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樂府詩〈上邪〉– 別被愛情和利益沖昏了頭
2018/01/30 11:09:14瀏覽4717|回應0|推薦3

【漢坊聽詩語】 舊愛新歡‧之二十九

作者:朱玉昌(元智大學中語系兼任助理教授‧漢光教育基金會顧問)

情感是真是假?熱戀當下的男男女女肯定是真,因利益結合者多數為假。在名位、金錢和權勢等利益下所構築的情感,基礎不夠堅實,一個風吹草動,反目成仇似已司空見慣。而愛情呢?人們雖然相信情到深處無怨尤,但賞味過了期限,風味慢慢變質也就理所當然。

避免朋友、同事反目;預防情侶、夫妻感情變調,最沒創意的絕招便是立誓,無奈立誓只是種誠意的表現,再堅強的「山盟海誓」都經不起萬般的折騰,更何況,任何盟誓還有些基本條件,條件破裂,盟誓俱滅,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眾所周知,「山盟海誓」是當事人立下的盟約和發過的誓言如同高山與大海一樣永遠不變。這句出於唐代《史記索隱》第二十九卷的成語,引自編撰者司馬貞描寫漢高祖劉邦的一段文字:「起沛入秦,憑謀仗計。紀勳書爵,河盟山誓。」意思是說,劉邦反秦始於沛縣,憑藉著知人善任一統天下,之後按功行賞,向眾功臣保證官祿可以世襲,世代子孫同享富貴。「河盟山誓」的「河」字,久而久之演變為今天大家熟悉的「海」字。

堅信「山盟海誓」不會改變的人,若非一時被利益或者愛情沖昏了頭,便是反應出對這句成語來龍去脈的一知半解。看看原始出處《史記》〈高祖功臣年表〉的記載,要盟誓「不變」可是有「但書」的,在劉邦昭告天下的〈封爵誓〉裡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標示出了這個重點。

「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把劉邦這幾句關鍵誓詞轉換為現代口語就是「哪怕黃河乾涸到細窄如衣帶,或者泰山崩塌得像磨刀石一樣微小,只要國家安定,眾位有功卿家所受封的勳爵和賞賜,將會世世代代澤被子孫延續下去。」這個「但書」正是「國家安定」。當然,這段故事結局後人都知道,漢高祖誅殺功臣才是令人心寒的事實,〈封爵誓〉不過是建國過程中的一則蜜月謊言。

既然事業上的官場、職場如此,那麼情場呢?仔細想想《古樂府》流傳的那首絕世愛情經典〈上邪〉又何嘗不是如此?三十五個字一口氣連書自然界五種不可思議的變化,「山無陵」、「江水竭」、「冬雷震」、「夏雨雪」、「天地合」,統統都是乍感不可能發生的異象,但是,宇宙萬物運行,誰又說得準?作者表面為愛斬釘截鐵,骨子裡埋藏著世事難料,潛台詞便是再堅固的愛情也有萬一。


〈上邪〉  漢代樂府民歌   作者 / 佚名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我敢對天發誓!我愛你的心如同你愛我一樣,祈願我倆的愛永遠不會改變。「除非」山岳峰頂夷為平整,江水枯竭河床乾裂,凜冽寒冬雷聲不絕,炙熱酷暑翻飛白雪,天上地下聚合為一,真有這些狀況發生,我和你的愛才會恩斷意絕。

這首情詩雖借用了一般人認為不可能發生的自然現象,詩末卻出人意表地使了一記回馬槍,結句「乃敢與君絕」為什麼用「乃敢」?而不是用迎合誓言的「不敢」?或許作者躬逢在東漢引入佛家「壞滅」觀念的時期,某種程度感知天地萬物變化的規律和受到預示人為趨勢的影響,這句猶如神一般譬喻的反結語,無非就在告誡沉醉於熱戀中的男女事無恆長。

《史記》裡放映了一齣類似職場風雲的「〈封爵誓〉詞」在先,《古樂府》接著加映了一幕情場變幻的「〈上邪〉情詩」在後,這兩首歷史上最富盛名的「誓」文,無獨有偶地都產生在漢朝,前後順序頗吻合古時候「上行下效」的風氣,恰恰呼應了俗諺「無雙不成對」的妙喻。「山盟海誓」變與不變,關係著歷史與我執,孰重孰輕?時間可以證明。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anguang&aid=110066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