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個編輯的養成之道與未來之路
2013/07/24 12:45:23瀏覽4639|回應0|推薦6

2013.6.5  Seoul Book Institute/鄭恩淑

seoul book instituteseoul book institute01

1.編輯人員是如何鍛煉出來的——Seoul Book Institute(sbi,서울북인스티튜트)出版教育機關在首爾的西橋洞有一個被稱為「夢工廠」的出版教育機關。2005年5月開始運行的Seoul Book Institute是由18位出版界人士捐贈的修建費以及70家出版社提供的設備以及廣播器材建立而成的。講座的教學計畫透過需求調查結果制定,過去的8年間,一共有180名講師舉行了特別講座,而講座的參加人數達到了9,000名。

我是從2011年到2013年春為止任期兩年多的第四代院長。比起我任社長的心之漫步出版社,我注重於Seoul Book Institute的工作,這一方面是因為我個人對Seoul Book Institute有著獨特的責任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被後輩們對出版的熱切期望所打動。

Seoul Book Institute的講座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以想進入出版界的大學畢業生或大學預備畢業生為對象,由國家獎學金提供的為期6個月的集中訓練「新人力課程」,一個是以目前從事出版社工作,想要提高自己業務能力的出版人為對象的「在職者業務能力提高課程」。

事實上,韓國四年制大學都沒有設立出版學這個專業。實際上,因為出版學是在人文學基礎上才能成立的一門學問,作為教養性的本科專業是比較勉強的,這一點也是教育界和出版界共同的想法。因此,想要在出版界工作的年輕人們只能在大學畢業後從「出版是什麼」開始學起。但是各個出版社因為過於繁重的業務工作,而很難系統地訓練那些剛進入出版界的實習生或新進編輯。我在28年前大學畢業那年進入出版社時,沒有任何人指導,獨自觀察前輩們的工作而熟悉了編輯業務。所以有過很多失誤的同時在長時間內反復地練習和進行嘗試。有和我一樣經歷的編輯們都會有同感,系統性的編輯業務指導是多麼的必要。Seoul Book Institute的「新人力課程」就是在這些前輩出版人的希望下設立的。

「在職者業務能力提高課程」是一個針對任何對出版有著關心和熱忱的大眾,只要交學費就可以聽取的開放型的講座,經常可以看到從事出版界的人們在下班後的夜晚湧入教育機關晝耕夜讀。這個課程涵蓋了從「企劃傳媒」到「Indesign實務」「電子書製作實務」等技術,每年共開設有二十多個講座,每個講座重複兩到三次。

「新人力課程」以一定的基準來對人員進行選拔。「新人力課程」對編輯人員,行銷人員,設計人員的申請者們進行細分,每項選拔20名,筆試測試申請者作為出版人所具有的基本素質,即,以對文字的理解和人文學教養這些客觀性的基準來選拔,第二次面試則考察作為出版人所具有的業務素質。透過「為什麼想成為一名編輯人員呢?」「這期間都讀了些什麼書呢?」這些面試問題,申請人可以自然而然地思考自己能夠製作什麼樣的書,面試考官也可以知其對職業的熱忱。

過去8年間,透過「新人力課程」的學生有500多名,其中90%以上在出版界工作,他們熱忱和挑戰意識給出版界帶來了勃勃生機。昨天在這個會場上發表的石枕社和韓文社(HANGIL)的編輯者就是出自於Seoul Book Institute,這讓作為第四代院長的我感到非常自豪。

作為韓國唯一的出版教育機關,Seoul Book Institute培養了什麼樣的編輯人員,又是如何鍛煉在職編輯人員的的。這是「編輯是如何透過書籍來表現自身所固有的文化趨向和意識形態的」的問題。編輯並不是沉浸於作者的趨向和意識形態、被動接受的人,而是尋找尊重自我的趨向和意識形態的原稿的積極主動的人。更準確地說,編輯人員是尋找符合編輯本身趨向的作者,以及推動他們撰寫編輯者本身趨向文章的人。

