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面對死亡的態度
2007/09/18 22:31:24瀏覽2898|回應5|推薦30
  兩種面對:自己的、他人的。這裏談面對親友的死亡。

  九月上旬,我去新生南路的「台北浸信會懷恩堂」參加一位長者的追思禮拜。我沒有宗教信仰,在基督教堂的這場禮拜,讓我感觸良多。

  這場基督教的追思禮拜,主角絕對是亡者。親友齊聚一堂,由未亡人、兒子、女兒、朋友、學生,一一上台道出對亡者的感懷與悼念,台下聆聽的眾人,則在咸感哀傷之餘,又更深刻地認識了亡者的一些側面。然而,不管是家屬或前來的親友,表現出來的哀傷都是有節制的。而亡者的女兒,精心編製了亡父的紀念照,用投影機放映出亡者一生的驕傲與快樂,整個過程,虔信基督的女兒,始終面露溫熙的笑容,恰如追思主題:生之禮讚,彷彿面對的不是死亡,而是重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由於亡者與非洲甚有淵源,因而家屬能夠請來三位非洲馬拉威的教徒,詠唱了兩首馬拉威詩歌,一首是英語的"I Have Decided",一首應該是齊切瓦語的"Nthawi Yakwana"。主唱的女歌者,歌聲充滿著不加修飾的原野爆發力,令人震撼,而兩位和聲一男一女,聲音則輕柔而渾厚,三人伴隨著樂聲,身體左右搖擺,有點像美國的黑人靈歌,但更為奔放。因為這樣,追思禮拜竟然有了一點歡樂的氣氛。由美國專程來到的牧師證道後,分發給出席者每人一朵花,一一放置到亡者靈前,禮拜隨之結束,時間已是中午。

  這場追思禮拜,一方面追思亡者,一方面撫慰了家屬,另一方面則盪滌了參加者的心靈。

  相對的,我所知道的台灣民俗喪禮,主角似乎不是亡者,而是家屬,眾人的焦點集中於家屬的表現或「表演」。(用「表演」一詞好像有些殘忍,但這是我真實的感受。)另外,台灣民俗喪禮特別強調哀傷,家屬最好能表現出哀慟逾恒,不管哀傷是真情或是假意,總之要表現出來,否則就有不孝之嫌,可能會被說三道四。關於這部分我不想多說,網友只要聯想一下以下幾個詞即可:排場、孝女白琴、釘棺儀式,......等等。

  我又聯想到七月底由東京至台北,在飛機上看的一部日本影片《東京鐵塔》。影片末尾,男主角雅也(小田切讓飾)的母親罹癌病逝,停靈在二樓,但一樓卻有曾經來到家中吃母親做的飯,與母親同樂的朋友,在此飲酒作樂,以此慰藉已逝的母親。這又是另外一種面對死亡的態度了。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stavq&aid=1241436

 回應文章

faith信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追思會
2007/10/12 15:36

直到我母親離去後

我才懂 , "追思會" 是幫助失去至愛的人站起來

是用平靜的語言陪伴失去至愛的人走出悲痛

台北的懷恩堂不容易開放給追思會

所以這位父親的生前必定有很不凡的奉獻

古士塔夫(gustavq) 於 2007-10-12 20:11 回覆:
這位長者可能如你所說對教會有不凡的奉獻,我是直到他過世後收到通知才知道他是基督徒。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一切來自生者的想像
2007/09/23 18:21
 

其實只要能夠轉移生者傷痛的儀式便是"好的".  各種宗教和社會禮俗決定表達的方式. 

早期的基督教的葬禮是非常單調肅穆的, 有一定的 dress code, 更別提"參雜"其他的"奇異野蠻"非我族類等等, 這些人若出現了也只敢卑微地悄悄站在教堂後邊角落.  白人傳教士到處傳教, 為的是"拯救"非白人, 但總是看這些非白人縱使信了基督教也只是 "幾乎算是好的" 而不是"好的".   現在的變化是來自社會開放後的人情心理變化, 別說在葬禮上說笑了, 連穿花衣服也可以.  只要活著的人不以為意就可以. 

