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千秋大劫
2014/08/15 15:15:07瀏覽357|回應0|推薦21
一個富裕的國度,除了疆域遼闊,也須胸懷大器。

在那個遙遠的年代,袁天罡、李淳風倆人終日尋山嶽之靈,賞雲海之奇,窺星斗之祕,進而窮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寫下預言中原歷代王朝運勢的《推背圖》。

既能預測千年後的局勢,更能感受眼前李家政權被篡位的危機。被國君追問預防之道,李淳風只是慧黠的說:「王者不死,多殺無辜」。

這令我想起大衛‧連經典電影《印度之旅》中的一場對話—

「什麼都知道,什麼都不去做,這就是你的邏輯?」英國青年氣急敗壞的追問; 

「無論你做什麼,結果都是一樣的。」印度耆老氣定神閒的回答。

難道,古老東方的智者都是「知命者聽命」?難道,是前朝奇人(諸葛亮)擅自延年益壽的失策,加深李淳風的宿命論?

只是,積極行動就能修成正果?即使滅了「武家」,還有無數個趙家、易家、楊家…會興起稱帝稱王的念頭;正如同斬了「毛家」,馬克思學說依舊會在民初的中國廣為流傳。防得了表象的人物,永遠防不住潛藏的心意。

再來思索《推背圖》所預言的日本殖民亞洲。

唐朝國君既然預知潛在的敵人,如果不揮軍東瀛,一併排除中原的千秋大劫,至少也將東瀛列為「拒絕往來戶」怎麼還養虎為患,允許遣唐使吸取自身的精華?遣唐使足足持續二百年之久!

其實,以歷史興衰的角度來審視,懷柔優於高壓,文治勝於武功。

若唐朝滅了當時的日本,這塊土地總會形成其它政權(或許由順道經商的荷蘭作主),面對二十世紀初工業發展導致的資源枯竭,也會覬覦礦產豐饒的中國。

我認為,比照處理武則天的「王者不死,多殺無辜」,李淳風應該會進諫君王:「外患不絕,多滅無辜」(對外征戰的王朝,只會惡化對立的局勢)。原來,並非「知命者聽命」,而是「知命者惜命」!

二戰期間,亞洲諸國「太陽旗冉升起,大家開始哭泣」這段預言基本上正確。然而,若非先有遣唐使啟迪的東方文明在日藉人士的血液中奔流;那麼,只有西化的日本又會用何種強勢手段蹂躪亞洲?現在的種種念頭與作為,竟巧妙連動往後的運勢!

《推背圖》的精奧在於易學中摻雜了詩詞與謎語,這種語意衍生多元的解讀空間,成為後人讚賞《推背圖》預言神準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我們了解李淳風與唐代君王面對潛在威脅時,選擇什麼樣豁達的態度。
( 時事評論人物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vincijourney&aid=16203203