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加州《舊金山》-年度盛事,文青集散地華麗再登場搶先看 舊金山現代美術館SFMOMA
2016/05/26 07:42:38瀏覽3423|回應1|推薦55

所有在舊金山走跳的真假文青,潮男女們在2016年的行事曆,大概没一件事比這件事更大條,更重要的了。萬眾囑目,望眼欲穿,耗資3億美金,閉門擴建了三年的舊金山現代美術館SFMOMA終於在五月中旬華麗再登場,重新開幕!這個被紐約時報譽為是「為所有美術館立下了新標竿」的全新美術館讓多年來失去伸展台的舊金山真假文青莫不磨刀霍霍,準備偷跑。

舊金山現代美術館目前的館址於1995年開門。廿年的歲月對現代美術館來說也算是邁入老年期了。原建築由瑞士籍的建築師Mario Botta設計,Mario Botta在1988年接下這個案子時是他在美國設計的第一幢建築,當時他的競圖甚至打敗了更有名氣的Frank Gehry和安藤忠雄。他當初的設計是一幢相當搶眼的紅磚外牆建築,和往後建築界開始流行的簡潔風相去甚遠。

原美術館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原設計裡進門之後雄偉挑高的大廳佔去太多空間,所以展覽的空間有限,這其實打從一開始就為人詬病。尤其是美術館在1998到2001年之間David A. Ross的掌舵下,投下了1億4千萬美金大舉收購名品,在2011年又大動作地收購了195件出名的作品。長年累積下來,展覽空間早已不敷使用。美術館到了2009年已經意識到空間太小的問題,2010年公開競圖,最後選上了挪威Snøhetta的建築設計團隊主導美術館的擴建。2013年6月開始暫時關閉,擴建工程正式破土動工。

近一,廿年來美術館的擴建設計其實走的路線都大同小異。你看芝加哥的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或是倫敦的Tate Modern,它們的側翼擴建工程一般都是在老建築邊再蓋一幢新建築,然後把室內打通結合起來。這說起來簡單,可是有執行上的困難。新舊兩幢的建築師之間有一定的風格和理念上的「代溝」。像舊金山現代美術館這樣老建築和新建築年紀只差廿年的還算差距不大的,有的動輒差上幾百年。兩幢建築功能性要合作,外觀設計上却又不能太互相搶戲,這對一向強調自我風格的建築師來說是一大考驗。Snøhetta的老闆,首席建築師之一的Craig Dykers就很坦白地說這種擴建計劃裡的兩幢建築就像一起跳舞的伙伴:兩個人不一定要相像,可是也不能一天倒晚踩對方的脚。分開來兩個人要各自有各自的個性,合起來則要有一致的韻律動感。這段話或多或少也點出了這個新世代裡所有美術館和博物館新翼擴建計劃的高難度。

Snøhetta為舊金山當代美術館設計的新側翼就是和原來Mario Botta的設計長相完全不一樣的一幢建築。Mario Botta原來的建築廿年後來看,和附近的街景已經有點格格不入了。這不是他設計上的問題。都市的演進本來就是個活的生命體,他當初為舊金山現代美術館設計這幢建築時,這附近什麼都没有。一幢「搶眼」的建築正是這一帶所需要的。不過多年來,鄰近的高樓大廈節節逼近,重新定義了這附近的天際線,這幢建築現在看起來就有點過於「矮小」的突兀,像是活在附近高樓大廈的陰影下。Snøhetta的設計在它的背面打造了全新的一幢外牆有波浪造型,10層樓高的白色建築。把美術館的視覺高度拉高,也有把Mario Botta和附近其它建築的天際線再度連結起來的效果。這幢全白色的建築從側翼來看可以獨當一面。從原來的正面來看,像是老建築的靠墊。它外牆設計的靈感是從環繞舊金山的海洋和霧氣而來,這個帶有皺褶波浪,柔和似水的外牆也幫老建築方方正正,剛硬如石的外型增添了不少親和性,它的高度也幫老建築過濾掉了後面長年發展下來各式各樣超高建築的雜音,其實也有幫Mario Botta的設計再度聚焦的效果。

