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書筆記:是枝裕和《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
2019/01/22 01:38:17瀏覽1600|回應0|推薦12

這兩天趁隙把是枝裕和導演的這本《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讀完,當中提到《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電影劇本,前後企劃長達15年時間,隨著年齡增長,他的視角有了很大的變化。

 

這部電影的靈感來自1988年發生在東京豐島區的真實社會事件。父親在長子上小學前便消失無蹤,母親在百貨公司上班,之後與不同男人生了四名子女(其中一名出生不久後夭折)。這些孩子都沒有報戶口,也沒有上小學。長子14歲那年,母親為了跟男朋友一起生活,於是拋棄了四個小孩,孩子們只能靠母親寄來的現金袋過活,令人驚訝的是,鄰居們也無人知曉,四個孩子就這樣被拋棄了半年,直到東窗事發。

 

拍電視紀錄片起家的是枝裕和說,他最初的劇本完成於1989年(事件後一年),當時才20多歲,比較同情長子的處境,寫了許多內心獨白,整個情節走向偏戲劇性,故事的主詞是少年的「我」。等到2002年開拍時,他跟少年的母親一樣年屆40,很自然地站在成人的立場看這件事。

 

所有的媒體輿論一面倒地指責棄養孩子的母親,但是枝裕和心中有個疑問:為何少年沒有拋棄妹妹們離家出走呢?兒福中心的資料也顯示,兄妹感情很好,母親也不是那種會虐打孩子的人(是個長不大的母親,荒唐的大人),基本上他們是彼此關愛的一家人,只是時間很短暫。在外人眼中,四兄妹住在那間被斷水斷電的出租公寓很悲慘,也許當中包含了兄妹之間共有的悲喜情感,和屬於他們的成長與希望,那麼我們這些公寓外的、冷漠的現代都會人,又能置喙什麼呢?

 

劇本視角確立後,他決定透過孩子的眼睛描繪心中的東京,類似紀錄片的拍法,和對象保持客觀的距離,站在旁邊凝視他們、傾聽他們,不是一翻兩瞪眼的黑白對比,而是用漸層的灰色記述世界。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善與惡,也不是大人該如何對待小孩,或者該如何修改兒福法之類的問題,只是詳實描繪出我們現存的這個世界。

 

以下這段話說得很好(阿桑稍作潤飾,原譯文很拗口有看沒有懂),也是我看電影和小說時心中的那把尺:

電影不是用來審判人的,導演不是神也不是法官。壞蛋或許是用來讓故事(世界)變得比較容易理解,但如果拿掉壞蛋,是否更能凸顯問題本身,讓走出戲院的觀眾思考問題。這件事若發生在我身上,我會怎麼做?」(原文見P.161

 

事實上,這樣的觀點貫穿了是枝裕和後來所有的作品,看似無聲無息,卻在心中激起了陣陣漣漪,不斷地叩問:這些孩子感覺到什麼、選擇過什麼?這社會出了什麼問題?只會生育卻無能養育的經濟弱勢父母?所謂的家人是相連的血緣還是相處的時間?死去的人得到解脫,那留下來的人該何去何從?……這些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是枝裕和下筆如此輕盈,不流一滴淚。電影末了,社區外的三角街口,孩子們一如往常來來去去,你心裡知道有些東西消失了,但世界仍繼續運轉著,這才更讓人悲痛。


*延伸閱讀:https://video.friday.tw/act/koreeda/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idi0896&aid=12430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