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玩台南,看歷史(三)延平郡王祠....鄭芝龍的崛起與鄭成功的反清復明(附自助遊攻略)
2018/10/14 08:38:21瀏覽5828|回應14|推薦103

 

     

參觀延平郡王祠,是府城訪古度假一個月中後期的事,看多了因應日據時期皇民化運動及都市計畫,而被強迫拆屋割地的古蹟及寺廟….像是被斬了手腳的『屋彘』,行走其間,總覺得狹仄難伸,窩囊得有如寄人籬下

 

       

  小橋流水,綠意盎然的延平公園
        

乍見庭園開闊優美,紅牆綠瓦,巍峨聳立,豪氣萬千的延平郡王祠,心境隨著視野開朗起來。鄭成功畢竟是沾了其日本母親田川氏的光,延平郡王祠得以在日治時期被升格為『開山神社』,來附會、彰顯日人治台的正當性,而未受破壞。

                 

                

延平公園內的七絃竹(金絲竹),相傳是鄭經特為愛竹的母親自河南臥龍崗引進。娉婷秀美的七絃竹莖幹極為細長,略呈黃綠色,上面有 7 條青色的絲紋,酷似琴的絃線,故名之。

     

越過『馬上成功』的鄭成功巨大石雕,穿過水榭亭台,幽竹垂柳,綠意靜謐的延平公園,映入眼簾的中國方北宮殿式宏偉建築,就是奉祀台灣開山始祖鄭成功及其部將的延平郡王祠。

   

  

鄭成功馬上英姿石雕,為其故鄉泉州於2008年所贈送,以『泉州白石』雕成,長8公尺、寬4公尺、高7公尺

     

延平郡王祠是座三進雙護龍式的建築。有照壁、川門、供奉鄭成功的正殿、崇祀太妃(鄭成功母)與寧靖王的後殿,以及陳列鄭氏部將牌位、儀仗等的東西廊廡(廂房)

  

   

 三川門上的『前無古人』為清光緒元年武平縣知縣盧紹昌所題

 

其實延平郡王祠的原貌並非如此。

 

1662年,鄭成功去世,台灣人感念他開台有功,奠定台灣開發的基礎,特建廟奉祀紀念。清朝統治台灣時,因忌諱,怕遭迫害,故改稱『開山王廟』。

 

1874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奏請為鄭成功建『明延平郡王祠』,祠廟合一,並編入祀典中,追謚鄭成功『忠節』。為清廷同意,耗銀7400兩,特請福州師傅,用福州材料,建造一福州風格的祠堂。

    

    

                  清朝時的開山王廟

              

日據時代,鄭成功因具有日本人血統,亦受到日人敬重。將『開山王廟』改為『開山神社』,增建了日式的拜殿與鳥居,並舉行『奉告式』,每年215日舉行例祭。灌輸 : 鄭成功的日本血統,所以日本人統治台灣,具有一脈相傳的正統性

            

              

     

      日 據 時 代  的 開 山 神 社

            

1914(日大正3),開山神社進行大規模改建,增建一些必要附屬設施(如神饌所、手水舍、神樂殿、社務所、宿舍)正殿與偏殿仍為中國傳統式建築,拜殿則改為和式

      

        

         此為日本時代留下的石製鳥居所改造,上方『忠肝義膽』為白崇喜所題字

    

台灣光復後,1947年曾重建。現今北方宮廷式是在1963年改建後的樣貌。

 

1965年,故總統蔣中正前往祭拜時,不知何故,將原來那尊歷史悠久的鄭成功神像請出祠外,只留下同年完成的大殿鄭成功塑像。神像流落民間,輪流祭拜達40多年,直至2008年才被迎回祠內奉祀。

                  

 

                  

正殿為供奉鄭成功之處。神壇上鄭成功塑像為楊英風之作,前方為曾流落民間40多年的古神像。      

   

五月中旬,府城陽光亮眼,暑氣卻未炙,信步逡巡其間,清風迴旋在人影罕至的廊廡間。遊目懸壁楹聯,細讀社會賢達(如孫立人、周至柔等)作詩題字,頓感這儒將祠堂增添幾分書卷文氣。

                

  

                正  殿  前  的  大  庭  園

           

東西廊廡呈列的是明鄭時殉難的文武諸臣牌位、甘輝和張萬里將軍祠及祭器所、儀仗所。日據時代的日式神轎御神輿和媽祖誕辰時繞境的開山王神轎也公開展示,讓人耳目一新。

   

   

      鄭 成 功 祖 廟 前 的 鄭 成 功 母 子 雕 像

      

後殿除供奉鄭成功母親太妃田川氏、寧靖王朱術貴及及五妃外,連鄭成功長孫….慘死在政變中的鄭克𡒉及其夫人都供奉其中,卻獨缺其父…雄霸東亞海域的鄭芝龍,及其經營台灣不遺餘力的長子鄭經。心中覺得頗感不公

              

 

                      鄭 成 功 祖 廟 也 是 了 解 鄭 成 功 必 去 之 處

  

居旅台南府城,行走古蹟、古廟間,被撩起溯古追源的好奇心已近半月,對鄭氏家族的歷史著手研究後,也略有心得。

             

 

   鄭氏家廟中鄭成功的雕像最具其生前文儒又有威儀的形象  

             

歷史的真相並不是平面的,而是多面向、多角度的。執政者只截取對其政權有利的面相,去教化人民,為其洗腦,翼求教育出順民,利其統治。我覺得看歷史要像畢卡索繪畫般,要多角度的去解構,才能看清事實。

 

                

            國立臺灣博物館館藏《鄭成功和鄭芝龍之畫像》

    

我覺得鄭氏祖孫三人 : 鄭芝龍是開疆闢土,叱吒風雲的亂世梟雄;鄭成功是敗中求勝,奮戰不懈的忠臣;鄭經是有獨立思想,卻被失敗擊潰的能臣。在倡導愚忠的封建時代,雖不能將祖孫兩人自歷史書卷中抹去,卻可以將其抹黑鬥臭,以配合當政者的需要。

   

  

              

           鄭經特於其母常去的鄭成功祖廟引進母親鍾愛的七絃竹

          

間鄙夷鄭芝龍出身海盜,難入經典,我卻獨鍾其人。

 

 

