德…。閣主加註:「惟」字從心,故為千佛山所用。)

 

佛,應是我們去禮,不叫拜。禮是尊敬,尊敬佛的慧與覺,尊敬佛的超凡修養,也就是禮敬佛,具足尊貴之處。

 

若將禮佛當作法門修養,不可空禮,必須依照所起的願心、菩提心而禮敬,比如學佛菩薩的願,這是願力;觀想而學習其智慧,則是用,一是願、一是法,所以禮佛是「法」之禮,不是憑空之禮拜經,不只是拜某部經,是以經典的智慧為依據,一字或一句而禮。

 

節錄自白雲老禪師著作《解惑篇》【禮佛、供養、懺悔】

 

逍遙閣主云

 

【禮佛、拜佛、拜經】乃佛教徒對其所行儀式不了解而產生的疑惑。「非佛教徒」僅依契機之處,學、行釋迦牟尼所悟出來的「某些」調心的智慧,不行儀式則無此惑。白雲老和尚在:【佛教 佛學 佛法(概念性的問題)  http://blog.udn.com/jfeng13x/85962480 】演講中已說明,做個「學佛智慧的人」學得智慧的機會,和佛教徒,佛學家均等,端視個人契入的程度。

 

閣主從初學時期艱苦的心路歷程,到終獲調心之智、益已詳述於:【科學家學佛法】一文,謹摘錄於下,供有興趣的好友們參考。(註:後來的進境包括:【空白的優先名單 http://blog.udn.com/jfeng13x/81065069 】等等。)

 

摘錄【科學家學佛法 http://blog.udn.com/jfeng13x/81634783 】:

科學格物致知,佛法化解煩惱、修養心性,兩者相輔相成。

以科學家理性的頭腦,必然可以從佛法中獲得真實的饒益。

 

晨釗是一位電子科學的教授,也是抒情文學家。

老修行是文學作家,學佛已有數十年功力。

雙駒行者是科學家但有儒家的傳承,退休後隨老和尚學做個「學佛的人」自成一格。(註:「學佛的人」代表「學釋迦牟尼佛的“智慧”的人」。)

…………………………………………

 

雙駒代老修行回覆晨釗如下:

 

科學家(Scientist只代表職類的一種(如作家類),他們依邏輯及實證探索未知。其中許多人有宗教信仰,且以「廣義的基督教」、回教、印度教佔多數。現僅從「無宗教信仰的科學家」的角度談談個人在遇到老和尚之後才接受並學習佛法的前後心態。(註:「廣義的基督教」包括漢譯的「基督教」(應作「新教」),天主教,東正教,希臘正教,猶太教等。牛頓及愛因斯坦均為虔誠的天主教徒。)

 

《千佛山雜誌268期》〈學佛點滴〉的作者大樹說:「剛開始接觸佛教時,對佛教的種種說法盡是『起疑』,處處懷疑,換句話說,根本就是不信任。總是以個人的憑空想像,淺薄的知識,依文懷疑『佛法』」。(「依文」是指依中文字面上的意義,作自我解讀;這是大多數人的通病。)

 

這幾乎是我所經歷的寫照。我是如何從「不信」到「不能信」,再到「信佛,學佛」的呢?

 

依我的科學訓練加上世代儒家的傳承,不可能接受任何宗教。年年祭祖只是慎終追遠,從不祈禱或企求什麼。

 

對宗教的看法,認為是人對「未知」的恐懼和不安全感,或是沒有自信又不肯對自己負責的人的「依賴心」所寄託的產物,以便把自己的煩惱和無力感丟給上帝或神佛,求一時的「解脫」。

 

我是脚踏實地的人,不信鬼神,不求依賴,自己的事自己解決。不信基督教是因為從小到大多次的接觸,他們要我先接受上帝做我的主人,才能得到保佑及上天堂。可是我買東西要先看貨才決定要不要,怎麼可能接受「先買了才能知道有多好」的理論!

