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洪醫師歷次與病人繪畫聯展的序言
2012/07/12 16:57:40瀏覽819|回應0|推薦0

在這個不一樣的診間,沒有威權的專業,也沒有藥水味,在瀰漫著古典音樂中,大家靜靜地描繪著希臘與羅馬時代的石膏像,人的臉色複雜而紅潤,對生命也充滿了自信,這群曾在陽明醫院洪建德醫師診間作畫的『病人』,比醫院外面的常人還要健康,快樂自在,他們曾經與我們一起告訢你,生命還可以這麼玩下去的傳奇。

 
1. 1998年6月27日至7月2日,於臺北社會教育館舉辦,洪建德醫師1998年個展尋覓內心的故鄉。
   
 
   
 

尋覓內心的故鄉是洪醫師創作的中文短句,這個緣起於學習日本語時期的體會,內心的故鄉可能曾有一時代的中文類似的想法,但是google網路上直到今天2011年10月2日仍然沒有任何文獻,使用yahoon搜尋則我當年的出版物與衛生局平面刊物專訪的電子檔仍然高高掛在網路天空中。以日本雅虎搜索則看到1本出版物,與我日譯名稱相似,但是它是一本翻譯自美韓混血兒,對內心祖國認同的尋尋覓覓,所以本短句具有原創性,是東亞唯一,與首先自科學家跨入人文家對美術與心靈寧靜的追求。

   
  [ 推薦a ]
 

標題:魚大師
作者:日本料理師傅 賴成鑫

我認識的洪醫師很有才能,攝影、寫書、畫畫,對吃的很懂,尤其是「關於魚的問題」,連只剩下一小塊的魚肉他都可以說出名字來。我常常故意考他,做一些不容易吃得出來的菜色;現在我都不考他了,只要是魚、日本料理的事,都直接找他問。因為做我們日本料理這一行的,很少碰到這麼厲害的客人,所以看他到店裡來,師傅都很緊張,但是也學到很多知識。他有一本書是《如何做菜最營養》,寫了很多科學做料理的知識,現在我也懂不要「土法煉鋼」,從書裡對很多不明白的事情都迎刃而解。

洪醫師寫的《吃魚最健康》是我得到最完整的資料──關於魚,很少看到對魚做這麼詳盡介紹的書,吃料理可以吃到寫書,又成為專家,我想只有洪醫師一人。

   
  [ 推薦b ]
 

標題:生活很美麗                   
作者:志工 李秀鳳

我一樣是洪醫師的病人,他的很多著作我都有,因為從他的書當中,我獲得很多健康的知識可以照顧自己及家人,他的廣播也是我固定要收聽的節目,除了健康資訊,還可以跟著洪醫師走過他曾經到過的城市、吃過的東西、看到的人、當地的歷史、值得效鏡的地方,還有教人做料理。時常我懷疑洪醫師腦筋裡到底裝了多少東西,但是更值得的是他對每件事的終究是希望每一個人過得好,其中的深意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明白,如果洪醫師出來參選我一定投他一票,這樣社會會變得更好。

洪醫師是一位人文的醫師,不可能會出來參選,這次洪醫師要開畫展推動心靈改革,我義不容辭的答應幫忙寫這篇文章。我們社會需要這些東西,每天的新聞社會案件看了晚上都會作惡夢,如果有更多的人像洪醫師這樣默默地做淨化社會的事情,我想生活是會變得很美麗。

   
  [ 推薦c ]
 

標題:真正的生活
作者:古稀老病人 劉榮堂

洪醫師說讓我寫一篇文章,要登在畫冊上,真是受寵若驚,又惶恐,平時也不是拿筆的人,突然要寫一篇東西出來,還真是「傷腦筋」,但是因為是洪醫師,所雖然會寫的辭不達意,還是要努力寫出來。

認識洪醫師是親友的介紹,因為那時被診斷是糖尿病,親戚知道後,就說治療糖尿病就數陽明醫院洪建德醫師最有名,讓他看的病人很多。妻子聽人這樣說拉著我一定要到陽明醫院看病,因此也就認識了洪醫師。

