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解」字的音讀 (十四)
2019/08/29 21:42:36瀏覽528|回應0|推薦31

    字的音讀 (十四)

十三、「解」假借為「接中」的「解」音「ㄒ〡ㄝˋxiè」。

     在「解」字的音讀()曾引過:《玉篇.角部》「解」有四音五義,其中第三音作「諧懈切(今讀ㄒ〡ㄝˋxiè),接巾(中)也。」(元刊本「接中也」誤作「接巾也」)  

查以「接中也」解釋「解」出於《周禮‧考工記‧弓人》的〈鄭玄注〉。

〈考工記〉是我國唯一現存春秋戰國時期的手工業技術文獻,戰國至漢初以單篇形態流傳。漢初,河間獻王所上《周官》時缺佚冬官一篇,取〈考工記〉補足之,於是〈考工記〉又成為《周官.冬官》。其編纂的年代從春秋末期到戰國時期,其語言屬於西元前第三世紀以前的齊語。為〈考工記〉作注的是鄭玄(127200A.D.),其注中常引鄭司農(名鄭眾,?-83A.D.)的說法;作疏的是賈公彥(生卒年不詳,高宗永徽時官太學博士。永徽年號從650A.D.開始)。

  

《周禮》〈考工記‧弓人〉有:「今夫茭解中有變焉故挍。」下注:「鄭司農云:茭讀為敫,謂弓檠也。玄謂:茭解謂接中也」。賈公彥疏:「茭解中謂弓隈與弓簫角接之處。」查元朝馬端臨(12541323A.D.)撰《文獻通考》卷一百六十一〈兵考‧軍器〉「弓人為弓」節,亦有「今夫茭解中有變焉故」及注疏,與《周禮》注文字相同。

這句「今夫茭解中有變焉,故挍。」的意思是:弓的隈角(貼在弓臂上的牛角)與簫角(貼在弓簫上的牛角)交接處用力方向不同,因此使射出的箭更為迅疾。 

冷兵器時期弓箭是國防的重要武器,製弓技術是國防有關的工藝,大家都熟悉。可是如今熱武器、核武器層出不窮,射箭只是運動項目,玩過弓的人不多,大家都陌生了;簡略說明如下:

我國自古就有複合弓,其弓體有兩面:面向目標為弓背,面向射手的是弓面;木製弓包括一對弓臂(隈)、一對弓簫及一個弓弝,弓臂、弓簫都可黏魚膠或腿腱,尤其黏貼牛角,利用角的彈力加強其彈性;弓臂末端裝弓簫的作用是增強蓄勢、減低拉弦所需的臂力。「茭解中」就是弓簫與弓臂的相接合之處,「解」就是指弓臂與弓簫接合點(接中)。(沒有玩過弓,弓體結構鈔自書上,如有錯誤,請惠賜高見指正。)

這個接合點(接中)的語音接近「解」,所以假借「解」字來寫,不過根據假借字讀如本字的原則,略轉其音以符合「接中」的語音;其音讀歷代韻書偶有記載:梁武帝太清年間(547-549A.D.)顧野王奉詔編撰的《玉篇》作「諧懈切(今讀ㄒ〡ㄝˋxiè)」,唐陸德明《經典釋文》標注作「解:戶賣反(今讀ㄒ〡ㄝˋxiè)」,韓孝彥、韓道昭父子於1208A.D.編成的《四聲篇海》收:「諧解切(今讀ㄒ〡ㄝˋxiè),接中也」,洪武八年(1375A.D.)樂韶鳳、宋濂等人奉命編的《洪武正韻》則有「解:考工記工人凡茭解注接中也,音胡解切(今讀ㄒ〡ㄝˋxiè)」,《康熙字典》在「《唐韻》戶賣切(今讀ㄒ〡ㄝˋxiè)」音下有:「《玉篇》接中也」。可見「接中」的「解」字,音讀始終在「匣母,蟹攝去聲十五卦開口二等韻」,今讀兩岸都作「ㄒ〡ㄝˋxiè」。開列「歷代韻書收(接中)之「解」音讀表」如下:

書名與年代時代

編著人

切語及今讀

《玉篇》547-549A.D.

顧野王

諧懈切(ㄒ〡ㄝˋxiè)

《經典釋文》       

陸德明

戶賣反

(ㄒ〡ㄝˋxiè)

《四聲篇海》1208A.D.

韓孝彥、韓道昭

諧解切

(ㄒ〡ㄝˋxiè)

《洪武正韻》1375A.D.