在上天不仁,旱災疫厲連連;君王昏昧,戰亂頻頻,百姓命喪遍野,賤勝螻蟻的時代。鄭芝龍,17歲因家貧攜弟投奔澳門舅舅;19歲赴日發展;21歲繼承顏思齊在台灣的產業,自立門戶;23歲以傳統的中式帆船、兵器,以奇計火攻,擊敗船艦、武器均很精進的荷蘭艦隊 (堪稱史上第一人);24歲投降明朝,任『五虎游擊將軍』; 29歲在料羅灣擊敗荷將普特曼斯的艦隊,與荷蘭人簽訂貿易協議:荷蘭人不准到中國沿海,而由鄭芝龍派船到台灣批貨給荷蘭人;30歲擊敗劉香、李國助等大海盜,將騷擾中國約70年的海盜平息。

 

在七、八年間,一個貧窮無行的小屁孩,如何蛻變成叱吒中國海上,成為盜亦有道的海商與將軍,且看我從歷史、自然等宏觀的角度一一道來。

          

 

                  

        延平郡王祠旁的鄭成功文物館

      

中國,雖然自古即為一個雄霸一方的陸權國家,但是在海運上,也不惶多讓,尤其是在宋朝,稱霸世界,並擁有當時世界最大海港….泉州。

 

亞洲季風

                  

  

                 夏  季  亞  洲 季  風  風  向  圖

                 

中國海運發達,得歸功於位於地球最大陸塊(歐亞大陸)和最大水域(太平洋)之間所造成的亞洲季風。

 

夏季時,太陽照射偏向北半球,北半球陸地增溫的速度高於海水,因此,在亞洲大陸內部的西伯利亞及蒙古地區形成低壓中心,而在太平洋及印度洋上則形成高氣壓。風由高氣壓的海洋吹向低氣壓的陸地,形成吹東南風或西南風的夏季季風。

  

       

          冬 季  亞  洲 季  風  風  向  圖

          

冬季時,太陽照射偏向南半球,北半球陸地溫度相對低於太平洋及印度洋,因此,風就由內陸高壓中心的蒙古及西伯利亞吹向海洋,而形成吹東北或西北的冬季季風。

 

亞洲季風帶包括南亞、東南亞及部分的東亞地區,從日本、韓國,經過中國東南部、香港與澳門,到東南亞的菲律賓、泰國、印尼等,一直到南亞的印度、孟加拉。

 

因為風向恆定有信(又稱信風),在早期需藉風力航行的帆船時代,中國沿海居民就利用季風,駕船往返日、韓及東南亞地區從事貿易活動,故也被稱為貿易風。貿易風造就了中國海上絲路的誕生與興盛。

 

               古海上絲路(當時的地方名稱)

 

海上絲路

 

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有東海航線和南海航線兩條主線路,比陸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更為悠久。

 

東海航線,約始於西元前1100年,西周武王派遣箕子,從山東半島的渤海灣海港出發,行船到朝鮮,傳授養蠶織作技術。約西元前400年春秋戰國時期,開闢『循海岸水行』,直通遼東半島、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相傳西元前200年左右,秦始皇派方士徐福帶三千童男女赴海上求仙藥。求藥不得,懼被降罪處死,一去不返,所滯留之地即為日本。唐代,山東半島和江浙沿海的中韓日海上貿易逐漸興起。宋代,寧波成為中韓日海上貿易的主要港口

 

南海航線 : 由於中國東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人民謀生不易,且與國內交通不便,因此養成積極向海上發展的習性。南海航線萌芽於先秦,形成於秦漢,繁榮於隋唐,全盛於宋元,頂峰於明初,衰落於明中後期與清朝。

  

 

                 

西元前111年,漢武帝派使者前往南海地區。經南海進入馬來半島、暹羅灣、孟加拉灣、到達印度半島南部。

 

281年,大秦(古羅馬帝國)使者循海道由廣州登陸,赴西晉首都洛陽。同年,印度僧人迦摩羅尊前來廣州,建造了第一座佛寺——仁王寺。

   

          

          西元一世紀時的絲綢之路(相當於東漢時期)

      

『廣州通海夷道』,是南海起航線的前身,首見於賈耽(唐德宗貞元年間,公元785—804)寫的『新唐書·地理志』。是條以廣州為起點,聯絡當時兩個世界超級強國….東亞的大唐帝國和西亞的阿拉伯帝國,全長1.4萬公里,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經過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穿越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途經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當時通過『廣州通海夷道』,輸出品主要有絲綢、瓷器、茶葉和銅鐵器四大宗;自國外輸入的商品主要是香料、花草等一些供宮廷賞玩的奇珍異寶。僅唐代宗年間,每年到廣州行商的阿拉伯商船就有四千多艘。

            

 

                 

自西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後,中國與西方國家通商住來,主要是靠以長安為中心的陸上絲路進行。唐朝中葉安史之亂後,國力衰弱,將中亞駐軍撤回,失去對中亞的控制,中亞地區陷入民族紛爭,戰亂不斷,陸上絲路受阻。

 

西元716年(唐開元4)粵北大庚嶺古道(又稱梅關古道)開通,貫穿了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和閩江流域三大水系,人們可由此往來經商,於是海上絲路開始蓬勃發展,陸上商路卻日漸衰落,終至東南沿海地區從此取代西北內陸,成為中國對外交通中心。

 

     

                

    20185月中國航海博物館展出的自唐代古沈船中打撈出水的瓷器  

            

661年,唐高宗有鑑於對外貿易日趨發達,遂於廣州創設市舶使,對船舶出入口、貨物出入口進行管理與收取稅金,形同現代的海關。

 

宋朝時重商,海外貿易益發蓬勃發展,政府除廣州外,更陸續在杭州、明州(今寧波)、泉州、密州 (今青島膠州) 等地設立市舶司。

 

南宋時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已遷至江南。政府極為重視海上貿易,設置管理機構、建立關稅機制、興建市場招商、實行獎勵政策、設立貿易中心等種種措施,與58個國家通商,使得海上絲綢之路更是空前繁榮。泉州更超越了廣州,成為海上絲路的起點和『世界最大港口之一』、『東方第一大港』,與埃及亞歷山大港齊名

                

                

                     

      20185月中國航海博物館展出的自唐代古沈船中打撈出水的瓷器  

                        

外貿易除了繁榮民間經濟,推動藝術、宗教和技術交流外,市舶()收入更是宋朝財政重要來源,尤其是在南宋時,市舶收入曾高達歲入的15%

 

12世紀末南宋時,開始取代穆斯林在東亞和東南亞的海上優勢,近至朝鮮、日本,遠達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處處可見中國商船的蹤跡。

              

   

 

      20185月中國航海博物館展出的自唐代古沈船中打撈出水的瓷器  

                   

元朝時,朝廷與位於波斯灣地區的伊兒汗國關係友好,故十分重視海上交通,加上在經濟上採用重商主義政策,鼓勵海外貿易。當時與中國貿易的國家和地區已擴大到亞、非、歐、美各大洲,總共與二百多國家和地區通商。當時所有印度中國間之交通,皆操於中國人之手。