初見洪醫師是在人聲鼎沸的門診,來看病的人很多,我也是排了很久才掛到,雖然人多,但是很多義工幫忙,讓整個門診井然有序,很有人情味。終於見到洪醫師,問了他很多問題,但是他的回答卻都很平實,好像不夠「特別」;後來我加入了糖尿病的「病友俱樂部」,常跟洪醫師接觸,從吃飯,生活當中,漸漸體會到平實中的真諦。

跟著洪醫師我的生活漸漸的改變,現在我每天生活常,三餐都吃得很充實、健康(我老婆也是樂得輕鬆),又不必忌口,糖尿病對我的影響已經不再困擾,平時跟我老婆散步聊天常會提到洪醫師,這次洪醫師要開畫展也是我們這些病友看洪醫師畫得這麼好,又知道他要推廣心靈改革,鼓勵他熱熱鬧鬧辦一次,聽說當天洪醫師邀我們這些病友去剪綵,有幸參與,與有榮焉,認識洪醫師除了救命之外,更拓展了我沒有認識的真正生活。

   
  [ 推薦d ]
 

標題:生命裡的舵
作者一:志工 陳美燕

他!總是不安的來回走動,每一樣東西都吸引他好奇的去觸摸,把玩著。他!是一個二十來歲,第1型糖尿病病患,又加上智力上的障礙,使年輕人該有的活力與朝氣,在他身上是無法感覺出來的。而母親總是雙眼盯牢著他,深怕一不小心孩子惹禍。我總會對他母親說:「媽媽!辛苦妳囉!」。

一進診間,他又開始忙起來,把玩所能見到的東西。怕干擾主任看診,我拍拍椅子說:「弟弟乖!來這兒坐」。他果真乖巧的坐下來,傻傻對著我笑,那笑令我動容,在他們的世界裡,喜、怒、哀、樂、又代表著什麼?上回看診時為了怕打打針抽血,就哭著,鬧著,讓母親束手無策,那種無力感讓人心疼;看完診後,他突其然的伸手握住主任的手,久久不放,主任也微笑的任其握著,且用關懷的眼神凝視著他,那畫面多感人啊!

你的大手!
是我生命的舵,
你的笑容!
是我生命的陽,
雖然!
我是個智障者,
但!
我需要生命關懷,
握緊你的手!
它是我生命的舵!

   
  [ 推薦e ]
 

標題:生命裡的舵
作者二:志工 李金花

有人說:「人因為有夢想而偉大」而我們則說:「我們因有洪醫師而偉大」。
洪醫師豐富了我們這一群平凡義工的學識,讓我們有能力去發揮愛心幫助病人。

我們眼中的洪醫師最令人佩服的是他對學識的探討及努力,是我們學習的目標精湛的醫術,治病的理念,耐心教育病人。

每當病人病情好轉時,洪醫師臉上的笑容就像燦爛的陽光,讓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 推薦f ]
 

標題:糖尿病友的身心生活
作者:台北市立陽明醫院糖尿病俱樂部 李會長

洪建德醫師看我的糖尿病已有7年,當初看到一群白髮皤皤同病的老人,且對糖尿病的自我照顧也一知半解,病情也似無法改善。我決定以自己「患病的立場」志願做為志工加入糖尿病俱樂部為會員,為其他同病患者服務,將自己的治療經驗或自我照顧方法告訴他們,相互交換治療心得,增加對疾病的認識與了解,加強對病情的適應與自我照顧能力以提升醫療的效果。

由於洪醫師除了日常的看病診療外,還犧牲自我,親自率領患者病人做郊遊及健身,或實際做病人的飲食保健示範,或做糖尿病治療的專題演講及協助病友克服心理障礙。尤其常告病友什麼都可以吃的平衡營養,惟對量的控制要注意,這對排除病友的心理障礙有很大效果。從前對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有不少禁忌的,所以得了此病就失去了人生對飲食的興趣,造成人生沒有多大意義。

這次洪醫師要自六月27日至7月二日在台北市八德路三段社會教育館,舉辦個人畫展,這有很大意義存在的「一般被人形容為手拿手術刀或手持聽診器的醫生要開個人畫展是難以想像了」。何況洪醫師平常看診一個個上午就看二百位的患者,如此超過忙碌的人更無法想像,這表示洪醫師內心從容以繪畫的樂趣安慰忙碌的身心吧!