樂韶鳳、宋濂等人

胡解切

(ㄒ〡ㄝˋxiè)

《康熙字典》1716A.D.

陳延敬等人

戶賣切

(ㄒ〡ㄝˋxiè)

《漢語大字典》1990  現代

徐中舒主編

xiè(ㄒ〡ㄝˋ)

  文字運用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用假借法,而且本來應該都是無本字的假借;但是隨著新造字的出現,無本字的假借可能變成有本字。例如《詩經•烝民》、《詩經•韓奕》、「中山王方壺」銘文裡的「夙夜匪解」寫作「解」都是無本字的假借,但是有了「懈」字以後,有人故意把國歌歌詞寫成「夙夜匪解,主義是從」說「解」是假借,那就是「有本字」的假借了。有些假借「解」字的「獬、懈、廨、澥、蠏、嶰」都造了新字作本字,而我們現在說的「接中」的「解」卻還沒有造出本字。 

    文字引申不只本義、引申義,假借字也會有所引申,「解」假借作「接中」後,把字義轉為「關節、骨骼相連接的地方」,也可視為引申義。

    班固(3292A.D.)的《漢書‧賈誼傳》錄有一段〈治安策〉的「所排擊剝割,皆眾理解也」,的「解」就是指「關節、骨骼相連接的地方」。

    賈誼(200168B.C.)是西漢初年的政論家、文學家,〈治安策〉原名〈陳政事疏〉,是文帝將他從長沙徵回長安拜梁懷王太傅時所作,主旨在「眾建諸侯而少其力」,但是開篇就說「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明言感慨之多,論述範圍颇廣;「所排擊剝割,皆眾理解也」,在論述屠牛坦「芒刃不頓」的道理。該節原文為:「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頓()者,所排擊剝割,皆眾理解也。至於髖髀之所,非斤則斧。夫仁義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權勢法制,人主之斤斧也。今諸侯王皆眾髖髀也,釋斤斧之用,而欲嬰以芒刃,臣以為不缺則折。胡不用之淮南、濟北?勢不可也。」意思是:屠牛坦一天殺了十二頭牛,而屠刀的鋒刃不會變鈍,是因為他下刀割剝,都順著皮肉的空隙紋理,割剝在關節、骨骼相連接的地方;至於胯、腿等有大骨的地方,不是用砍刀就是用斧頭了。行仁義、施厚恩是君王的刀刃,用權勢、立法制是君王的斤斧,諸侯王就好比是胯腿的大骨;對如大骨的諸侯王不用斤斧,而只用刀刃,我認為屠刀不是出缺口就是被折斷。就像對淮南王、濟北王,為什麼不能用仁義恩厚呢?因為形勢不容許啊!

為強化說服力,賈誼誇大並深化了譬喻的喻體--修改了「屠牛坦」的故事。我們看看「屠牛坦」的故事在賈誼之前是怎麼傳襲的:

《管子.制分》:屠牛坦朝解九牛,而刀可以莫鐵,則刃游閒也。

《淮南子.齊俗訓》:屠牛吐一朝解九牛,而刀以剃毛;何則?游乎眾虛之閒。

「屠牛坦」的故事最早見於《管子》,但是《管子》不完全是管仲(725645 B.C.)寫的,成書於戰國時代,應歸入先秦(西元前三世紀以前)「管子」學說的文集。《管子》的第二十九篇〈制分〉裡,作者用屠牛坦的事跡說明「乘瑕則神」的道理,他說:「凡用兵者,攻堅則軔乘瑕則神,攻堅則瑕者堅乘瑕則堅者瑕。故堅其堅者,瑕其瑕者。屠牛坦朝解九牛,而刀可以莫鐵,則刃游閒也。」意思是說:出兵打攻堅戰容易受挫,攻擊防禦薄弱的地方就可收得神效;專攻敵人防禦堅強的地方,敵人防禦薄弱的地方未受攻擊也變得防禦堅強,專下敵人防禦薄弱的地方,敵人防禦堅強的地也隨之潰敗如同防禦薄弱了;所以面對敵人防禦堅強的地方要用對付堅強的辦法,對於防禦薄弱的地方也要用薄弱的辦法。這樣就像屠牛坦一樣:一天宰殺九頭牛,而他的屠刀可以不用鋼鐵,就是因為他的刀刃只在有縫隙的地方切割啊!

