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武統的時機研判
2018/05/06 11:20:22瀏覽2009|回應0|推薦8
      東亞第一島鏈的地緣戰略關鍵在於琉球而非台灣,中國想獨霸東亞,回復天朝上國(成立亞洲版的門羅主義)的聲威,就必須以武力徹底擊倒美日聯軍,雙方的必爭之地就是琉球,因為琉球地方夠大,有基本自給自足的能力,琉球的機場可做為進攻日本(中國戰機若從琉球起飛,作戰半徑可涵蓋日本最精華的京板神地區)以及威攝美軍的基地(若在琉球佈屬東風系列導彈,美軍的太平洋防線會一路退到夏威夷,關島都不安全),這才是美日的戰略要害,亦是其七吋所在。真正高明的戰略家,要像頂尖劍手一樣,擁有一劍封喉的能力,集中最精銳的力量,一舉制敵於死命,才是最高明的。

  目前的台灣政局混亂,但只要仔細分析,就可以發現美國目前對台灣政局的操弄手法,已一反往日玩弄藍綠平衡,忽悠中南海的故技(其實就是習公主政後,不甩此套,每次都客客氣氣的接待藍營,但完全不配合藍營行事-這是對的),放手讓綠營去追殺藍營,又在背後鼓動功德老君挑釁中南海,且放出官員互訪,售武與陸戰隊進駐的消息,擺明就是要將台灣牌最後的剩餘價值,徹底利用個夠!

  原因非常簡單,美國十分清楚,台灣根本不堪一擊,即使美軍迅速馳援,且加上台軍與日軍,在第一島鏈內都不是解放軍的對手。真要打,美日台聯軍必敗無疑,而且日本本土,琉球甚至關島,都可能在解放軍的導彈海下化為焦土,這點只要知兵的人都看得出來。連貧道這種業餘的軍事愛好者都懂,美軍的高層豈有不知之理?沒這點戰略頭腦,乾脆不要在道上混了。

  所以對美國而言,運用台灣牌最為歹毒的手法,莫過於上屋抽梯,照抄史達林鼓動金日成發動韓戰的老套路,鼓動台灣真正獨立,再來個假援而非真援,口頭聲援台灣,實則不派一兵一卒,放任台獨去死。這麼做對美國而言好處多多,首先就是拖累中國的發展速度,中南海的老狐群狡詐的要命,只要再有幾年的戰略機遇期,光靠實力擠壓,你美國就得靠邊站,不戰而能屈人之兵,美國目前對中國發動的所有謀略,就是防堵這個問題的產生,而且他真的急了!手法才會如此粗糙且不加修飾。若台灣在時機不對時被武統(個人研判武統的最佳時機在2020~2025年左右),對於一塊新納進囊中的地盤,請問中南海的對台治理政策為何?要如何安撫台灣人心?這都是嚴肅的政治問題(嚴格講武統是政治問題而非軍事問題)。

  其次,中國目前是主力向西,全面經營一帶一路,目的在於以陸制海,變美國的地緣優勢為劣勢,將美國堵在美洲大陸上不得動彈,欺的是美國現在沒錢,而中國則荷包滿滿,並用從美國賺來的錢,堵住美國搞鬼的路,這是一盤很大的棋,不值得為了幾個小地方而大動干戈(就像洞朗事件,解放軍也沒真打。當然台灣真的獨立還是要打,不然中南海沒有威信!)。若一帶一路能搞成,歐亞大陸此後的世界,基本上中國的份量可謂一言九鼎,是當之無愧的大哥,美國就真的只能窩在美洲做島主了,連離岸平衡手都玩不成,美國的高層對此可是洞若觀火的。

  再其次,宣傳上的不利問題。美國基於其意識形態,以及對於軟實力和巧實力的運用,必將盡全力抹黑中國。中南海即使武力平台,且未受到相當的抵抗。但美國的特務與宣傳單位,對於中南海合法懲治島內綠營的行為必會全力抹黑,同時結合其餘洋人在輿論上圍剿中國,一如他們在支持藏獨時玩弄的手法。不用太嚴重,只要拖累中國對於一帶一路的佈局進度即可。那請教屆時中南海是否還要嚴懲綠營?

  最後,基於地緣戰略,中國與美日聯軍最可能的決戰點就是琉球。只要能在時間上拖過2020年(北斗系統覆蓋全球),且有效運用導彈海痛殲美日海軍,攻下琉球,達到獨霸東亞的目的。那時台灣甚至會不戰而降,中國政府又何必多此一舉,先拿下台灣再與美日對決,那等於是多打一仗,又要在西方媒體的惡意宣傳下,揹上屠殺同胞的惡名,智者不為也!

  以現在的情勢來看,在中美爭霸的大格局下,時間只要拖過2020年,中國就完全立於不敗之地(屆時先打台灣還事先打琉球?都完全不是問題,因為那時的中國軍力在東亞將擁有壓倒性的優勢),所以美國現在非常的急,也想榨取台灣牌最後的剩餘價值,中國反而更應氣定神閒,繼續一步步的包圍美國,最好將美國逼瘋,且好好享受美國失去霸權前的垂死掙扎,不需要隨著美國在背後所操弄的台獨言論起舞。

  個人研判:綠營內現在蔡英文一脈的人勢小但腦筋尚且清楚,台獨關鍵的紅線尚不至於跨過。而功德老君那一派的人勢大且無謀,又自以為有美帝撐腰,讓他們瞎折騰,再到2020年時選上總統更好,屆時武統才是水到渠成!本小利大。至於目前要反制美台,其實簡單的很,大幅減少購買美債與對台經濟輸血即可,現在動武?除非綠營集體失智(跨越紅線),否則毫無必要。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b71ede2&aid=111768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