2.編輯為何要說服作者——以《明洞小姐》(Myeongdong Agassi)為例
最近我在Seoul Book Institute舉行了講座。作為出版文學,人文書籍為主的編輯,我進行了事例發表。那時我舉的例子就是心之漫步出版社在2012年8月出版的人文書籍《明洞小姐》。

副標題為「近現代女性空間的誕生」的《明洞小姐》是改編自年輕的女性學者的論文的一本人文性書籍。1950年代到1960年代間,明洞是建立在韓國戰爭廢墟上,作為男性文人們在茶館和酒館內談天論地以及探究文學的場所,因為經常流傳出含有自嘲意味的歌曲而有名。但是這位女性學者看來,當時的明洞不僅僅是男性文人們的街道,更是韓國戰爭後變為廢墟的首爾的重振的希望之路,以及女性的消費文化為中心的誕生場所。現在來首爾的外國觀光客們大多都首先遊覽明洞,明洞成為文化藝術的中心之前,是一條購物街,也是最能體現韓國歷史的空間。作為女性學研究者的作者在論文中展現了把當時的明洞街看做是女性的消費文化的中心地的新視角。

《明洞小姐》透過女性雜誌和日刊報紙中刊登的當代照片資料,以及對當時在明洞工作過的人們,特別是對於女性們的生動的口述採訪,可以一窺明洞這一近現代女性的空間。

《明洞小姐》中所指的明洞是日本殖民時期被稱為明治町和本町的地區。本町指的是現在忠武路一街和二街一帶,隨著成為日本人的居留地而產生和發展。明治町指的是行政區域上明洞一街和二街一帶,是本町的腹地。直到朝鮮時期末,那裡一度是貧窮的兩班們聚集生活的區域,隨著三越百貨公司,丁子屋百貨公司,三中井百貨公司和廣田(Hirota)百貨公司等日本商業百貨店的進入而成為大型商業區,現在的明洞也因為新世界百貨公司和樂天百貨公司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

人們由於韓國戰爭而到明洞避難而聚集,這個地方也成為人們在首爾最先尋找活力的地區。延續了殖民地時期的商業區域的性質,西服店和美容院等這些可以被成為消費文化之花的商店大量進入了明洞。

我在一份報紙的角落裡發現了這篇主題有趣以及資料非常具有說服力的論文。在首爾市立大學的首爾學研究所的學術研討會的介紹文中找到了論文的題目後,我聯繫了這個未曾謀面的女學者,表示想看一下論文,於是就開始企劃。作為編輯者,也可以體會到明洞與女性,以及首爾的風俗的樂趣。如果我和責任編輯都不是女性的話,可能就會錯過了。初次見到這位女性學者的時候,她對於以一般形式的書來出版的方式持有非常否定的態度。那位研究者認為自己的論文出版成書是一種虛榮的行為,而且斷言幾乎是不可能得到指導教授的同意的。還覺得自己不過是即將升入博士研究生,必須繼續努力學習的一個學生而已,虛心地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將論文的構成和句子改寫成一般讀者能夠閱讀的版本。

我們向作者解釋,包含了歷史的實證和生動地口述的論文如果能以書的形式出版的話,可以啟發那些對首爾的歷史和風俗關心的讀者們對韓國戰爭以後明洞這個消費空間有新的認識,還可以展現韓國女性的真是面貌。最後終於說服了作者。定人文書籍的體裁的時候,沒有改寫成隨筆格式的簡單句子,而是選擇了插入大量的資料圖片來立體展現近現代明洞這一空間。主題如此有趣的論文如果只被一小部分研究人員看到的話那可能就是一種社會的損失了。

最後同意出版的研究者最大限度地調整了文章的條理,將論文拓展成了一本單行本原稿。責任編輯透過了艱苦的圖片資料收集後,《明洞小姐》的出版在報紙上引起了眾多的書評。論文發表的學術研討會被處理成一個很小的報導,但是將論文變成一本書來出版後則成為了報刊的頭條。現在作者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就讀歷史專業博士研究生,研究「韓國近代女性史和東亞」。

