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為什麼要孩子學琴?
2009/11/08 00:26:43瀏覽3907|回應14|推薦122

引用文章歷史新聞/童年學彈琴 為啥從此不愛樂?

引用文章決定 

看完3 Kids老爸在決定 一文,又收到朋友傳來的 童年學彈琴 為啥從此不愛樂? 學與不學之間,我也是家長,也有過徬徨,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推手,推與收之間,真是學不完的功課,寫下自己走過的心路歷程,希望爲音樂播種,也讓孩子與家長都少走些冤枉路。

上周五到甘迺迪中心看了華盛頓年度歌劇製作「法斯塔夫」(Falstaff)。這部威爾第死前最後一部歌劇,十月初起已上演九場,也許是藝術總監多明哥的名牌效應,儘管已是最後一場,儘管經濟仍未回溫,偌大的甘迺迪歌劇院仍是人滿為患,許久沒觀賞現場歌劇演出的我,隨著劇中人喜怒笑罵一路飆戲,真是過癮!

會去看這場歌劇,除了對這部喜歌劇的期待,也是衝著一位青年男高音張英席。28歲的張英席來自中國,四年前受多明哥賞識、有計畫培植,這次在「法斯塔夫」裡飾演要角之一,表現不俗;演出後,我和新華社記者一起到後台作採訪,「這觀眾怎盡是洋人?」這位派駐華府不久、第一次在美觀賞大型音樂演出的記者問我。

蜂鳥是大華府區各大音樂廳的常客,歌劇也好,獨奏、獨唱會、交響樂演出也好,一年少說也看個十場八場。除非是捧李雲迪、郎朗「自己人」的場,音樂廳少見東方面孔;東方人新移民文化隔閡,較難認同、欣賞西方古典音樂這我能理解;可,在各大青少年音樂比賽的賽場,參賽者有八、九成的華裔、韓裔,這又怎麼說?

還記得幾年前李雲迪到馬州Strathmore Hall音樂廳舉行獨奏會,滿場觀眾絕大多數都是自己同胞,把拔馬麻狠下心花錢買票,拎著大大小小的自家「天才」,瞻仰明星。當天我坐的位置是距離表演台很遠的次級座,環顧四週,孩子吵吵鬧鬧無心賞樂,大人有的當眾教訓孩子,有的則罔顧音樂廳不准拍照攝像的規定,和劇場帶位員躲貓貓,逮到機會就拍。聽完半場,蜂鳥雅興全失。「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樣的音樂會卻讓我倒足胃口,寧可買CD回家獨樂樂。

蜂鳥從小學琴,和大多數學琴的孩子一樣,學琴,真是條孤寂的道路。在我父母那個時代,溫飽都成問題,除了醫師之家、名望之後,學音樂、聽音樂這等事都是屬於另外一個世界;我在家排行老三,父母行有餘力,省吃儉用讓我學琴,學琴總要練,還記得小時練琴就像關禁閉,父母看他們的連續劇,老哥老姐也關起房門做自己的事,平常沒人欣賞,一到客人來,就忙著要我秀一手,這孤獨而無趣的學藝路,就在六年和老媽玩累「Tom & Jerry」後,畫下句點。

當了媽之後,小時攢下的功夫總算有用武之地,女兒開始學琴、參加合唱團,我也重拾舊愛;女兒琴藝初段時,母女四手聯彈;進階後,姐妹雙手聯彈;琴藝日漸高升;我這個媽偶爾玩一手還會被女兒笑,算了,乾脆洗手當聽眾。

小時練琴的孤獨經驗,蜂鳥決定不讓女兒走我走過的路。蜂家的琴室就是客廳,旁邊一定擺了沙發,不是給客人坐,那只橘色的皮沙發是我的寶座,女兒練琴,我總愛坐在一旁看書讀報,也聆賞女兒帶給我的現場音樂;有時,在女兒練琴的空檔,母女倆會分享樂曲的領會心得、樂壇逸聞;有時,我讀到有趣的時事、或是受用的新知,也會迫不急待和女兒分享。

和愛樂的女兒一起聽音樂會也是享受!

幾個月應老二之求,帶她聽了WPA(Washington Performing Art Society)的季末壓軸演出,法國老牌指揮家、拉威爾和德布西的經典佳作,配上當紅的法國青年鋼琴家,整場音樂會,標榜法國式的浪漫,女兒聽得是興味盎然,蜂鳥卻聽得鴉鴉烏,摸不清其中線條、韻味,直到中場休息。

「媽咪!妳知道嗎,這個指揮家已經要70歲,幾年前甩了他的鋼琴家女友,和XXX有一腿喔?」(XXX是崛起中的中國美少女鋼琴家,聽說只要和此指揮家「睡」過,演奏合約就會源源不斷....),...,正當我稱讚法國獨奏家氣質翩翩,迷倒眾生,女兒又說「媽迷,醒醒吧..他是gayㄟ!」女兒在音樂院學藝一年,果然博學多「聞」(緋聞),這場音樂會有了八卦增色,蜂鳥也抓到印象派的旖麗「線條」!

言歸正傳,為什麼父母讓孩子學琴,結果孩子不僅一生沒能有音樂為伴,反倒漸行漸遠、終成陌路?

