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十四世達賴喇嘛在說謊嗎﹖
2011/01/29 11:02:00瀏覽359|回應1|推薦3

十四世達賴喇嘛在《關懷祈福之旅》說:【我們的戒律是佛陀所訂定,除了佛陀的制定,任何人都不可以修改,佛陀制定這些戒,都是有利益、有目的,並非無緣無故講的,雖然時序到了二十一世紀,但是我們與佛陀在世時的眾生,煩惱都是相同的,所以當時這些調伏的辦法,也會適用於現在,因此需要跟隨佛制定的戒律,而非另闢他途,當時我這樣講。】[1]

 

佛學學術界人士及進入藏密修行的人都知道,藏傳佛教中有個三昧耶戒,【它從最基本的十四根本墮八支粗罪五方佛戒,甚至談到一百一十萬條的三昧耶戒。其實在整個三昧耶戒最重要的就是「金剛乘十四根本墮」。[2],尤其,現今電腦科技發達的時代,在網際網路的 GOOGLE網頁鍵入關鍵詞——三昧耶戒搜尋,就可以蒐集到許多相關資訊,那麼,這三昧耶戒是 佛陀制定的嗎﹖這是本文所要探討的。

 

三昧耶戒本意是不可超越這法度的意思,換句話說,密宗上師說什麼,身為弟子者就要完全相信,不能有絲毫的懷疑及不信。這樣的戒法真的是  佛陀的本懷嗎?  

 

《長阿含經》卷2:「阿難。當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CBETA, T01, no. 1, p. 15, b6-7)

 

《長阿含經》卷6:「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當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云何比丘當自熾燃。熾燃於法。勿他熾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於是。比丘內身身觀。精勤無懈。憶念不忘。除世貪憂。外身身觀.內外身身觀。精勤無懈。識念不忘。除世貪憂。受.意.法觀。亦復如是。是為比丘自熾燃。熾燃[>於]法。不他熾燃。自歸依。歸依於法。不他歸依。」(CBETA, T01, no. 1, p. 39, a24-b3)

 

上述解脫道的阿含經說,佛弟子應歸依於法(如來藏妙法),而不歸依其他(如,某大師)——依法不依人,依了義法不依不了義法﹔南傳佛法的羅睺羅‧化普樂說:【迦摩羅人阿!你們要注意不可被流言、傳說、及耳食之言所左右,也不可依據宗教典籍,也不可單靠論理或推測,也不可單看事物的表象,也不可溺好由揣測而得的臆見,也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可能而信以為實,也不可作如此想:『他是我們的導師。』迦摩羅人呀!只有在你自己確知某事是不善、錯誤、邪惡的時候,你才可以革除他們……而當你自己確知某事是善良的、美好的,那時你再信受奉行。】[3]這裡  佛陀告訴弟子要智信而不迷信。

近代大乘佛法宗師蕭平實說:【不管是來這裡聽我說法,或是去別的地方聽誰說法,都不可照單全收,你一定要去加以思惟、整理、判斷,不可照單全收﹔包括我說的也一樣,一定要從經論中去比對。但是比對時要把經論弄通喔﹗千萬不要斷章取義、斷句取義,也不要把經論的意思曲解了。】[4]

 

我們也可在北傳佛法的大藏經中隨時隨處讀到這樣的語句:【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佛陀告訴弟子們要仔細聽聞教法後再於靜慮中妥善地思惟,爾後,聖弟子們依教奉行各個於禪定的靜慮中分別自得解脫道的四果(自內證智)﹔佛陀不曾以權威的方式來教導弟子,因此依顯教的教義來說,藏傳佛教的三昧耶戒是非戒之戒、是戒禁取戒,是喇嘛教教徒自己訂定的,它不契合 佛陀的本懷

 

朗欽加布仁波切在「金剛乘十四根本墮」說:【第八根本墮為「輕蔑蘊即玉佛體」。這條的意思是若行者自認為本身的色、受、想、行、識五蘊是不純淨、下劣的、如此見地則違犯此根本墮。因為金剛乘視萬象皆淨「所有外相皆為本尊之形 ; 所有音聲皆是咒音,所有思想皆是大手印證量表現。勝義諦就潛存於現實之世俗諦中。視那種潛能,認為它是無用、不淨的。就是此根本墮的基本違犯。[5]

 

上述的喇嘛戒法是違背解脫道之旨趣的,因為,它【樂於色。讚歎色。取於色。著於色。】,依此戒法來修行是無法斷身見,更何況斷我見、我執﹖解脫道既無法即身成就,還能即身成佛嗎﹖佛陀於四阿含諸經中處處宣說五蘊是無常、苦、空、無我,聖弟子依教奉行於禪定中觀行靜慮,現觀五蘊是苦因、苦集、虛妄存在而親證苦滅,斷身見與我執而心得解脫。佛陀的聖教如下:

 

《雜阿含經》卷2:「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實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比丘。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見非我.非我所。如是觀察。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CBETA, T02, no. 99, p. 7, c24-p. 8, a2)

