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他們逃離的不是故鄉,而是三姑六婆──電影《愛在他鄉》Brooklyn (2015)
2018/06/29 21:17:38瀏覽1126|回應3|推薦15
月中的這一趟歐洲之行,十四天之內從墨爾本經由香港飛馬德里、馬德里飛倫敦、倫敦飛雷克雅維克、再從雷克雅維克經由倫敦與香港飛回墨爾本。要從倫敦蓋威克趕至希斯洛轉機時,海關在例行詢問行程之後問「妳為什麼要在兩週之內環遊世界?」...

總共超過五十小時的航程,雖然很疲勞(回家後隔了五天才調回時差),但是也看了好幾部一直想看卻沒時間或沒機會看的電影!其中最讓人驚喜的是原先以為會很平淡的《愛在他鄉》(又譯《布魯克林之戀》)。

[以下藍字有劇透]

就劇情來說,女主角艾莉絲從愛爾蘭到紐約布魯克林的移民之路的確是沒什麼大起大落─甚至堪稱順風順水。從在紐約下船的那一刻起,姐姐認識的神父就已經替艾莉絲安排好了住處與高級百貨的櫃台工作。發現艾莉絲因為想家而低落時還找到贊助人讓她報名夜間大學的簿記課程。除了有點口音之外,語言完全不是問題。過沒多久又受到一名又帥又溫柔的義大利裔男生追求,兩人的交往很快就撫平了艾莉絲身處異鄉的孤獨。

整部電影中,艾莉絲所遇到「最困難」的處境反而是在姐姐突然因病去世,使她必須返鄉探母的時刻。當初離開的主要原因是在家鄉沒有發展空間,只能在小小雜貨店裡接受心眼狹窄的凱利(老)小姐使喚。沒想到在紐約待了一陣子,回到家鄉的艾莉絲發現自己身價倍增:姐姐過去的工作單位堅持要聘請她接替姊姊的會計職位、從「新世界」返鄉的她穿著時髦很出風頭、透過朋友又認識了一位家世好又風度翩翩的新對象...

家鄉眾人並不知道艾莉絲在返回愛爾蘭探望媽媽之前,已經與紐約的義大利男友註冊結婚。就在艾莉絲在家鄉感嘆「真希望出國前就已經是現在的情況」之時,在紐約的丈夫不停地以生澀的文筆努力寫著一封封的信,希望傳達對艾莉絲的思念。

此時的艾莉絲動搖了──新對象各方面條件都非常好,兩人個性相合、思想相近,對方對她很真心,男方父母也很中意她,社經地位甚至在她的家庭之上;回到愛爾蘭也可以陪伴孤獨一人的媽媽;工作也已經不是問題...

但另一方面,遠在紐約的丈夫雖然只是一個沒受過多少教育的水管工,但是自她離開後卻一直痴痴等她回美國。雖說一開始同意註冊結婚也是出於男方怕她一去不復返的堅持(甚至連婚禮都還沒辦),但再怎麼說,離開紐約時艾莉絲和丈夫的感情依然親密無間,況且他也曾經陪伴她走過那麼多的寂寞與寒冷,這樣的溫情,又如何能夠說拋下就拋下?

看到這裡,老實說我覺得女主角有些不夠光明磊落...如果和美國的男友還沒結婚,所以對家鄉眾人秘而不宣也就...已經很對不起男友,都已經結婚了還任由和新對象之間的關係「自然發展」,雖然看出對方開始投入感情,卻還心存僥倖地想著兩人又還沒怎樣,所以什麼都不說。也許這是人性中的弱點吧。

令人意外的是,打破這種僵局的居然是艾莉絲過去的老闆凱利。凱利從住在美國的親戚那裡聽說曾經在婚姻登記處,遇到一對同樣去登記結婚的義大利男子和愛爾蘭女子,並且那位愛爾蘭妻子和她同家鄉...對於八卦消息出奇敏銳的老小姐很快確認了艾莉絲已經結婚,並不懷好意地叫來艾莉絲,以一種幾近賣弄的討厭態度揭穿了這件事。

艾莉絲瞬間清醒過來,說她現在才想起來這個家鄉小鎮的風氣是什麼樣子,又反問凱利把她叫來說這件事是為了什麼?是要拆散她和新認識的對象?還是要阻止她回美國?

凱利愣住了,她應該也沒想過八卦的目的是什麼,她享受的只是那種揭人陰私時尖銳的快意、以及抓人把柄時獲得的,彷彿自己高人一等的得意與俯視感。她期待看到艾莉絲臉上的恐懼與懊惱,沒想到卻只得到兩句冷靜的反詰。

離開凱利住處後,艾莉絲馬上訂了最快一班船票回美國,然後才回家告知母親她已經結婚,並且隔天一早就要離開。這對一心要將她留下來的母親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打擊,但是事已至此又能如何?母親已經年邁,經不起橫跨大西洋的顛簸,也不再有精力適應新環境;但遠在美國的丈夫一樣有父母幼弟們需要照顧。在交通與通訊皆不發達的五零年代,母女兩人都明白,艾莉絲這次的離開,也不知道是否還能再有下一次相聚...