            

                    

可惜元、明、清三朝實施海禁,禁止民間出海從事海上貿易。雖然明朝鄭和七次下西洋,大放異彩,可惜有如迴光返照,在日漸嚴厲的海禁下,中國航海及海上絲路逐漸衰落,終至一蹶不振。

            

       

1405年至1433年間,明成祖為宣揚國威、掃蕩張仕誠部屬與倭寇、找尋惠帝下落,命令鄭和率領240多艘海船兩萬七千四百多名船員,七次下西洋,拜訪三十餘個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遠洋航海活動。比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早了87年;比第一位從歐洲繞道好望角到印度的達伽馬早92年;比人類第一次環球航行探險的麥哲倫早了114年。

                             

                                  明  代  福  船

 

中國優越的航海及造船技術

 

宋、元時海上絲路的鼎盛發展,除政府倡導外,更歸功於高超的造船和航海技術。

 

說來不信,中國自古來,無論是在航海技術或造船技術都稱霸於世,獨步全球,直到明初 (14世紀 )實行海禁後,只有小型船,製船技術凋微沒落,才給西方可趁之機,開創了15世紀的大航海時代。

   

 司南,戰國時代發明,是最早的指南器。(司為指之意,司南為指南)

         

航海技術上:

 

西元3世紀時,中國帆船就已採用多根桅杆前後錯位配置,用帆索操縱,轉動帆面,調節帆角,來利用各個方向的風力,產生最高效率的推力,以致在中國從未出現過像歐洲那種多槳奴隸船…..而歐洲直到19世紀才了解桅杆錯位的優越性。

    

            

                       

  水羅盤(把磁化的鐵針穿過燈芯草,浮在水上,磁針浮在水上轉動來指引方向)

     

1119年,北宋朱彧所寫的萍州可談中提及『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針的記錄。

                

  

              

                              明 朝 航 海 用 的 水 羅 盤

                

水羅盤,是結合指南針和方位盤的辨位工具,在南宋時被廣泛地用在航海上,後再經由阿拉伯人傳至歐洲。

                       

     

  

 

過洋牽星術的使用...測量時,把繩子的一頭緊靠眼睛,木板舉起來,拉緊繩子,讓木板下邊緣對準海平面,上邊緣對準北極星,這樣,北極星的仰角就是木板的寬度。如果這塊木板不能對準,那就換另一塊來測。            

                    

『過洋牽星術』,是利用牽星板測量所在地星辰(主要是北極星)的海平高度(仰角),來確定船舶航行方向和在南北緯度上所處位置的一種技術。

                  

               

牽星板為方形,大小共12塊,最大的約24厘米高,最小的約2厘米。牽星板上刻有以『指」為單位的刻度。 1「指」約為1.9°

       

依靠星辰來導航的技術,初見秦漢時代。唐朝起,已改良到擺脫沿海航行,可穿過海洋取直航行,減少航程。到了明代,觀星技術發展成為定量測量的『過洋牽星術』,普遍用於航海導航。1405 - 1433年鄭和七次下西洋時,就是靠它來確定地理位置,並留下相關圖鑑,供人緬懷。

 

明代有一本極科學的航海導航手冊『海道針經』,載明每一條航線的羅盤導航、天文導航和地文、水文記錄。

    


                    鄭和下西洋時,利用過洋牽星術所繪製的『龍涎島往錫蘭山圖』

                    

在造船技術上:

 

水密隔艙板,是用隔艙板將船艙分成若干個互不相通的獨立船艙,當船舶發生觸礁、碰撞等造成船殼破損時,即使某一船艙破損進水,也不致於波及其它船艙,從而提高船舶的抗沉性。史家咸信它濫觴於西元5世紀初西晉盧循在廣東發明『八槽艦』。這種技術到18世紀才被歐洲人採用,現在已被造船業通用。

            

  

  

                     北宋汴河客船,船尾設平衡舵

              

平衡舵 : 船舵是用來操縱和控制船舶航向的,一般位於船尾,又稱船尾舵,最早出現於西元一世紀的中國。到唐宋時,舵的製造技術趨於成熟,發明了平衡舵….將舵杆固定在舵面重心的垂線上,縮短舵壓力中心與舵軸的距離,減少轉舵力矩,使操縱更靈活輕便。10世紀時,阿拉伯人開始引用中國舵,1213世紀時,將中國舵傳入歐洲,成為開創15世紀人類大航海時代的技術條件之一。

 

 

                           清明上河圖所繪平衡舵

      

龍骨結構 : 中國古代船舶的龍骨結構是一項重大發明,對世界船舶結構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宋代船尖底,甲板平整,船舷下削如刃。船的橫斷面為V形,尖底船下設置貫通首尾的龍骨,用來支撐船身,使船隻更堅固,吃水深,抗禦風浪能力十分強,且船頭艏柱堅硬銳利,即使觸到砂礁,也可以鏟行而過,而且航速很快。歐洲船隻於十九世紀初才開始採用這種龍骨結構,比中國晚了數百年。

               

                

                  車船是利用人力以腳踏車輪的方式推動船的前進

     

車船 : 又叫輪槳船或槳輪船,現代輪船的前身。是靠人腳踩木輪(槳輪)推進的船,速度快,不受風力大小及風向限制,多用在戰爭裡。傳聞為西元5世紀南北朝時的祖沖之發明,但始見史冊為8世紀的舊唐書,唐朝人李皋建造。是世界最早使用人力推動的半機械化船舶,歐洲要到西元1543年才有使用車船的記載(大英帝國號輪船)

 

除上述外,櫓、船塢均首見於中國


                 

           秦  漢  時  的  樓  船

            

元明清海禁

 

海禁,是一種鎖國政策,旨在消滅反叛勢力、海寇,整頓沿海治安,清理走私,保障社會安定,而禁止民間私自出海,從事海外貿易(除非經過官方許可),及限制外國商人前往中國通商(可進行朝貢貿易)

 

中國的海禁始於元朝,登峰造極於清朝,結果造成沿海民生凋敝,人民鋌而走險,入海為寇,導致真假倭寇猖獗,民不聊生。

                

          

                           倭    寇  的  盔   甲

        

1292年,發生中國第一次海禁。元世祖忽必烈為征討爪哇,擔心走漏軍機,暫禁江浙、廣東、福建商賈航海,海軍船隊一出發,禁令隨之作廢。其後,元朝雖先後實施3次海禁,因期間較短,共約11年,對海外貿易影響較小。

