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塑造科技出版的未來
2013/09/05 20:11:49瀏覽386|回應0|推薦1

2013.7.9  出版商務週報/原業偉

john wiley & son

約翰‧威立國際出版公司及其收購的公司已出版了450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的作品。全球總部設於美國,業務遍及美國、歐洲、亞洲、加拿大及澳洲,全球員工5,000餘人。公司收入從1990財政年的少於3億美元成長到2013財政年的17.6億美元。同一時期內,公司的市值從1億美元左右成長到約27億美元。威立是國內圖書進出口代理商引進外國原版圖書量較大的外國出版社之一,每年與中國進行350次翻譯版權合作。
  
2007年,威立以11億美元收購了英國布萊克威爾出版控股有限公司(Blackwell Publishing Holdings Ltd)的大部分股份。隨後凱羅‧巴庫斯(Ms. Carol Bacchus)被任命為威立‧布萊克威爾生命科學出版總監和副總裁,2010年末,凱羅來華,重點推動中國業務的發展,《出版商務週報》日前在北京專訪了凱羅‧巴庫斯。

出版商務週報:您曾經在瑞士巴塞爾豪夫邁‧羅氏公司擔任生殖毒理學專家,是怎樣進入出版行業的?
  
凱羅‧巴庫斯:我在海德堡大學學習人類遺傳學。我們的系主任是《人類遺傳學》雜誌的主編,因此科技出版對我便是輕車熟路。我的第一份工作是醫學編輯,後來成為《生命科學》的編輯。我只是試一試,誰知上了癮,現在從事出版行業20年,從不厭倦。
  
我的博士後研究是關於產前畸形原因,從而讓我順利進入了豪夫邁‧羅氏公司,成為生殖毒理學藥品研究主任。在羅氏公司任職期間,我還在海德堡大學做兼職教授,因此並未切斷與學術界的聯繫。後來一家鄰近的出版社貼出了招聘啟事,我的前任同事和海德堡大學的朋友們鼓動我應聘這個職位,我因而回到了德國。這對我是福音,因為我不斷來往於巴塞爾和海德堡之間,而我丈夫卻在附近。我喜歡羅氏公司的工作,但是出版社的工作更好,能夠平衡我的私人生活,在工作中具有科學、社交和商務管理的三重樂趣。

出版商務週報:什麼力量支撐您這麼多年從事出版?

凱羅‧巴庫斯:在藥廠做研究主任期間,我學會了有條理地工作,以分析和批判的眼光看待問題。毫無疑問,這些技巧幫助我戰勝了在出版業的各種挑戰,而且對我的幫助不局限在出版行業。出版業更需要與人打交道。要成為一名優秀出版人,關鍵是有能力聯繫各領域、各國家的作者和編輯,理解他們的需求,研發出適當的解決方案。我有20年出版經驗,數千條難忘的優秀經驗。這些回憶中,最重要的是出版界和科學界的朋友,他們激動人心,富有創造力。
  
現在回想,雖然我很喜歡在製藥廠的歲月,但我不想走回頭路。出版業是我能想到的最充滿活力和創造性的產業。在威立公司的十年間,我們見證了電子書的興起,手機設備成為尋找新聞和文章的平臺,行銷模式突飛猛進。作為出版業的一員,我很幸福和自豪,並希望繼續見證下去。

出版商務週報:您在出版領域有怎樣的經歷、出版理念,取得了哪些成就?

凱羅‧巴庫斯:我從編輯醫藥圖書雜誌入行,隨後成為《生命科學》編輯部主任,現在我擔任威立公司生命科學出版總監和副總裁。我的工作包括發展和執行作者服務計畫,在威立公司享有國際聲譽的學術期刊上幫助中國研究者發表最優秀的論文。

我的出版理念是,在讀者需要的時間和地點,以容易接受的版式,提供特定的知識。寫作科研論文是在全球視野下與他人分享知識,不是僅僅傳達實驗設計和取得成就的資訊。是的,每位研究者都必須發表他們的作品,從而獲得認可,進而得到撥款資助。但分享還有另一個優勢,即能夠讓研究者自己和同行取得科學上的進步,為未來子孫營造更好的生活環境,特別是在健康和環保領域。

出版商務週報:您對未來的規劃如何?

凱羅‧巴庫斯:出版業現在正在從印刷和紙質出版,轉變為全數位化、知識高度互動的環境。我期待加入這一轉變過程。這種新崛起的數位技術和出版概念,可以將研究結果與原始資料、視覺化資料鏈接起來,便於跨學科交流,從而加快知識轉化。我很自豪,威立公司堅定地遵循了這條路線,提供新的數位設備,與我們的同行緊密合作,共同塑造科技出版的未來。

出版商務週報:您和您的公司怎樣看待中國市場的發展?

凱羅‧巴庫斯:中國在科學和研究方面具有悠久的歷史,生產著世界上一些最重要的產品。中國現在需要進一步發展國際水準的科技交流。我不是說僅僅發展英語水準,很多研究者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更多是接受科技出版的道德規範,考慮如何更好地與國際讀者接軌,而非在不夠資格的期刊上發表未完成的或者低品質的論文,僅僅是因為這些期刊具有「高影響因數」。中國確實必須在品質而非數量上下功夫。此外,中國的文化與西方不同,版權問題也是中國圖書面臨的重要問題。中國文化認為,述而不作,師承先賢是最重要的,很多中國學者的論文經常引用老師的言論,而忘記注明出處。中國學者必須學會注明觀點的原始出處。中國在學習國外成就方面成績斐然,但如果要在國際科技界立足,還需要更有創造力。看到中國歷史上那麼多創造發明,我對此非常有信心。
  
我對威立公司與中國機構、中國期刊所取得的成就別提多驕傲了。例如,我們威立與中國科學院合作出版了《整合植物生物學》期刊。在與我們合作之前,該刊物影響因數低於1,現在接近於4。這本期刊的大多數文章來自於中國以外,這標誌著品質迅速提高,細胞和分子植物學研究可持續性影響因數分別達到了10和6。我真誠地相信,在中國的強勢產業裡,中國的一些學科研究將會成為世界的領導者。威立與中國的機構合作深表榮幸,將幫助中國學者出版著作,以國際標準優化中國的科技輸出水準以及引用率。我們已經有了很多非常成功的合作夥伴,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等等。但是仍有很多未開發的廣闊領域,威立為圖書館、研究機構合作者提供廣闊的學科服務。我們的出版服務不僅僅是期刊,還有圖書專案、資料庫、研究,以及線上學習、培訓工具。我們真誠地希望説明和服務中國社會。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son080&aid=8347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