 

每個宗教都有一個大神,加上一大堆小神(包括天使及聖徒先知)。我必須做他們的--說得難聽些--忠實奴才,不能有任何質疑。科學家是依邏輯,以懷疑、質問起步,故有互斥的本質。

 

有天,妻說佛教不是一般的宗教。其它宗教,無論信徒多虔誠,也不能成為那個大神和他平起平坐。但是佛是「覺者」或「覺悟」的意思,依釋迦牟尼佛領悟的道理方法去做,人人都能和他一樣去面對現實,化解煩惱,自己作自己的主人(主宰),成為一個圓滿覺悟的智者,亦即達到佛的境界。

 

一言驚醒夢中人 -- 事實上仍在半夢半醒之間!我開始「想知道」佛經在講些什麼?

 

第一件最痛苦的工作,是扭轉對「佛」字的厭惡及排斥 -- 儒家厭惡「怪力亂神」,科學家排斥「談玄說妙」。

 

於是在牆上掛了個「佛」字,左邊寫個大大的「覺」,右邊則寫「覺悟」。每次看到或想到「佛」字,立刻把它在心裡翻譯成「覺」,就像看到英文字時,在心裡用中文讀出一般。花了半年多時間,終於能把「佛」字朗朗上口,坦然說出。這種扭轉堅強固習的「痛苦」是局外人難以想像的,其力量的來源就在「想知道」三個字。

 

「痛苦」還沒有完,還有第二階段

 

當時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把我最擅長的「讀書」功夫拿出來,苦心研讀了六部經論和許多先賢、古大德的參攷書。同時用了九個月(每天一小時)從電視廣播中隨淨空老法師研讀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

 

結果相當令人失望,因為讀到、聽到的東西根本做不到。

 

那些名相「真如本性」「大寂滅海」「大圓鏡智」,像在畫「大」餅,華麗動人,心嚮往之,却無從下手。淨空老法師最常說的是:「你們做不到,是因為沒有真懂」。

 

這時,科學家的「理性」就顯現出來:如果要真懂才能做到, 那麼什麼叫作「真懂」?其定義又是什麼?

 

說不清楚的事就叫做「玄」。其涵蓋的都只能算是「談玄說妙」,為科學家所不取。科學的法則直截了當:別人用你的道理(理論)和你的方法,可以做出完全一樣的結果 -- 比食譜還要嚴格些(不同的人按照同一食譜做出來的菜,色香味大多不相同)。如果別人做不到,你的理論和方法就是失敗的、不成立的、不被接受的、不被承認的。看了一大堆華麗的文字,聽了一大堆華而不實的高調,心中有「被售貨員騙到」的感覺,很不是滋味。結論是「佛法沒有用, 不能信」。

 

就在剛摒棄佛法不久之後,遇到了白雲老和尚,一見之下就強烈地感覺到「這位是蓬萊真修人」。從《修行法要》《觀行法要》開始,聽他的演講,看他的著作,不但立刻「用得上」還能按部就班地深入。因為他深通梵文、國學,又深悉目前社會及世界上的一切人事物,加上在佛法上圓融通達,故能用我們聽得懂的語言把覺者釋迦牟尼的道理方法介紹給我們,並且補足經中未曾細表的「初學者的下手處及入門的方法」。他更以百年智慧的結晶,發明了「調理五蘊」的行門,加速「學佛的人」體悟實踐佛法的進程。

 

科學家學佛法,首先要取得對佛法的「共識」。經過老和尚詮釋所得的「共識」:

 

第一:「佛法是邏輯」而科學也是邏輯。

 

第二: 從〈佛教,佛學,佛法〉的演講中知道,科學家只要做一個「學佛的人」去學「佛法」,因為沒有流於「迷信」的疑慮,也沒有「轉行」為佛學家的必要,只有實用的價值,故在基本精神和理念上可以水乳交融。

 

