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阿拉斯加終極之旅(三) 觀熊遊客形形色色
2007/07/23 10:24:32瀏覽1930|回應0|推薦42


文:陳華瑛    /   攝影:許武華

我倆在公園裏露營五天,把棕熊捕魚看得過癮之至。原則上,體力充沛的人可以從早看到早 (當地每天有22小時日光,天色到半夜一兩點才真正暗些)。

在眾多遊客中,踫到一對夫妻帶着十嵗女兒從瑞典遠道而來。我奇怪瑞典緯度也很高,難道沒有類似的大熊可看?他們囘說瑞典的熊小的多,而且沒有捕食魚類的特色…。這真是一語道出此公園的魅力。
 
我們初抵公園時,一踏出水上飛機就被領到訪客中心,強迫觀看遊客須知影帶。看畢影片,已是下午三點。領了行李,匆忙進駐營地,七手八腳搭好營帳,立刻馬不停蹄地奔往瀑布觀熊台。
 
這一看就待到八點,張嘴結舌數小時方覺飢腸轆轆。此時遊客漸稀,我倆新來乍到,想到回頭還得穿越一處茂密樹林,不禁心虛膽寒。環顧四周尚有幾個與我們同受新生訓練的的遊客,立刻決定亦步亦趨跟住他們。
 
一聊之下,才知這一群遊客來自瑞士。領隊是位謙謙紳士,少說也有六十嵗了。他在數十年前造訪阿拉斯加後就決定留下來。後來結婚生子,並不時返回瑞士組織旅遊團。次晨他們就要拔營,之後揹包攀登附近的火山口。這趟途徑他已走過N次,熟門熟路。問他:深山露營時怕不怕遇到熊?囘說只要了解熊的習性,尊重牠們對空間距離的需求,一般問題不大。他津津樂道曾經有次囘營踫到兩隻熊正在營帳前兩情繾綣,無視旁人。這段情愛一談就好幾小時。一行人進不了營帳,被迫滯留在不遠處做觀衆。
 
當晚我沒睡好。次晨晚起,爬出營帳時,他們正要上路,我只來得及遙遙揮手道別。等我們打點妥當準備出發時已近正午。不想前方竟堵着一群人(文首圖片)。原來橋邊有熊。根據公園規定遊客必須離熊五十碼靜候。更料不到的是這交通一阻塞就是7個多小時。我們過不去,對岸的人也囘不來。若是有人需要趕搭飛機離開,可不急死啦?
 
對岸看臺上的園警居高臨下不時用傳呼器報告進展:「好了,熊離開了,可以過來了。」大夥兒鬆了口氣,隨着園警前進。誰知才跨出一腳,傳呼器又十萬火急的叫道:「等等,等等,那邊又有一對母子逛過來,請立即撤退…」如此這般,我們整個下午就在重覆這類軍事演習,前進一步後退兩步。還沒看到什麽熊,體力已快耗盡。
 
我倆百無聊賴,退而求其次打量起共患難的遊客。這一注目,才發現有將近十位高頭大馬的男士人手一架「巨無霸」攝影機,外加其他重型組件裝備。其中一位六七十嵗模樣的中年人對身負「重擔」來來去去的白走嘖有煩言,脫口抱怨:真沒想到熊太多反而壞事。我倆開始與他哈拉起來。方知這是一個攝影遠征團,上午才抵達。領隊是專業攝影師,隊員則多半是業餘的愛好者。他們預計待三天,晚上留宿園裏少數幾個"天價"木屋裏。時間寶貴,眼看今天就要報銷了…
 
這位男士是退休的外科手術醫生,地球上什麽奇奇怪怪的地方都去過,包括四川的臥龍。他隨身帶着電腦存放照片,後來熟了,我要求欣賞他的傑作,他巴不得一聲兒,掏心挖肺地「秀」給我們看。三天後他宣稱照了數千張。我們結束旅程回到家後,尋空上他的網誌瀏覽一番。發現他眼高於頂,僅僅張貼了幾張,都是大熊在瀑布抓到鮭魚的刹那。他果然沒有吹牛,其網上的奇禽異獸真是包羅萬象。
 
我們後來對這群攝影師留意起來,發現與他們同「看台」並不好玩。原因是幾個巨型三角架一字擺開來,原本就窄擠的看台越發密不透「人」,除非你有見鏠插針的本事。該領隊的「專注」尤其高人一等,盯着瀑布上方的熊可以數小時紋風不動,面無表情,眼皮都難得眨一下。一旦熊下方有魚跳出水面,他的快門立即喀嚓喀嚓不停。比起他們的「專心一意」,我們算是興趣廣泛的多,東張西望的什麽都要看,而且樂得合不攏嘴。看過癮了,才隨性舉起相機留個念。
 
攝影師們極少光顧熊媽媽和熊寶寶常逗留的木橋區,叫人不解。更有趣的是,在瀑布看台觀熊只有幾尺之遙,我們帶的輕巧相機勝任愉快。比起來,攝影師們的重型裝備簡直是殺雞用牛刀。還碰到一位每年按時來報到的業餘攝影狂,賢慧的太太也跟着來。她顯然對觀熊興趣缺缺,多半留在營區晃盪。反之,先生寸步不離的駐守看台拍照。鑒於交通阻塞事件越來越頻繁,他還特別向釣客購買防水連衣褲鞋可以自己涉水過河,無需為過橋而苦等。在上述最長的交通封鎖事件中,還有幾個遊客是包機當日往返的,時間卻一分一秒的乾耗掉。包機是計時收費的,他們雖心急如焚,最後還是敗興而歸。
 
這期間,我們還搭了一趟巴士探訪附近的火山。同行的就有四對遠從澳洲搭伴前來的中年夫婦。他們自稱是車上多數,要老美們小心點。這幾位夫婦個性風趣隨和,一路嘻嘻哈哈,玩得興高采烈。比起來,那些攝影師簡直像是來做苦工的。這世界真是一樣"麵"養百種人。(待續)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wayu&aid=1108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