在這本書的出版過程中,明洞的消費空間——美容院,西服店明洞的女性顧客們,在對這些茶館,點心店,劇場,書店,唱片店多樣的文化空間進行利用的同時,創造出了明洞文化。明洞並不僅限於之前眾所周知的男性文人們的文化空間,而更是享受生活的多樣價值的文化空間。這些讓作為編輯者的我也在體會的同時,感受到很大的樂趣。

3.編輯者以什麼來生存——創造性勞動者(Creative worker)
在數位時代、電子書時代來臨的同時,可以聽到沒有編輯者,作者自己出版也變得很容易這樣類似的話。在這句話的含義裡面,隱含了將編輯人員看作是對作者原稿的校對,以及進行製作的技術者的觀點。的確,沒有原稿就沒有編輯是事實。但是不能忽視在製作原稿的過程中,編輯者的創意和才能是如何發揮,以及在編輯原稿階段,如何對事實進行確認以及用高超的藝術性感觸來編輯的能力。

電子書也好紙質書也好,與書的形態無關,是需要與原稿相關的具有創造性的編輯人員,這並不是指僅僅將檔案整合的電子書,或者是為了個人紀念的紙質書,而是為了讀者。編輯者透過自己固有的文化傾向,辨別力以及意識形態來製作原稿(儘管寫作的是作者)然後編輯成書。也有觀點認為在古典書籍上,是作者自己的創作品,展現研究者的學術、人文書籍沒有反映編輯者的固有性。但是,目前韓國的傳統文化作品的編輯作為第一批讀者,透過展示自己對小說家,詩人作品構成和文體的意見,在可能修改的範圍內發揮編輯能力,在情緒化的句子上發揮重要的作用。編輯者積極地發揮著編輯能力,為了使研究者的人文書籍在某些部分上比論文更具有一般的可讀性。

2010年,聯合國(UN)製作的「創造經濟報告書」(Creative Economy Report)裡面所有的創造型產業分類中「出版」(Publishing)產業經常被包含在內,並被評為是有最多的「創造型勞動者」(Creative Worker)工作的產業群。作為具有創造力的勞動者,編輯人員說服作者,說服讀者,最終可以編輯世界。

個人角度上來說,我既是一名編輯,又是一名作者。作為作者我出版了兩本詩集和有關出版的四本人文書籍(合著兩本)。這六本書,全靠責任編輯的眼光和能力才能得以出版。因為我本人是編輯,讀者們經常會誤以為我寫的原稿是直接出版的。但是我的書是透過製作書的責任編輯的意見來對原稿進行修改以後,才能以書的形式得以上市。作為作者的我和作為編輯的我是兩個非常不同的人,這著實讓人感到很驚訝。

再次回到本文前面所講的編輯人員的素質和鍛煉的話題上。編輯根據自己的傾向和興趣來捕捉某種題材的書並進行細緻的分析和閱讀。因而才可能對那些書的進行新企劃和發掘書的作者。對於閱讀了很多文學作品的編輯者來說,擁有識別作家的眼光;對於讀過許多藝術性書籍,將去看展覽作為日常生活的編輯們來說,可以編輯優秀的藝術書籍。根據編輯的個性,一樣的原稿也可以成為完全不同形態的書,並以不同的方式來出版。

編輯可以根據讀書履歷來企劃。透過教育過程中受到的高強度鍛煉,可以得到說服作者的自信。編輯作為創造性的勞動者,不會停止具有自己個性的人生和不但提出自己的疑問。所以我堅信編輯是一個帶有朝氣的、在未來十分有前景的職業。

鄭恩淑(JEONG Eun-Suk)心之漫步社社長
出生地全州。畢業於梨花女子大學政治外交系。

1985年進入出版界,擔任編輯工作。2000年創辦「心之漫步」出版社。歷任韓國出版人會議對外交涉委員長、韓國出版文化協會宣傳常務理事、Seoul Book Institute院長。

1992年踏入文壇,於1994年出版詩集《喜歡秘密的理由》,1999年出版《專屬於我的東西》,並於2004年出版了刻畫編輯們的世界的《編輯的奮鬥記》,2010年出版《書的使用方法》,2011年出版《出版編輯眼裡的編輯》(合著),2012年出版了《作為一名編輯》等書籍。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son080&aid=8006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