但我更想這也是對病友的一種啟示,因糖尿病是無法根治的慢性病,極端的說:得了此病大部分病友都抱有此生已完了的悲哀的感覺。洪醫師要排除患者此種心理障礙,鼓勵病友繪畫,所以6月28日舉辦糖尿病人來繪畫的活動,以期許病友充實其心靈生活藉著畫筆使精神安定,提升醫療效果,而達到發揮人性化的醫學精神。由此可見洪醫師治療糖尿病人的用心,從身心兩方面著手,實在是未曾見過有如此人性化的醫師,可敬可佩之至也!

把失去的心找回來

我常想:「人汲汲營營到底為了什麼?」人類追求的應是內心的寧靜、平和、愉悅、滿足,讓心靈有了歸宿,讓肉體得到滋養。這種身心合一的健康,也是1998年畫展想要呈現的主題,希望藉著繪畫把理想描繪出這種精神上澄清透明、乾淨唯美的境界。

我的家族長久以來都是佛教的奉行者,我在現代教育中又經歷北美及歐洲在歷史、人文、藝術和科學的洗禮,因此對基督教的體認也不可謂不深。現代德國的後基督教文明講求尊重生命、返璞歸真,和愛護環境、天人合一的生活理念,與佛教的主張十分吻合,將這種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的博愛精神落實在反核、反污染、反人體或動物實驗、反皮草、反浪費資源上面,不但立意高尚,而且實際可行。這與現在部分人汲汲營營,醉生夢死,買頭等艙開往西方極樂世界的渾噩,不知相去多遠?
今天以繪畫來送給社會──祈願人間淨土,就在當下,臺灣當地。

洪建德1998年6月6日 序於畫展前

   
2. 1999年5月4日至9日,於國父紀念館翠亨藝廊舉辦, 洪建德醫師 1999年個展 禪—心靈的處方。
   
 
   
 

您無法想像,一群平民百姓與他們的醫師一起高興地去剪綵,在記者與媒體的簇擁下,老人家的眼睛忽然比年輕人還有神,聲音越講越宏亮,他們很有自信解說著繪畫的興致,他們雙頰泛紅地像小女孩,想起我們該如何為這個景象命名。

   
 

禪—心靈的處方 洪建德醫師個展

張序

畫一個圓的筆墨痕跡,竟然使鑽研於醫學治療的他,從此與畫筆結下了緣,雖然1998年6月我們第一次作品展出,我們並沒有實地欣賞的機會,但從他的畫集以及近作,個人深深由衷敬佩,非專業畫家的醫師,能在色彩,畫筆的交織下,尋找到自己「內心的故鄉」(註),
「一個充滿滋潤生命泉源的地方,即是透過繪畫、賞畫、看畫,而把妨礙健康的事情、時間轉移,透過繪畫來沉澱心理的雜質,讓內心呈現安靜、平和、透明與清澈的世界」。誠如藝術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說「藝術實為一種具體生動的證據,顯示人可以重新有所知覺,然後表現在寓意,感覺、需求、衝動和人類行為的特質上面。產生這種覺醒,使人增加調適,選擇和重新處理事物的能力,因而使藝術變化多端。同時導致將藝術視為一種意識理念—成為最偉大的理性成就。」這也就是洪建德醫師認為「行醫的理念有利於創作」,學院派的畫家或自由創作畫家,在表現意念時,無論具象,抽象總可以理出一些原則或創作概念,甚至可說出某些創作共通論點,但對於我們的作品創作泉源,「覺得用什麼顏料,用什麼畫具都不重要」,「把門關起來之後,這就是我們內心的故鄉」。從過去的作品中,我們創作範圍,有禪宗的水墨,豔麗繽紛的水彩靜物、風景,濃濃鄉土的油畫、壓克力顏料作品,如果說把他列入樸素藝人(素人藝術家),我們個人不予同意,無論是生活礪練,大世界的藝術宏觀,已經在他個人生活中接受,只是不去污染其「內心的故鄉」的思慮與衝勁,他是「時間與空間的旅者」,「活動力強的人」,他用繪畫探索心靈,創作出來的作品,猶如幾個前世今生累積而來。二十世紀的今天,我們研究著「繪畫治療」的方法,其實他已早在臨床實驗其以繪畫治療心靈的創作工作了。

