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你是ADHD我們並不孤單
2014/01/19 15:58:44瀏覽1364|回應0|推薦0

在媒體上出現了兩篇文章,兩篇文章都闡述自己的觀點,我希望我在一個第三者的立場,給兩篇文章作個註解,以讓大家對ADHD更為瞭解。

究竟是哪兩篇文呢?

『擔心ADHD藥物副作用?醫師:延誤治療恐賠上孩子一生』跟

『一封難以命名的信 tags:兒童、過動症、醫學教育沒有教的)』

簡而言之,一篇是告訴大家過動症藥物已經行之有年,其效果也經過大眾廣泛的實驗,是有效且安全的,若是因為擔心藥物的副作用,而斷然拒絕服藥,恐怕會延誤孩子的一生。

另外一篇則是持相反意見,認為現在有許多的醫生過度診斷,一昧的以藥物來掩蓋孩子的真正問題,再加上學校老師的班級管理,以『病症』為答案是老師最輕鬆也最簡單的答案,可以不用花費太多的時間在個別的『特殊』兒童身上,所以現在的孩子才會有越來越多的過動症診斷。

看了以上兩篇文章,其實我們可以發現答案仍舊是無解的,因為各方面的研究其實都顯示,藥物本身是不能治療ADHD的,但對ADHD來說藥物是有行為上的幫助,在服用藥物的同時進行心理治療、行為矯治,那才能最大程度的幫助孩童。

所以要澄清的誤解其實有幾個:

1.過動的藥物不是為了治癒而服用,是為了讓之後的心理治療有效而使用,透過200多項的研究,發現對ADHD兒童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為:藥物療法與非藥物療法兩者同時持續性地使用。單靠非藥物療法無法治療ADHD與腦部之間的根本問題。

2.藥物能讓孩童唸書專注一點,注意力集中一點,記憶力好一點,這不能算是治療藥效(因為這不能治療ADHD),這是所謂的『附加作用』,但是父母期待的到底是藥物的附加作用還是藥效?

3.過動症有過度診斷的現象,而且很嚴重,基本上台灣的診斷標準沿襲美國,而美國是出名的寬鬆。

4.醫生沒有誤診,只是基本上的判斷標準就有問題,診斷標準如下:

 

注意力不集中

 (1.粗心大意,常不注意細節,愛出錯。

 (2.無法持續(sustaining)注意做事。

 (3.心不在焉,有聽沒到。

 (4.無法遵照指示,完成指示(缺乏組織能力)。

 (5.無法安排工作或散慢,要人提醒才能完成(做事沒有條理)。

 (6.逃避、排斥須專心的工作,譬如寫功課。

 (7.常掉東西。

 (8.易被外界吸引而分心。

 (9.常忘記每天該做的事。

過動

 (1.坐不住。

 (2.要求坐著時會離席。

 (3.不該坐立不安的場合,會爬上爬下或跑來跑去。

 (4.無法安靜的玩或參與。

 (5.總是動個不停或好像「身上裝了馬達」。

 (6.話太多。

衝動

 (1.搶答,別人問題還沒問完就搶著回答。

 (2.在輪流進行的活動中無法安靜等待。

 (3.插嘴,打斷別人(譬如打斷別人的談話或遊戲)。

   上述的症狀中吻合六項症狀時間超過六個月,七歲前便開始、在兩種以上的場合出現,會影響到當事人的學業、人際關係等等,就被診斷為ADHD了。

    這樣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文化刺激不足(失親兒)、低收入戶(整天需要幫忙做事)、學習遲緩或資優、人際關係問題、或是討厭任課老師等等,原因不一定是ADHD,而有各項其他問題,只是答案用ADHD做答案時,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個最官方也最輕鬆的標準答案。

5.ADHD藥物其實不傷身,台灣基本的藥傷身的觀念,來自於抗生素、止痛劑、消炎藥等等,ADHD藥物最大的效果只是副作用,精神穩定、專心、記性變好、食慾降低、失眠等等。

6.藥物的效果是一種興奮劑,而不是抑制過動,因為ADHD的小朋友是控制能力較為低落,所以需要藥物讓腦部興奮,加強控制力讓行為獲得控制。

這六項澄清,其實也表示出了台灣目前的狀況,家長方面對藥物有過度的罪惡感與期待,以為那會傷害小孩,也認為那可以幫助小孩,而在醫生方面也過度相信診斷標準,因為即使接受了專業訓練,實際上的臨床症狀還是有很多是專業訓練所不足的東西。

 

對藥物不要過度恐懼與迷信,對診斷不要過度相信與輕易,這就是目前ADHD孩童所需要被小心對待的吧。

 

再回來關於ADHD的話題,

因為自己是ADHD,其實我自己知道所謂大家眼中的『病症』,其實就像是一種『好奇的衝動』,

ADHD的小孩與其他小孩沒有什麼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他的『動點』比較低。

 

像是平常所謂的『哭點』『笑點』,ADHD的人他們就是『動點低』,

一點點的風吹草動,就會引發起他們的啟動慾望,一般人可能需要大於100音量的刺激,才會覺得身體想跳舞,想動起來,ADHD的人大概就是40音量就夠了。

 

所以與其說是『過動』,不如說是一般人對ADHD的小孩『太吵鬧』!!!

我小時候的唸書,就需要非常安靜的地方,一點點聲音都會讓我分心,而在班級上那根本是讓我會五花撩亂的環境,要我如何定下心??

所以我乾脆選擇在學校一直玩,回家只有媽媽在再唸書,媽媽也比較安靜,或是會知道我需要安靜而安靜....所有的ADHD若是有控制自己的想法時,我覺得統一都會『怕吵』,而這是我覺得最能幫助他們的一個小方法,直到現在,我的房間仍舊是四面隔音才能讓我好好休息,不會一直維持在亢奮情形。

最後,腦部始終是會成長的,ADHD在成長過程中會有很多的人際、情緒、互動甚至是班級困擾,因為這類人太容易引發衝突,或是旁人對他來說太『吵鬧』,若是服藥當然可以降低這些問題,也可以更加順利的長大,直到有一天腦部成長到控制能力足夠為自己的生活負責時,當然可以自然的停藥了。順道一提,我國中小都有很多的人際困擾及壓力,適應也不好,直到國中我稍為知道自己的狀況,轉為體育校隊來發洩自己多餘的精力,生活才慢慢步上正軌,直到我覺得大學之後這種『衝動』『不安分』慢慢減少,才是我人生中的黃金階段。

現在我成年了,過動的情形仍舊會有,但已經不會干擾我的生活,但若是早點讓我知道可以服藥來讓自己的生活好過一點,我會選擇讓自己少經歷那段沒有朋友的日子吧。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tbearkk&aid=1065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