 

元末明初,為日本南北朝及戰國時期,封建諸侯割據,互相攻伐。戰敗的封建主就號召武士、商人、浪人,到中國沿海地區,進行武裝走私和搶掠騷擾,即倭寇。

       

 

         明朝洪武2年至萬曆10年間(1396-1583)的倭寇侵擾圖。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打天下時,對手張士誠、方國珍等人廣受江浙一代百姓歡迎及泉州外國商團(倭寇)財力支助,朱元璋雖將其擊敗,統一全國,但怕餘黨與海內外海商勾結,開始實施海禁。

 

1374年,廢負責海外貿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洲、廣東廣州三市舶司,中國對外貿易遂告斷絕。1380年間發生宰相『胡惟庸通倭叛國』案,加上倭寇侵擾日益猖獗,難以控制,重農抑商的明太祖朱元璋乃下更嚴格的命令『片板不得下海』,禁止老百姓私自出海經商、捕魚及建造三桅以上的大船,違者: 正犯處斬,梟首示眾,全家發邊衛充軍。還禁止人民買賣外國商品。

       

            

               明    代    倭    寇   騷    擾      圖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明嘉靖年間的海禁,封鎖了沿海各港口,銷毀出海船隻,斷絕了海上交通,更斷了沿海居民的正常謀生之路。人民羞貧而輕死,故富者以通番為業,貧者則劫掠為事。不是飢民入海從盜,商民轉為寇盜,剠劫濱海及海上,就是潛逃、移民海外。

 

政府不准海外貿易,民間卻有此需求,於是大型武裝走私集團(海商/海盜)橫行。政府出兵圍剿,武裝海商則團結起來,並聯合倭寇對抗,造成嘉靖時期近40年的倭寇之亂。使明王朝消耗了大量兵力物力應付,更造成沿海地區屢受侵擾,民困財乏。

 

 

 

                              兩千年來世界溫度的變化

小冰河時期

 

明末清初為何中、日皆多戰爭紛亂 ? 這得歸咎於氣候變冷….小冰河時期惹的禍。

 

小冰河時期,是指氣溫變得較冷,土壤降溫,植物生長季節變短,使糧食作物產量變少。這時雖比毀滅大量動、植物生命的冰川期暖和多了,但極端的氣候發生頻率較高,使得全球糧食大幅減產,穀物價格上升,造成全球各地饑荒與瘟疫頻繁出現,引發社會劇烈動盪,戰爭頻繁,人口銳減。

 

小冰河期始於13世紀,在17世紀達到巔峰,約在200年前減緩了活動趨勢。

 

1638-1644年間,環太平洋地帶發生了12場大型的火山爆發,大量的火山灰遮蔽陽光(通常一次大爆發,火山灰需三年才能塵埃落定);加上自1645年太陽活動降至史上最低,長達70年,影響陽光亮度,更降低了全球氣溫;16-17世紀時,歐洲人征服美洲時,殺戮和疫病使大部分當地居民喪命,大量無人耕種的農地成為原始森林,樹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削弱大氣層的吸熱能力。科學家咸信是這三個原因是造成17世紀地球溫度變成史上最冷,世界秩序最動盪。

 

 

明朝中葉,16世紀中,中國旱災發生次數高達84次,居歷史上各世紀之冠。

 

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是中國史上氣溫最低、最乾旱的時期。1640年中國北方經歷500年來最乾旱的一年,次年發生中國史上最嚴重的旱災。他處也是旱災、蝗害、鼠疫接連不斷,處處飢荒,甚至有『掘屍充飢』的慘況。

 

此時,幸因已自美洲引進抗旱高產作物馬鈴薯、玉米和紅薯救命,導致人口『只』銳減一半(五千萬人….約現在台灣人口的兩倍),更造成明朝的滅亡。否則依照歷史紀錄,在面臨氣候變冷時,人口銳減超過五分之四。如 : 漢末,漢族人口是6千萬,歷經幾十年饑荒和大戰亂,到西晉一統時,漢族人口僅剩770萬。隨後又是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中國漢族人口僅存4百萬。

 

  

     

十七世紀台灣海陸位置由於地理條件優越,使鄭氏時期的台灣得以成為國際貿易的轉口站

     

鄭芝龍的崛起

 

鄭芝龍,小名一官,1604年出生於福建南安石井的小漁村裡,父親為一小吏,家境困難。1621年,十七八歲時,家鄉荒年難以為繼,乃偕其弟投奔在澳門從事海外貿易的舅父黃程,學習做生意。

 

由於1559年明朝禁止外國人進入廣州城,當時被葡萄牙人佔領的澳門,就成了當時最主要的中外貿易商埠。靈巧俊美的鄭芝龍到了澳門,不但學得了流利的葡萄牙語、生意經,更獲得舅舅的賞識,要其到菲律賓與西班牙人做生意。

 

1623年,黃程派鄭芝龍隨日本平戶華商李旦之船,押運商品前往日本銷售。初至日本,人地生疏,加上貧困,曾以賣履為業,或兼為人縫紉以糊其口,頗為狼狽。所幸後為李旦重用,改變一生。

 

  

             

           日  本  鎖  國  初  期  在  日  本  出  現  的  中  式  帆  船

         

李旦,泉州人,少時,被旅日號稱『倭寇王』、『五峰船主』、『徽王』的海商王直收為義子。

 

王直,為明朝嘉靖年間中國沿海勢力最強的海盜/海商集團。1540年曾為日本長崎平戶島藩主松浦隆信所託,前往助其發展海上貿易,擁有兵眾20餘萬人及載重120噸以上巨艦百餘艘。當時『海上之寇,非受(王)直節制者,不得存』,足見其勢力之大。

 

李旦成年後,受王直之命,帶領數十艘商船,到呂宋島 (現菲律賓) 建立新的商業據點。李旦果然不負所望,經數十年苦心經營,統領海上數萬人,海船數百艘,從長崎到泗水均為其勢力範圍。

 

1560年,王直雖為明總督胡宗憲誘殺於杭州,沿海海盜倭寇卻益發猖獗

 

1571年西班牙佔領呂宋島,實行殖民統治。

 

1603年,西班牙人藉故在馬尼拉屠殺兩萬五千名無辜華僑,李旦雖倖免於難,卻被捕為奴 (當時僅三百多華商存活)。約於1607年逃至日本平戶發展,不數年,繼承了王直的衣缽,取得朱印狀,憑朱印狀可從事日本進出口朱印船貿易。他以平戶為據點,經營中、日、台及南洋間貿易,不久就發展成當地舉足輕重的富商,成了中國沿海最大的海商/海盜。