此次有幸在我們以「禪」為主題舉辦畫展,其實我們的「禪」,並非俗稱宗教意味的「禪宗」,而是心靈安靜、平和,去除污染的「內心的禪」,它有色彩,有造型,「治療心靈」的禪,從展出的作品雖然大部分以粉彩(Pastel)繪畫,但微略的在畫面上發覺有些印象派的色光,他善用色彩混合的處理,使色面在視覺的混色下產生亮麗的光,若非內心愉悅,否則無法把存在內心裡的感覺「心中的禪」透過畫筆繪出物體外的氣氛,繪畫的創作,除色彩與表現技法外,最難的就是構圖,畫面的組合是引導欣賞者對作品內容探討的方向。因此前人有許多的學理來作為繪畫者依尋的模式,然而從我們的作品中,竟然避開了這些規則,這也就是醫學博士從學理的探討而走出桎梏的道理,又從一些描繪室內角落的作品,那種描敘人類受生活環境的限制下求的一角的安寧,強烈慾望下使之歸於寂靜,其實這就是我們展出主題—禪的真正意義。看慣了一般繪畫者強求表現的作品,突然對洪建德醫師的作品,好似患者為良醫解開了心解一般的舒暢,那些綠地、清流、山嵐、靜物等,誠如他個人所言,「我們個人文化,是我們和其他畫家一點點不一樣的地方,是我們想要表達一個有自信,走出自己風格,樹立一種典範的繪畫」(註),對一位業餘的創作者而言,這並不是狂言,而是他四十歲以後,從事繪畫所抱持最純真的原則,洪建德醫師在國父紀念館展出其作品,有感於他對繪畫的熱忱,以及作品的特色,在此寫下個人對其作品的觀感,並祝福他,期望他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學院教授   張柏舟

     註:洪建德 1998 尋覓內心的故鄉 聯經出版

     註:郭禎祥 1991 藝術視覺的教育 文景書局

   
3. 2000年8月19日至31日,於臺北社會教育館2樓舉辦, 糖尿病病友繪畫與洪建德醫師2000年繪畫聯展 人間活水。
   
 

陽明東山大觀寫於2000年人間活水畫展前
不回首,不回首,今生今世且得過,淵明倜儻,焉然南山;子瞻大節,自耕東坡。五十億地球冬,識誰過?一生懸命糖尿病,壺懸藥給。偕病友,觀斜陽,覬流水,風華不可久,靜物當知我們。辛棄疾歎: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德川家康亦復是。不笑是非,不撩人間事,五百年後,誰知達文西不是前世的我。
假如您發現,既然大家都搭上莊子所創作的大鵬鳥,遠走高飛在現世的社會之上,一切都不必太在意時,蝴蝶居然會飛到您身邊了。

   
 
   
 

人間活水
施序

懸壺在『四時佳興與人同』的哲思理念與實踐裡
~序 洪建德老師與病人聯展~

美術創作本是一種生命能量的展現。雖是個人追求美感表現的精神作業,亦需兼具社會意義、兼顧社會使命。蓋美術與人群、土地、社會有著密切的關係。
醫師同時也是畫家的洪建德先生,深知藝術是精神的寄託處,心靈的守護神,希望的領航員。所以我們站在懸壺濟世,醫師救人救心的立場,堅守公理與正義;秉持和平與慈愛,追求仁、善、美。並透過藝術治療的藝術活動,彰顯了醫德醫術與藝術結合的意義及價值。

▲上醫醫國的胸襟
讀過我們的創作自述,深感洪醫師確實是位了不起的大夫。他不但是醫生,而且也是個感覺十分敏銳的美術家。不但關懷病患,更關心人間、社會與環境,此誠乃所謂『上醫醫國』。優秀的醫師當以醫治病人及天下為已任,並任重道遠自期許之。
洪大夫寫過一首詩¬─
迷失的心。
落在掠奪財富的深淵裡,
看不到週遭的景色,
聽不到內心的韻動,
雖然還活在台北街頭,
但是又聾又盲。
從這首詩,我們不難了解洪大夫對於當下台灣的生活環境的憂心,國人生活品質的關懷。詩詞道盡了大台北都會的不堪。不是嗎?在台北市,和諧的畫面難得一見,市民生活的痛苦指數居高不下(其他島內都市亦然)。
生活環境,其實是住民的心念,心境,心思,心力及心態,甚至是心術的整體投射的總和反映;也是住民的生命內在厚、薄、粗、窳度的外化展現。因此,要建立一個美好新淨土、新故鄉,則必先淨化人心。有淨心斯有淨土。淨心之道無他,唯有透過長久的藝術、文化之薰陶,或者是治療。我們非常瞭解這一點。

