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超人主義:新冠陰謀的最後一塊拼圖 2
2021/11/01 18:00:06瀏覽478|回應0|推薦0

H.〈身聯網〉

世界經濟論壇 WEF 《追蹤監控我們的身體,可以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Tracking how our bodies work could change our lives在上海公共衛生中心的臨床病房,護士使用智慧體溫計來測量新冠患者的體溫,傳感器紀錄每個人的體溫,避免接觸染疫的風險...智慧體溫計是矽谷創新公司VivaLNK 的發明,這只是諸多正在徹底改變醫療保健業的數位產品與服務的例子之一。

2017 年美國 FDA 首次批准💥數位藥丸上市,這種藥丸包含一微小、可攝食的傳感器。💥一旦吞下,傳感器就在患者的胃裡工作,將監測的數據傳至他們的智慧型手機或其它設備。隨著身聯網 IOT 滲透到我們生活中,我們也不得不面臨一連串的挑戰,也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機會,可以大大改善健康,挽救許多人的生命。在新冠疫情依然嚴峻的此刻,把握來之不易的機會努力尋找面對挑戰的解決方案,是一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還要緊迫的責任。

🎭《福布斯》雜誌〈什麼是身聯網?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What Is The Internet Of Bodies? And How Is It Changing Our World? 〉

身聯網的演進可分成三個世代,包括:🎈身體外部穿戴設備,如蘋果手錶和 Fitbits 可監測我們健康狀況的裝置。

🎈身體內部:包括心臟起搏器、人工耳蝸與其它進入身體內部監測或掌握健康狀況的數位藥物。

🎈身體嵌入:科技與人體直接融合,實現與遠端機器連結。除顫器或起搏器是最常見的身聯網示例,裝設在腹部或胸部的小型設備,通過電脈衝控制異常心律來幫助心臟病患者。

2013 年美國前副總統迪克錢尼 Dick Cheney 把他可連上 Wifi 的除顫器換成無法連網的機型,因為擔心萬一有心人士駭入該設備,他可能會遭電擊暗殺。

🎭〈智慧藥丸〉是另一種身聯網設備,含有可吞食的電子傳感器和電腦芯片,它們可以從我們的器官中收集數據,將其發送至連網的遠端裝置。

再上一層樓的是腦機接口 BCI,將人的大腦與外部設備直接結合...

生物工程公司 Biohax 現在已為四千多人植入芯片,三廣場超市 Three Square Market 的 50 名員工也都自願植入一個米粒大小的 RFID 芯片。

🎭實境增強隱形眼鏡、大腦讀寫設備、體內植入傳感器、傳感器植入衣服、植入微芯片、心理和情緒傳感器、人造胰腺、藍芽尿布,將來所有的一切都離不開身聯網。

響應聯合國 2030 年要將碳排量減少一半的目標,Doconomy 公司已計劃與萬事達卡合作,推出可追蹤你的消費行為製造多少碳?一旦達到極限值就自動失效,無法繼續使用的信用卡。配合 Do 公司在 2019 年 4 月推出的手機應用程式,就可以將每筆信用卡交易產生的碳足跡量化。

2021 年 8 月《自然雜誌》也刊登一項研究呼籲實施〈碳配額〉,利用智慧裝置與追蹤應用程式來監測每個人製造了多少二氧化碳。

你可以準備迎接一種中國共產黨式的社會信用制度,未來開始干涉你的個人消費習慣了。馬克莫拉諾 Marc Morano 說。

I.〈智慧微塵〉

🎭《維基解密》創辦人朱利安阿桑奇2018年對智慧微塵 Smart Dust 警告:

各國情報機構已經投入使用非常微小的電子電路,把它放進紙張或油漆裡,由 GSM 站供電,當 GSM 的無線電波接通的時候,它們就被啟動開始運作...就像是一種邪惡的智慧微塵,它已無處不在,像紙屑一樣,散落在一切空間。

🎭《福布斯》雜誌〈當智慧微塵時代來臨,你準備好了嗎?Smart Dust Is Coming. Are You Ready ?想像一個無線設備變得像一粒鹽一樣小的世界,這些極致微型化設備將集傳感器、攝像頭、通訊器的功能於一身,隨時收集數據並回傳基站進行處理...尺寸不超過幾 mm 如此之小,可以像灰塵般懸浮在環境中。

🎭 DARPA 的電子處方計畫 Electrical Prescriptions 中的研究員已經研發出安全的毫米級無線設備〈神經微塵 Neural Dust〉,體積小到可以植入神經,監測神經深處與肌肉中的電訊號。

🎭《MIT科技評論》2013年7月16日How Smart Dust Could Spy On Your Brain 智慧微塵如何監控你的大腦〉這是全新的大腦研究與互動方法,將灰塵大小的電子傳感器植入腦皮層,利用超聲波來遠端遙控它們 (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經常使用,稱為〈上帝之聲〉的技術,來遠距離謀殺或控制群眾),超聲波同時也能為這些智慧微塵提供能量。

每個神經微塵都由標準的 CMOS 電路和傳感器組成,可測量附近的神經元放電活動,透過電壓材料,可以將超高頻聲波轉換為電訊號,反之亦然。

J.〈放射遺傳學〉

🎭洛克菲勒大學,2014年12月15日《放射遺傳學:細胞與基因遠端操控研究 Radiogenetics’ seeks to remotely control cells and genes 

洛克菲勒大學和倫斯勒理工學院的團隊正在研究一種系統,對活體生物目標的遠端操控——快速、無需電線、植入物或藥物——成為可能。成功利用電磁波啟動糖尿病老鼠的胰島素以降低血糖,研究成果已發表至《自然醫學》期刊。稱為放射遺傳學的這套新方法是利用訊號,低頻無線電波或磁場,來加熱、移動鐵蛋白微粒...