    

                           

         日本長崎平戶市千里濱的鄭成功兒誕石及石碑

       

初赴日的鄭芝龍,能幹可靠,深受李旦信任,收為義子,除交給一部分資產和船隻,讓他到越南做生意,獲大利。並介紹平戶藩主家臣田川昱皇之女田川松為妻。16247月生子鄭成功。

 

1624年,荷蘭人第二度強佔澎湖,遭明將南居益率艦驅逐。當時李旦從中斡旋,雙方同意荷蘭人轉往大員(台灣)發展。當年20歲的鄭芝龍受李旦推薦,到澎湖擔任荷蘭人的通事,從事翻譯工作外,並受命率領中式船隊,劫掠來往台灣海峽的西班牙船或其他中國船。

 

1624年中秋以後,鄭芝龍離開荷蘭人,將事業中心移往台灣,追隨在日本時即已熟稔的顏思齊。

               

   

 

             日   本  朱  印  船 

                    

顏思齊,漳州人,少時,離家赴日發展,號稱日本甲螺 (海盜頭目)。與在廈門為李旦打點中國業務、人脈的許心素,同樣是李旦的二把手。獲得朱印狀後,李旦負責經商,顏思齊則負責打壓對手,為商船保駕護航。李、顏、許三人是明朝末年著名的海商兼海寇。

 

1624年,顏思齊因故率眾離開日本,前往台灣發展,赴台前,先赴漳州、泉州,招募三千餘貧苦人民渡台,在笨港(今北港)築寨屯墾,並與李旦『靠行荷蘭人』,並從事海寇事業,打劫航行台灣海峽的商船。

 

顏思齊將墾民分成十寨,發給銀兩和耕牛、農具等,開始了臺灣最早的大規模拓墾活動。同時組織海上捕魚和島上捕獵,發展山海經濟,以解決移民生產和生活的物質需要。是漢人開拓台灣始祖。(現在北港有『顏思齊開拓臺灣登陸紀念碑』供人憑弔。)

 

            

            北  『顏

   

16258月,李旦在日本平戶去世,龐大的海商集團瞬間解體 : 日本方面由李旦之子李國助及義弟歐華宇經營,台灣由顏思齊接手,中國廈門方面則為許心素繼承

 

巧的是顏思齊於同年9月,因罹患傷寒病逝於嘉義,享年37歲。顏亡後,鄭芝龍勝出,接掌顏思齊所有的權力、產業與船隻,趁機崛起。

 

21歲的鄭芝龍開始自立門戶後,自福建招徠鄭興、鄭明….等部將,將部下分為十八先鋒,結為『十八芝』,從此改名芝龍,不再自稱一官。

 

初時,鄭芝龍只有數十艘船隊,以台灣魍港(布袋)為基地,懸掛荷蘭人的親王旗在海上打劫,劫掠福建、廣東等地,劫奪糧船並依約將劫掠所得一半分給荷蘭東印度公司當時鬧飢荒,有數千飢民投奔,到1627年年底,已擁有船近千艘,對福建官方及荷蘭人都構成嚴重威脅。

                    

 

                              廣東、福建與台灣海圖

            

1622年,荷蘭人初次入侵澎湖時,許心素曾因幫助荷蘭人與明朝談判時入獄,出獄後因此獲得荷蘭人信任,取得荷蘭東印度公司貿易權。1625年李旦驟逝,許心素頓失依靠,其船隊不但受其他海盜劫掠,還受官府勒索打壓,於是買通副總兵俞咨皋,取得水師把總一職,從此壟斷台灣海峽間的蠶絲貿易,與鄭芝龍打對台。

        

1626年春,轉往福建沿海發展,在金門、廈門樹旗招兵,擊敗金門遊擊盧毓英。當時有官員顏繼祖奏稱『鄭芝龍聚徒數萬,劫富濟貧,民不畏官而畏盜。』

                   

1627年,荷蘭人應清朝之請(允諾授荷蘭人中國通商權),欲驅逐鄭芝龍,不意荷蘭艦隊在北任灣 (Beren) 遭到鄭軍強烈火攻,未發一炮,就逃到爪哇。這年鄭軍又在廈門打敗總兵俞咨皋,殺對手許心素,從此掌握台海控制權。

 

                               

                荷  蘭  人  眼   中  的  鄭  芝  龍(穿  綠  色  衣  服  者 )

 

1628年,閩南又遭大旱,饑民甚眾。以『人給銀三兩,三人給牛一頭』為號召,與官方合作,鄭芝龍再度招納漳、泉災民數萬人,並用海船運到臺灣墾荒定居。像這樣有組織大規模移民,在臺灣歷史上,鄭芝龍是第一人。

 

16289月,24歲的鄭芝龍縱橫台海,劫掠海上兩年六個月,終於投降,任明朝『五虎游擊將軍』,離開台灣,坐鎮閩海。仍率領原部隊,為朝廷守備沿海,防止海盜、倭寇和荷蘭人進攻。成為海盜剋星的他趁此剷除異己,率軍討伐其他昔日結拜契兄弟海盜力量,包括李魁奇、鐘斌,後官拜總兵,海上勢力更加擴張強大。

 

1630年春,鄭芝龍在晉江安海鎮建置豪華府第

           

同年與在台南荷蘭人訂約,讓渡嘉義、雲林一帶地盤給荷蘭,因此許多當地漢人變成給荷蘭東印度公司做工。

   

                  

       

                          日   本  朱  印  船 

              

1633年,鄭芝龍擊潰荷蘭東印度公司艦隊,後來雙方達成和解,荷蘭人保證不到中國沿海,而由鄭芝龍派船至臺灣進行貿易。

 

1635年,剷除大海盜劉香勢力,從此完全控制海路,收取各國商船舶靠費用,並給繳交保護費的商船(一艘大船需繳三千兩銀錢)鄭家的令旗懸掛。無令旗船隻如航行其海域的,難逃被劫的命運。鄭芝龍也成為富可傾國的首富。

 

鄭芝龍擁有超過三千艘大、小船的船隊,及20萬人兵力 ( 其中有漢人、日本 人、朝鮮人、南島族語人、非洲黑人等各色人種),通商範圍廣及東洋、南洋各地。打破官方的海禁,繁榮海市,武裝船隊旗幟鮮明,航行於中國沿海、台灣、澳門和日本、菲律賓等東南亞各地之間,幾乎壟斷了中國與海外諸國的貿易。

 

1639年日本鎖國後,只許中國人和荷蘭人前往貿易。掛鄭家令旗進出日本的中國船隻比荷蘭船多出7-11倍。鄭芝龍每年的收入也較整個荷蘭東印度公司多出3-4倍,儼然成為閩南的領主與海上霸主,