學琴也好、其他才藝亦然,父母為子女苦心營造環境,逼子女練習,自己卻無心學習、成長,更別說欣賞。比賽拿獎,子女爭得榮譽,父母也面上有光,久而久之,孩子成了比賽機器,幾次沒能拿獎,也就漸漸失了練琴的動機、學習的興趣。

蜂鳥周遭就有不少華人,父母逼著苦練,小時的確琴技了得,遍地的「小莫札特」,等到青春期叛逆,孩子不再受父母左右,親子為練琴反目,孩子甚至放話「我從此不碰琴!」看在蜂鳥眼裡,真是覺得惋惜。

音樂,在西方世界是文化,也是生活,親近音樂,只有讓人生更為豐富多彩!西方古典音樂源於歐陸,是庶民生活的一部分,傳到東方後,卻成了「上等文化」的表徵,音樂廳建得富麗堂皇,不輸歐美,真的能領略其中奧妙者,仍屬少數!

多年前蜂鳥曾有機會訪問已故作曲家許常惠。一生推廣古典音樂的他,留下傳世作品不少,其實許常惠原本的生涯規劃是當小提琴家。大學主攻小提琴,有機會留奧,卻發現維也納市集上肉販、菜販,攤子旁常擺著琴盒,生意放下,隨時都可來個「市場四重奏」;「我拉的比那賣豬肉的還不行!」許常惠大受震撼卻沒斷了他的音樂夢,他另闢蹊徑,改學作曲,學成歸國後,為台灣的民族音樂提升投注心力。

市場上賣肉的都能拉一手好琴,音樂即生活,生活即音樂,走遍世界各國,維也納不愧「音樂之都」的美名。

放眼今天的華人世界,學琴的一大把,卻沒能讓音樂走入生活,別說玩樂器,連欣賞都還談不上。

音樂賽場華、韓趨之若鶩、音樂廳裡東方面孔寥寥無幾、「小莫札特」音樂生命早夭,.....,.家長們是孩子音樂生命的第一把「推手」,卻成了把孩子「推」出音樂之門的「手」,說來諷刺,卻有因可循!

~*~*~*~*~*~*~*~*~*~*~

下圖:老大老二四手聯彈,練琴有伴,不孤單!

下圖:老二和她的兩位音樂戰友去年在首府國家長老教堂為川震災民聯手舉辦賑災慈善音樂會,音樂走入社區,三人募得美金超過七千元。圖為三人壓軸六手聯彈拉赫曼尼諾夫的Romance。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ummingbird2009&aid=3476548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The State I was 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要不要學?要不要逼孩子練琴?
2009/11/08 13:45

我的孩子,喜歡彈,但真正坐下來練琴的時間比起我認識的小朋友都少很多。

我一直也在想,到底要不要逼孩子們多練琴? 練琴對一些小朋友來說,好似是個痛苦的差事。


甜水窩蜂鳥(hummingbird2009) 於 2009-11-08 20:19 回覆:

No pain, No Gain,學任何東西都如此,只是,投入的時間若和收穫不成正比,那就得斟酌思量:到底孩子的資質在哪裡?

就如樓下3kids老爸所說,學琴有許多好處,如果試了許久,孩子還是沒興趣,也許,休息一陣,或是試試開發他的其他方面潛能與材質.

老大小時手腳協調不佳,我們送她去學體操、舞蹈,這是功能性的學習.

老三15歲,從4歲加入合唱團,5歲學鋼琴,8歲學校弦樂隊拉小提琴一年,九歲轉成敲擊樂器,10歲再改變主意學長笛,學了四年(真正拜師只有2年),初中最後一年被選為學校管樂隊長笛首席,升高中後,學習時間不足,也只好喊卡.

我曾在兒童合唱團教過三年,大多數的孩子都喜歡我,卻碰過一個小男孩,上課就偷畫畫,卡通人物畫得維妙維肖,上合唱課卻十分痛苦,一個學期下來,我就跟他媽說,別來了,讓他畫畫去!


心理師Rache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分享我家的經驗
2009/11/08 10:51
我們家女兒、兒子都曾在小時候學過鋼琴,女兒很快地就表示她不喜歡,我也不勉強,馬上「從善如流」地停了;兒子的鋼琴老師很棒,從來不給孩子壓力,除了傳統的練習曲之外,還會穿插一些輕鬆的小調、民謠。每當兒子搖頭晃腦地彈奏時,我就在一旁做「陶醉」狀,誇張地表示喜歡。這樣下來,斷斷續續(因為老師產假)也學了兩年左右。

兩個孩子都沒有成為音樂家,但至今都還維持對音樂的興趣,也常跟朋友去ktv高歌一曲;我想,大概是因為我對「孩子是否該學琴」一直抱著開放的態度吧?

甜水窩蜂鳥(hummingbird2009) 於 2009-11-08 20:24 回覆:

"音樂家"不是常人能幹的!若非有絕對的熱情加天賦,別輕易踏上這條路.(如果孩子練琴需要父母催逼,那鐵定是沒熱情)

學琴到最後能自娛娛人,是上上結果,能學到自娛的程度,就不錯了!

維持對音樂的興趣......對孩子學琴抱持開放的態度,

對,就是妳這種態度!


angelhohoh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你的寶貴的經驗分享
2009/11/08 08:34
加拿大前前總理的離職晚會上
每個議員官員都能上去彈奏一些不同的樂器
如果 我是說如果
如果台灣的議員和官員也都有些音樂素養
我想應該會很不同

甜水窩蜂鳥(hummingbird2009) 於 2009-11-08 20:26 回覆:

有道理,應給這些人開音樂班,啟智兼陶冶心性,才不會動不動就張牙舞爪!


媽媽咪呀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說得真對
2009/11/08 00:43
父母有時真的要自省,不要什麼都隨他人起舞,結果嚴重反效果,還賠上親子關係,可惜呀
甜水窩蜂鳥(hummingbird2009) 於 2009-11-08 20:33 回覆:
為了學藝,賠上親子關係,丟了銀子也丟了孩子,那是最最不划算的.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