這兩幢建築不管是不是真心相愛,至少在外觀上也是相輔相成,有互補的效果。不過更重要的是新建築的功能性。它像是吃類固醇長大的小孩,和舊建築加起來是原來6倍大的空間,除了公共空間之外,展覽的空間也增加了一倍。一下子不但把舊金美術館推上了全美國規模最大的現代美術館之一,也把它推進了全世界最強的現代美術館之一。未來的舊金山現代美術館不僅是視覺上的享受,也將會是味覺上的享受。美術館把原來一樓賣輕食的餐廳移到頂樓的雕塑花園去了。原來的空間由Benu的米其林三星亞裔主廚Corey Lee高格調進駐,想必又是另一場眾人的美食期待。

美術館5月14日正式開幕。不過舊金山的真假文青等了三年當然是等不及。開幕前一連串限量開放,會員先睹為快的票是本年度各方狠角色搶得最火熱的票。這次在正式開門前一個周末特地先幫讀者們來先睹為快,讓大家對這舊金山2016年的年度盛事,文青集散地的華麗再登場搶先看!

這是Mario Botta設計的老建築。後面那幢白色的建築就是等了三年等出來的,Snøhetta團隊設計的新側翼。

老建築的那個大門還在。不過新側翼這邊也又開了一個大門。兩邊是相通的。

說實話,不是很喜歡它們現在那個SF-MO-MA的字體。覺得很小孩子氣。

人家以前的全名用的是這個蓋高尚的字體啊。

從新側翼進來的話有一個新的公共空間,進到這裡還不用門票,大家都可以來的。

真的是佛心來著。你當大家在看什麼,看的就是這件Richard Serra的超大型鋼雕「Sequence」。Richard Serra是世界聞名的大型雕塑大師,雕塑取材以鋼鐡為主。這件他2006年的作品於2007年由Doris Fisher和Donald Fisher買下來,連同其它藝術品一同捐給舊金山現代美術館。作品在2015年被裝置在這裡。這麼大的作品怎麼運進來?當時在蓋新側翼的時候這個空間其實是為它量身訂作的,先安置了這座鋼雕之後才蓋周圍的牆的。

他的大型作品多半都可以讓人近距離進去亂亂逛。以前只知道Richard Serra是在舊金山長大的。後來才知道他不但是舊金山人,而且長大的地方離我家還不遠。

當然囉,老建築這邊的大廳還在。

只不過以前Mario Botta設計的樓梯被拆了,新的樓梯設計把空間打開了來。拆Mario Botta的老樓梯這件事還在城裡拿來被討論了很久。你看舊金山人對這種事有多認真。

不過以前天井下的細節都還在。那支天橋也還保留了下來。

好險。這支天橋從以前就是我整幢老建築裡的最愛。

在新翼的3樓外頭現在多了這座綠色植牆「The Living Wall」。

這座牆簡直是自拍的最佳背景嘛!一大堆人站在前面拍來拍去。

尤其是從這間都是Alexander Calder的懸掛雕塑的展覽室看出去,外面也是他的作品。室內室外有所呼應真是神人級的設計。

超愛Alexander Calder的這間專屬展覽室。

三樓現在也有家咖啡館,可以坐下來喝咖啡。

以前在舊館裡的咖啡店是藍瓶子,現在已經被Sightglass取代了啦!

