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教育的功能
2007/11/17 19:45:49瀏覽1527|回應2|推薦9

  從國家的角度來看,教育應有三個功能:

  第一個功能,政治功能,或政治社會化的功能。從古到今,不分中外,任何一個國家只要有教育體制,必定會首重這個功能。挑明了說,這個功能就是塑造集體認同的功能,是把統治階級本身珍愛的價值觀和規範,透過教育,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一個專制的政體有可能透過國家的高壓力量在短期內重新塑造另一套嶄新的集體認同,中共在一九四九年建立政權之後就成功地進行了集體認同的轉變;在某個方面,蔣介石政權也在台灣成功地重塑了集體認同。不過,在民主國家塑造集體認同的功能則必須在歷任統治階級的價值觀相似的情況下才能順利進行,否則有可能造成兩代之間集體認同的撕裂。

  第二個功能,經濟功能,一方面培養個人將來謀生的能力,一方面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儲備人才。

  第三個功能,創新功能,一方面對個人有益,個人才能可以發揮,可以在創造力源源不絕的迸發中獲得極大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對國家的長遠發展也有利,尤其是這個講求「知識經濟」的時代,一個國家整體創新的能力愈強,國力的展望就愈可觀。

  那麼這三者的關係又如何呢?第三個功能和第二個功能是相容而互補的,殆無疑義。

  政治功能和經濟功能有可能是相衝突的,中國在毛澤東統治下展示了這兩者衝突的最佳範例;政治功能和經濟功能有可能是互補的,台灣在兩蔣時期這兩者就並行不悖。

  創新功能和政治功能也是相衝突的。因為創新功能會產生一個副功能,就是具有獨立判斷的能力。中國古時候總是用負面的辭匯來看待創新功能,如「離經叛道」、「奇技淫巧」。「離經叛道」指的是理論上的創新,個人的思考逸出了國家的「正軌」;「奇技淫巧」指的是實業或生產力方面的創新,古代中國基本上不鼓勵,這解釋了為何傳統中國的發展會停滯。

  國民黨統治台灣後,一樣只重視政治功能和經濟功能而不重視創新功能,因而出現了「一體化教育模式」,即不分個人的天生差異,一體看待的課程設計、教育內容以及考評標準,而「一體化教育模式」最不利於創新。這解釋了為何台灣的創造力遠遠落後於美國,也落後於日本。台灣在「離經叛道」方面不如美國,在「奇技淫巧」方面不如日本。就「離經叛道」而言,「一體化教育模式」最不鼓勵學生向老師的權威挑戰。若以人文學界來觀察,其結果便是因循守舊:大學老師跟著美國的理論創新亦步亦趨,學生也只會跟著老師做文章,不但不敢提出異見,甚而連行文用語都相似。就「奇技淫巧」而言,台灣固然常報導有多少的發明家,但若與日本相比,則國家重視的程度有如天壤之別。日本政府在手塚治虫畫出機器人的時候就已經注意到了機器人的前途可觀,在全世界還不相信機器人有可能成真的時候長期投入資金研發,時至今日,日本的機器人技術是全世界最強的。

(原寫於2004/03/12,重貼時稍加潤飾)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stavq&aid=1381804

 回應文章

黃彥琳~~2024' 華府櫻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之淺見
2007/11/18 06:22

說真的,台灣教育的「創新」功能

在教育部長杜正勝「躺著看台灣地圖」和「三隻小豬」後………

我並不認為台灣在「創新」上有什麼不夠;

倒是……台灣教育當前最需要加強的是………道德功能!

台灣社會道德淪喪,

和二十年前比起來,

台灣在道德方面的自制力明顯趨弱了,

學校似乎不再教道德倫理?

古士塔夫(gustavq) 於 2007-11-18 10:19 回覆:

我只是從國家角度看,還可以從個人角度、家庭角度、社會角度看。不同的角度,對教育的看法也許是不同的。關於品德教育或道德教育,若從國家角度看,屬於政治功能或政治社會化功能。

不錯,這些年的台灣政府已不在乎長久之計,短視近利,也不會注意品德教育。


oO角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前提是
2007/11/17 20:21
從國家的角度看...
古士塔夫(gustavq) 於 2007-11-18 10:23 回覆:
確實,教育還可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或從不同的出發點去看,比如從個人主義的角度和從集體主義的角度去看,差異非常大。一般而言,西方社會(如美國)主要是從個人主義的角度看教育的功能,東方社會(如中國、台灣、日本)主要是從集體主義的角度看教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