▲心靈故鄉的建設
我們美術創作的根本理念-『尋覓內心的故鄉』藉由這個理念,洪大夫把他生命深處裡的優質內涵,轉化、釀造成一泓清澈的人間活水,灌溉眾生的心靈。他說:『希望進來參觀我們內心的桃花源,因為這裡沒有電視上現實的暴力,沒有衝突、緊張,只有平和、寧靜、澄清、透明的世界。』
洪大夫和你我們相同,一齊走過了台灣近數拾年的歲月,目了社會及生態環境的劇烈變遷,見証了近代島嶼嬗遞的歷史。我們看到了本地自從經濟起飛後,山川日漸變色。淳樸民風消失,青山碧海不再美好。昔日那無垠綠野,縱橫阡陌;那幽篁搖曳,小鳥吟唱;那流不盡的綠水悠悠,人情濃濃的吾土吾民景致,漸行遠去。而當我們年歲漸長,常縈紆其心中者,仍是這片記憶裡的寧靜、純潔、溫馨的內心故鄉。
洪大夫的內心故鄉-人間活水系列,顯示我們己然深刻體會了『衣食之中無道心』的至理。他定也能同意人們應以『熱心』代替『野心』去實現理想,才能重覓那睽違多時的心靈故鄉。在那兒,青山綠水應猶在,純樸未改。我們的許多作品,總是提醒吾人要用心聆聽純淨心靈故鄉的呼喚。喚醒自已,認清楚世間法的真諦,生命的真義。切莫盲目追逐而反成為自我們心靈的受刑人。

▲ 四時佳興的美感

洪大夫的作品給我們感覺正是-『萬物靜觀皆自得 四時佳興與人同』。概略論之洪大夫的春夏秋冬,四時佳興的作品及理念,其創作態度是-『畫中全自己 心中無大師』;其心懷是-『隨心所欲 可踰矩』‘其圖像造形是-『一切唯童心造』;其方法是-『不以規矩 自在成方圓』;其要領是-『日出而畫 日落而息 塞尚、莫內’畢卡索於我們何有焉』;其給觀賞者的聯想是-『我們是隻小小鳥 飛就飛 叫就叫 自由逍遙 我們不知道有煩惱~』。
而洪醫師非常成功地,透過愛心、耐心及恒心,把這些繪畫上的珍貴要點元素傳播給他的病人,因而病人學生們的作品也是充滿了無限的快樂和希望,非常真實。
從我們的『診間靜物』到『四季風情』到『生活空間』作品,洪大夫在追求一種恬靜的生活情調;無所求的生活態度;人與人相互了解、諒解的生活方式;自在的生活品質。而洪大夫也很用心地把這些教給他的病人學生。

我們的作品,大約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 題材平實親切又溫馨─洪大夫以日常所能即及的事物,如花、木瓜、瓶罐等等當主題,顯現極生活化的感覺。
二、 用色高雅脫俗,無過度綺麗、炫耀之表現。暖暖內含光,含蓄而耐看,更耐人尋味。
三、 頗具統調觀念。畫面色調和諧統一。
四、 描繪程度恰到好處。並無太多贅話,或過度瑣碎之用筆。
五、 構圖穩健,結構緊湊。能夠強化景色中的色塊。色塊乃畫面構成之要素。是繪畫的重要形式。畫中色塊清楚易辨識,且有對比效應,增加不少視覺效果。
六、 合乎現化美術平面化的主張。洪大夫明白『運筆墨止於所當止』的畫理,不多作描寫,不刻意追求肉眼所見的立體感,故有以致之。
七、 自由自在,收放自如。因為不很學院,故自由度高,因而洋溢出『無形的真實』。

於茲致贈洪醫師一首詩。此詩寫水,呼應其春夏秋冬,四季風情的人間活水畫展:
“春來岸花開似錦,潺潺流水湛如藍。
夏至遍山綠瀰漫,映得澗水翠瀲染。
秋雲淡淡天澄清,更澤沇沇水色展
冬梅點點泉凝泚,磛岩石間洌水寒。“
師大美術系副教授 施並鍚寫於2000.7