 

《中阿含經》卷11 七法品〉:「三結便盡。謂身見.戒取.疑。三結已盡。得須陀洹。不墮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七往來已。便得苦際。」(CBETA, T01, no. 26, p. 424, b28-c2)

 

《雜阿含經》卷3:「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何等為五。所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善哉。比丘不樂於色。不讚歎色。不取於色。不著於色。善哉。比丘。不樂於受.想.行.識。不讚歎識。不取於識。不著於識。所以者何。若比丘不樂於色。不讚歎色。不取於色。不著於色。則於色不樂。心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不樂於識。不讚歎識。不取於識。不著於識。則於識不樂。心得解脫若比丘不樂於色。心得解脫。如是受.想.行.識不樂。心得解脫。不滅不生。平等捨住。正念正智。」(CBETA, T02, no. 99, p. 15, b23-c5)

 

佛是實語者、不誑語者,不會前後自我矛盾、自語相違,所闡揚的解脫道及佛菩提道是一以貫之的,祂用如來藏妙義來貫穿三藏十二部經,故我們可由藏傳佛教的這條根本戒法(三昧耶戒)得知,藏傳佛教是喇嘛教,絕對不會是佛教。至於,十四世達賴喇嘛是否在說謊,讀者您自行判定吧。

 

 

 

 

 

 

  *****     *****    *****

有緣讀者若認同本文,不忍親朋好友被騙,歡迎轉載本文,引用時請註明出處。謝謝﹗﹗阿彌陀佛﹗



[1] 《關懷祈福之旅》——2009達賴喇嘛第三次蒞台弘法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 講述,格西見悲青增 譯,雪域出版社 出版,財團法人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印贈,20108月,初版第一刷 ISBN 978-986-8562-35-6,頁147~148。

[3] 《佛陀的啟示》,羅睺羅‧化普樂著顧法嚴譯,妙行蘭若 印,頁14。見1929年哥侖坡版巴利文《增支部經》第115頁。

[4] 《優婆塞戒經講記》(1),平實居士著,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初版2005年12月,頁24-25。

[5] 佛網(禪門出版社)www.buddhanet.com.tw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jade991003@guest
Re: 十四世達賴喇嘛在說謊嗎﹖
2011/02/07 08:01
藏傳佛教(喇嘛教)三昧耶戒的具體事例
龍步喇嘛在《一個來自女兒國格西喇嘛的愛經》中說:【在色拉寺裡,沒有一個沒有保證人的
出家眾。……「牽馬者與趕馬者」有前後,它的意思是:本寺院比你早一入寺院的人,都是你
的前輩。且不管對方有沒有出息,你都要尊敬他,不許有不恭敬的言行。「指向那方那方就是
東方」這句話的意思:不管資深的僧人說得對不對,都要順從。亦即那人把手指指向西方,說
是東方時。你也要說是。或許你會覺得這樣的寺規太奇怪,有點離譜。對不對?是的,有時確
實是有不太好的情況發生。如大家都知道是師父的不對,學生有些冤枉;但當面臨抉擇時,還
是會站在師父的這一邊,而懲罰學生或開除他﹗】
《一個來自女兒國格西喇嘛的愛經》,龍步喇嘛著,生命潛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2008年
11月初版,頁113-115。
三昧耶戒的精神就是依人不依法,師父說什麼,作徒弟的就要信什麼,因此,在重視傳承且只
相信上師的藏傳佛教已質變成實質的喇嘛教(只保存佛法名相的外衣)。不論教義與行門(修行
方法)都已背離 釋迦佛陀的本懷。而這種〈水老鶴事件〉,早在 佛陀入涅槃後約20年就已經發
生過了,詳情請參閱下文。

《佛祖統紀》卷5:「阿難遊行宣化幾二十年。嘗至竹林中(即王舍城外竹林寺)聞比丘誦偈。若
人生百歲。不見水老鶴。不如生一日。時得覩見之。阿難慘然曰。此非佛偈。當云。若人生百
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比丘向其師說。師曰。阿難老朽言不可信。阿難
後時聞彼比丘猶誦前偈。即自思惟。今此比丘不受吾教。於世無益宜入涅槃。」(CBETA,
T49, no. 2035, p. 171, a18-26)

阿難尊者曾於王舍城外竹林寺的竹林中聽聞一位比丘誦偈:「若人生百歲。不見水老鶴。不如
生一日。時得覩見之。」,聽後感到很悲哀,然後跟那位比丘糾正說:「若人生百歲。不解生
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這樣說才是正確的,可是,那比丘回去稟報他的師父後,
卻只相信他師父而仍舊唸誦之前錯誤的偈,這種依人不依法的學習態度讓阿難尊者心灰意冷地
提前入涅槃。眼前,藏傳佛教的喇嘛們都是「水老鶴之徒」,修習喇嘛教的教法(不解佛法深
義而顛倒妄說的佛法邪見)卻自以為在修學佛法並大肆宣傳,誤導初機學佛人。怎不令人扼腕
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