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幾年前手機剛剛出現的時候,有一則廣告是『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這句廣告詞還因此獲獎,但這句話背後的『人性』是什麼呢? 其實就只有兩個字而已:『商業』。 汽車為何要做自排車?明明手排就比較耐操、省油、零件好替換。 答案很簡單,因為車廠要賣更多車給不會開、不想學手排車的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擴大市場, 才有更大的商業利益。 手術也是如此,藉由科技的輔助就可以量產『會手術』的醫師。就像自排科技創造了很多『會開 車』的人一樣。 雷射近視以前的有刀,醫師要練刀法,要花功夫去精研切得更薄、更整齊。 到了無刀的時代,由於科技力太優勢,要用刀片切出跟雷射一樣的品質實在太難、太花功夫,所 以當年我看完廠商的DEMO示範手術後,我就認為這是一樣必然改變的手術趨勢-有刀終就要走 入歷史。 事實證明我的觀點並沒有錯,短短的三年時間,全台灣的無刀雷射儀器都已經有十幾台了。 科技協助了醫師克服了『學刀』的難度,因為雷射近視90%的困難就在這關鍵的一刀,另外,科 技也克服了病患『刀片VS眼睛』的恐懼,所以這項科技創造了廠商、醫師及病患三贏的局面。 雖然說是三贏,但病患仍屬於弱勢的一方,因為病患所知道的資料都來自於廠商與醫師,病患並 沒有能力去分辨好壞,病患只能跟著廣告走,跟著商業操作走。 再來就是準分子雷射的儀器,儀器隨著時代不斷進步,回到本文的初衷,儀器廠商為了可以賣更 多的儀器,所以把很多輔助功能加入,讓新接觸的醫師"更容易上手開刀",結果很多的近視雷射 廣告把這些儀器功能拿來大作廣告,吸引病患們的眼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