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修行的方法 忠雲
2018/02/26 13:44:04瀏覽56|回應0|推薦0

            

 

「楞嚴經」是第一本閱讀的佛經,內文「不可還的是什麼?」觸動了心弦!例如我們執著的表象----房子,若將木材還給樹木;泥沙歸還大地……,必然找不到實體的房子!六十兆原子堆積的人的身體,若也如此分崩離析,是否有什麼還不了?佛陀開示:「那才是原本的『心』、真實的『我』」!對於生命懵懂無知、記憶力奇差無比的我,竟然利用閒暇,約一星期左右,把非常長的「楞嚴咒」背起來!每天有空就持咒、研讀經文;反覆思考「不可還的是什麼?」歷經一年多,無解!

 

接觸「安祥禪」,耕雲恩師教導弟子「保任」現在的心態(有心、無念),而我總在保任之餘,會反問自己「原來是什麼?」就這樣綿綿不斷。有一天陡然想起一段經文(佛陀說站在恆河邊……),當下了知「是什麼!」欣喜若狂的向師父稟告:「找到生命的屬性了!」師父淡淡地說:「小悟一樁」。品嘗到法喜禪悅讓我有了信心,繼續保任安祥心、探討「念從哪裡來?」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不過當我繼續保任、探討「生從何處來?」卻遇到瓶頸,請問師父,師父說:非常、非常難!的確,累劫污垢的障蔽,哪是短時間可以清除?如果不能全感情投入全理智的修正,哪裡能真正看清楚生命的來龍去脈,哪裡懂得珍惜人身難得、正法難遇的「緣生可貴」!

 

修學佛法有「行入」和「理入」。玄奘法師的「唯識法相宗」,就是拼命鑽研、分析眼耳鼻舌身五識、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但要從中識得「本心」,必須邏輯思考敏銳、條理清晰,這是「理入」的修行方法。師父開示:「『理入』也可以解脫,但是根器要夠;又要有明眼的師父指導,否則鑽研一輩子,只會蹉跎生命。」而另一種方法是「行入」,就是秒秒「」著在師父面前的心態(有心、無念),努力修正第六意識的分別心----妄想和第七末那我執,所謂「莫將閒學解 埋沒祖師心」,不需更求知解,只需「保任」此心,鐵定「就路還鄉」!感恩 耕雲導師賜予「無上大法」!期盼早日邁向生命的圓滿!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ncy22&aid=11056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