台灣式的葬禮除了很吵擾人這點讓當鄰居的受不了外, 其實我覺得蠻有意思的.  那些"表演"非常鮮活地勾劃出他們相信的所處社會的倫理法則和規範.  起碼具有在地文化色香味特色, 不像基督教那樣彷彿用了大量漂白水.

無論如何, 我已經警告所有親人, 等我死了, 不要任何葬禮. 

古士塔夫(gustavq) 於 2007-09-25 09:51 回覆:

「只要能夠轉移生者傷痛的儀式便是『好的』」,這話說得有理。亡者既亡,後人用什麼方式為其舉辦喪禮,亡者能知否?誰也不知道。人有沒有靈魂,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不能「證明」的事,就沒法取得一致看法。

從某個角度來看,喪禮其實是生者為求「心安」而作,彷彿最後能為亡者做些什麼似的,而祭禮中祭品的內容,也隨著生者對亡者的認知或善願有所不同,這方面很有看頭。

台灣是個多元社會,祭禮多元,在基督教堂中也容許各種呈現的內容,端視家屬如何安排,無人可以置喙,大概也不會受限於發源地的既定傳統。

台灣傳統葬禮源於農業社會,其出殯陣仗和鼓樂聲響在人口密度並不高的農村原本不會擾民,而搭起棚子據地辦喪事也符合農村土地空闊的特性。但是,一旦以農業社會的傳統習俗運用在人口稠密的都市時,很多傳統與現代的扞格就要發生了。

最後,「不要任何葬禮」,可以是遺願,但生者遵不遵行呢?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面對死亡的態度
2007/09/23 08:47

哀哀



黃彥琳~~2024' 華府櫻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基督徒面對死亡
2007/09/21 03:48

對基督徒來說,

死亡是回天家,

對死者來說是有了好「歸宿」,

活著的親人都為他高興。

在美國參加基督徒追思禮拜,

活著的親人甚至上台講主角生前的笑話呢!

基督教的喪禮簡單而隆重,

場面感人~~而且是令人發自內心的感動。

古士塔夫(gustavq) 於 2007-09-21 17:46 回覆:

我想是這樣。謝謝 yenling 的補充。

應該是文化人類學吧(很久沒接觸,若有誤請指正),告訴人們看待不同的文化,必須秉持相對主義,就是說,不宜以一種文化的本位觀點去評判另一種文化的優劣。

在學術上我們很難把兩種文化中的喪禮放在一起加以臧否。

然而,若純粹從個人的感受出發,對於「基督教的喪禮簡單隆重,場面感人~~而且是令人發自內心的感動」這句話,我是很有同感的。我實在不喜歡哭哭啼啼的場面,也不喜歡「應觀眾要求」去表現什麼。對亡者的感情是自己的事,要難過,要悲傷,私下掉淚或大哭就夠了,沒有必要在公開場合表現出來。


nothing specia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死是甚麼
2007/09/20 10:41

死亡 是甚麼 從來沒有人對這問題有個解答.

死亡是生命的終結? 還是另一個旅埕的開始? 死亡之後 還有甚麼? 人死的剎那 體重的損失 按照物質不滅定律 損失的體重 到哪去了? ...

這些問題 沒有答案 想必是對 面對死亡的態度 有相當的影響吧!!!

古士塔夫(gustavq) 於 2007-09-20 12:07 回覆:

說得是,怎麼想像死後,會影響面對死亡的態度。

有宗教信仰的/無宗教信仰的。而各宗教對死後世界的想像也有所不同。

民族傳統的不同也會有影響,比如:西藏的天葬、廣西壯族早期習俗(見鄭義《歷史的一部分》)。另外,非洲的習俗應該有很多可考察之處。

除了對死後世界的想像之外,社會傳統對生者的期待,恐怕也有不小的影響。

探討下去,就得做「世界喪禮考」的題目了,而這個題目既廣且大,牽涉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