    

                  

                             鄭氏商船通商關係圖

         

1644年,鄭芝龍被崇禎皇帝冊封為南安伯,福建總鎮,負責福建全省的抗清軍務。

 

1646年,鄭芝龍聽洪承疇之勸,以海盜為由,將駐軍施福撤離仙霞關,退守福州,讓清軍輕易入閩,並於年底降清。其子鄭成功及其他家族所屬的鄭系大軍不從,清軍見狀夜襲鄭芝龍,將其劫至北京軟禁,以為人質。並直搗鄭芝龍老家泉州、平安等地,鄭成功的母親被姦自殺,種下鄭成功投筆從戎、仇清不降,為其母復仇之因。

      

                    

           

                鄭成功母親田川松 雕像相片(該雕像位於嘉義溪口開元殿)       

             

鄭成功的反清復明

 

鄭成功,1624年出生於日本,6歲在鄭芝龍接受明朝招安時,被接回中國接受中國教育,14歲考中秀才。20歲至南京國子監求學深造。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明崇禎帝自縊於煤山。

 

1644年,明朝遺臣在南京擁立福王朱由崧登基,改元弘光。次年清軍攻佔南京,弘光帝被俘遇害。

 

1645年,擁重兵的鄭芝龍、鄭鴻達兄弟在福州擁戴唐王朱聿鍵為帝,改元隆武。鄭芝龍引薦鄭成功給隆武帝,頗受皇帝賞識,封忠孝伯、賜『國姓』朱,改名『成功』,故世稱『國姓爺』。

  

                               

               廈  門  市  鼓  浪  嶼  的  鄭  成  功  雕  

                

1646年,隆武帝被俘而死,朱由榔在廣東肇慶稱帝,年號永曆,為永曆帝。同年,鄭成功奉命領軍進出閩、贛,與清軍作戰,可惜其父並無與清抗衡之心,降清卻被被擄至北京為人質。

 

鄭芝龍被擄,鄭氏家族四分五裂,其叔伯掌握最多的軍隊、船艦及錢財,鄭成功空有幾艘小船和數個冠冕堂皇的頭銜…..招討大將軍、忠孝伯、國姓爺等。

 

 

                           鄭 成 功 祖 廟 前 的 鄭 成 功 雕 像

 

1646年冬,鄭成功在其父鄭芝龍擔任過副總兵的汕頭南澳島募兵,遠近聞風歸附者有數千人。

 

1647年一月,鄭成功在小金門(今日金門縣烈嶼鄉),以『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國姓』之名誓師反清。 

 

1647-1649年間,先後攻打海澄、泉州、潮州等地,雖小役小勝,但大戰大敗。退回閩南,奪族叔(一說祖兄)鄭彩、鄭連所有的廈門,並以廈門、金門作為反清復明的根據地

               

  

荷蘭萊登市人Pieter van der Aa所製的海圖,主要描寫鄭芝龍一官(Yquen)與鄭成功國姓爺(Koxinga)的基地:金門與廈門一帶地區。

 

1650年,清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率數萬鐵騎攻入廣州;鄭成功奉敕南下勤王,令叔父鄭芝莞留守廈門。

 

1651年,清軍挾持鄭芝豹,趁虛攻擊廈門。鄭芝莞未戰先怯,攜財不戰而逃。清軍攻破廈門,將鄭家的積蓄、裝備掠奪一空。鄭成功聞訊班師北返,收復廈門,斬首鄭芝莞,解放走清軍馬得功的叔父鄭宏逵兵權。下半年,轉戰閩南,克復平和、詔安等地;後來包括定西侯張名振等人來投靠,使鄭軍聲勢愈形高漲。

          

 

  

               日人所繪鄭成功夫婦畫像      

                               

1652年,鄭軍攻下海澄、長泰後,集結大軍進攻漳州府府城時遇阻,圍城達六個月。漳州城內的水糧已竭,居民以老鼠、麻雀、樹根、樹葉、浮萍、紙張和皮革為食,狀況極慘。史載『城中人自相食,百姓十死其八,兵馬盡皆枵腹』、『城中食盡,人相食,枕藉死者七十萬人。』(不過據考證,當時漳州人口頂多數萬,記載可能有誤。)

 

九月,萬人清軍抵福建,進入泉州府。鄭成功才解除漳州之圍,迎戰清軍,失利,退回海澄、廈門。1653年,大敗清兵於海澄。

 

1653-1654年間,數度與清議和,清順治帝先後允敕封鄭成功為『海澄公』、泉州府、四郡 (興、泉、漳、潮) 封地,並遣鄭成功親弟鄭渡、鄭蔭隨使勸降。鄭成功告其弟 :『我一日未受詔,父一日在朝榮耀,我若茍且受詔削髮,則父子俱難料也。』,拒絕受降。

                  

      

        

                 鄭成功親筆的草書(藏於鄭成功文物館)

 

李定國,少時被發動陝北饑民起義的張獻忠收為養子,及長跟隨張獻忠四處征戰,屢建奇功。1644年,張獻忠在四川成都成立大西政權,李被封為安西將軍。1646年,張獻忠戰死四川西充,李定國與其義兄孫可望等四人(稱四將軍)收編殘餘部隊,歸順南明政權。後攻克貴州、雲南等地。孫可望佔領貴州,李定國固守雲南。1652年正月,孫可望欲挾天子以令諸侯,將南明永曆帝接到貴州。

 

後清軍來犯,三月李定國率步騎850頭戰象出征,命軍隊『不殺人、不姦淫、不搶財貨、不宰耕牛、不放火』。收復廣西後,率軍直搗湖南,湖南守將皆望風而逃。輕取湖南後,又佔領廣東西北部。不出一年,約有3千里的土地因李定國而重回南明政權。

 

1653年六月,李定國自忖憑一己之力不足以平定廣東,乃致書鄭成功,邀他合攻廣州,惜由於聯絡不便,鄭成功誤期,以致失利。

 

1654年七月,李國定再度想攻克廣州,再致書鄭成功合攻廣州的門戶….新會,並言明援兵不得遲於十月之後。此時鄭成功正忙著與清議和,拖延了援粵之師,待12月議和失敗,始派軍前往。因孫可望切斷了滇黔的物資援助,鄭軍不能依約及時而至,待鄭軍發兵時,孤軍奮戰的李定國早已敗退,率僅剩的6千人退回南寧。

 

1655年,南明永曆帝封鄭成功為延平郡王,並特准他於廈門(思明洲)設官改制,委任官職,方便施政。

      