    《淮南子》一書是漢高祖的孫子劉安(179122B.C.)及其門客李尚等所合著的,其〈齊俗訓〉裡有一段用屠牛坦的故事說明良工易於成事的道理說:「剞劂銷鋸陳,非良工不能以制木;鑪橐埵坊設,非巧冶不能以冶金。屠牛吐一朝解九牛,而刀以剃毛;庖丁用刀十九年,而刀如新剖硎。何則?游乎眾虛之閒。」意思是:只有各種雕刻的工具,沒有好的工匠也不能處理木材;有了冶煉鑄造的設備,沒有好鐵匠也不能鑄煉金屬。當年屠牛吐一天宰九頭牛,他的刀還是鋒利得能剃毛髮;庖丁的刀用了十九年,他的刀刃還像剛開過口的新刀一樣。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掌握的刀技都使力在空隙裡。

    現在我們列出「屠牛坦傳說比較表」比較一下三書的異同。

     

 

屠牛數

       

管子.制分

屠牛坦

九牛

刀可以莫鐵,則刃游閒也

淮南子.齊俗訓

屠牛坦

九牛

刀以剃毛,游乎眾虛之閒。

漢書‧賈誼傳

屠牛吐

十二牛

芒刃不頓者,

   所排擊剝割,皆眾理解也

    人名屠牛坦、屠牛吐可能古有異說我們不必管;屠牛數量為什麼不同?《管子》、《淮南子》「解九牛」的「九」是陽數之極,那賈誼「解十二牛」只是數量增多嗎?恐怕不是,我們也不深談;在「以無厚入有間」的理論上,《管子》、《淮南子》都只輕描淡寫的說「刃游閒也」、「游乎眾虛之閒」,稱為「閒」者是普通的「空隙」,但是賈誼說的是更精密的「所排擊剝割,皆眾理解也」;可是精密高深的道理,不只是「曲高和寡」只有少數人能懂,更可悲的是傳鈔錯誤,無法正確地傳遞、保存。我相信劉向(776B.C.)編賈誼《新書》的時候不會錯,也許班固《漢書》錄的賈誼〈治安策〉還從劉向《新書》中取材,可是現在《新書》卷第二〈制不定〉的文字是「所排擊剝割,皆象理也」,改「眾」為「象」可以說「形似致訛」,刪去「解」字又是為什麼?我們無法知道。幸好《漢書》裡沒有被鈔錯,顏師古(581645A.D.)注:「師古曰:『解,支節也,音胡懈反』」。「皆眾理解也」的「眾」字就是「許多」,這裡指「每一個」;「理」字就是「「腠理」,是皮下肌肉間的空隙以及和皮膚肌肉的紋理;「解」字就是「支節」,是指四肢的關節。「所排擊剝割,皆眾理解也」就是;所劈砍、剝割的,都順著各個皮下肌肉間的空隙以及和皮膚肌肉的紋理,都是四肢關節的地方。顏師古注音作:「胡懈反」,就是《廣韻》的胡懈切(今讀ㄒ〡ㄝˋxiè)。

    中醫理論之淵藪的《黃帝內經》是戰國至秦漢的著作,其語言最晚也在西元三世紀以前。《黃帝內經》分素問〉與〈靈樞〉兩部分各有81篇,兩部分都用「解」字作「指關節、骨骼相連接的地方」。

    〈素問.氣穴論篇第五十八〉之最末,岐伯曰:「孫絡之脈別經者,其血盛而當瀉者,亦三百六十五脈,並注於絡,傳注十二絡脈,非獨十四絡脈也,內解瀉於中者十脈。」王冰注:「解,謂骨解之中經絡也。」骨解之中的經絡就是指關節與骨骼相連接的地方。王冰(?710805A.D.),號啟玄子,又作啟元子;年輕時篤好養生之術,留心醫學,潛心研究《素問》達12年之久,著有《補注黃帝內經素問》2481篇,對整理古醫籍有頗大的貢獻。唐寶應中(762763A.D.)為太僕令,故稱為王太僕。

    〈靈樞第十•經脈篇〉有「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馬蒔注:「膂上兩角為肩解。」馬蒔字仲化,號玄臺,明會稽人,生卒年不詳。畢生研究《內經》,頗多心得。著有《黃帝內經素問注證發微》、《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二書。前書刊於神宗萬曆十四。

    因為我不懂中醫的理論,對中醫典籍看了也看不懂,所以這兩處「解」字解釋得對不對也不知道;只好請對中醫典籍有研究的格友指導。據《漢語大字典》這兩處中醫專有名詞的「解」字都讀做「ㄒ〡ㄝˋxiè」。現在中醫界是不是這樣讀,也請中醫界的格友為大家解惑。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ngjnan&aid=128978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