🎭以色列理工學院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的化學與生物工程教授喬納森 多迪克 Jonathan S. Dordick 指出:射頻磁場的應用是遠端基因操控的一大進步,因為是非侵入性,很容易適應。

🎭洛克菲勒大學 2017 年 4 月1日《翻轉腦袋內部的開關 Flipping a Switch Inside the Head 傑佛瑞弗里德曼 Jeffrey M. Friedman 展示了可用來控制老鼠食慾和葡萄糖代謝的無線電遙控裝置——改變動物大腦神經元的複雜無線技術,只要輕輕按下開關,就能讓老鼠感到飢餓——或是反過來抑制牠們的食慾。

我們創造了一種認知錯覺,即使牠們的血糖值實際上仍然正常,動物卻以為自己餓了。

💥💥💥歐洲有 240 名、全球有 123000 名醫生、科學家、護士和醫療專業人士齊聲反對 5G。電信和軍事複合體正在使用 HAARP、格溫塔 Gwen Towers 和 5G 產生的高頻率來加熱電離層,頻率為 60-100GHz,而 6G 在 100GHz-3THz 內運作。

這些頻率不但會影響氣候變化,同時💥微波頻率也對我們的腦電波產生強烈影響,💥6G 將徹底入侵大腦與思想,💥為人工智慧的主宰權與控制權鋪平道路。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 2009 年 5 月曾有一群億萬富翁在當時洛克菲勒大學的校長的家中舉行一次秘密會議,討論該如何抑制世界人口增長,與其者有已故的大衛洛克菲勒、喬治索羅斯、沃倫巴菲特、麥可彭博、歐普拉溫佛瑞等人。

K.〈超人主義〉

Google 工程總監雷 庫茲威爾 Ray Kurzweil 預言💥類將會在 2030 年變成💥〈混種人〉⨠大腦通過納米機器人直接連接上由無數台電腦所構成的雲端。

🎭當今最重要的發明家庫茲威爾曾在 90 年代對 2009 年的未來做140 項預測,在 2010 年回顧這些預測時發現,其中有 86% 說中了。

雷庫茲威爾《奇點迫近 The Singularity Is Near》:正如我在二十多年前所寫過的,科技是一把雙刃劍。火可以讓我們保持溫暖、烹飪我們的食物,但也可以燒掉我們的房子。任何技術都有它的益處與危險。生物學遲早會抵達極限,雖然生物系統的高明程度常常令人耳目一新,但我們也發現它其實非常不理想。

大腦中的訊號傳遞速度還有更上一層樓的空間,機器人的工作效率比血液細胞要高出不知道幾千倍,💥一旦我們完全破解了生物學的運作機制以後,它就再也無法跟我們的工程學發明相提並論了。納米技術帶來的革命將使我們有能力設計與重建一個又一個分子,重塑我們的身體、大腦以及我們與所互動的這個世界。

🎭日本電信巨頭軟銀集團在 2010 年闡述關於未來的三百年計畫願景,軟銀認為電腦遲早會變得更加智慧,最終在生活中的每一個方面都能打敗創造它的人類。如果這樣的趨勢保持不變,至少在 2018 年,電路上的晶體管數量就會超越人腦中的腦細胞數量,2040 年將會超越100 倍,2300 年是 1060 倍。

軟銀認為,我們將會在未來三百年內實現電腦-人腦共生、實現心靈感應交流。屆時所有語言隔閡都將被打破,因為翻譯可以自動實時完成。

軟銀還預測,先進的芯片可以教導電腦如何去愛,我們將與智慧機器人共生。

🎭過去三年裡,瑞典已有 3000 人決定在皮膚底下植入芯片只有一粒米那麼大。這項技術是從 2015年 開始首次在該國使用。

🎭Bionyfiken公司的創辦人漢內斯斯約布萊德 Hannes Sjöblad 說:人體是下一個大平台,將身體連接機器已是一種現象。植入芯片僅僅是開始...當你可以把它們通通塞進指甲裡,為何還要帶著笨重的智慧型手機或智慧型手錶呢?

🎭加爾埃利希博士 Dr. Gal Ehrlich 和邁爾芬斯特 Maier Fenster 發現一項新的美國專利 US 11,107,588 B2,描述可以透過移動設備、應用程式、社交媒體、付款紀錄、醫療紀錄、就業記錄、監視器等多種途徑收集個人訊息,並且💥根據訊息的結果來給每個人打分數,以預測每個人可能的病毒傳播風險,💥可以依據分數來安排接種疫苗。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ace127&aid=170013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