                                      

                             金門 的延平郡王祠    

                               

1655年,清大軍攻廈門,雖有勝有敗,仍以無功而退。

                         


 1656年,因戰敗載罪代守海澄的王梧,深知鄭成功治軍嚴苛,擔心再戰敗會被處斬,於是叛降投清,使鄭失去一個拱衛廈門的重要據點。黃梧除將鄭軍存放於海澄的大量金銀、軍餉、糧草等盡獻清廷,讓鄭成功失去數百萬計的軍械糧餉,元氣大傷外,更將鄭成功生財的海外貿易網絡告知清廷,提出『平海五策』,促使清廷實施『禁海令』及『遷界令』等,導致明鄭最後撤守台灣。

                                                    

     

         

            鄭成功像(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鄭成功繼承父業,不但是出色的軍人,更是極為成功的商人。

 

起兵後的十多年,鄭成功的據地仍然只以金門、廈門等閩南沿海島嶼為主。他完全控制了海權,廣設商業據點『山五商』、『海五商』,開闢貨源,以走私累積資金,用來募兵、購買軍備、糧食,並以內陸據點發展反清復明的組織『洪門』。

 

除以金錢購樑募兵外,就近向人民徵收糧草壯丁也是主要方式。鄭成功所到之處,畏其勢,大多任其縱橫,唯獨地勢險要的澄海鷗汀寨,在陳君諤領導下,不但聚眾剽掠海上商船,對被擒截者抽腸刳腹,慘酷異常外,更敢在海上截劫鄭成功的糧草役夫。

 

鄭成功數度攻擊圍剿未勝,反被傷及左足。1657年,趁陳君諤去世,派軍攻打,破寨,屠殺全寨軍民高達六萬人,僅百餘人僥倖逃生,史稱『鷗汀慘案』。

  

 

16577月,鄭成功穩定了東南局勢,決定進軍江南以號召天下抗清。首次北伐,因清軍偵知鄭軍精稅北上,趁虛攻擊,鄭成功擔心金廈兩島有失,只得暫時班師回廈門。

 

16585月, 鄭成功率軍17萬親征,與浙東張煌言會師北伐,攻入浙江沿海,7月進逼南京。惜於羊山海域遭遇颱風襲擊,毀巨艦百餘艘,溺斃士兵8千餘人,鄭成功三個兒子和六個嬪妃均命喪於此。鄭成功被迫撤回廈門。

 

16595月,鄭成功趁清廷派遣大軍攻西南方的永曆政權,再次率大軍,與張煌言配合,北伐攻南京。712日,圍困南京城,張煌言沿江而上,攻克徽州等四府三州十二縣。恐南京失守,東南地區不保,清廷派大軍增援。

 

鄭成功耽於戰功而輕敵,未能速取南京;圍城近月,也未派兵佔領南京周邊地區,切斷清軍增援通道。724日,清朝援兵至,水陸包抄,不消半日鄭軍已露敗象,兵敗如山倒,為避免全軍覆沒,只得匆忙率隊退回金廈。張煌言孤立無援,也退走浙東,最後被俘遇被害。

 

16605月,清軍派水師三百餘艘船攻打廈門,為鄭成功打敗,殲滅水師4萬餘人,聲名再振。

          

       

清朝初年為杜絕鄭成功及反清復明的起義,實施了23年慘絕人寰的『遷界令』

  

1655年,鄭將黃梧降清,清廷自其口中得知鄭成功軍費來自海外走私貿易,聽從其建議,頒『禁海令』...『毀沿海船隻,寸板不可入海,片帆不可入口』。嚴格禁止商民船隻私自入海、嚴禁海上走私貿易,欲絕鄭軍收入。

 

1661年,為了杜絕鄭成功領導的反清復明力量,防止沿海居民造反起義、支助鄭軍、遏止走私貿易充裕鄭軍,清政府採納黃梧建議,前後發布三次『遷界令』。將山東到廣東沿海居民內遷30-50里,沿海船隻和界外房屋、雜物、農田等全部焚毀,城堡全數拆除,千里沃野田疇變做無邊荒漠瘠土。不准百姓復界,越界者無論遠近,立斬不赦。

       

遷界之民限期三日之內必須遷離,來不及搬者處死。驟然失去祖傳房地田園、倉皇奔逃、流離失所、斷絕生計、露棲野地,死亡載道者數十萬人,受害者數百萬人。沿海地區空虛,千里無雞鳴,海盜趁機猖獗,治安益發敗壞。更摧殘原本的農業、漁業、鹽業、手工業、造船業和蓬勃發展的海外貿易,使上千年的航海霸業毀之一旦。     

 

 遷界令慘狀頻見書冊,如:

 

『放火焚燒,片石不留。民死過半,枕籍道途。...火焚兩個月,慘不可言。』...榕城紀聞。        

   

『軍紀馳射,火箭焚其蘆室。...水軍之戰艦數千艘亦同時焚,曰: 無資寇用。』 ....長樂福清復界圖記。 

 

『每處懸一牌,曰: 敢出界者斬!』...福寧府志。

 

『間有越界,一遇巡兵,登時斬首。』...閩粵巡視紀略。   

                        

              

      

                  

                   遷海令出,人民家園盡失。香港錦田樹屋是這段辛酸歷史的見證。

            

由於三次北伐失利,鄭軍元氣大傷,加上遷界令生效,徵糧不易。苦於糧草缺乏的鄭成功自知其長於海戰,短於陸戰,決定聽取何斌建議,驅逐荷蘭人,進佔台灣,做為抗清基地。   

                  

  1683年,清朝攻占台灣,結束明鄭政權後,才廢除執行了23年慘絕人寰的苛政....『遷界令』。  

                    

 

      

被榕樹纏繞著的錦田石屋,現已無人居住,片瓦無存,只留下屋子的一些磚牆和一具麻石門框。

     

延平郡王祠自助遊攻略 

     

1.          大眾運輸

自台南火車站前搭18路市公車,於延平郡王祠下車。 

      

2.          周邊景點 : 延平郡王祠位於中西區,是漢人在臺灣最早開發的區域,自明鄭時期以來曾作為全臺政治中心近200年,至今仍為臺南市中心,以古蹟眾多、人文歷史豐富、及新舊混雜的景觀為顯著特色。

                

  

 

                                 …..      