第三:佛法是用以「調心」属於精神的層面;而科學是探索「物」,無法掌控心意識的變化,難及於精神層面。佛法是去認識由心意識產生的問題,化解煩惱,藉以達到心的清淨;而科學家和所有的人一樣免不了煩惱。所以「有煩惱」的科學家學習「化解煩惱」的佛法是順理成章的好辦法。

 

科學家講究「定義及範圍」,例如談體重或氣壓,必須要分辨是在海平面,或是在高山頂,或是在太空(無重量,無氣壓)。故科學家學佛法必須要先接受佛法中所談的「煩惱」特有的定義和範圍,和一般的認知及解釋有相當程度的差異。

 

一般人如果生活在幸褔快樂中,不會認同快樂是「八苦」之一;相反地,家暴的被害者,很多離開後又回去,因他認為施暴者「真的需要我」,「其實他的本性很善良」,或「真的很愛我」。這是被害者對「被害」的定義和範圍和一般人不同之故。

 

科學家如果堅持用自己的定義和範圍去詮釋佛法,我的建議是「不要學」,因為門都進不去。如果能够虛心地依據佛法中許多基本的定義去認識,才能發現其中的豐富蘊藏。

 

老和尚告訴我們,煩惱是因為「妄想雜念」太多。妄想雜念的定義是思慮「現在」能力不及的,概念式的,及掌握不住的東西。運用他詮釋的佛法,可以把這些擾亂心神的、非直接有關的憂慮清除得愈來愈快,而獲得「心」的平靜。心平之後再處理不平的人、事,就會更清楚、有效率。(參見:先平心再平路 http://blog.udn.com/jfeng13x/104019766

 

老和尚施教於衆生,但人人都有不同的根基,包括知識經驗及成長和現處的環境,所以他強調學佛法要「契機」 -- 即從自己最感興趣的部份入手。

 

他講解的佛法中,有太多適合於有科學背景的人學習。但是佛法中有許多基本的「術語」,一如科學界,也各有其定義和範圍。身為一個無宗教信仰的科學家,如果「想知道」或者「想學習」佛法,首先要放下自己在「文字相」上的執著,不要從字面上依己意去解釋,要尊重佛法的「專業定義和範圍」如同尊重自己的專業一般。以此心態才能發現和自己契機的共識,慢慢深入,依所學走出自己的修心之路(學佛有八萬四千法門,不必和他人相同)。

 

科學格物致知,佛法化解煩惱,修養心性,兩者相輔相成。以科學家理性的頭腦,必然可以從佛法中獲得真實的饒益。 

 

延伸閱讀:

問「懺悔」何物?(上) http://blog.udn.com/jfeng13x/82777445

問「懺悔」何物?(下) http://blog.udn.com/jfeng13x/82889114

誰在雲霧中? http://blog.udn.com/jfeng13x/82778492

謙、卑、傲「三德俱全」 http://blog.udn.com/jfeng13x/83922311

須彌芥子與上帝粒子 http://blog.udn.com/jfeng13x/86306856

筆名陸游之出處及致歉 http://blog.udn.com/jfeng13x/88352586

陸游的分身 http://blog.udn.com/jfeng13x/92823028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feng13x&aid=105171128

 回應文章

戈 筆 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6/27 22:56
又受益。多谢!

Path Walk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分享
2017/06/25 09:59
 

*叩拜: 不是彎下身體, 而是放下傲慢。

*念佛: 不是聲音數目, 而是清凉心地。

*合掌: 不是併攏雙手, 而是恭敬萬有。

*禪定: 不是長坐不起, 而是心外無物。

*歡喜: 不是顏面和樂, 而是心境舒展。

*清修: 不是摒棄欲望, 而是心地無私。

*布施: 不是毫無保留, 而是愛心分享。

*學佛: 不是學習知識, 而是踐行智慧。

*成道: 不是看見佛祖, 而是終於看懂自己。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jfeng13x) 於 2017-06-26 09:46 回覆:
老兄的參悟所得,助老小子在知見的啟發上更上層樓!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