[劇透結束]

移民帶來的衝擊與轉變

總覺得艾莉絲的兩段戀情分別彰顯了移民所帶來的,社會階層的迅速轉換、交流與移動。如果不是獨自一人身處異鄉、如果是在一個安穩平靜的社會時代,出身小康又聰明好學的艾莉絲和大字不識幾個的丈夫,相遇相戀進而共組家庭的可能性將要渺小許多。同樣的,如果不是在紐約的經歷與資歷,身無一技之長、容貌中等又家無橫財的艾莉絲,也不太可能得到有錢有財有才的新對象的青睞,更不可能得到對方父母大力支持。

但是移民打破了這樣的規則,在偌大的布魯克林、在「新世界」美國,一切都橫衝直撞、日新月異,每個人都埋頭朝著自己的理想忙碌,誰也不會管誰和誰結婚、更不會管誰在家鄉時的出身背景如何。當一個社會正在建立制度(或者制度正在毀滅)的時候,成敗都只靠自己、不看血統。

另一方面,儘管艾莉絲感嘆著為何離開家鄉前的自己沒能擁有如此光明的前途,但是如果當初不曾離開,時至今日,艾莉絲很有可能依然侷困在凱利小姐那黯淡的雜貨店裡,忍受著凱利的刻薄難纏。

她不會有機會和資源取得簿記執照,因此不可能接替姐姐的會計職位;她不會有機會存錢與打扮,因此不會像後來那樣充滿知性與魅力;在沒有經歷過百貨公司專櫃工作與在美國遇見形形色色的人的情況下,她的談吐、舉止、眼界不會受到淬鍊,進而得到提升,因此也很有可能無法吸引到新對象的目光。

移民(或者說「海外經驗」?)之所以能夠造成這樣的情勢逆轉,是因為短時間內的巨大改變帶來了比起留在家鄉循規蹈矩更大的壓力與衝擊,卻也帶來新的機遇。當然,艾莉絲是幸運的,因為有姐姐認識的神父,比起許多和她背景相似的移民者(例如小說《夢想之城》的眾多人物),她的移民之路相對安全而順利,思鄉之情也不過就像一場重感冒,當生活開始有了新的寄託就不藥而癒。

流言蜚語的殺傷力

凱利小姐的無聊干涉讓我想起有一次在班上聊到,聽說過很多華人列舉的移民理由居然是「受不了親戚鄰居的過度八卦和品頭論足」,一位學生心有戚戚地表示他的太太之所以離開東歐也是為了一樣的原因。

回想起來,一路上還真見過或聽聞過不少「凱利小姐」,她們看似關心你,大多數彷彿只是無害的笑瞇瞇阿姨大嬸(也有伯伯大叔,但較少),見面時看似熱情寒暄,實則打探消息,等你禁不住她們堪比FBI探員的偵訊探詢手法,話趕話地不小心說了不少自家私事,一回頭她們就已經替你在生活圈裡廣打知名度了。

等下次碰到別的朋友,聽到另一個版本的自己以及被扭曲的故事情節,說不定還附加「凱利大嬸」或一詠三嘆、或幸災樂禍、或尖酸刻薄的評語,抗壓性弱一點的人大概也差不多要吐血了吧。

這時候,真恨不得能也像艾莉絲那樣,當面問這些「凱利大嬸」們一句,你在我背後說這些是為了什麼呢?真是關心我嗎?還是要藉由踐踏別人來讓自我感覺更加良好呢?

「凱利大嬸」們的殺傷力在於那樣的問話與八卦並不是赤裸裸的、能理直氣壯地對抗的惡意,多數時候甚至還包裝著熱心與「為你好」的外衣。流言蜚語與眾人的目光看似不會造成實質傷害,卻會令人感到整天穿著髒衣服的不適感,嚴重點隨時有如芒刺在背。那種無法逃脫、不能解決的無力感,累積到最後真的只能選擇離開了吧。

《愛在他鄉》畢竟不是《安娜‧卡列尼娜》,電影中的艾莉絲幾乎是必定會返回紐約、忠於婚姻的(劇情走向不太可能是家鄉眾人到最後都被蒙在鼓裡、或是新對象在知道艾莉絲已經結婚後還是勇往直前),凱利所帶來的影響頂多是加速並且堅定了艾莉絲的決定。

但是如果沒有凱利這番刺激的「催化」,也許最後艾莉絲將是帶著會對於家鄉的牽絆以及新戀情的依依不捨,回到紐約的丈夫身邊。但是在那樣的心境下,面對著丈夫的日復一日、生活中各種未知的困頓與瑣碎,有沒有可能引起更多的思鄉與後悔?

沒想到,讓艾莉絲痛下決心離開熟悉的家鄉並且一去不回頭的原因,竟然不是故鄉的種種客觀問題,也不是新環境多麼新鮮迷人,而是愛嚼舌根的街坊鄰居!

話說回來,跳脫開電影中艾莉絲的情況,做為移民的理由,故鄉失業率高、經濟不景氣、治安問題這些原因,都可以明確指出,甚至還可以怪政府。但是「逃離三姑六婆」這樣的理由,要怎麼寫進「移民調查報告」還有「改善人才外流現象計畫書」之中呢?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nnifergao&aid=112928085

 回應文章


2019/03/08 11:23
我現在也想逃離三姑六婆,很煩,想出國不回台灣

Bubu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6/30 15:16

芸芸眾生 人云亦云

譓媃(jennifergao) 於 2018-07-01 15:13 回覆:
吃飽喝足 把別人的故事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消遣 隱身在群眾之中就覺得心理沒負擔...?懷疑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6/30 10:44
全文拜讀,引起了很多連想與自我檢視。謝謝分享!....海關的問話有了跳躍式的進化 -- 釣魚新招,「疑」之極致!
譓媃(jennifergao) 於 2018-07-01 15:10 回覆:

感謝您的迴響,也很高興跟您有共鳴!在文化差異之外,更常見到的是人性的共同點。微笑

英國海關得知我此行主要是參加兩個學術會議後,也只是點點頭。後來回想,不知除了安全檢查之外,是否也是一種「英式幽默」?畢竟一般人年休有限,兩週內計畫一趟歐洲之旅,為了值回(機)票價,一次造訪三個國家也並非不可能?

英國文化較嚴謹,沒事很少開懷大笑,海關問話時臉上沒有明顯笑容,實在很難判斷啊!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