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問題不在外界,而在自心
2017/09/19 07:52:19瀏覽3857|回應1|推薦23

做個明白人〈29

用禪修角度讀般若心經〈16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我們講「色不異空」,知道這身體和外在大大小小的物質環境,只能暫時存在,論其體性宛若虛幻。所以「空」不是無,不是沒有,也非數字上的零,而是不具自我感存在的清澈狀態。

正因我們這一輩子只是暫時借住這身體,不能因為它是「假有」的,就不格外愛惜,同時也不可基於「此身難得今已得」,就隨便糟蹋。這個分寸,全關乎我們如何看待身體,以及周遭世界的態度。一旦千般計較,萬般執著,即便一時快樂一時滿足了,仍將備感苦悶和空虛。

然則是誰驅使我們對這副臭皮囊又愛又恨,為之生為之死的?這就是現在要探討的「受、想、行、識」。本來這四蘊,按照《心經》的脈絡,理應放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後面講。但緣於身、心不可分割,還是得拉在一起,即「受蘊不異空,想蘊不異空,行蘊不異空,識蘊不異空」。

例如我們這身體,精密到增之一分則太多,減之一分就會讓你非常不舒適,哪怕區區睫毛倒刺,都能讓人淚流滿面。二十多年前,我在報社上班,一天深夜我站著和文字編輯討論一則新聞標題,說著說著,我人一歪當場倒在地上,一下子站不起來。這是我生平唯一的一次痛風,毛病出在我那晚吃了海鮮鍋,體質過敏了。可不過是腳盤一塊軟骨出了毛病,就得有人扶著才能上醫院掛急診。而這經驗,一直保留在我的記憶深處,如今提起來宛如發生在前一刻。

由此分析「受、想、行、識」的作用,無不對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有所感應,產生喜、憂、樂、苦、不苦不樂等覺知,稱之為「受蘊」。而「想蘊」者,看到外面什麼風景,馬上知道那叫什麼名字,如見到「痛風」這病名,就能感到是患了什麼疾病。

以此結合受、想二蘊,內心有所思慮,從而造作出各種善的、惡的、非善非惡的行為,即是「行蘊」。最後的「識蘊」,也可稱作「心意識」,主要功能為分別、計較、執著和儲存,形成所謂的「業力」。

但這一「受、想、行、識」的心理作用,其實分秒變化,不可能永久存在,亦無自主性,正如佛陀開示的「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陽燄,行如芭蕉,識如幻事」,都是虛而不實。其中,「陽燄」指的是太陽的光線,「芭蕉」這種水果一捏就碎。這就是說,我們的受、行、行,識,如同前面的色,都是無常的,瞬間生滅。可一旦執著在那上頭了,無異自討苦吃,自找罪受。

舉個現成的例子,上世紀末全世界興起「紙片人」風潮,特別是女人都在爭相減肥,有的還把自己搞成厭食症,連帶親人一起隨之受苦。但此一風氣,說到底不過是人類心理的「返祖現象」,比如春秋戰國時代,就有「楚王好細腰,宮中皆餓死」的典故。

再拿如今常見的紋身、刺青風氣來講吧,這在五十年前,凡在胸口、背部、大腿刺龍刺鳳者,大抵被視為黑道幫派份子。可如今觀念變了,變成一種時尚流行的身體藝術,普遍見怪不怪。由此可知美醜觀念固非永久不變,倘一時興起而追求風尚,很容易後悔莫及。

以此衍申,我們亦可確認,這世界從來沒有「絕對客觀」,往往是一群人或多數民眾在一定時間內對事物觀感所形成的共識。可隨著新知識的誕生,把以前普遍共有的觀念或習俗瓦解了,這一新的客觀遂取而代之。例如馬克斯的《資本論》一度被視為洪水猛獸,可在21世紀的今日因為資本主義在對付經濟失調的無能為力,以及肆意擴張,又使之成為歐美社會顯學,即連「聯經出版公司」也搭上這班特快車,搶著出版多達250萬字的全譯本。

足見這世界若出什麼問題,追根究柢都源自號稱「萬物之靈」的人類。這無疑告訴我們,起自內心反應外在的「受、想、行、識」都會因時而異,如同月有陰晴圓缺。但若執以為實,哪有不帶著痛苦到處跑的道理?就像你面對一張舖上灰塵的鏡子,錯把所見者當成真正的自己。

然則這一人生實相的體認,不能只是光靠腦筋來想,就像到近海學深潛,自己不跳進大海,怎麼見得到水面下的真相?必須讓自己先坐下來,透過禪修察驗自己呼吸的運作,是有還是無,是色還是空。然後,你才能一步步發現萬物也是如此在呼吸的,連石頭都在吐納。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anghu999&aid=108609393

 回應文章

麥芽糖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3/02 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