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聲部青春
2011/03/25 19:46:02瀏覽936|回應0|推薦1

  妻的表弟在今年學測表現平平,他的父母除了為他的未來感到憂心外,也只能將希望寄託在即將到來的指考上。不過這件事如果還有其它意義、或更讓令人值得反省的地方的話,應該是他那高大的身軀內,裝著的那個不肯妥協的、柔軟得宛如初生嬰孩的靈魂。

  高中三年級,十八歲,身高超過一百八十公分,體重九十公斤,望上去像是一堵厚重的牆,但這是一堵如莫言所說的「會唱歌的牆」;更不可思議的是,這堵牆發出的聲音,竟是清亮、純淨如處子的聲音。

  第一次聽到他的歌聲,讓我立刻回到三十年前,小學時的合唱團經驗。如同《哈利波特》裏分派學校的方式,只是沒有魔法帽,有的是指揮的老師,要我們一個個張開口試音,老師把手抵在我們的下巴,張大嘴巴從肚子發聲,我清楚地從老師擦得閃亮的鏡片上看見自己童稚的臉龐,到現在我都還感覺得到,那被按住下巴產生的微微的痛。我們當時無法想見老師將要用何種方式對待我們,那是一趟在聲音裏漂流的旅程。

  妳去第一部高聲部。你去第三部低音部。你呢──就去第二部,中聲部。

  中聲部,主要是豐富和表現與主旋律的合聲效果,就是那種不認真仔細聽無法辨別出來的聲部,對於那時的我們來說,合唱團裏只有第一部才是王道,是那種長得最討老師喜歡、功課最好,連唱歌聲音都好聽的人才能待的聲部。第一部是被祝福被讚美被擁抱的聲部,我一直覺得,我們不只是烘托映襯第一部的聲音,連存在的價值都是依附著第一聲部,除去了第一聲部,我們的聲音便失去了辨識度,我們是完美繪畫的背景色調,雖然有濃淡深淺,但卻沒有臉孔,也沒有個性。

  不過老師斯巴達式的訓練與管教,曾經讓我以為第二部應該會是個好藏身的地方,加上那時我的家正處在劇烈的動盪過程中,我不想被注意,用扁平和缺乏特色的聲音剛好可以掩蓋我那時不能全懂的悲傷。第一聲部太過奔放激情的表現方式,太容易讓情感止不住地流洩,這對當時的我來說不夠安全;而第四部的低沈聲音表現又太過抑鬱,我不想太早妥協,用沈重陰暗的色彩描繪我的生命。所以中聲部的位置剛剛好適合,那讓我覺得距離希望不太遠,陽光的溫度恰好拉出一道可接受的陰影。

  直到今天想起指揮老師,都還是感到心底陣陣抽慉般的恐懼,從發聲練習開始,我們幾乎都是處在類似馴獸師鞭撻聲下的氛圍中。老師一舉手,我們就提起氣全神貫注在他的臉上;雙手微向內閤,我們便踩著細碎的踏步圍成一個如微笑的弧圈;提起雙手落下第一個頓點,我們便暫時忘卻自我,進入如薩滿的神秘領域中,老師不斷舞動的手,在暗黑中畫出無數道光芒,那光芒團成一個圓,把我們的心神都收攝在那圓之中。

  那時我們並無法從練習合唱這件事當中發現樂趣,或者說,我們更像是某種發出聲音的工具,而操縱這個工具的人就是指揮老師;與其說是訓練,不如說是老師將我們的聲帶視為自然的樂器,將素樸的質料施以加工琢磨,然後編派安放在適當的位置上,就能創造出音樂的美感。然而這個編排與安放,卻成為一種青春的暗示、生命位置的象徵隱喻。

  我不知道多少次有意無意地走音,只是因為偷偷喜歡崇拜著那個擁有清亮好聲音的男同學,天知道我有多麼希望自己也能有那種聲音,那樣被高聲部的主旋律吸引,混雜年少時情感的初萌與不安,不解與未知,我摸索盤旋著那如插入天空的音階,如同冒險探究那遠高過我理解層次的生命經驗,以為不會有人知道,然而卻馬上被老師洞悉識破,一個耳光與一頓責罵,「下課後留下來加強練習,」自此以後我知道自己只屬於中聲部,從此明瞭自己的聲音不能飛翔,也失去用各種聲音的表現試探揣摩青春深度的可能。

  於是自己的歌聲有了悲傷的形狀,不管傾注進什麼樣的歌曲。

  所以每每聽到別人說,我不喜歡唱歌,我的聲音不好聽時,那其實和聲音本質沒有直接的關係,而是那聲音已經被「形塑」過了,當歌聲被唱出來時,會回想起是那雙手在捏造著聲音,如果那是雙溫柔寬厚的手,那麼這個聲音一定是充滿自信歡樂愉悅的;而如果那是雙暴烈粗糙的手,那麼那個聲音必然充滿著刮痕,沮喪而挫敗。

  我不知道妻的表弟為什麼還保持著那樣純潔的高音,但我知道對讀書不見得有那麼大興趣的他,已經去過多次的西藏、印度和尼泊爾,也轉益過多位格西與仁波切,在世俗的教育體制裏一直適應不良的他,卻在佛法的世界裏卻有著超齡的表現──專注、寧靜、安住與智慧;而他的歌聲是消極抵抗這個世界最好的見證。

  我想,是佛陀的手撫觸了他的聲音,使他的聲音有了繽紛的色彩;儘管當他沈溺在聲音的世界裏時,像是居住在自己「聲聞」的世界,孤單、沈默、自求在這個紛擾複雜世界的超脫,但是卻真實地聆聽到自己內在的聲音。因為聽到他的聲音,讓我重新回到青春的現場,中聲部青春,也讓我聽到了這個年輕的世代,如何執拗地創造或保有一種近乎童稚的遊戲形式--包括歌唱、跳舞、電玩,因為這恐怕是他們唯一對抗這個壓力世界的方式。因此如果我們無法理解他們,是否正因為我們不理解自己青春歲月究竟是怎麼回事,而那些迴避的、忽略的、壓抑的種種物事,也必將在生命的延續當中,不斷重來。(《人間福報》,2011.3.24)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c0429&aid=501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