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杜斯妥也夫斯基與《地下室手記》
2019/12/05 12:28:22瀏覽1312|回應0|推薦9

前些時候,偶然從郝廣才的《解開世界的密碼》一書中,看到杜斯妥也夫斯基。我對這位文學家起了強烈的興趣,而《地下室手記》,是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經典小說。

作者:會奧多爾·杜斯妥也夫斯基(1821 – 1881),蘇聯人。

杜斯妥也夫斯基喜愛閱讀,讀了不少當時蘇俄沙皇的禁書。1849年4月23日因散佈「有害思想」遭逮入獄,同年12月22日,他和21名相同命運的人,被判死刑。

也許是沙皇對文人的惡作劇,對「愛讀書者」開的玩笑。沙皇心想,其實「喜歡讀書」也不是什麼「非死不可」大惡,就在扣扳機槍決前一刻,遠遠馬蹄聲傳來沙皇「免死特赦」,改判流放西伯利亞充軍。1850年杜斯妥也夫斯基在西伯利亞開始服役,一直到1859年3月才因病獲准退役,並得到特維爾的居住權。《地下室手記》一書,就在退役後五年的1864年底完成。

逃過沙皇槍下亡命,卻成西伯利亞凍域小兵的巨大撞擊,他內心的變化,不是一般人所能體會。因此,我想閲讀他的代表作《地下室手記》,希望能從他的內心激變中,體會大家人生體驗。

《地下室手記》是本高評𠍿世界文學巨著。我這般缺乏文學背景的人閲讀起來,著實吃力辛苦,但收獲體會不少,郤也存在力有未逮之處,再過幾個月還得二次回頭細讀重頭。

在《地下室手記》中,杜斯妥也夫斯基幾乎全本都用第一人稱在細想細説,極致觀察道盡當時俄國社會中形形色色小人物。

小說談到「個人」對抗群體,講到「群體盲從」自然規律,到「個人自我意識覺醒」的信念重生過程,透過「地下室人」這個杜斯妥也夫斯基創造出的文學形象表現出來。他象徵一個退縮到自己內心角落的文明邊緣人。他「有意識」地將自己埋進心裡的地下室,而與群體的關係,一是在思想上辯證,二是在社會上吵架。全本小說就以此分為對比鮮明的兩篇,杜斯妥也夫斯基自豪地稱:這類似音樂上的變奏形式,兩者互補相得益彰。

在首篇中,「地下室人」是一個看似精神分裂的中年退休公務員,用獨白方式談自己縮到角落的原由,時而憤世嫉俗,時而矛盾地貶低他人或自己。他自問自答暢談道理。從自己有病不看醫生談起,開始哲學性地扯到人的意識、利益、意志、理性、自然規律、欲望、自由、侮辱及痛苦的必要。在那種種既包容又矛盾的關係中,他叨叨絮絮的詞語,彷彿咒語似的從囗中不斷吐出,讓人既驚奇又直冒冷汗。這種心情延至第二篇,卻是落到現實生活中「侮辱與被侮辱」的爛泥裡。他回憶年少的學校生活、成年工作時的羞恥記憶,簡直是一路不斷被人侮辱的成長史,轉述了三個生動有趣事件:讓路生悶氣、與同學聚餐吵架、上妓院找碴。

整本小說也帶出當時首都聖彼得堡的城市氣氛。雨雪溼漉、天色昏暗、孤獨陰鬱,「地下室人」像隻老鼠似的在其中鑽進鑽出。杜斯妥也夫斯基試圖將整個時代,特別是「負面的特徵」,放進這個人物形象中,對比出別具一格的時代人物。

對本書的感受,相信不同背景的每個人會有不同詮釋,我就此停住。書中有名經典辭句「高貴的痛苦、廉價的幸福」你會選擇什麼?

為什麼人們堅信只有幸福才對人有益呢?或許,痛苦對人來說,一樣有益!

2017年10月21日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rsslee&aid=131140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