   
4. 2001年8月18日至30日,於臺北社會教育館2樓舉辦,糖尿病病友與洪建德醫師2001年繪畫聯展~生。
   
 
   
 

影藝術家 莊明景 序

一位濟世的醫師,一個執著的素人畫家。兩種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工作內涵,卻同時存在於一個現世人的身上,這個人就是洪建德醫師。在社會中獨善其身比較容易,能兼善天下者非常難得。因為眾生雖然平等,不過天賦卻因人而異,而且氣度有所不同,所以每個人顯現的格局不一樣。建德醫師不是宗教家,也不是政客,他不用把信仰與理念注入他人的軀體中,而以繪畫的美感與藝術的生活教導他的患者與友人,激發大家的藝術潛能,進入自己的內心深處,延伸自我們的定位,這就是「我思故我在」的本體,激盪大家的再造生命。
建德醫師之言行脫俗,乃出自於他內心的使命感,是智者仁心、是善人。他有推己及人的關懷,也有無私的貢獻。他有獨樂的小我,更有眾樂的大德。他努力照顧大眾的健康,也積極啟動大家的意識層次,提昇生活的品質,體會美感與真樂的境界。
臺灣數十年來,大家把經濟當作唯一的目標,得到了暫時的奇蹟,卻忽略了心靈成長的平衡,物質生活與精神主軸不能協調,產生人文錯亂的現象,讓大家感覺到不安定的空虛,生命落入真空狀態,思想停滯、迷失、焦慮、無力感。令人痛心,也教人擔心。
洪醫師努力與堅持,是人文錯亂的提醒者,也是生命價值的提升人。播種、生根、成長是必經的過程。由點而線,由線成面。全民的共識與實踐,讓生活有積極的運轉,確定自我們思想的焦點。讓大家享有美美感經驗,留下應有的人性尊嚴。

攝影藝術家
莊明景90年8月寫於畫展前

寫在畫展前
自序

到了第4次的畫展前夕,有一位我們尊敬的禪師引出一句名言,枯樹開花,它出典自元代翫江亭第二折:我們曾聽得人說:寒波造酒,枯樹開花,他便是大羅神仙。我們覺得我們的病人繪畫班除一名外都超過65歲以上的老人,平均還高達76歲,他們都是同時有糖尿病與心肌梗塞,乳癌,心衰竭,與憂鬱症的病人,經過人生風霜,活得並不快樂,洪醫師帶著他們畫了6年後,準備畫展時,發現他們的雀躍,好像幼稚園的學童一般可愛,前2次他們參與剪綵,接受聚光,讓它們在人生的末端,在心裡綻開美麗的花朵,不就是枯樹開花嗎?

但是老人家好像自己的父母,怎麼可以稱之為枯樹,來描述自己的成果?於是有人想到復活,洪醫師覺得像基督教的專有名詞與固有語義,再生又像低等動物一樣,斷尾可以再生,水蛭的觸手可以再生,最後在洪醫師近年研讀的中文巨著-老子中,找到靈感,言簡意賅的「生」,洪醫師以甲骨文的草木發芽狀並列兩字,居然沒有人知道這是文字或圖案,引起多數的畫展參訪者,與畫冊閱讀者跟我們詢問,終於引起大家的注意而共鳴,洪醫師也把這些神奇的事物,以科學與謙卑的心,來解釋,因為他們的血糖都在控制得好範圍,另一方面他們的身心靈與環境因素,洪醫師都付出許多精神與時間照顧,但他們會好起來,洪醫師都歸功於自然界的道理,洪醫師也沒有收取他們任何補習費,或額外的任何支付,所以符合神人無功的道理,洪醫師真的沒有超能力,因為經過長時間的糖尿病與其他的惡性疾病的摧殘,他們的生命也會結束,這也是自然界的道理,但是他們在人生的末端過的很幸福,不只他們說,家屬也說很幸福,洪醫師很高興大家都很幸福,更堅信社會的幸福感可以創造,醫治病人,不是要求一些表面的服務業功夫,那與餐廳服務何異?其實應該說醫師用藥治病,尤其醫治慢性病,不只醫治血壓,不只醫治血糖,更要醫治他們的心靈,社會,甚至於參入他們的環境,創造社會的幸福感,才是人文醫學的真義。