賣輕食的cafe現在被趕到5樓去,和室外雕塑花園連結在一起。

這個雕塑花園在舊建築的樓上,其實以前就有了,只是展品改了。

這裡也是看新舊建築對比的最佳去處。

我是覺得新的裝潢原木用得比較多,比原來的裝潢調性柔和得多。

尤其是那些在新翼一側狹長不規則造型的木造樓梯實在是神來之筆。

這是以前就有的老展館。Clyfford Still的「PH-971」也是早期就有的收藏。

不過新舊展覽的空間也整合得蠻好的。Claudy Jongstra用羊毛和絲稠作的壁畫「Aarde」。

不特別留神的話其實也分不大出來那一邊是那一邊了。Richard Long的「Autumn Circle」。

這個新的空間真的比以前大很多,藝術品也比較有足夠的觀賞距離。Anselm Kiefer的 「Melancholia」。

Richard Serra自己有一間展覽室。

Agnes Martin還有自己一間八角型的展覽室咧。

近年來很流行的光雕藝術自己也有空間展出。Dan Flavin的「Untitled (to Barnett Newman) two」。

好啦,這間不是展覽室,純粹是哥尿急。這間綠得很普普風的廁所要是Andy Warhol還在世的話,應該也會拍拍手的。

要當假文青就要裝得像一點。來看一些它們現在多到驚人的收藏品吧。

Dennis Adams的「Patricia Hearts: A thru Z」。這是他從報紙上翻拍Patricia Hearst的照片從A排到Z。Patricia Hearst是鼎鼎大名的報業大亨,著名的赫氏古堡主人William Randolph Hearst的孫女。她在1974年被綁架,之後却和綁架她的人一起去搶銀行。被害人一下子變成了加害人。這件大事從頭到尾一直到她被審判入獄,一直代表著那個時代新聞媒體對名人的嗜血和著迷。這件事的主角自己是新聞媒體大亨的孫女,更是有主客異位的荒謬。這件作品批判的正是這個荒謬。

Robert Rauschenberg的「Rosalie/Red Cheek/Temporary Letter/Stock (Cardboard)」。

Robert Morris的「Untitled」。這個一度是前面那個紙箱小王子Robert Rauschenberg的收藏品。

Charles Ray的「Sleeping Woman」。據說雕塑的原型是一個遊民。

Glenn Ligon的「Double America」。

舊金山嘻皮反戰年代的海報集錦。

Andy Warhol的三個貓王「Triple Elvis」。

Daisy Youngblood的「Anubis and the First Chakra」。有些藏品的年代很新,像這件就是2012年才完成的。

Manuel Neri的「Chula」。

不管是藝術家本身,或是藝術家手下的主角,現代藝術或多或少都有點造神的意味在裡頭。有Andy Warhol眼裡的神,也有Chuck Close手下的Arne Glimcher。Arne Glimcher是Chuck Close的經紀人,幫他找金主的人當然是比神更神的神。

反正藝術本來就是要打破人類慣有的思維方式。Martin Kippenberger那隻曾經被教宗批判過,釘在十字架上,手持啤酒杯的青蛙「Crucified Frog」是藝術。Robert Gober喵星人大便用的貓砂「Cat Litter」是藝術。Miroslaw Balka的釘在牆上的人體「History」何嘗不是藝術。

Marcel Duchamp的小便斗「Fountain」一旦放在高台上便是藝術。在家裡剃脚毛是個人衛生問題,跑到美術館裡來剃,我說它是藝術它就是藝術。

在Robert Arneson很自戀的「California Artist」雕像下,管你是不是史丹福大學的博士,也要搔搔頭。

反正藝術就是那麼一回事。有的和你對得上話,有的和你無話可說。能不能感動你,完全看天時地利人和。一旦對上了頻道,你便知厲害,對不上頻道的,你也莫可奈何。

5月14日,SFMOMA華麗再登場,歡迎舊雨新知,真文青假文青,帶著你的黑框眼鏡來和Claes Oldenburg的「蘋果核」進行一場未知的對話。

地址:151 3rd St, San Francisco, CA 94103

網址:http://www.sfmoma.org

延伸閱讀:咖啡春秋戰國的新梟雄Sightglass Coffee Bar & Roastery

延伸閱讀:舊金山在地人口袋名單,灣區私房景點

更有男人騷味的大頭熊在GQ

來和大頭熊臉書換帖當個酒肉朋友啦!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loomybear&aid=56987326

 回應文章

快樂雲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5/26 22:02
好懷念的地方
Gloomy Bear(gloomybear) 於 2016-05-30 08:19 回覆:
舊金山就是有這種令人著迷的魔力,我在美國轉了大半圈,最後還是逃不出她的魔掌,乖乖地搬回來。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