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日如來(四)毗盧遮那佛Vairocana-191003 / 慈悲服務社恆長師父
2019/10/04 16:21:46瀏覽486|回應0|推薦9

大日如來(四)毗盧遮那佛Vairocana-191003 / 慈悲服務社恆長師父

我在研究曼陀羅的過程,看到以前諸祖師寫關於曼陀羅及修行的相關文章,發現祖師們的修行注重內容多過於形式,所以極少看到修行儀式記載。較著重於修煉,他們心靈層次的發展是很高深的,如不空三藏或善無畏大師獨到的文章都略去不重要且屬於禮儀的部分。

但《華嚴經》是一部非常獨特的經書,講到既遼闊又偉大的修行天空,當我們閱讀《華嚴經》,走進華嚴的世界,就走進了不可思議的宇宙,想像力被極度展開,經中的用詞令我們的心胸打開,比如供養:雲、香、花,無數的燈多如雲,雲就像是很大的運輸車,相較於雲團,18個輪子的運輸車還算是較小,雲團如運動場般寬大。

閱讀《華嚴經》,心是如此的開闊,經中所使用的副詞、形容詞如不可思議、不可說、無量、無邊、無窮、無盡、無數,令心無限展開,在閱讀到最後一品〈入法界品〉時,天啊!你會更震撼!因為善財童子尋訪善知識學習佛法,他的參學歷程並非如我們想像是很坎坷,反而是充滿許多趣味,在每遇到一位祖師或禪師、法師或導師之後,他的心是越來越擴展。因此依循《華嚴經》修行的路,是一望無際的天空,修行者的心靈生活是非常美,是無限展開的。

但在讀到以前真言宗如不空、三藏、善無畏、空海等諸位禪師寫關於禪修的相關文章,他們卻不談及無窮無盡的事,反倒將每一個小細節的無窮無盡帶入一個曼陀羅中、一個很小的修煉中,假如各位瞭解《華嚴經》那廣大、自在的精神,會很訝異何以會有這麼大的落差,並且與《華嚴經》這種廣大的精神是相反的。

首先我們來了解日本人的文化,經常令我們能夠感受到空間,這種文化有個名稱叫做極微主義(簡約主義),你進入服務茶禪(茶道)的小房間內,房內空無一物,佛桌上可能只有一張照片,有時候可能只有兩三個書法字、一個花瓶,瓶中只插著一枝花,花是垂下來或垂直,或有時候最多是三枝花,三枝代表天、地、人,直的是代表天,橫的是代表地,斜或螺旋狀的是代表人。有時後是沒有看到任何花,只有一片小小的葉子。日本人把整個廣大、空無的精神蘊藏在此禪房內,禪房內的茶師沏茶請你品嘗,並且只有一個茶杯而已,這一切令你感受到空但卻很美的感覺,沒有微塵,沒有垃圾,完全清淨,只有內心的寂靜,這就是極微主義的精神,把所有東西收縮在一個小形相中,卻展開整個無窮無盡的宇宙。

為讓大家更容易了解,我假設你走到外面看天空,哇!這個天空是無窮無盡的大,有山林、樹木,風景好美,但你如何能把整個如此美麗的風景、整個多雲的天空、山林樹木放到你的身體裡?其實是很容易的,現在你拿出一個杯子,倒水進去,再把水杯放在地上或一塊石頭上,盡量維持杯子不被晃動,過了一會,杯中的水面完全靜止,水平面上反映出整個宇宙的倒影,反映出天上的所有物體,原來你已將整個天空收縮在這個杯中的水平面,瞧!是不是很容易呢?你喝一杯水就把整個天空喝下肚裡了。

如果用這個比喻作為解釋的話,在華嚴世界是描述那無窮無盡的天,有山有水,有重重疊疊的樹林;而真言宗卻是講這個小水杯中的水平面,水杯中的水平面有個很殊勝的名字,稱為大日如來曼陀羅、大悲觀音曼陀羅、無量光明曼陀羅或圓融曼陀羅。大日如來曼陀羅是把整個法界帶進曼陀羅的小平面,大悲觀音曼陀羅把六個手眼入世慈悲喜捨救人的精神帶進曼陀羅,如給予的手;令人無畏且增加快樂的手;具有大慈大悲撫慰他人的手;幫助解開生活中所有困難的手;提升一切眾生的心靈超脫慾望及恐懼的手;令人無礙的提升光明,生活越來越美好的手。這是六個入世的手,亦即是六個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禪定、般若、精進。入世生活的一切美好皆呈現在此大悲觀音曼陀羅或那水杯中的水平面。何謂無量光明曼陀羅呢?原來它也如同水杯中的水平面一樣,但這個水平面是蘊藏著無數無量的光明,我們可以透過阿彌陀佛的十三個洪名來理解這個光明,如無量光如來、無邊光如來、難思光如來等等。

華嚴講到生活中無窮無盡的宇宙,而真言卻是把那無窮無盡帶進小平面,以讓我們看見自己的修行,能更快的直接證知。華嚴與真言的這兩種方式是無差別的,都是讓我們證悟真心的一種方法而已。如同你站在外面,手拿著一杯咖啡,抬頭看天空,哇!無窮無盡的宇宙,然後再低頭看進這杯中的水平面,即使是咖啡而不是水,你仍看見宇宙的倒影。如果你看對地方,時時都自在解脫;如果你不抬頭看那無窮無盡的天空,反而看人家丟棄的垃圾,天啊!為什麼是如此黑髒、醜陋;如果你不注視手中杯的水平面,反而只注視杯子,你會難過,當然是因為你看錯地方了。所以在生活中,若我們看對地方,懂得使用這個因,時時都能找到解脫。
(慈悲服務社翻譯小組敬傳)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0938767770&aid=129842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