   
5. 2004年7月3日至8日,於臺北社會教育館2樓舉辦,糖尿病友與洪建德醫師六年回顧展 受我不老。
   
 
   
 

受我不老自序

枯樹開花

病人經過正常血糖治療(normoglycemia),漸漸會一天一天好起來,幾年之後,頭髮會再長或變黑,臉色會紅潤而光滑,但是仍有一部分的病人,因為心靈,社會經濟,與環境因素而不快樂,好不起來,但是猜家繪畫班的病人,許多媒體朋友瞧見,曾有人以枯樹開花來形容,意義為已經枯老萎乾的樹又開起花來。此句出典自晉•陳壽三國志•魏志•劉廙傳:起煙於寒灰之上,生華於已枯之木。但是有禪師繼續使用,但是我的病人怎能稱之為枯樹,這是醫學倫理,與人文人權的大課題,我就建議不要使用。 

本來2001年聯展時,以老子的精神來正面描述在生命的遠端,人們仍以色彩來迎接繽紛的人生,但是枯樹開花不是好的佳美辭句,於是我以「生」字來闡述,這個生命的熱度,2004年我想繼續且超越這個感覺,但又不願意太早進入莊子的逍遙意境,於是我再思索,就在回祖宅掃墓時,看到堂弟唸的一本甲骨文的書時,驀然發現,以受格來表達人們對老天賜給我們長壽平安又快樂的場景,於是「受我不老」的主題就定了下來。「我」在甲骨文的周代是第一人稱受格,周人敬天法祖,把榮耀也常歸給上天,「受我」就是「天授我」的簡語,所以有謙卑的意涵,洪醫師深信不能過度彰顯這種神蹟為醫師自己有神通,來蠱惑世人,誠如莊子所云:真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修養,更能彰顯我對現在幸福的珍惜及感恩。

其實這些病人活得快樂與長壽就是醫師的責任,我很快樂地與他們渡過了六年的時光,一起繪畫、一起探討人生的美學及生活的道理。病人以謙卑的心來迎接長壽,醫師以謙卑的心來不居功,這一切的姻緣,希望大家一起來享受。

2004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受邀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中心邀請,舉辦「糖尿病病友與洪建德醫師繪畫六年回顧展-受我不老」。
   
6. 2006年9月23日至10月5日於臺北社會教育館2樓舉辦,糖尿病友與洪建德醫師繪畫聯展~逍遙。
   
 
   
 

寫在糖尿病友與洪建德醫師繪畫聯展之前

糖尿病是國人第四大死因,也是心臟病和腦中風的危險因子,洗腎病人很多是因糖尿病導致,可見糖尿病的重要性。糖尿病一旦得病,終生相隨;如何與糖尿病和平共處,是個重要的課題。

洪建德醫師除了醫療上的照顧之外,另組織糖尿病病友會,不只教育病人如何控制血糖,從生活起居做起,更以繪畫來與病友共勉,身心兼顧,與病友同開畫展,讓病人體驗自我們實現的生活意涵,意義重大。

每一幅作品無論好壞,都在表達作者內心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在成果展現之前的過程,那是一種生活方式:醫師帶著病人,如何在與疾病共處之下,走出陰霾,開創更積極亮麗的人生。

洪建德醫師在醫學生涯中,另闢一個藝術的心靈世界,以40歲中年開始學習繪畫,開過幾次畫展――1998年〝尋覓內心的故鄉〞,1999年〝禪――心靈的處方〞,2000年〝人間活水〞,2001年〝生〞,以至於2006年〝逍遙〞。從這幾次畫展的題目,可以一窺洪建德醫師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第一次是洪建德醫師的個展,以後都是與病人的聯展,顯現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也藉此看出醫師對病人的關懷、照顧與愛護;這也是醫學教育中,以病人為主的全人醫療的範例之一,值得肯定。


周    碧    瑟
2006年9月9日
於國立陽明大學
社區醫學研究中心

2008年5月1日至5月31日,在臺北市立聯合陽明院區2樓,配合23屆院慶舉辦糖尿病友與洪建德醫師繪畫聯展。


請參閱人文醫師洪建德網站文章-『洪醫師如何看待人文』『人文的腳印』『人文的醫師』

網站 http://www.humanityman.com

部落格 http://blog.udn.com/humanityman/article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