          

   台南孔廟 : 建於明鄭永曆十九年,為臺灣最早的文廟。清領初期是全臺童生唯一入學之所,因此稱「全臺首學」。 

               

 *   天后宮 : 舊稱東寧天妃宮,主祀媽祖的廟宇,原為明朝寧靖王朱術桂所居住的寧靖王府邸,後來在寧靖王捨宅之後轉變成媽祖廟。 

             

   赤崁樓  : 1653年荷治時期興建之歐式建築普羅民遮城,紅毛樓,在地人稱為番仔樓,曾為全島統治中心。 

  

   祀典武廟 : 奉祀關聖帝君。為南明鄭經所建造的關帝廟。 

    

       

                                        

             

   國立台 灣文學館 : 原臺南州廳,現在是臺灣首座國家級文學館,主要蒐集、整理、典藏與研究臺灣近代文學史料。 

    

   台南武德殿 : 是日治時期大日本武德會為推廣武道所建的道館,現在則作為臺南市忠義國小的禮堂 (在孔子廟旁) 

   

            

   吳園 : 原名『紫春園』,是清道光年間地方士紳吳尚新所建,與霧峰萊園、新竹北郭園及板橋林本源園邸合稱『台灣四大名園』。  

        

            

                      曾為台灣四大名園的吳園今貌

           

   鄭成功祖廟 : 為明永曆十七年鄭經所建之專祠,奉祀其父鄭成功與其母董氏。 

  

   五妃廟 : 昔稱五烈墓、五妃祀、寧靖王從死五妃墓,為一座單進兩護龍式的古建築,最早建於1683年。墓傍有一小祠,為義靈君墓,係當年殉死二侍埋骨之處。 

  

   林百貨  俗稱五層樓仔,於日治中期的1932125日開幕,為臺灣第二間、以及南臺灣第一間百貨公司,也是臺灣唯一設有神社的百貨公司。

        

   鶯料理 : 原為日治時期台南的最著名的日式餐廳,現改為『鷲嶺食肆』。1樓販售輕食飲品,2樓則將做為藝文展覽空間。  

        

   神農街 : 是一個保存完善的老街,長約100公尺,保留清朝以及日治時期房舍的結構與外觀,現為充滿文青、手創市集的景點。

         

   

                    台南孔廟對面的小巷,也是著名的觀光景點

               

               朱穎立完稿於2018年母難日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ianajue&aid=117776887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Charles L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10/19 20:15
謝謝您精闢的見解,獲益良多,非常感謝。
朱穎立(人類動物園....長頸村)(dianajue) 於 2018-10-20 06:08 回覆:
感謝您的腦力激盪。

Charles L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10/17 18:23

我高中也在台南,用心的讀完全篇,非常精彩,受益良多,謝謝。倒有兩個問題請教您的看法

1. 一直有說法,玉米,馬鈴薯等原產南美農作物,是西班牙佔領呂宋島(1571)後傳到中國,大作提到明朝中葉(15xx)的饑荒,靠玉米,馬鈴薯等,人口沒大量減少。從這個事實,顯然早已傳入,非西班牙佔領呂宋島後的事,表示由西班牙-呂宋-中國傳入的說法不正確。

2. 大作中鄭和下西洋的地圖,最遠止於非洲東岸,但一直有說法,鄭和應該曾越過好望角,因當時中國,阿拉伯船隊,已可達非洲東岸,國家級的鄭和艦隊,應不僅如此,您的看法如何?

朱穎立(人類動物園....長頸村)(dianajue) 於 2018-10-18 23:57 回覆:

謝謝您提出的質疑,就我所知,答覆如下:

 

一、玉米、馬鈴薯、紅薯都是原產於南美洲的農作物,隨著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後將其帶回歐洲,輾轉傳入亞洲、中國,除陸路外,一般咸信由海路傳入。這些農作物的引進,對旱災連連的明末助益很大。

  1. 玉米傳入中國時間較早,據考證 : ,安徽省北部州在1511年刊印的『州志』上最先記載了玉米。1573年田藝衡著的『留青日劄』中也有玉米方面的記載。1578年李時珍著的『本草綱目』中有『玉蜀黍種出西土』之句。可見16世紀初期,中國已栽種玉米了。
  2. 地瓜引進中國,最早出現於1582(明萬曆10),由菲律賓華人陳益將番薯滕編入竹中偷攜出境帶回中國(菲律賓禁止種苗外流)1593年,福州人陳振龍也用同樣方法偷回福建種植,適值當年遇到百年大旱,福建巡撫金學聘請陳振龍之子陳經綸協助其推廣地瓜種植,以解百姓飢餓。
  3. 馬鈴薯傳入中國較晚,時間也較不確定,16世紀至19世紀時已分別由西北和華南通過多種途徑傳入中國。初期是皇家貴族才能食用的珍品。

二、鄭和下西洋是否越過好望角?

『越過好望角』,以我之拙見,那是中國人的期望,而非事實。

 

好望角位於大西洋與印度洋交界,幾乎終年大風大浪,常有5-15公尺以上的『殺人浪』,浪頭如懸崖峭壁,因其風浪翻覆之船不計其數。阿拉伯古時也是個航海興盛的國家,如果這麼好越過好望角,就不會讓遠道而來的葡萄牙人迪亞士於1486年拔得頭籌了。

 

在撰寫本文時,讀了不少相關書籍。記得在『航向台灣:海洋台灣舟船志』中,曾提及中國的市舶司要求中國船隻每年須回港服公差,由於時間限制,中國船隻較少在阿拉伯海出現。沒有阿拉伯海豐富的航海經驗傳承,鄭和應該不會冒險越過以『殺人浪』聞名的好望角。


異鄉芝麻事-洛城的居家安全生活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10/16 01:56
介紹故鄉台南好詳盡,自己好些地方還沒去過。
朱穎立(人類動物園....長頸村)(dianajue) 於 2018-10-16 09:48 回覆:

羨慕您,故鄉是台南。

long stay 府城一個月,發覺他真是個魅力無窮的城市。

文後的景點有些是舊酒新裝,兼具新古氛圍,有機會回台,歡迎去瞧瞧吧。


Chen Mimi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10/16 01:39
好精彩的歷史課,您想必花了不少心血蒐集消化這麼多的資訊。第一次聽過 遷界令」這事件。獨裁者視人命如螻蟻,為利於統治而胡亂施政嚴刑厲罰,叫人瞠目結舌。不由感謝我們生在比較文明的現代。
朱穎立(人類動物園....長頸村)(dianajue) 於 2018-10-16 09:52 回覆:

活在現代的台灣,真是福氣的事。

在搜尋相關資料時,發現當時無論是因戰事、旱災、疫厲或錯誤的政策而去世的百姓,都是以萬做單位。

感謝活在現代,感謝台灣享受了六七十年和平無戰的歲月,真心期盼這和平能繼續下去。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