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嘉義行.7.3嘉義神社「手水舍」vs 神社遺址
2018/03/10 13:47:56瀏覽2967|回應0|推薦26

2017.10.14

前文提到嘉義神社神社本殿(也就是忠烈祠)與新建物合建成射日塔。但整個嘉義神社的古蹟範圍包含第一代神社遺跡、祭器庫、手水舍、休憩所(參集所)、齋館及社務所等附屬館所。

在日本可以看到完整的神社結構,在台灣可能都拆光了,這個手水舍也是後來才復水的,雖然有立牌說明,但照片沒拍好,查了網路資料補充之。

位於嘉義市史蹟資料館對面的手水舍,嘉義神社的歷史源自1911年,當年日人為了提倡日本國家神道,推展皇民化的運動,嘉義廳積極籌建嘉義神社。嘉義神社分為兩代,第一代神社於1915年啟用,其位置在現在射日塔的右前方,當時因參拜人數多,空間不敷使用而另建第二代神社。

第二代嘉義神社的手水舍於1945年啟用,為獨立的四柱庭建築,中央有八角形溢水槽,槽內置石盤一口,配置長柄水勺,提供參拜者洗手和漱口之用,以達到淨身淨心的效果。為了保護古蹟,引接自來水並加裝感應設施自動出水,讓遊客體驗到訪日本神社時的淨身漱口步驟,希望復水後讓更多民眾參觀嘉義市史蹟資料館時,對神社的歷史文化有更多的認識。

手水舍內設置解說牌讓參觀民眾認識手水舍使用步驟:

(1)以右手拿長柄勺取水(每人只取一次水),洗左手。

(2)交左手持勺,洗右手。

(3)再交回右手持勺,將水倒於左手掌,用來漱口(或象徵性的用水拍嘴唇)。

(4)把勺子立起,以剩餘的水洗勺柄。

(5)最後將水勺放好,讓下個人使用。

我是只有洗手沒漱口的半套體驗,日本人對神的敬仰有著某種程度的虔誠信仰。

 

手水舍 vs 嘉義神社參道旁的石燈籠其一,1920年建造


參道旁的石燈籠

參道旁的石燈籠背後是史蹟資料館

左方嘉義資料館/正前方為忠烈祠牌坊/右方手水舍

手水舍

沒拍到

參集所(休憩所)

為集結準備之場所,因此必須在手水舍之前、社務所之附近,用來集結容納眾多參拜者,

方便快速進出且能遮風避雨的場所,所以採用無門窗的亭式半開放空間。

嘉義神社之狛犬,原本有3對

嘉義神社之狛犬-含珠

狛犬亦稱胡麻犬或高麗犬,傳說是高麗傳入日本的高麗犬,一說是為除魔的拒魔犬,

常見於神社的社頭、社殿前或寺院前,以供除魔之用。

嘉義神社之狛犬

嘉義神社之狛犬

嘉義神社之狛犬

較遠的一對狛犬

嘉義神社之狛犬

嘉義神社之狛犬

祭器屋說明

祭器屋 

祭器庫(神輿庫)

祭器庫在拜殿左側,為存放神輿的倉庫,為長方形平面混凝土造瓦茸建築,屋頂用「入母屋流造」,

單側入口三面開窗。

祭器屋 

祭器屋 

第一代神社遺址說明

第一代神社遺址說明

第一代神社遺址說明

第一代神社遺址 

嘉義神社(かぎじんじゃ)位在嘉義公園 內,於大正4年(1915年)鎮座,昭和19年(1944年) 昇格為國幣小社,

主祭祀天照大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第一代神社遺址 

第一代嘉義神社於1915年啟用,方位坐北朝南。目前遺留柱基遺構以及石砌基壇,類似兩個相向的凸字平面。前者(靠南邊)的地坪遺跡,原為32坪的拜殿;後者(靠北邊)的石砌基壇,原為12坪的本殿。木構造的兩座建物因遭蟻害腐朽,於二戰後拆除,目前只遺留地坪柱基、遺跡以及石砌基壇。

第一代神社遺址 

第一代神社遺址 

老樹-黑松

老樹-黑松

老樹-黑松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cliu1516&aid=110927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