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望湖樓醉書 – 蘇東坡色彩詩中潛台詞
2017/11/22 15:27:10瀏覽7050|回應0|推薦2

【漢坊聽詩語】 舊愛新歡‧之二十七

作者:朱玉昌(元智大學中語系兼任助理教授‧漢光教育基金會顧問)

綠柳繽紛的西子湖畔,望湖樓終於等來了一位知音,但,這位知音心事重重,飄散著一身陰鬱的黑茫,表情略顯蒼白、虛弱而缺少力量,外表陰鬱的黑茫,是種壓抑後顯現的肅穆之情,對應虛弱的蒼白,流瀉著內心潛藏不止的純潔與信念。

空氣中,黑與白共同調和的灰,襯托出當下知音色調上所欠缺的光澤和亮度,他,情緒縱然沮喪而鬱悶,卻不失品格裡的高雅和謙遜。其實,知音也在等,等待著一分淡藍的理智,憑著這分理智,去伸展一個深遠博大,平穩清麗的人生抱負。

望湖樓等來的這位知音是誰呢?正是官場失意的北宋才子東坡居士,蘇軾。

蘇軾把心思放在手心上,傾刻間化為筆墨丹青,半醉間連書五首詩作,大氣豪放之下,眷戀浮塵又歸於平靜,五首詩是一次深層的自我療癒與對話,字裡行間絲毫不留現實中苦悶的痕跡,讀者看到的,只有濃郁的藝術氣息。若疑問作品亮眼何處?盡在詩心,是一場大自然色彩與詩人心靈合而為一的絕妙邂逅。

根據《蘇軾詩集》記載,蘇軾寫詩當天是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的六月二十七日,那是他遭受朝廷貶謫至杭州擔任通守的第二年,他遊歷西湖後,在望湖樓上小憩飲酒,酒入愁腸,索性將所見所感,佐以現實際遇,一股腦地寄情於翰墨之上。

吟罷〈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驚訝詩作一首接一首,循序漸進、環環相扣,乍看不同事物,卻具備連續性,採抽絲剝繭的筆調,悄悄地抒發了有志難伸與心理自處的調適過程,五首作品思想精華,可以簡短五句話三十個字囊括,〈其一〉看「世事無常難料」,〈其二〉談「理當隨緣自在」,〈其三〉說「塵緣牽掛難捨」,〈其四〉笑「自擾何苦來哉」,〈其五〉勉「就此活在當下」。

五首詩感覺各說各話,卻各自精彩,無一不是蘇軾與自己最私密的對話,從整組詩作流傳廣度及作者本人偏好度檢視,〈其一〉「黑雲翻墨」一詩最受矚目,否則,蘇軾十五年後舊地重遊,就不會有感寫出〈與莫同年雨中飲湖上〉「還來一醉西湖雨,不見跳珠十五年。」的續篇詩作。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捲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這首七絕詩,靈活描繪出西湖忽陰忽晴、忽雨忽風變化多端的面容,輕輕撩撥起大自然翻雲傾雨、綣風晴空的萬千氣象,畫面中聲色動靜皆美,濃彩重色底下清晰可見距離的景深,詩作基本是由黑、白、灰、藍四種顏色組合而成,搭配聲音和動作,完美構築成蘇軾詩學裡的色彩里程碑。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這場山雨欲來與雨過天青的激情相遇,蘇軾借用傾倒的墨汁慢慢在雲端暈染開來,先營造暴雨將至的氛圍,從遠處依稀可辨到逐漸模糊的山影,然後大地被烏雲完全密罩,剎那間,「黑」主宰了萬物所有,接著,傾盆大雨急瀉而下,雨點竄打在湖上的船舶,飛濺的雨花好似點點跳散的珍珠般串出片片畫卷,在光影折射中綻放透析耀眼的亮「白」。

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暴雨如火如荼地展開,突然,陣陣狂風呼嘯而來,眨眼功夫,退散了烏雲也止住雨勢。風是透明而無色的,如同色彩學裡的「灰」,中性百搭可隨形變化,不似無色系家族成員裡壁壘分明的絕黑與絕白,它雖是兩色領袖融合的產物,卻是不折不扣、如假包換的「無色」。撥雲雨,見晴空,湖水恢復平靜,在望湖樓上向外遠眺,此刻,西湖的「藍」,水天一色。

蘇軾琴、棋、詩、畫樣樣皆通,既精於畫,便懂得色彩,將顏色放進詩中,詩境極易產生畫面,畫面牽動視覺,視覺延伸聽覺,雲、山、雨、湖、天為景,樓、船是物,雨落、風吹作聲音,藉大自然變幻莫測,隱喻世事的無常難料,談景也舒心,這一舉兩得之處,就是蘇軾文學造詣高人一等的地方。

【詩人簡介】

蘇軾,字子瞻,一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人,嘉祐二年進士及第,累官翰林院侍讀學士、禮部尚書。曾因「烏台詩案」遭貶黃州,晚年又遇新黨把政被貶,徽宗時獲赦,北還途中病逝常州。南宋高宗謚號文忠,追贈太師。其一生精於書畫,尤擅詩、詞、賦與散文。書法列北宋四大名家之首,繪畫創建湖州畫派,詩作風格獨具,與黃庭堅、陸游並稱「蘇黃」與「蘇陸」,詞作「以詩入詞」首開豪放先河,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散文成果豐碩,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經宋人王宗稷整編為《蘇文忠公全集》。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anguang&aid=10914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